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世纪的社会主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世纪的社会主义](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2222247.jpg)
- 刘俊奇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80728508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50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667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世界-20世纪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世纪的社会主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革命与诞生1
第一节 打破坚冰的十月革命1
一、帝国主义的全球统治1
二、帝国主义矛盾的集合点8
三、革命的理论12
四、十月革命胜利及其不朽意义19
第二节 巩固苏维埃政权与两大政策24
一、夺取和巩固全国政权的斗争24
二、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白匪叛乱28
三、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32
第三节 初创的社会主义37
一、宪法确定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38
二、无产阶级专政体系45
三、公有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制度52
四、简要结论58
第二章 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60
第一节 概说60
一、鲜明突出的实践品格60
二、过渡与建设双重属性62
三、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南65
四、社会主义成长建设的辩证法67
第二节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73
一、对“过渡时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73
二、间接迂回地过渡到社会主义75
三、国家资本主义是过渡的中间环节78
四、用合作制引导小生产者过渡8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86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86
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95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107
第四节 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战略112
一、世界革命战略的转变113
二、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116
三、争取与资本主义和平相处119
第三章 沧海孤帆123
第一节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123
一、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124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133
三、农业集体化理论143
四、阶级斗争理论154
第二节 苏联一国社会主义建设159
一、风雨兼程160
二、举世惊叹172
三、方法创新182
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成184
一、完整的社会主义制度184
二、斯大林模式192
三、斯大林的理论概括200
四、理解斯大林213
第四章 决战与推进217
第一节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殊死较量217
一、苏联为遏制法西斯的努力217
二、苏联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221
三、胜利与代价235
第二节 冷战的降临238
一、冷战的缘起与实质239
二、冷战的发动与降临242
三、冷战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形式25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欧亚的推进255
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256
二、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268
三、简要结论279
第五章 大家庭的纷争与悲歌283
第一节 苏联发展的重大变化283
一、苏联变化的时代条件述要284
二、苏共二十大及其影响287
三、苏联的霸权主义与全球战略293
第二节 东欧的处境与创痛296
一、苏联东欧关系提要296
二、苏联和南斯拉夫关系的恢复与波折300
三、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303
四、“布拉格之春”和苏联侵捷311
第三节 中苏分歧与社会主义阵营瓦解315
一、中苏大论战315
二、中苏关系的恶化320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323
四、简要结论325
第六章 苏联的改革变迁329
第一节 赫鲁晓夫时期329
一、政治体制改革329
二、经济体制改革336
三、利别尔曼建议342
四、赫鲁晓夫的是与非346
第二节 勃列日涅夫时期349
一、“发达社会主义”论350
二、新经济体制352
三、政治体制的发展变化362
四、僵化与危机369
第三节 安德罗波夫与契尔年科的短瞬期377
一、安德罗波夫的努力与作为378
二、契尔年科的继承性方针383
三、简要结论385
第七章 东欧改革发展的潮起潮落第一节 概说与平和的改革391
一、改革的初步尝试391
二、改革的再度兴起395
三、改革的深入发展402
第二节 不平凡的改革探索409
一、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409
二、匈牙利模式420
三、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行进428
四、波兰的改革与动荡43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发展437
一、南斯拉夫的社会所有制理论437
二、兰格、布鲁斯的经济运行模式理论439
三、科尔内的短缺经济学444
四、锡克的中心观点与模式取向449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454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454
二、1949—1952年的峥嵘岁月457
三、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业化的交响464
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确立471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475
一、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成果476
二、十年建设的曲折道路486
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500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伟大成就509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509
二、经济与社会的飞跃513
三、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人519
四、简要结论523
第九章 苏东剧变527
第一节 苏联的剧变与解体527
一、剧变与解体过程述略528
二、改革何以失败536
三、综合症中的关键因素542
第二节 东欧剧变544
一、多米诺骨牌效应544
二、剧变何以发生552
三、简要结论558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第一节 继续现代化进程的新路线562
一、人类发展新时代的到来562
二、历史的伟大转折565
三、拨乱反正570
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打开577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历程580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变迁581
二、对外开放及其发展593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步履598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与理论607
一、建设道路的探索607
二、邓小平理论611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略解621
四、简要结论624
结束语 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的前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影响629
二、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32
三、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634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36
五、远大前程属于社会主义638
参考文献643
后记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