图书介绍
认知科学哲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认知科学哲学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2248719.jpg)
- (英)罗姆·哈瑞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ISBN:754284161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认知科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认知科学哲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科学的本性与方法1
第1章 为心理学而建立的科学3
1.1 概论3
1.1.1 认知科学的领域是什么?3
1.1.2 什么使一个研究纲领科学化?6
1.1.3 学习要点:什么是科学?7
1.1.4 科学语境中的哲学7
1.1.5 关于预设的其他一些术语9
1.1.6 学习要点:什么是哲学?10
1.1.7 本体论:关于何物存在的预设10
1.1.8 学习要点:本体论13
1.1.9 历史中的科学、哲学与心理学13
1.1.10 全面发展科学心理学的规划14
1.2 结论15
1.3 自测思考题15
第2章 自然科学17
2.1 概论17
2.1.1 自然科学的世界17
2.1.2 学习要点:自然科学的世界21
2.1.3 科学的竞争性解释21
2.1.4 学习要点:实证主义与实在论27
2.1.5 间接实验:检验关于不可观察物的假说27
2.1.6 学习要点:区域3中的实验30
2.2 结论30
2.3 自测思考题31
第3章 理解科学方法32
3.1 描述与分类32
3.1.1 概念在分类中的作用33
3.1.2 等级分类系统34
3.1.3 类型区别的基础35
3.1.4 学习要点:1.描述与分类38
3.2 解释38
3.2.1 模型39
3.2.2 模型的分析与解释应用40
3.2.3 模型建构的认知基础45
3.2.4 评价模型的价值47
3.2.5 作为模型世界的实验仪器48
3.2.6 建模的进一步应用49
3.2.7 学习要点:2.模型建构50
3.3 结论51
3.4 自测思考题53
第二篇 寻求建立关于人的行为的科学55
第4章 作为精神实体科学的心理学61
4.1 概论61
4.1.1 笛卡儿的心理学61
4.1.2 洛克的心理学64
4.1.3 哈特莱的实在论心理学67
4.1.4 休谟的实证主义心理学69
4.1.5 原因与行动者:超验的解决方案69
4.1.6 学习要点:寻求建立科学的心理学1:精神实体71
4.2 结论72
4.3 自测思考题73
第5章 作为物质实体科学的心理学75
5.1 本体论的唯物主义76
5.2 方法论的唯物主义78
5.3 概念的唯物主义81
5.3.1 支持排除式唯物主义的论证82
5.3.2 反对排除式唯物主义的论证83
5.3.3 没有人的心理学寸步难行85
5.3.4 学习要点:寻求建立科学的心理学2:唯物主义86
5.4 作为生物学分支的心理学87
5.4.1 亚里士多德学派的起源:作为目标取向行动的科学的心理学88
5.4.2 现代亚里士多德学派91
5.4.3 进化心理学92
5.4.4 学习要点:寻求建立科学的心理学3:生物主义96
5.5 结论97
5.6 自测思考题98
第6章 认知科学的兴起99
6.1 第一次认知革命100
6.1.1 设计认知机器的早期尝试102
6.1.2 学习要点:第一次认知革命的起源105
6.1.3 第二次尝试:计算机器105
6.1.4 在心理学中应用人工智能模型108
6.1.5 人工智能模型的来源109
6.1.6 学习要点:人工智能方案111
6.2 第一次认知革命的长处与缺陷112
6.2.1 棘手的问题113
6.2.2 意向性的表征113
6.2.3 语言学意义概况119
6.2.4 学习要点:意向性问题120
6.2.5 规范性的表征121
6.2.6 基于规则的心理学面临的问题121
6.2.7 学习要点:规范性能被表征吗?126
6.3 结论126
6.3.1 心理现象127
6.3.2 模型及其说明128
6.4 自测思考题128
第三篇 走向科学的心理学131
第7章 语法与认知135
7.1 概论135
7.1.1 符号及其意义135
7.1.2 语言的核心作用137
7.1.3 心理学领域:行为-行动的区别140
7.1.4 日常生活语法142
7.1.5 意向立场145
7.1.6 技能146
7.1.7 元话语或“人的科学”146
7.1.8 定位:道德的维度148
7.1.9 人的本体论149
7.1.10 “心身”关系:P话语、O话语与M话语之间的三种联系151
7.1.11 作为浑成科学的心理学157
7.1.12 学习要点:漫述心理学:预设160
7.2 结论161
7.3 自测思考题162
第8章 认知科学:分析阶段163
8.1 概论163
8.1.1 认知任务与符号工具163
8.1.2 重新解读实验164
8.1.3 两个既成例子170
8.1.4 作为研究工具的语法175
8.1.5 学习要点:从因果形而上学到规范形而上学180
8.2 结论181
8.3 自测思考题182
第9章 联结主义与大脑184
9.1 联结主义系统是什么?186
9.1.1 神经元与网络186
9.1.2 作为研究工具的模型网络192
9.1.3 中风和其他损伤195
9.1.4 大脑结构带来的问题:模型网络类比195
9.1.5 学习要点:联结主义与并行分布式处理197
9.2 作为执行认知任务器官的大脑198
9.2.1 人脑解剖学199
9.2.2 人脑生理学200
9.2.3 负关联:失语症与脑受损200
9.2.4 正关联:扫描技术201
9.2.5 学习要点:人工网络与真实的脑204
9.3 结论204
9.4 自测思考题205
第四篇 认知科学在行动207
第10章 记忆机212
10.1 记忆的俗语词汇213
10.1.1 能记住什么?213
10.1.2 真实性问题215
10.2 作为认知心理学主题的记忆217
10.2.1 奈瑟悖论与艾宾浩斯范式218
10.2.2 记忆机的工作方式问题219
10.2.3 通有模型:表征与保持220
10.2.4 研究纲领概述221
10.3 记忆认知心理学,阶段1:描述的分类学222
10.3.1 集体记忆223
10.3.2 个体记忆224
10.3.3 学习要点:记忆:词汇与分类227
10.4 记忆认知心理学,阶段2:解释228
10.4.1 一些重要的隐喻228
10.4.2 记忆心理学的模型229
10.4.3 把认知模型转换成人工智能模拟235
10.4.4 既成例子:海马回236
10.4.5 学习要点:记忆模型241
10.5 结论242
10.6 自测思考题243
第11章 分类的心理学245
11.1 概论245
11.1.1 亚里士多德的分类逻辑245
11.1.2 知识体系的表达与表征248
11.1.3 学习要点:知识表征的基本原则250
11.1.4 知识基的可选择概念体系251
11.1.5 知识工程学所有方法常见的问题254
11.1.6 这项工程目前的局限性256
11.1.7 分类的认知心理学:镜头1256
11.1.8 分类的认知心理学:镜头2259
11.1.9 学习要点:可选择的分类方法260
11.1.10 联结主义:未来之路?261
11.1.11 训练:提取原型262
11.1.12 联结主义模型的缺陷263
11.1.13 分类的神经心理学263
11.1.14 学习要点:分类的联结主义模型265
11.2 结论265
11.3 自测思考题266
第12章 认知障碍267
12.1 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的预设268
12.1.1 精神病理学领域的扩展270
12.1.2 奇异的思想模式和异常的大脑271
12.1.3 心理治疗的预设273
12.1.4 分类现象与建模不可观察物275
12.1.5 学习要点:精神病理学概念之源:偏常行为与不可接受性276
12.2 话语的缺陷276
12.2.1 使用标准句法的非标准情节277
12.2.2 非标准句法与标准叙述惯例278
12.2.3 学习要点:作为不适当叙述的精神病理学280
12.3 精神病理学与脑功能障碍281
12.3.1 把老问题插入浑成心理学框架281
12.3.2 一种新的心理疾病:注意力缺损多动症284
12.3.3 质疑语法:慢性疲劳综合征案例285
12.3.4 学习要点:心理疾病的转化、产生与质疑287
12.4 结论287
12.5 自测思考题288
注释289
后记291
参考文献293
图3.1 分类系统的树状表征34
图3.2 分类学的等级结构38
图3.3 物质事物的类型等级结构46
图6.1 钉家用钉子的TOTE工作体系103
图9.1 真实神经细胞的基本结构187
图9.2 详细的突触结构187
图9.3 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迁移187
图9.4 人造神经元的结构188
图9.5 阈函数189
图9.6 S形函数189
图9.7 联结主义神经网络190
图9.8 从真实网络到模型网络191
图9.9 模式连接器的欣顿图表192
图9.10 未经训练的网络194
图9.11 未经训练的权重矩阵194
图9.12 经训练的网络中的权重195
图9.13 脑的正中剖面图,表明海马回的位置199
图10.1 “记忆”概念的概要分类法228
图10.2 海马回中的连接237
图10.3 向前的连接从大脑的新皮质联合区到达海马回239
图10.4 对海马回的神经网络模拟240
图10.5 一个八单元自动连接器241
图11.1 波菲利树型图246
图12.1 边界确定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