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连港附近海域疏浚物倾倒区选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连港附近海域疏浚物倾倒区选划](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2108679.jpg)
- 著
- 出版社: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连港附近海域疏浚物倾倒区选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大连港布局及附近海域经济功能区3
一、大连港布局11
二、渔业、水产资源11
三、风景旅游区11
第二章 大连港疏浚物中有害物质成份和含量11
一、疏浚物的来源17
二、疏浚物的基本物理特性17
三、疏浚物中有害物质成份和含量17
第三章 予选倾倒区的确定17
一、疏浚物倾倒区选划原则19
二、疏浚物予选倾倒区的位置19
第四章 大连港附近海域环境状况19
一、污染源及污染物质121
二、海底地形121
(一)和尚岛—大三山岛西至调查海域南缘(二)老虎滩至调查海域南缘三、气象状况(一)气温(二)湿度(三)气压(四)风(五)降水(六)雾日四、海水密度跃层分布五、水文动力因素(一)波浪(二)海流1、潮流2、余流六、水质(一)站位分布及分析方法(二)水质状况(三)水质质量评价七、底质(一)沉积物类型1、中细砂(MFS)2、细砂(FS)3、粘土—粉砂质砂(YTS)4、粘土质粉砂(YT)5、贝壳(?)(二)表层沉积物分布1、细粒沉积物分布区2、粗粒沉积物分布区3、混杂类型分布区(三)沉积化学要素含量及其分布特征1、PH值2、Eb值3、Fe3+/Fe2+值4、有机质5、硫化物6、铜7、铅8、镉9、汞10、油11、有机农药(四)底质环境状况1、表层底质环境状况2、垂向底质环境状况(五)予选倾倒区底质环境状况比较八、生物(一)站位布设及采样分析方法(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浮游植物2、浮游动物3、底栖生物4、生物残毒分析(三)疏浚物予选倾倒区生物污染评价(四)小结第五章 流场数值模拟121
一、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156
二、计算格式156
三、计算参数156
四、潮流模型的验证156
五、流场计算结果156
(一)Ma潮流场156
(二)平均潮流场156
(三)余流156
(四)合成流场156
第六章 标识质点拉格朗日漂移的数值跟踪试验156
一、计算方法187
二、标识质点的投放187
三、数值试验结果187
(一)标识质点A(即黄白嘴予选投放点)187
(二)标识质点B(即老虎滩以南予选投放点)(三)标识质点C(即三山岛附近予选投放点)(四)其它标识质点予选投放点第七章 疏浚物沉降过程的实验和数值分析187
一、水槽实验200
(一)实验装置与方法200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200
1、云团的形状及性质200
2、掺混系数a的确定200
3、初始比重对云团形态的影响200
二、数学模拟计算200
(一)数学模型200
(二)计算结果与分析200
第八章 黄白嘴疏浚物予选倾倒区疏浚物倾倒声学追踪试验200
一、试验期水文特征216
(一)温度、盐度和密度216
(二)海流216
1、潮流性质216
2、潮流过程216
3、余流216
二、疏浚物倾倒后在海洋中的沉降、扩散和迁移(一)沉降过程1、固态模式2、液态模式(二)扩散和迁移三、试验概况(一)仪器(二)方法和过程四、试验结果与分析(一)云斑厚度与时间关系(二)云斑中心最大浓度与时间关系(三)云斑尺度与时间关系(四)扩散系数推算(五)倾倒后悬浮颗粒量五、小结第九章 黄白嘴疏浚物予选倾倒区疏浚物倾倒放射性示踪沙追踪试验216
一、试验期水文特征237
二、放射性示踪沙的制备和投放237
(一)制备方法237
(二)投放方法237
三、放射性示踪沙的探测237
四、测量资料的整理237
(一)悬浮泥沙的漂移237
(二)底沙运动237
五、水力计算237
(一)泥沙沉降速度计算237
(二)扩散沉积范围计算237
(三)泥沙淤积速率的估算237
(四)泥沙起动和扬动流速计算237
六、小结237
第十章 疏浚物倾倒水质影响予测237
一、数学模式289
二、计算格式289
三、污染源强度289
四、计算参数289
五、模式验证289
六、浓度场予测结果289
(一)各予选倾倒点间歇性持续抛泥作业过程中,悬浮物浓度的增长过程(二)各予选倾倒点悬浮物影响浓度场予测(三)风—潮联合作用下所形成的悬浮物影响浓度场(四)倾倒量对浓度场的影响(五)水质的恢复过程第十一章 疏浚物予选倾倒区可行性评估及防治对策289
一、予选倾倒区与主要经济功能区相关位置293
二、予选倾倒区技术可行性评估293
三、予选倾倒区经济可行性评估原则293
四、防治对策293
结论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