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家庭常用中药事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家庭常用中药事典](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2234754.jpg)
- 汪文娟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80740212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中草药-验方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家庭常用中药事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常识篇3
中药的发展3
中药炮制的意义5
中药的药性6
中药的配伍8
中药的辨证论治9
中药的临床新用12
中药的剂量13
中药汤剂的煎法和服法14
一、煎法14
二、服法16
三、疗程16
中药的禁忌17
一、配伍禁忌17
二、妊娠用药禁忌18
三、病证禁忌18
四、服药时的饮食禁忌19
药物篇23
补虚药23
一、补气药23
人参28
西洋参28
党参28
太子参28
黄芪28
白术28
山药28
扁豆28
甘草28
大枣28
蜂蜜28
二、养血药28
当归31
熟地黄31
何首乌31
白芍31
阿胶31
龙眼肉31
三、助阳药31
鹿茸38
巴戟天38
肉苁蓉38
仙茅38
淫羊藿38
杜仲38
续断38
狗脊38
骨碎补38
补骨脂38
益智仁38
冬虫夏草38
蛤蚧38
胡桃肉38
紫河车38
菟丝子38
沙苑子38
锁阳38
四、滋阴药38
北沙参44
南沙参44
麦冬44
天冬44
石斛44
玉竹44
黄精44
百合44
枸杞子44
桑葚44
墨旱莲44
女贞子44
龟板44
鳖甲44
解表药44
一、辛温解表药44
麻黄48
桂枝48
紫苏48
生姜48
香薷48
荆芥48
防风48
羌活48
白芷48
苍耳子48
辛夷48
二、辛凉解表药48
薄荷52
牛蒡子52
蝉蜕52
豆豉52
桑叶52
菊花52
葛根52
柴胡52
升麻52
清热药52
一、清热泻火药53
石膏56
知母56
芦根56
天花粉56
竹叶56
淡竹叶56
栀子56
夏枯草56
决明子56
青葙子56
密蒙花56
二、清热燥湿药56
黄芩58
黄连58
黄柏58
龙胆草58
苦参58
白鲜皮58
三、清热凉血药58
生地黄60
玄参60
牡丹皮60
赤芍60
紫草60
四、清热解毒药60
金银花66
连翘66
蒲公英66
紫花地丁66
大青叶66
穿心莲66
蚤休66
垂盆草66
土茯苓66
鱼腥草66
射干66
山豆根66
马齿苋66
白头翁66
红藤66
败酱草66
金荞麦66
白毛夏枯草66
五、清虚热药66
青蒿67
地骨皮67
银柴胡67
胡黄连67
止咳平喘药67
杏仁(附药:甜杏仁)苏子桑白皮葶苈子枇杷叶矮地茶白果紫菀款冬花百部化痰药71
半夏77
白芥子77
桔梗77
旋复花77
白前77
前胡77
瓜蒌77
贝母77
胖大海77
竹茹77
竹沥77
皂荚77
浮海石77
海蛤壳77
海藻77
昆布77
泻下药77
大黄80
芒硝80
番泻叶80
芦荟80
火麻仁80
郁李仁80
牵牛子80
利水湿药80
茯苓86
猪苓86
薏苡仁86
泽泻86
车前子86
滑石86
川木通86
通草86
金钱草86
海金沙86
石韦86
萆薢86
茵陈蒿86
萹蓄86
瞿麦86
冬葵子86
化湿药86
苍术88
厚朴88
藿香88
佩兰88
砂仁88
白豆蔻88
草豆蔻88
祛风湿药88
独活93
威灵仙93
防己93
秦艽93
豨莶草93
木瓜93
络石藤93
桑枝93
桑寄生93
五加皮93
蕲蛇(附药:乌梢蛇、蛇蜕)蚕沙温里药93
附子96
干姜96
肉桂96
吴茱萸96
花椒96
丁香96
高良姜96
小茴香96
消食药96
山楂98
神曲98
麦芽98
谷芽98
莱菔子98
鸡内金98
驱虫药98
使君子100
苦楝皮100
槟榔100
鹤草芽100
贯众100
抗肿瘤药100
斑蝥107
蟾酥107
守宫107
马钱子107
露蜂房107
山慈姑107
黄药子107
白花蛇107
舌草107
藤梨根107
蜀羊泉107
天葵子107
肿节风107
蛇莓107
菝葜107
龙葵107
半枝莲107
安神药107
朱砂111
珍珠111
磁石111
龙骨111
紫贝齿111
琥珀111
酸枣仁111
柏子仁111
远志111
合欢皮111
平肝药111
石决明113
珍珠母113
牡蛎113
代赭石113
刺蒺藜113
罗布麻113
固涩药113
五味子121
乌梅121
五倍子121
石榴皮121
诃子121
肉豆蔻121
赤石脂121
禹余粮121
莲子121
芡实121
金樱子121
桑螵蛸121
覆盆子121
山茱萸121
椿皮121
乌贼骨(海螵蛸)刺猬皮浮小麦糯稻根须麻黄根理气药121
橘皮(附药:橘核、橘络、橘叶)青皮枳实(附药:枳壳)佛手香橼枸橘木香香附乌药沉香川楝子荔枝核薤白檀香甘松娑罗子(苏罗子)八月札玫瑰花绿萼梅九香虫柿蒂活血化瘀药128
川芎138
郁金138
丹参138
益母草138
桃仁138
红花(附药:番红花)牛膝泽兰月季花鸡血藤虎杖五灵脂三棱莪术乳香没药穿山甲王不留行地鳖虫水蛭血竭自然铜刘寄奴苏木止血药138
大蓟144
小蓟144
地榆144
槐花144
苎麻根144
白茅根144
侧柏叶144
仙鹤草144
白及144
棕榈炭144
血余炭144
三七144
茜草144
蒲黄144
花蕊石144
艾叶144
灶心土144
急救药144
一、开窍药144
麝香146
冰片146
苏合香146
樟脑146
石菖蒲146
二、息风止痉药146
牛黄151
羚羊角151
钩藤151
天麻151
全蝎151
蜈蚣151
白僵蚕151
地龙151
礞石151
天南星(附药:胆南星)天竺黄三、止痛药151
洋金花154
罂粟壳154
川乌154
延胡索154
徐长卿154
细辛154
祖师麻154
涌吐药154
瓜蒂156
常山156
胆矾156
藜芦156
杀虫止痒药156
硫黄160
雄黄160
炉甘石160
硼砂160
明矾160
大蒜160
蛇床子160
大风子160
木槿皮160
木芙蓉叶160
拔毒生肌药160
砒石167
轻粉167
升药167
铅丹167
松香167
儿茶167
应用篇167
内科病症167
一、呼吸系统167
感冒167
咳嗽(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169
哮喘(哮证、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172
咯血(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175
二、消化系统176
泄泻(急性或慢性肠炎、肠易激惹综合征、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肠功能紊乱)176
便秘180
吐血(上消化道出血)183
便血(消化道出血)185
黄疸(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脂肪肝、药物性肝炎)187
胃脘痛(急性或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190
呕吐(胃神经官能症、胃炎、十二指肠炎、幽门梗阻)194
肝硬化腹水(水臌)198
三、心脑血管系统203
胸痹心痛(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203
心悸(心肌炎后遗症、冠心病、心神经官能症、窦性心律失常)205
眩晕(内耳性眩晕、颈椎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贫血)208
中风后遗症(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211
四、泌尿系统213
尿路感染(淋证)213
尿路结石(石淋)214
水肿(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内分泌失调、营养障碍)216
五、内分泌代谢系统219
糖尿病(消渴)219
甲亢221
痛风223
六、神经、精神系统226
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226
失眠(不寐、神经衰弱症、抑郁症)228
汗证(自汗、盗汗)231
抑郁症(郁病、神经官能症病)232
癫痫(痫病)234
震颤症(震颤麻痹综合征、老年性抖抖病)236
七、血液系统238
贫血(血虚、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型贫血)23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肌衄)240
八、其他242
早衰242
须发早白244
风湿痹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骨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246
骨质疏松症(骨痹)249
肿瘤放化疗后250
中暑251
妇科病症254
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254
闭经257
痛经260
不孕症263
带下病(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266
更年期综合征269
乳腺小叶增生270
儿科病症272
鹅口疮(雪口、霉菌性口腔炎)272
厌食症(疳证)273
佝偻病275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276
多动症(儿童多动综合征、脑功能障碍综合征)278
小儿遗尿279
性早熟281
男科病症283
阳痿(男子性功能减退症)283
遗精287
骨伤科病症289
落枕289
颈椎病290
肩周炎(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粘连性肩关节炎、肩凝风)292
骨折294
急性腰扭伤296
腰椎间盘突出症298
梨状肌综合征300
外科、皮肤科病症302
丹毒(流火、抱头火丹、急性网状淋巴管炎)302
粉刺(寻常性痤疮)304
酒齄鼻306
热疮(单纯疱疹)307
脓疱疮(黄水疮)309
手癣310
带状疱疹(蛇串疮)311
扁平疣(扁瘊)313
湿疹314
银屑病(牛皮癣)316
白癜风(白驳风)318
神经性皮炎(摄领疮)319
脂溢性皮炎(面游风)321
硬皮病(皮痹)322
白塞综合征(孤惑病)323
黄褐斑(黧黑斑)325
荨麻疹(瘾疹)326
肛肠科病症328
痔疮328
肛裂330
脱肛(直肠脱垂)332
肛门湿疹333
五官科病症335
迎风流泪335
结膜干燥症(神水将枯)337
针眼(麦粒肿)338
结膜炎(暴风客热、时复症)340
老年性白内障(圆翳内障)341
玻璃体混浊(云雾移睛)343
青盲(视神经萎缩)345
暴盲(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眼内出血、急性视神经炎)349
视直如曲(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52
耳胀、耳闭(急性或慢性卡他性中耳炎)354
脓耳(化脓性中耳炎)356
鼻出血(鼻衄)359
急性鼻炎(伤风感冒)362
慢性鼻炎(鼻窒、鼻鼽)363
萎缩性鼻炎(鼻槁)365
咽炎(喉痹)366
声音嘶哑(喉喑)369
梅核气(咽神经官能症)371
口疮372
牙痛、牙宣(牙龈炎、牙周炎、萎缩性牙周病)374
附录:中成药(非处方药)适应证表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