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市公司风险的结构控制研究 以法律控制为核心 a key legal control the structural risk of the listed company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上市公司风险的结构控制研究 以法律控制为核心 a key legal control the structural risk of the listed company
  • 王建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8207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72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585页
  • 主题词: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上市公司风险的结构控制研究 以法律控制为核心 a key legal control the structural risk of the listed company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上市公司的内部结构风险35

第一节 上市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必然性35

一、公司上市及其组织结构变革35

二、引起上市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外部因素40

三、引起上市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内部因素44

第二节 公司上市状态的组织结构性演化50

一、公司上市时的组织结构性急迫变更50

(一)管理者管理功能变革50

(二)管理者个体管理行为的知识化53

二、已上市公司组织结构的内核基本上稳定不变54

(一)企业组织系统调整54

(二)管理者个体行为的有限限制55

(三)公司成员的道德行为56

(四)独立董事的独立效用57

三、特别状态下公司组织结构的改变59

(一)上市公司行为模式变化的特殊自变量59

(二)股东人数与行为记录62

(三)公开性要求63

第三节 股份与股东构成风险65

一、从企业股到国家股、国有法人股65

二、股份的非同股,因而不能同权68

三、一股独大的股东,并不是强股东70

四、股东结构的风险性72

(一)委托代理关系的缺陷导致股东大会失灵73

(二)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民主决议机制失效75

第四节 董事会构成与风险78

一、国有董事及董事会的产生78

二、董事双重身份关系的处理80

三、董事会结构的严重缺陷81

(一)股东对董事的产权激励机制82

(二)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机制83

四、独立董事不独立的风险83

五、经营董事介入与否,均是风险86

六、董事行为的变异——谋私与渎职87

第五节 监事会的构成、职能发挥与风险89

一、监事会职能疲软的风险89

二、独立监事进入监事会的风险自控93

三、监事会职权设立的法律缺陷95

第六节 经理结构与上市公司风险96

一、内部人控制与经理结构缺陷97

二、经理人双重行为的冲突性与一致性99

三、经理人风险102

第二章 上市公司的外在结构性风险(一)——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结构因素带来的风险105

第一节 影响上市公司的经济、政治结构性风险105

一、国有企业体制缺陷与风险105

二、国资管理的体制缺陷与风险111

三、政治体制缺陷与风险116

第二节 影响上市公司的文化结构性风险117

一、“无知投机”风险118

二、扭曲的财富观120

三、贱商文化121

四、诚信的缺失123

第三节 证券政策风险127

一、发展证券市场的指导思想127

二、证券市场发展与规范之间关系的处理133

三、经营亏损的上市公司的对待137

四、股权分置的政策选择139

第四节 上市公司面临的法律风险142

一、执法不严与法律法规效力的销蚀142

二、法律被“游戏”144

三、我国证券立法的形式完善与法律基础背离145

第五节 影响上市公司治理的权责结构风险148

一、分权结构与风险148

二、分义结构中的风险因素152

三、分责结构与风险要素强化159

第三章 上市公司的外在结构性风险(二)——监管风险165

第一节 监管与监管体系的风险性166

一、证券市场监管与上市公司风险的形成和引发166

二、证监会与证券交易所定位的偏差168

三、证券业协会自律监管功能薄弱171

四、证券监管法律资源不足的风险177

第二节 监管措施缺陷的风险诱发性187

一、监管措施不足与监管效果不佳187

二、监管措施缺陷的风险诱发性189

三、证券民事责任追究缺失与监管风险的放大192

第三节 监管措施缺陷196

一、监管措施出台与证券市场指数的负相关关系196

二、监管措施运用的风险诱发性的来源202

三、监管措施运用负效应的背景——“证券市场黑化”208

四、监管不当与风险放大210

五、监管政策摇摆对监管效力的影响213

第四节 监管职能的错位——抑市、托市与误市215

一、“灭火式”的直接干预与烧火式的托市不灵216

二、国有股减持政策出台的误市217

三、股权分置的改革与股市风险219

第四章 上市公司风险的显现化(一)——以四川长虹巨额坏账处理为例227

第一节 影响四川长虹运作的内外部因素228

一、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与个人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228

二、公司守法素质不够与外部监管不力230

三、行政干预对四川长虹经营决策的干扰232

第二节 “不听话”的上市公司233

一、法人股转配违规上市流通233

二、不设立独立董事235

三、委托理财中的违法行为238

第三节 国际贸易中的违法与巨额坏账的发生240

一、对美贸易中巨额应收款的发生240

二、四川长虹董事会与监事会不作为241

三、倾销行为招致的损害247

第四节 虚假的信息披露250

一、虚假信息披露的泛滥250

二、四川长虹的虚假信息披露252

三、信息隐瞒的损害256

第五节 四川长虹坏账影响的消除259

一、变革体制与修改章程260

二、清理Apex公司账款263

三、股份结构的变革264

第五章 上市公司风险的显现化(二)——以*ST托普违法担保及处置为例269

第一节 国有股份受让与买壳藏疑271

一、长征机床出让国家股份271

二、业绩掺水与虚假的整合273

三、上市公司结构不变与壳资源的利用失效276

第二节 担保行为风险277

一、托普软件为什么担保277

二、公司风险的形态转换281

三、巨额担保导致诉讼“群”发284

第三节 诉讼“群”化恶梦286

一、密集违法担保向诉讼群化迁移286

二、群化诉讼中的诉讼损失292

三、重大案件对法律风险的放大299

四、董事会与独立董事的声音305

五、监事会化解公司行为风险不力310

第四节 *ST托普“圈钱”行为与结局314

一、热衷“圈钱”与空手道终结314

二、造系的痼疾与宿命317

三、退市成为定局318

第六章 上市公司风险的内部控制325

第一节 上市公司治理组织构架的完善326

一、股权结构改革327

二、切实保证股东大会最高权力的行使330

三、进一步落实与强化董事会的职能和作用335

四、真正落实监事会职责339

五、建立管理层人员有效选聘、激励与约束机制341

(一)管理层人员的有效选聘341

(二)管理层人员的激励措施342

(三)管理层人员的约束机制343

第二节 权利与义务、责任“三分”约束的实现345

一、上市公司权利、义务、责任三分的基础347

二、责任划分与责任成本的承担350

三、责任追究的一例——股改承诺兑现的责任落实357

第三节 质询必答与回复制度363

一、股东质询权的性质及其实现的障碍364

二、股东质询权的实现367

三、股东质询答复的效用368

第四节 公司侵权与股东诉讼370

一、公司侵权的发生372

二、股东利益易损性及其防范374

三、股东诉讼的有限性377

第五节 违法高管人员罢免与解聘制度381

一、董事、监事罢免382

二、总经理与经理人员的解聘及其民事责任的追究389

三、部门负责人辞职及其民事责任的追究392

第七章 上市公司风险的外在控制及其法律支持395

第一节 彻底实现政资分离与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397

一、规范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政资分离和国有出资人到位397

二、建立对国资委和政府行为的有效监督399

第二节 监管体系的重构402

一、中国证监会权力配置的调整402

二、中国证监会与证交所之间的监管分权404

三、行业协会自律监管的实现与强化414

四、证券中介机构自律监管的改进418

第三节 对上市公司治理的规范与“准则依赖”的克服423

一、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行使权力的保障与分类表决的推行427

二、董事会、监事会履行职能的规范与约束434

三、对股东信息披露的监管和法律保障440

四、克服信息披露监管中的准则依赖446

第四节 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保障与外部监事的设立450

一、独立董事来源的控制450

二、独立性保证的法律责任与利益机制452

三、外部监事的设立458

第五节 保荐人制度的完善461

一、保荐人制度对上市公司全方位监督462

二、冷淡处理保荐人与诚信“外挂”有效性的疑问465

三、保荐责任与保荐人立法468

第六节 上市公司的巡查与整改470

一、日常监督检查——监管落实的重要一环470

二、给上市公司巡查以法律强制效力472

三、巡查后整改的监督478

第八章 股改后风险的法律责任结构控制488

第一节 股权分置改革路径发现不足490

一、非流通股流通权赎买依据的法律性491

二、股改承诺的法律效力495

三、股改承诺效力的保障与维持498

四、承诺履行监督的法律依据500

第二节 股权分置改革的瑕疵与补救502

一、从法规角度观察到的股改“创新瑕疵”503

二、股改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505

三、股改成果保护与司法救济507

第三节 股改后风险的法律责任控制509

一、《股票条例》中证券法律责任结构的不合理512

二、《公司法》、《证券法》修正中法律责任结构的变化515

三、调整充实后的证券民事责任规定524

四、柔性证券法律责任的化解风险功用530

五、发挥责任控制在防范与化解股改后风险中的作用532

参考文献541

跋5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