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识别上市公司管理舞弊之预警信号: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识别上市公司管理舞弊之预警信号: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2241281.jpg)
- 王泽霞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978754262530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83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198页
- 主题词:上市公司-监督管理-研究-中国;证券交易-资本市场-监督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识别上市公司管理舞弊之预警信号: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动机及问题4
1.3 专著结构7
第二章 文献回顾及评述9
2.1 企业舞弊和企业反舞弊理论9
2.1.1 舞弊GONE理论9
2.1.2 舞弊三角理论10
2.1.3 企业舞弊风险因子说理论11
2.1.4 企业反舞弊四层次机制理论13
2.2 国外关于识别管理舞弊的相关文献回顾17
2.2.1 关于识别管理舞弊的风险因素17
2.2.2 关于识别管理舞弊的财务指标20
2.2.3 关于识别管理舞弊的判别模型22
2.2.4 关于公司治理机制与管理舞弊的相关性文献回顾24
2.3 国内识别管理舞弊的相关文献回顾30
2.3.1 关于识别管理舞弊的风险因素30
2.3.2 关于识别管理舞弊的财务指标32
2.3.3 关于识别管理舞弊的判别模型34
2.3.4 关于公司治理机制与管理舞弊36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40
本章小结43
第三章 中国上市公司制度背景与管理舞弊行为分析45
3.1 中国上市公司特有的制度背景46
3.1.1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制度46
3.1.2 中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53
3.2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舞弊的行为环境分析57
3.2.1 融资压力57
3.2.2 舞弊机会:公司治理机制失效60
3.2.3 舞弊合理化的高尚借口:为国家谋利益65
本章小结69
第四章 管理舞弊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之特征71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的提出71
4.1.1 资本市场压力与管理舞弊71
4.1.2 营运能力与管理舞弊73
4.1.3 财务杠杆程度与管理舞弊73
4.1.4 资产质量与管理舞弊74
4.1.5 盈余质量与管理舞弊75
4.1.6 关联交易程度与管理舞弊77
4.2 样本的选择及变量设计78
4.2.1 样本的选择78
4.2.2 变量的设计79
4.3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81
4.3.1 舞弊样本行业分布特征81
4.3.2 舞弊年度分布及被发现的时间特征83
4.3.3 舞弊样本的资产规模84
4.3.4 舞弊样本的主要舞弊动机及ROE指标分布85
4.3.5 对舞弊样本销售收入情况的统计分析88
4.3.6 财务报告的造假种类和技术89
4.4 实证研究的结果及分析93
4.4.1 T检验和U检验结果93
4.4.2 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分析95
4.5 构建识别管理舞弊公司的财务指标判别模型98
4.5.1 识别管理舞弊公司的Logistic回归判别模型99
4.5.2 识别管理舞弊公司的多元判别分析模型102
4.5.3 两种判别模型的比较分析105
本章小结106
第五章 管理舞弊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之特征108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的提出110
5.1.1 第一大股东性质、持股量与管理舞弊110
5.1.2 董事会与管理舞弊112
5.1.3 监事会与管理舞弊118
5.2 样本选择及变量设计120
5.2.1 资料来源与样本选择120
5.2.2 变量设计及定义121
5.3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124
5.3.1 舞弊主要参与者125
5.3.2 股权结构特征127
5.3.3 舞弊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之特征130
5.4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137
5.4.1 T检验和U检验结果137
5.4.2 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分析138
5.5 基于公司内部治理变量构建识别管理舞弊公司的判别模型146
本章小结149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151
6.1 研究总结论151
6.2 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建议156
6.3 相关的政策建议157
6.3.1 监管政策方面的相关建议157
6.3.2 强调注册会计师对特别风险的识别及评估159
6.3.3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相关建议159
参考文献162
附录172
后记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