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 文物修复和辨伪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 文物修复和辨伪
  • 路甬祥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大象出版社
  • ISBN:753474044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41页
  • 文件大小:208MB
  • 文件页数:561页
  • 主题词:文物-器物修复-中国;文物-鉴定-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 文物修复和辨伪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3

第一节 文物的概念3

一、概念3

二、分类3

第二节 文物的质变与损坏5

一、人为的损害和破坏6

二、自然力的破坏7

第三节 文物修复的基本概念11

一、文物保护的管理与技术11

二、文物保护学的概念11

三、文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12

四、文物修复的内涵13

第四节 文物修复的发展历程14

一、工艺萌芽期14

二、行业形成期14

三、专业设置期15

四、学科成熟期16

第五节 文物修复的准则20

一、文物原状的含义20

二、消除隐患,保护文物健康的原状20

三、预防性保护为主21

四、适当应用新技术新材料21

五、继承弘扬传统的文物修复保养工艺22

第六节 文物的保存环境23

一、我国博物馆环境质量现状23

二、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34

第七节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35

一、防潮湿、干燥35

二、防空气污染37

三、防光线辐射40

四、防治害虫41

五、防治微生物47

第二章 青铜器修复55

第一节 概述55

第二节 材料和试剂56

一、去锈材料56

二、补配材料56

三、焊接材料57

四、加固材料57

五、雕刻材料58

六、制模材料58

七、作色材料59

第三节 工具和设备60

一、工具60

二、设备63

第四节 修复技法64

一、整形64

二、补配65

三、雕刻花纹68

四、连接加固71

五、作旧75

第五节 去锈与缓蚀84

一、传统去锈方法84

二、机械方法去锈85

三、化学方法去锈86

四、清除氯化物87

五、缓蚀保护87

六、封护88

第六节 修复实例89

一、徐州九女墩春秋战国青铜编镈修复89

二、商代大铜鼎修复92

三、青铜车马的修复94

第三章 铁器修复99

第一节 概述99

第二节 材料性质与劣化101

一、铁的材质101

二、铁碳合金的制取102

三、铁的腐蚀102

第三节 修复养护工艺104

一、分析检测104

二、现场抢救106

三、清污除锈107

四、缓蚀防护112

五、补配复原115

六、加固封护116

第四章 金、银、锡、铅器修复第一节 金器修复工艺123

一、材料性质与劣化123

二、金制品工艺124

三、修复保养方法126

第二节 银器修复工艺129

一、材料性质与劣化129

二、银制品工艺130

三、修复保养方法132

第三节 锡器修复工艺134

一、材料性质与劣化134

二、修复保养方法134

第四节 铅器修复工艺135

一、材料性质与劣化135

二、修复保养方法136

第五章 陶瓷器修复139

第一节 概述139

第二节 设备和工具140

一、修复工作室140

二、工具室140

三、无尘室141

四、工具141

第三节 材料和试剂142

一、粘结剂142

二、化学试剂143

三、有机溶剂143

四、涂料143

第四节 陶器修复工艺144

一、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修复144

二、彩绘陶俑的修复146

三、唐三彩的修复147

四、紫砂器的修复148

第五节 瓷器修复工艺149

一、宋开裂纹瓷器的修复149

二、明青花瓷器的修复150

三、明青花黄釉瓷器的修复152

四、明素三彩瓷器修复153

五、明斗彩瓷器的修复155

六、明五彩瓷器的修复155

第六章 砖瓦修复159

第一节 概述159

第二节 材料性质与劣化161

一、材料和工艺161

二、劣化原因162

第三节 修复工艺163

一、酥粉加固163

二、封护防水163

三、耐磨抗冻164

四、砖雕修复164

五、墙体修复165

第七章 玻璃器、珐琅器修复第一节 玻璃器修复169

一、概述169

二、材料性质与劣化173

三、修复工艺174

第二节 珐琅器修复176

一、概述176

二、材质与劣化177

三、修复保养工艺178

第八章 甲胄修复181

第一节 概述181

第二节 皮铜复合胄的修复182

一、出土情况182

二、现场清理与资料提取182

三、皮铜复合胄的整理与复原184

四、皮铜复合胄的修复185

第三节 皮甲胄的修复185

一、皮甲胄复原185

二、皮马甲复原187

第四节 青铜甲的修复188

第五节 铁甲胄的修复189

一、河北满城西汉铁甲复原189

二、吉林榆树汉代鲜卑铁甲胄复原191

三、山东淄博西汉铁甲胄复原192

四、陕西西安西汉铁甲复原193

五、广州西汉铁甲复原194

六、陕西西安汉墓铁甲胄复原194

七、内蒙古呼和浩特汉铁甲复原195

八、江苏徐州西汉铁胄复原196

九、河北临漳北朝铁胄复原197

第六节 石甲胄的修复198

一、石甲胄的保存状况与清理199

二、石胄的复原要点和结果199

第九章 石窟修复203

第一节 概述203

一、石窟寺的产生与传播203

二、开凿石窟所选择的环境与石质203

第二节 营造技术205

一、新疆龟兹石窟205

二、云冈石窟206

三、龙门石窟206

四、敦煌石窟207

五、宁夏须弥山石窟207

六、大足石刻207

七、甘肃庆阳石窟207

第三节 营造规模与工匠208

第四节 传统技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209

一、石窟的建筑艺术210

二、巧妙的治水技术211

三、传统的加固材料和工艺211

第五节 石窟的现代修复技术212

一、危岩的加固213

二、陡崖边坡的加固213

三、洞窟的加固214

四、锚固技术214

五、灌浆技术215

第十章 石雕刻、岩画修复219

第一节 石雕刻修复219

一、概述219

二、修复养护技术225

第二节 岩画修复229

一、概述229

二、岩画的保护修复234

第十一章 玉器、化石修复239

第一节 玉器修复239

一、概述239

二、传统制玉工艺241

三、修复养护技术244

第二节 化石修复245

一、概述245

二、化石标本修复防护247

第十二章 壁画、彩绘泥塑修复第一节 壁画修复251

一、概述251

二、材质与劣化253

三、壁画的养护修复256

四、壁画的揭取迁移复原258

第二节 彩绘泥塑修复263

一、概述263

二、材质与劣化264

三、修复养护工艺265

第十三章 纺织品修复269

第一节 概述269

一、麻织品269

二、棉织品269

三、毛织品270

四、丝织品271

第二节 材质与劣化272

一、纺织品纤维材料272

二、纺织品染色274

三、纺织品的劣化变质274

第三节 修复保养工艺275

一、发掘现场保护275

二、清洗去污276

三、防治虫霉278

四、控制收藏环境279

五、加固修复280

第十四章 纸张修复283

第一节 概述283

一、古代造纸原料和工艺283

二、近代造纸原料和工艺286

第二节 环境因素对纸张质变的影响288

一、温度288

二、湿度288

三、光线辐射289

四、空气污染289

五、生物危害290

第三节 古代药物防虫技术291

一、避蠹方法291

二、古代防蠹药物的有效化学成分294

第四节 纸张的加固修补297

一、加固297

二、清污301

三、修补302

第五节 纸张脱酸304

一、纸张酸化原因304

二、脱酸方法304

第十五章 古籍修复309

第一节 材料309

一、纸张309

二、染料311

三、胶311

四、糨糊311

五、丝织品312

六、清洗剂312

第二节 工具和设备313

一、工具313

二、设备314

第三节 古籍损毁原因314

一、环境因素314

二、微生物因素315

三、生物因素315

四、人为因素316

第四节 古籍修复工艺316

一、点收316

二、制定修复方案316

三、备料316

四、拆书316

五、书页修补317

六、折页317

七、敲书317

八、加护页317

九、装订317

十、检查和验收317

十一、交付318

第五节 古籍书页修复318

一、清除书页的各种污渍318

二、选配和染制修补书页用纸320

三、连接书页开裂的书口321

四、破损书页的补缀322

五、糟坏书页的裱补325

六、黏结书页的揭补326

七、修补质量很差书页的重修327

八、短缺书页的镶补327

第六节 善本、珍本古籍的修复328

一、善本、珍本古籍修复的基本原则328

二、善本、珍本古籍封面、封底、签条、扉页的修复328

三、善本、珍本古籍书页的修复329

四、善本、珍本古籍在装帧上的特殊要求329

第七节 线装书的装帧形式及修复330

一、金镶玉的基本操作330

二、金镶玉的其它几种做法331

三、特殊装帧古籍的修复331

四、出土古籍的修复333

第十六章 书画装裱与修复337

第一节 书画装裱337

一、概述337

二、书画装裱设备和工具341

三、书画装裱材料354

四、书画装裱形式364

五、书画装裱工艺371

第二节 书画修复405

一、新书画修复405

二、旧书画修复406

三、出土书画修复423

第十七章 漆器修复433

第一节 概述433

第二节 材料质地与劣化435

一、漆器的材料435

二、漆器在地下的保存436

三、漆器饱水劣化437

第三节 漆器的养护与修复437

一、漆器出土时的养护437

二、馆藏漆器的养护438

三、漆器修复438

第四节 饱水漆器脱水定型439

一、自然缓慢脱水法440

二、真空干燥法442

三、溶剂联浸置换法443

四、渗透加固法445

第十八章 家具、古建筑木构件修复第一节 家具修复449

一、概述449

二、材质与劣化450

三、修复保养工艺453

第二节 古建筑木构件修复456

一、概述456

二、材质与劣化458

三、修复保养工艺460

第十九章 木船修复465

第一节 概述465

第二节 发掘木船的定型处理465

一、船体复原安装466

二、船体木材的脱水定型466

第三节 船体在陈列环境中的修复468

一、木材的表面涂料与加固处理468

二、古木船构件的修复加固469

第四节 古船特殊构件的修复处理470

一、船壳板紧固件的更换处理470

二、古船大型木碇和缆绳的修复技术471

第二十章 骨角器、皮制品修复第一节 骨角器修复475

一、概述475

二、材质与劣化478

三、修复保养工艺479

第二节 皮制品修复482

一、概述482

二、材质与劣化484

三、修复保养工艺485

第二十一章 文物鉴定与材质分析第一节 文物鉴定方法概述491

一、传统经验鉴定法491

二、器物类型鉴定法492

三、材质分析鉴定法492

四、修复技术鉴定法493

第二节 文物材质分析技术的发展493

一、普遍应用当代最新的分析检测技术494

二、文物材质分析已可用于各类质地的文物494

三、学术界的通力合作是取得成就的前提494

第三节 材质分析方法及应用495

一、湿化学分析495

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495

三、X射线荧光分析(XRF)496

四、X射线衍射分析(XRD)496

五、红外吸收光谱分析(IR)497

六、电子显微微区分析(EPA)497

七、激光微区分析497

八、电子能谱分析(ESCA)498

九、电子显微镜(SEM)498

十、无损探伤技术499

十一、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技术499

十二、热释光年代测定技术500

第四节 材质分析的若干问题500

一、不改变文物原则是保护文物永恒的原则501

二、准确无误地选择分析试样501

三、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501

四、严谨慎重地发布分析结果501

五、将分析检测结果用于文物鉴定应慎重502

六、分析仪器设备的改进502

七、材质分析机构的设置502

八、统筹建立文物分析数据库502

第二十二章 文物复制与辨伪第一节 概述505

一、基本概念505

二、复制原因506

三、复制原则507

四、复制材料507

五、复制工艺508

六、真伪辨别510

第二节 青铜器复制与辨伪513

一、概况513

二、复制工艺514

三、复制东汉铜牛灯516

四、复制明代简仪龙柱518

五、真伪辨别521

第三节 丝织品复制与辨伪522

一、概况522

二、复制工艺524

三、真伪辨别527

附录531

文物修复和辨伪工艺名词索引531

参考文献536

英文简介538

英文目录539

后记5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