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
  • 韩立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8946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5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96页
  • 主题词:马恩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新阶段&韩立新1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手稿的结构和内容&[苏]Г.A.巴加图利亚3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安启念47

一、《提纲》的内在结构与中心思想47

二、《提纲》与《手稿》的思想联系54

三、《提纲》与《手稿》的不同及其产生原因61

《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的“赫斯问题”&聂锦芳67

一、赫斯是在什么意义上参与《形态》写作的67

二、《形态》之前马克思、恩格斯与赫斯之间关系的流变71

三、写作《形态》时赫斯是如何与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77

四、如何看待《形态》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与赫斯的关系85

《费尔巴哈》章的排序以及文本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鲁克俭91

一、汉译广松版“代译序”存在的问题91

二、《费尔巴哈》章的排序问题99

三、马克思文本研究的方法论问题106

MEGA2的两次刊印问题——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编排情况为例&鲁路109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和日本学界对广松版的评价&韩立新122

引言122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和出版史123

二、广松的文献学研究和对广松版的评价131

结语147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编连&姜海波 王海洋150

一、以往的编连情况150

二、小束手稿的排序155

三、大束手稿{6}至{8}159

四、大束手稿{9}至{87}a165

五、大束手稿{87}以后169

六、《费尔巴哈》章的逻辑结构172

结论174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市民社会概念&韩立新179

一、从法哲学批判到市民社会批判180

二、市民社会的二重性186

小结201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力概念&姜海波206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力概念206

二、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原生语境211

三、《形态》中的生产力概念215

四、《形态》中诸范畴与生产力221

五、《形态》中唯物史观的构成226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理论的双重逻辑&马超229

一、问题的提出230

二、小束手稿中的抽象分工理论231

三、大束手稿中双重分工理论的交织234

四、双重分工理论的逻辑起源238

五、大束手稿中的现实分工理论241

六、《形态》之后分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244

七、余论248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概念(一)&张亮250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概念(二)&刘文嘉261

一、交往的历史形态262

二、交往等于生产关系吗266

三、交往概念对唯物史观的意义271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所有制思想研究&王代月277

一、从法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的批判277

二、《形态》中的所有制思想282

三、《形态》中的资本主义私有制290

四、共产主义运动和重建个人所有294

五、《形态》之后对资本主义私有制问题的再探讨298

小结302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国家观&王贵贤304

一、西方传统国家理论的嬗变304

二、马克思国家观的演进307

三、《形态》中的国家观311

四、国家与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318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概念虚假性解析&朱亦一322

一、意识形态的语义史323

二、马克思在《形态》中对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揭示326

三、意识形态和经验概念在《形态》中的关系329

四、《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331

五、小结332

究竟什么是无产阶级&唐文明334

一、无产阶级的存在问题334

二、无产阶级概念的缘起335

三、无产阶级概念与存在论问题352

四、阶级意识的形成357

共同体和共同社会理论&[日]渡边宪正373

一、问题的设定373

二、Gemeinde和Gemeinwesen概念的区别374

三、《大纲》中的原始所有制形态理论378

结论382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规定&臧峰宇384

一、“物象化”视域中的“人”384

二、从政治实践视角看马克思人学变革395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概念解读&李成旺405

一、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和“分析方法的历史”405

二、青年黑格尔派哲学视域中的历史408

三、实践之上的历史生成视野与精神哲学的颠覆416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然概念&王伟424

一、《形态》以前自然观的非实践性424

二、《形态》中自然概念的双重内涵428

三、自然与历史的辩证法431

布鲁诺·鲍威尔:批判的神学家——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二章《圣布鲁诺》篇&朱亦一439

一、布鲁诺·鲍威尔其人、其事、其书439

二、布鲁诺·鲍威尔和马克思的关系:从博士论文到《神圣家族》443

三、《形态》中对布鲁诺的批判447

尾声:被遗忘的布鲁诺·鲍威尔455

“唯一者”的秘密——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三章&朱亦一457

一、施蒂纳的生平和著作简介457

二、施蒂纳主要思想解析458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施蒂纳的批判462

四、马克思对《唯一者及其所有物》批判的展开466

五、结束语478

“真正的社会主义”——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卷&姜海波480

一、“真正的社会主义”概述480

二、《形态》第二卷的序言483

三、对海尔曼·泽米希的批判486

四、对鲁道夫·马特伊的批判489

五、对卡尔·格律恩的批判492

六、对库尔曼博士的批判496

七、有关《形态》第二卷的争论497

“断裂”的思想?——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差异问题502

MEGA2与中译本对照表528

马克思恩格斯年表535

参考文献546

后记5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