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2235518.jpg)
- 李勇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6718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居民实际收入-收入分配-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按劳分配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节 按劳分配是科学的分配理论1
一、按劳分配理论的创立1
二、按劳分配理论的发展6
三、按劳分配理论的实践9
第二节 我国按劳分配原则的实践11
一、传统体制对按劳分配的背离11
二、按劳分配原则的恢复和贯彻13
第三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15
一、从产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1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新特点18
第二章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节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1
一、20世纪80年代的“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21
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3
第二节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25
一、生产要素收入的形式25
二、技术和管理要素的两种形态28
三、生产要素收入的根据30
四、资本要素收入中的剥削问题36
第三节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38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同的理论内涵39
二、两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依据41
第三章 合法非劳动收入的界定与保护第一节 保护合法非劳动收入的根据45
一、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决定于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46
二、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决定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48
三、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49
四、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鼓励人们追求和创造财富50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居民非劳动收入结构状况分析51
一、工资外收入51
二、转移性收入51
三、金融资产收入52
四、经营资产收入52
第三节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界定54
一、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含义54
二、如何有效地界定“合法的非劳动收入”56
第四节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保护57
一、树立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社会观念57
二、明确获取非劳动收入合法途径,提供相应的政策、法律支持58
三、巩固基本经济制度,提供获取合法非劳动收入的制度保证59
四、防止负效应,特别是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拉大60
第四章 效率与公平63
第一节 效率与公平的矛盾63
一、效率与公平的基本内涵及其关系63
二、国外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经验借鉴67
第二节 我国协调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简要回顾69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协调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上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69
二、对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法的质疑72
第三节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促进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74
一、按劳分配体现的效率与公平74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的效率与公平7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更好地协调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79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处理81
第五章 收入分配差距的度量及原因分析第一节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状况84
第二节 收入分配差距的度量方法86
一、衡量收入差距的几种方法87
二、对基尼系数的进一步分析89
第三节 收入差距的一般影响因素92
一、受教育的程度92
二、个人能力92
三、岗位责任93
四、劳动者偏好与职业的匹配93
第四节 两类体制收入分配差距分析95
一、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收入差距变化及成因95
二、转轨经济国家的收入差距扩大现象及成因98
三、市场经济国家收入分配差距模式的比较100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102
一、按劳分配导致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102
二、发展性原因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103
三、体制变迁性原因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104
四、收入结构性原因导致收入差距扩大106
五、隐性收入原因107
六、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108
七、市场化因素的影响109
八、政策安排的影响111
九、劳动者个体差异的影响115
第六章 居民收入分配城乡差距第一节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116
一、城镇居民收入总体状况117
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特点117
三、城镇居民收入来源构成119
四、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120
第二节 农村居民收入分配123
一、农村居民收入状况123
二、农村贫困人口状况126
三、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127
四、影响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因素129
第三节 城乡居民收入比较130
一、城乡居民收入总量分析132
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分析133
三、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析134
四、城乡居民金融资产差距137
五、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138
第四节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139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139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143
第七章 居民收入分配地域差距第一节 改革以后居民收入地区差距总体变化150
一、东部与中西部的人均GDP差距151
二、各地区居民实际收入与购买力的差距152
三、地区发展差别与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的比较154
第二节 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158
一、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158
二、按省份的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162
第三节 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164
一、东、中、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差距164
二、按省份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165
第四节 不同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167
一、各省区内部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67
二、按东、中、西部考察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70
三、按产业结构分组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71
第五节 居民收入地区差距的原因分析172
一、历史因素173
二、政策因素173
三、对外开放发展不平衡174
四、不同经济成分发展不平衡175
五、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176
六、教育发展不平衡177
七、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差异177
第八章 居民收入分配行业差距第一节 全国行业间平均工资差异179
一、分行业门类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状况179
二、各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动态变化182
第二节 分经济类型行业间平均工资差异及变化趋势185
一、分经济类型行业间平均工资差异状况185
二、不同经济类型行业间平均工资差异的变化趋势187
第三节 行业间平均工资差异的原因分析190
一、行业垄断191
二、教育程度193
三、地区差别195
四、经济类型196
第九章 我国工资制度的改革与工资分配现状第一节 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回顾199
一、奖励工资和计件工资的恢复199
二、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200
三、推行岗位技能工资制203
四、企业工资改革的市场化趋势205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工资分配机制206
一、企业工资决定机制206
二、企业内部分配制度207
三、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支付制度208
四、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209
第三节 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210
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210
二、20世纪90年代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211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214
第四节 我国工资分配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16
一、我国工资分配的基本情况216
二、我国工资分配中的主要问题221
第五节 建立工资分配的调节机制223
一、加快工资分配制度改革223
二、加强工资分配的宏观管理223
三、改进工资统计制度224
四、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224
五、完善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224
六、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224
第十章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机制第一节 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227
一、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经济发展227
二、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制约社会经济发展228
第二节 收入分配差距的评价标准230
一、收入差距评价的价值标准231
二、收入分配差距适度的确定232
三、收入分配差距的调控目标235
第三节 收入分配差距的调控机制236
一、建立公平竞争的要素分配制度237
二、实施新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238
三、构建收入公平分配的体制环境240
四、加强再分配过程中的政策调节242
参考文献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