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手册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鲁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757354829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手册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农村供水工程综述3
第一章 农村供水工程的意义、现状和性质3
第一节 农村供水工程的重要意义3
第二节 农村供水的现状与前景5
第二章 农村供水系统的分类、组成和布置17
第一节 农村供水系统的分类17
第二节 供水系统的组成17
第三章 用水量计算19
第四章 供水水质标准及发展趋势28
第一节 用水量标准28
第二节 用水水质标准30
第三节 未来发展趋势43
第五章 农村供水系统规划的任务、原则和方法47
第一节 农村供水系统规划的任务47
第二节 农村供水规划的一般原则47
第三节 农村供水规划的步骤和方法48
第六章 农村供水工程的基本建设程序50
第一节 农村供水工程的基本建设程序50
第二节 对规划设计程序的附加说明51
第二篇 农村供水工程规划55
第一章 规划的主要任务和资料收集55
第一节 供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55
第二节 资料的收集55
第二章 天然水体(河、湖)可取水量计算58
第一节 河、湖年径流量计算58
第二节 历史极值水位与流量调查和推算64
第三节 水文频率计算67
第四节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水文计算71
第三章 水利工程可供水量计算79
第一节 可供水量的含义与影响可供水量的因素79
第二节 蓄水工程可供水量计算80
第三节 引水工程可供水量计算85
第四节 提水工程(不含提取地下水)可供水量计算87
第四章 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90
第一节 降水入渗补给量计算91
第二节 河道渗漏补给量计算91
第三节 渠系渗漏及渠灌入渗补给量计算92
第五章 规划供水区用水量计算93
第一节 乡镇供水规划中用水量计算的内容与方法93
第二节 乡镇现状用水量计算94
第三节 未来不同水平年用水量预测99
第六章 水源地与规划区供需水量平衡分析105
第一节 供需平衡分析的内容105
第二节 供需水量平衡计算105
第三节 实现供需平衡采取的措施108
第七章 供水方案的拟定及各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110
第一节 拟定供水方案110
第二节 供水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和推荐选用方案112
第八章 供水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参数选定115
第一节 影响规划设计规模的因素115
第二节 时变化系数及其应用121
第三节 供水系统的流量与水压关系122
第四节 取水工程水文设计标准125
第三篇 农村供水水源及取水构筑物规划设计129
第一章 供水水源129
第一节 水体资源的特点129
第二节 供水水源的选择131
第三节 供水水源的保护132
第二章 供水水源开发方法135
第一节 开发地表水源的方法135
第二节 开发地下水源的方法145
第三章 地表水取水工程规划152
第一节 规划如何使用地表水源152
第二节 进行卫生调查确定可使用的地表水源158
第三节 选择地表水源164
第四节 选择取水口位置170
第五节 规划评价雨水收集区176
第四章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设计182
第一节 泉水构筑物的设计182
第二节 池塘、湖泊和水库取水口的设计189
第三节 小溪和河流取水口的设计197
第四节 屋顶集雨装置的设计205
第五节 小水坝的设计210
第五章 地下水取水工程规划220
第一节 地下水源开发规划220
第二节 打井方法选择225
第三节 选择井位228
第六章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设计234
第一节 手挖井的设计234
第二节 打击钻井的设计239
第三节 水力钻井的设计243
第四节 螺旋钻井的设计245
第五节 冲击钻井的设计247
第四篇 农村供水泵站设计253
第一章 泵站扬程的确定253
第一节 水位频率计算253
第二节 考虑特大值情况下的水位频率计算255
第三节 水位资料的延长258
第四节 泵站扬程计算261
第二章 泵站设计流量的确定265
第一节 泵站设计流量概述265
第二节 旱作物灌溉制度设计266
第三章 水泵优化选型269
第一节 单管泵系统运行工作点的确定269
第二节 复杂泵系统运行工作点的确定274
第三节 泵站效率的计算285
第四节 水泵的优化选型291
第四章 泵站出水管路的优化设计301
第一节 泵站管路水力损失的计算301
第二节 泵站经济管径的确定304
第三节 关阀水锤计算307
第四节 运城市海鑫供水工程泵系统压力管路安全防护的数值模拟310
第五章 供水泵站的优化设计329
第一节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有关费用的确定330
第二节 年耗电费ε1的确定331
第三节 H st的确定332
第四节 η泵站的确定334
第五节 水泵及动力设备选型338
第六节 年生产费的确定341
第七节 计算方法及其步骤343
第八节 计算实例345
第六章 泵站工程优化设计常用数值计算方法353
第一节 线性方程组求解的程序设计353
第二节 水泵性能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356
第三节 拉格朗日插值法362
第五篇 农村输配水的规划设计369
第一章 给水系统的流量关系369
第一节 给水系统概述369
第二节 处理工程各组成部分的设计流量370
第三节 输配水工程各组成部分的流量关系371
第二章 储水构筑物容积的计算375
第一节 水塔和清水池调节容量计算表375
第二节 水塔和清水池调节容积的计算方法377
第三章 给水系统的水压关系379
第一节 水泵扬程确定及各种管网系统的水压情况379
第二节 水塔高度确定384
第四章 管网和输水管渠布置386
第一节 管网和输水管渠的定义386
第二节 管网和输水管渠布置386
第五章 管网各管段的流量、管径和水头损失390
第一节 沿线流量、节点流量和流量分配390
第二节 管径的确定393
第三节 水头损失计算394
第六章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396
第一节 树状网水力计算396
第二节 环状网水力计算399
第三节 输水管渠计算403
第七章 给水管材及附属构筑物407
第一节 给水管材407
第二节 管网附属设施407
第六篇 调节构筑物规划设计417
第一章 水塔设计417
第一节 水塔构造417
第二节 水塔的工作过程419
第三节 水塔的容积420
第四节 水塔的检修标准420
第二章 高位水池和清水池设计421
第一节 高水位池的作用421
第二节 水池构造421
第三节 高位水池设计实例423
第四节 钢筋混凝土蓄水池主要参数427
第五节 高位水池和清水池的工作过程427
第六节 高位水池和清水池的检修标准428
第三章 自动供水气压罐设计429
第一节 气压供水的特点429
第二节 气压供水装置的类型430
第三节 气压罐的结构及附件431
第四节 气压罐的补气432
第五节 气压罐的排气434
第四章 水窖设计436
第一节 水窖系统436
第二节 水窖的结构形式436
第三节 集水和净化设施438
第四节 水窖配水或取水设备439
第七篇 水厂规划设计及工程实例443
第一章 水厂设计概述443
第一节 水厂的规模及组成443
第二节 设计总用水量计算444
第三节 设计供水量类型445
第四节 供水量计算实例446
第二章 水厂厂地选择448
第一节 水厂位置选择448
第二节 厂址选择的原则449
第三章 水厂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布置450
第一节 工艺流程选择450
第二节 水厂工艺流程的布置452
第四章 水厂平面及高程布置454
第一节 水厂平面布置454
第二节 水厂高程布置456
第五章 水厂附属物与其他设施布置459
第一节 办公用房459
第二节 化验室459
第三节 维修间460
第四节 仓库与堆场461
第五节 食堂、浴室和宿舍等461
第六章 水厂监测仪表与自动控制462
第一节 水厂生产过程检测与自动控制462
第二节 水处理过程的检测仪表464
第三节 水厂自动控制系统476
第四节 水厂自动控制实例489
第五节 水厂自动化存在的问题490
第七章 水厂工程设计实例492
第八篇 净水设计497
第一章 混凝剂和助凝剂的应用497
第一节 常用混凝剂497
第二节 助凝剂500
第二章 混凝503
第一节 混凝原理503
第二节 影响混凝的因素505
第三章 凝聚与絮凝511
第一节 混凝剂投加511
第二节 絮凝工艺流程529
第四章 沉淀和气浮542
第一节 沉淀原理542
第二节 沉淀池类型545
第三节 预沉池546
第四节 平流沉淀池548
第五节 斜管和斜板沉淀池561
第六节 气浮池569
第七节 浮沉池572
第八节 澄清池原理574
第九节 机械搅拌澄清池575
第十节 水力循环澄清池578
第十一节 脉冲澄清池581
第十二节 设斜板的澄清池582
第十三节 澄清池运行管理584
第五章 过滤588
第一节 过滤概述588
第二节 滤池的形式591
第三节 普通快滤池593
第四节 V型滤池605
第五节 虹吸滤池607
第六节 无阀滤池611
第七节 移动冲洗罩滤池616
第八节 滤池配水系统619
第九节 滤料622
第十节 快滤池冲洗629
第六章 氧化和消毒639
第一节 消毒目的639
第二节 消毒剂的性质和作用641
第三节 氯消毒643
第四节 氯胺消毒659
第五节 二氧化氯消毒661
第六节 臭氧消毒665
第七节 紫外线消毒672
第八节 消毒副产物679
第七章 深度处理688
第一节 活性炭吸附和过滤688
第二节 臭氧-活性炭过滤700
第三节 除铁除锰707
第四节 除藻714
第五节 去除病原微生物723
第六节 石灰软化727
第七节 离子交换733
第八章 膜技术754
第一节 概述755
第二节 反渗透758
第三节 纳滤777
第四节 超滤779
第五节 微滤786
第六节 电渗析和倒极电渗析(ED/EDR)790
第七节 膜的清洗799
第九篇 农村供水工程施工与验收807
第一章 地表水源工程施工807
第一节 泉水取水构筑物的建造807
第二节 池塘、湖泊和水库取水口的建造815
第三节 小溪和河流取水口的建造819
第四节 屋顶集雨的建造、运行与维护827
第五节 小水坝的建造830
第二章 地下水源工程施工836
第一节 手挖井836
第二节 打击钻井845
第三节 水力钻井850
第四节 螺旋钻井854
第五节 冲击钻井859
第三章 农村水处理工程施工865
第一节 家用型砂滤器的建造865
第二节 沉淀池的建造868
第三节 慢速砂滤池的建造871
第四节 消毒装置的建造876
第四章 农村蓄水工程施工880
第一节 建造家用蓄水池880
第二节 地表蓄水池的建造886
第三节 高位蓄水池的建造890
第五章 农村供水管道与设备安装894
第一节 管道安装894
第二节 机械泵的安装900
第三节 手动泵的安装904
第四节 小区配水系统的建造909
第五节 用户配水系统的建造913
第六章 农村供水工程的验收916
第一节 验收概述916
第二节 分部分项工程验收919
第三节 机组启动验收927
第四节 工程竣工验收930
第十篇 农村供水工程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941
第一章 水源保护与管理941
第一节 自然界中水的循环与水源的分类941
第二节 水平衡问题943
第三节 水中的杂质及水源的卫生特征947
第四节 水源与疾病949
第五节 水源的一般管理951
第二章 水质检测955
第一节 化验室的管理955
第二节 水质检验方法和要求957
第三节 水质检验项目及方法964
第三章 取水构筑物管理969
第一节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969
第二节 机井配套983
第三节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使用维护987
第四章 水厂的运行与管理993
第一节 水厂供水运行存在的问题993
第二节 水厂生产运行管理997
第三节 水厂供水管理的建议1016
第五章 供水管网的运行管理与维护1021
第一节 供水管网概述1021
第二节 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概念1023
第三节 常用管材1026
第四节 管工常用工具1037
第五节 管道连接1042
第六节 阀门1053
第七节 压力测量仪表1065
第八节 水表1070
第九节 管网附属构筑物1080
第十节 管道的水压试验1082
第十一节 管道防腐1085
第十二节 管网的运行1090
第十三节 管网及附属设备的维修与保养1098
第六章 调节构筑物的运行管理1107
第一节 水塔的运行管理1107
第二节 高位水池和清水池1108
第七章 水泵及水泵站运行管理1109
第一节 水泵分类、构造及工作原理1109
第二节 水泵的基本性能参数1111
第三节 水泵工作点及其调节1115
第四节 泵与泵站附属设备1123
第五节 常用供水水泵1131
第六节 水泵的选择1141
第七节 水泵的安装1147
第八节 水泵的运行管理1152
第九节 水泵的运行故障与处理1157
第十节 水泵的保养与维修1163
第十一节 泵站的运行管理1168
第八章 工程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1177
第一节 工程电气设备的一般知识1177
第二节 工程常用电气设备1179
第三节 电动机的运行管理维护1191
第四节 变压器的运行与维护1201
第五节 高压配电设备管理1208
第六节 低压电器的运行管理1213
第七节 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1224
第八节 低压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1227
第九节 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保养1234
第十节 防雷、接地装置及安全用电1240
第九章 雨水利用蓄水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1251
第一节 雨水利用蓄水工程概述1251
第二节 雨水利用蓄水工程运行管理1251
第十章 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技术1253
第一节 水量安全的保障技术1253
第二节 水质安全的保障技术1258
第十一章 农村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1261
第一节 突发事件的操作(一)1261
第二节 突发事件的操作(二)1261
第十一篇 农村供水管道的检漏与技术1265
第一章 漏损控制的目的和意义1265
第一节 水资源的重要性1265
第二节 漏损控制的意义1266
第三节 漏水控制的相关术语1268
第四节 控制管网漏损的方法1271
第二章 检漏技术1276
第一节 漏水声1276
第二节 漏水相似声1281
第三节 检漏技术简介1283
第三章 检漏方法1286
第一节 常用检漏方法介绍1286
第二节 音听检漏法1289
第三节 相关分析法1293
第四节 区域检漏法1295
第五节 区域装表法1300
第四章 检漏的基本要求1303
第一节 开展检漏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303
第二节 检漏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1305
第三节 发现漏水的途径1307
第四节 检漏工作流程1308
第五章 漏水量的估算和检漏周期的确定1313
第一节 漏水量的估算1313
第二节 漏水点的开挖与修复1315
第三节 漏水周期的确定1316
第六章 常用设备1318
第一节 检漏设备1318
第二节 管线探测设备1326
第三节 检漏附属仪器1330
第四节 设备维护与保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331
第七章 管线探测技术1333
第一节 管线探测的意义与发展方向1333
第二节 管线探测技术1334
第三节 管线探测的基本要求1349
第四节 管线探测的操作实例1354
第八章 检漏相关知识1362
第一节 流量仪表1362
第二节 水泵的基础知识1381
第三节 常用电气设备和安全用电1395
第四节 管道焊接1413
第五节 识图基础知识1428
第十二篇 农村供水工程经营管理1455
第一章 农村供水工程产权1455
第一节 投资构成1455
第二节 固定资产及流动资产产权1456
第三节 取水许可权1458
第四节 土地使用权1458
第五节 农村饮水工程产权管理1459
第二章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1461
第一节 管理体制及职能1461
第二节 集中供水工程管理模式1463
第三节 单村饮水工程管理模式1469
第三章 农村供水管理站内部管理1478
第一节 工作制度1478
第二节 岗位责任制1481
第三节 安全生产1486
第四节 档案管理1487
第四章 供水工程概预算编制1489
第一节 概预算编制的原则、作用、方法和依据1489
第二节 供水工程概预算的项目划分、编制程序和文件组成1493
第三节 单位工程概预算的编制1495
第四节 综合概预算书和总概预算书的编制1517
第五节 供水工程技术经济指标1519
第五章 供水工程经济评价1521
第一节 概述1521
第二节 财务评价1523
第三节 国民经济评价1549
第四节 不确定性分析1557
第六章 供水营业管理1562
第七章 农村供水水价与水费的收取及管理1572
第一节 农村供水水价1572
第二节 农村水费的收取及管理1576
第八章 用水管理1584
第一节 用水管理的法律概念1584
第二节 用水管理的意义1585
第三节 用水管理制度1586
第九章 农村供水站财务管理1590
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述1590
第二节 固定资金管理1591
第三节 流动资金管理1598
第四节 专用基金管理1600
第五节 成本管理及水费核定1602
第六节 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1609
第十章 劳动管理与组织管理1613
第一节 劳动管理1613
第二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管理1622
第三节 组织管理1627
第十一章 目标管理1646
第一节 目标管理1646
第二节 农村供水工程技术经济考核指标1659
第三节 水利产业政策是农村供水事业的支撑和保障1661
第十三篇 农村供水工程规划1669
一、采用压力滤池一次过滤处理1669
二、采用压力式综合净水器处理1670
三、采用斜管沉淀池和普通快滤池处理1670
四、采用加速澄清池和普通快滤池处理1670
五、采用斜管沉淀池和移动罩冲洗滤池处理1672
六、采用折板式反应池、平流式淀池及重力式无阀滤池处理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