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感悟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感悟录
  • 聂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3354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07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622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感悟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中医学术反思3

一、传统中医学的现代思考3

二、论中医学发展缓慢的内在机制8

三、经验、理论及其相关性思考15

四、范式的示范——中医学体系为什么一脉相承22

五、中医学基本概念的哲学思考28

六、杂气学说能够发展成现代微生物学吗33

七、藏象学说物质观的哲学思考38

八、中医诊断观及其检验标准琐谈41

九、中医基础理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45

十、证是什么51

十一、抓住良机 迎接挑战——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十大对策59

第二部分 比较医学感悟69

一、试论中国古代医学和古希腊医学的理论体系69

二、背景与选择:比较中西医学发展史的思考74

三、考察与定位:中西医疫病学史比较研究82

四、中西医诊断的模型差异93

五、辨病与辨证的模型差异及其互补99

六、中西医科研的形式差异及其互补103

七、中西医外科学的比较与思考108

八、实验医学突飞猛进的启示112

九、评慢性肝炎的新旧诊断标准118

十、从蒲老辨治乙脑经验的实验设想,看中西医学思路和方法的互补性124

第三部分 医籍研读心得131

一、《黄帝内经》外感病概念辨析131

二、庞安时对《伤寒论》证治的补充和发挥135

三、评郭雍与陆九芝论“伤寒有五”138

四、医道繁,贵乎“辨”——试析朱肱研究《伤寒论》的特点141

五、试析《脾胃论》遣药制方特点143

六、“阳常有余”、“阳非有余”辨148

七、《温病明理》贬叶排吴的功过得失——兼与柴中元同志商榷150

八、温病的气分病的特征及多途径治疗153

九、温病论治不离辨证——兼议“截断疗法”和“顺应调节”164

十、湿温病治法刍议165

十一、温病气分证运用透法举要167

十二、“肺朝百脉”及其临床意义168

第四部分 医史研习拾零175

一、要注重中医发展规律性的研究175

二、温病概念的历史演变176

三、试论《伤寒例》对温病学的孕育作用181

四、宋代的“伤寒补亡”与温病学的产生183

五、《格致余论》与宋元理学188

六、医学新观念的播种者——论吴又可和王清任193

七、试论王清任的治学风格199

八、吴又可的戾气学说的学术价值201

九、风温概念的衍变206

十、医史研究的反省207

第五部分 中医教学体会211

一、联合培养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的几点感想211

二、从研究生的培养,看中医教育的“开放”和“搞活”218

三、中医教育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浅析中医学生的专业思想221

四、为发扬光大祖国医学而努力学习——写给中医学院的同学们226

五、应当重视中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32

六、当代中医治学方式的转变234

七、试论中医学的知识结构237

八、祖国医学中的临床心理学思想244

九、中医理论的科学美探讨250

十、现代中医的五大特征255

第六部分 实验研究发微261

一、邪毒致鸭肝血瘀阻证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261

二、剔毒护肝方抗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269

三、3种方法诱发鸭肝纤维化模型的对比研究274

四、莪术4种成分对HSC-T6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279

五、蚤莲合剂对DEN所致大鼠肝癌前病变的影响288

六、蚤莲合剂对二乙基亚硝胺所致大鼠肝硬变及癌变的防治作用293

七、剔毒护肝汤及拆方对大鼠肝纤维化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298

八、剔毒护肝颗粒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306

九、剔毒护肝方及其拆方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310

十、剔毒护肝方及其拆方对大鼠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314

十一、脂炎消煎剂防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321

十二、紫金胶囊对鸭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328

十三、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模型研究332

十四、解毒软肝汤对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影响340

第七部分 临床经验点滴349

一、重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的初步研究349

二、慢性乙型肝炎辨证分型与肝脏病理及其胶原含量的关系359

三、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水平调查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364

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及多元线性诊断方程的建立368

五、肝病患者检测AFP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分析374

六、HD-91-Ⅱ型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377

七、王伯祥教授论治乙型肝炎的经验383

八、重型肝炎的诊断与治疗386

九、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390

十、慢阻肺急性发作期辨治中的旁路调节401

十一、发热证治的中医特色406

十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中医发病特点及治疗要点410

十三、中医药研究疑难杂症的思路与方法414

十四、礞石滚痰丸只能用于实证吗416

第八部分 诊疗进展综述419

一、中医药防治肝脏疾病的分子机制419

二、中药治疗肝癌的生物学效应427

三、中药对肝脏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435

四、中医药防治肝癌前病变的研究概况441

五、中草药利胆退黄的作用机制研究451

六、中医药防治脂肪肝的实验研究进展457

七、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实验研究进展461

八、汉防己甲素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468

九、难治性黄疸的中医药治疗471

十、重型肝炎并发感染的中西医结合防治485

十一、重型肝炎之中医辨证分型研究493

十二、中医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进展497

十三、莪术治疗肝病的研究进展504

十四、獐牙菜属药用植物的研究及应用513

十五、叶下珠治疗肝病的研究进展521

第九部分 肝病研究管窥533

一、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的热点难点和起点533

二、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的回顾和展望536

三、有关中医药防治乙型肝炎临床研究的几点看法546

四、肝病血瘀证研究的现状与展望550

五、加强抗肝炎病毒研究的几个问题563

六、以循证医学为指导,提高中西医结合肝病临床研究水平567

七、中西医结合传染病研究的目标与任务581

八、中草药抗肝炎病毒实验研究述评588

九、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若干趋势597

十、邪毒致瘀:重型肝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病机6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