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舟曲林业局志 1952-2014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舟曲林业局志 1952-2014](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2098656.jpg)
- 高建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978751663002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875页
- 文件大小:296MB
- 文件页数:1006页
- 主题词:林业-概况-舟曲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舟曲林业局志 1952-201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1
概述1
舟曲林业局志大事记1
1952年1
1953年2
1954年3
1955年4
1956年4
1957年5
1958年8
1959年9
1960年10
1961年12
1962年16
1963年18
1964年19
1965年19
1966年20
1967年21
1968年21
1969年22
1970年23
1971年24
1972年26
1973年26
1974年27
1975年28
1976年29
1977年30
1978年31
1979年32
1980年33
1981年34
1982年34
1983年36
1984年36
1985年37
1986年38
1987年38
1988年39
1989年41
1990年42
1991年42
1992年44
1993年45
1994年46
1995年47
1996年49
1997年50
1998年50
1999年52
2000年53
2001年54
2002年55
2003年55
2004年57
2005年58
2006年59
2007年59
2008年60
2009年61
2010年61
2011年62
2012年63
2013年64
2014年64
第一篇 自然地理1
第一章 地理概况1
第一节 地理位置1
第二节 地形地貌1
第三节 地质概况3
第四节 土壤类型9
第五节 山脉河流12
第二章 林区气候15
第一节 气候特征16
第二节 高海拔区气候18
第三节 低海拔区气候19
第四节 自然灾害纪略20
第二篇 舟曲林区森林变迁24
第一章 地史时期舟曲林区森林变迁24
第一节 晚古生代舟曲林区森林变迁24
第二节 中生代舟曲林业森林变迁25
第三节 新生代舟曲林区森林变迁25
第二章 历史时期舟曲林区森林变迁26
第一节 宋元以前舟曲林区森林变迁27
第二节 明清时期舟曲林区森林变迁28
第三节 民国时期舟曲林区森林变迁28
第三章 舟曲林区森林的功能30
第一节 舟曲林区森林的重要生态效益30
第二节 舟曲林区事关长江水源涵养31
第三节 舟曲林区极具科学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32
第四章 舟曲林区生态的脆弱性33
第一节 舟曲林区森林生态的脆弱性33
第二节 舟曲林区自然生态的脆弱性34
第三篇 森林资源37
第一章 舟曲林区森林资源37
第一节 森林分布规律37
第二节 舟曲林区森林资源结构与特征37
第三节 森林资源概况40
第四节 植物资源48
第五节 药用、食用植物63
第六节 野生动物资源68
第七节 水力矿产84
第二章 森林资源消长变化85
第一节 资源现状85
第二节 森林资源经营权属变更88
第三章 森林资源管理91
第一节 机构设置91
第二节 伐区拨交92
第三节 限额管理92
第四节 林政管理94
第五节 民用材管理95
第六节 森林资源档案管理97
第四章 林业调查设计98
第一节 森林资源调查98
第二节 森林资源清查102
第三节 林业规划设计调查105
第四节 作业调查设计106
第五节 新成林验收109
第四篇 行政组织机构115
第一章 行政机构沿革115
第一节 局行政机构沿革及隶属、称谓变更115
第二节 局机关行政机构更迭116
第三节 基层管理体制120
第四节 场级建置增减121
第五节 工段级单位变迁126
第二章 行政领导更迭128
第三章 现有单位简介130
第一节 沙滩林场130
第二节 茶岗林场136
第三节 铁坝林场143
第四节 憨班林场149
第五节 漳县大草滩林场155
第六节 职工医院158
第七节 森林消防队160
第八节 林业综合勘测设计队164
第九节 沙滩国家森林公园166
第十节 甘肃省茶岗梁自然保护区167
第十一节 两水油橄榄场(两水林场)170
第十二节 舟曲恒发林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172
第十三节 天水经济开发公司173
第十四节 陇西经济开发公司175
第十五节 甘肃白龙江木质冷却塔公司176
第十六节 甘肃白龙江森宝山野菜公司178
第十七节 舟曲兴发嘎尔隆有限公司179
第十八节 甘肃白龙江建筑公司181
第十九节 两水物业公司184
第二十节 舟曲林业局后勤服务中心185
第四章 划交及并撤单位概况187
第一节 划交单位概况187
第二节 合并撤销单位193
第五篇 经营管理205
第一章 计划统计管理205
第一节 计划职能机构205
第二节 计划管理206
第三节 统计工作208
第二章 财务管理209
第一节 经济体制及其财务制度209
第二节 会计核算与核算形式221
第三节 利润及分配与税金223
第四节 生产成本管理及核算227
第五节 各项专用基金管理227
第六节“天保”工程资金229
第三章 劳动人事工资230
第一节 机构更迭及职能230
第二节 劳动力管理230
第三节 工资239
第四章 安全管理243
第一节 安全机构243
第二节 安全制度244
第三节 劳动保护245
第五章 社会保险245
第一节 组织机构245
第二节 业务管理246
第三节 资金管理257
第六章 先进单位(集体)259
第一节 地厅级先进单位(集体)259
第二节 省部级先进单位(集体)262
第六篇 党群工作26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舟曲林业局委员会265
第一节 组织建设265
第二节 历届党员代表大会267
第三节 机构设置、基层党组织建设269
第四节 党委工作272
第五节 党对其他工作的领导282
第六节 局党委档案管理283
第二章 宣传工作285
第一节 机构沿革285
第二节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286
第三节 林区生产建设宣传290
第四节 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宣传290
第五节 法制宣传291
第六节 文化艺术宣传291
第三章 工会工作297
第一节 机构沿革297
第二节 历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299
第三节 职工代表大会302
第四节 工会工作及活动305
第五节 女工工作308
第六节 文体活动309
第七节 工会财务管理313
第四章 共青团舟曲林业局委员会314
第一节 机构沿革314
第二节 历届团代会316
第三节 团组织发展建设318
第五章 纪检、监察、审计工作320
第一节 机构沿革320
第二节 信访工作321
第三节 落实政策323
第四节 党风廉政建设325
第五节 监察工作326
第六节 审计327
第七篇 政法武装329
第一章 公安局、保卫部329
第一节 机构沿革329
第二节 队伍建设331
第三节 治安保卫335
第四节 案件办理336
第五节 护林抢险345
第六节 禁种铲毒348
第二章 检察院351
第一节 机构沿革351
第二节 领导体制和人事任免352
第三节 检察队伍建设354
第四节 检察业务355
第三章 法院358
第一节 机构设置与历任领导358
第二节 队伍建设360
第三节 法制宣传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64
第四节 各类案件审理366
第五节 技术职务评定367
第四章 武装民兵368
第一节 民兵组织368
第二节 民兵训练370
第三节 征兵及优抚371
第四节 武器管理372
第五章 森林经济民警372
第一节 机构设置372
第二节 队伍建设373
第三节 业务建设374
第四节 主要工作374
第八篇 森林培育375
第一章 机构沿革375
第二章 育苗376
第一节 建圃与管理376
第二节 苗圃标准化建设379
第三节 良种基地建设384
第三章 更新造林384
第一节 迹地更新384
第二节 荒山造林386
第三节 封山育林388
第四节 次生林改造390
第五节 成林抚育391
第六节 速生丰产林建设392
第七节 造林方法及初植密度392
第八节 更新造林普查393
第九节 四旁及义务植树408
第九篇 采伐利用411
第一章 木材生产411
第一节 伐区生产411
第二节 木材运输421
第三节 五项质量检查424
第四节 主要采伐集材设备432
第二章 木材储运与销售434
第一节 木材调拨434
第二节 各种形式的木材销售436
第三节 木材检验442
第十篇 农副业 多种经营 转产开发443
第一章 经营沿革443
第一节 林副产业阶段444
第二节 综合利用阶段444
第三节 多种经营阶段445
第四节 转产开发阶段445
第二章农(林)副产业 综合利用445
第一节农(林)副产业445
第二节 综合利用447
第三章 多种经营林产工业450
第一节 多种经营450
第二节 林产工业——造纸453
第四章 转产开发453
第一节 扎伊尔转产454
第二节 永登转产开发454
第三节 天水、陇西转产开发455
第四节 万亩油橄榄基地建设456
第五节 沙滩森林公园457
第六节 商品苗木培育457
第七节 水力资源利用461
第八节 天保后转产开发经营概况462
第十一篇 森林保护465
第一章 护林防火465
第一节 机构沿革465
第二节 设施设备466
第三节 护防措施473
第四节 建立完善规章制度477
第五节 森林火灾477
第六节 生活区火灾479
第七节 毁林事件与典型案例481
第二章 森林病虫害防治483
第一节 机构设置及设备483
第二节 森林病虫普查485
第三节 病虫害种类及其发生状况486
第四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487
第五节 森林植物检疫488
第六节 苗圃病虫害防治489
第十二篇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491
第一章“天保”工程实施方案491
第一节 天然林区划界定491
第二节 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494
第三节 生态公益林营造495
第四节 模拟飞播造林500
第五节 封山育林501
第六节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502
第二章 实施阶段及目标504
第一节 工程实施的步骤504
第二节 组织机构及设施配置505
第三节 正式实施阶段509
第四节 资金投入与效益分析512
第十三篇 森林旅游519
第一章 森林旅游规划519
第一节 开发森林旅游的起缘519
第二节 沙滩森林公园区位519
第三节 景观资源520
第二章 沙滩国家森林公园简介522
第一节 公园特色522
第二节 公园景点526
第十四篇 林业基本建设528
第一章 基本情况528
第一节 机构沿革528
第二节 勘察设计529
第二章 房屋建设529
第一节 办公、住宅房屋建设的主要阶段529
第二节 主要房屋建筑530
第三章 林区道路修筑540
第一节 林区主要公路修筑540
第二节 桥涵549
第四章 主要通信线路的架设552
第十五篇 灾后重建及棚户区改造554
第一章“5·12”汶川地震554
第一节 灾情简述554
第二节 抗震救灾组织机构555
第三节 地震重建项目及投资计划559
第四节 项目类别及规模560
第五节 科学规范开展建设561
第六节 建设成果564
第二章“8·8”舟曲特大泥石流565
第一节 灾情简述565
第二节 抢险救灾567
第三节 应急自救妥善安置567
第四节 泥石流灾后恢复项目568
第五节 泥石流灾害恢复重建组织机构568
第六节 重建过程570
第三章 棚户区改造580
第一节 项目下达情况580
第二节 制订方案、建立健全组织机构581
第三节 开展重建583
第四节 建设成果584
第十六篇 文教卫生585
第一章 林区教育585
第一节 教育机构沿革585
第二节 子弟基础教育586
第三节 职工基础教育587
第四节 职工继续教育588
第五节 职工技术培训590
第二章 林区卫生592
第一节 林区卫生机构592
第二节 医疗机构设置和管理593
第三节 医疗设备和药品采购管理595
第四节 防疫保健596
第五节 公费医疗599
第三章 计划生育601
第一节 管理机构601
第二节 节制生育602
第三节 优生优育603
第四节 准生证发放603
第五节 奖励和处罚603
第十七篇 科技文化艺术605
第一章 林业科技工作605
第一节 科技队伍605
第二节 林业科技成果607
第三节 专著论文611
第二章 技术职务评定613
第一节 工程、卫生、中小教、经济、会计、统计系列614
第二节 政工系列职称评定616
第三节公、检、法系统法律职衔评定617
第三章 文艺创作617
第一节 文学作品统计表617
第十八篇 物资供应与生活服务619
第一章 物资供应619
第一节 物资供应机构沿革619
第二节 物资管理620
第三节 物资储备设施的建设625
第四节 供应626
第二章 生活服务631
第一节 组织机构631
第二节 福利供应631
第三节 福利设施634
第十九篇 人物640
第一章 简介人物640
第一节 副处级以上领导简介640
第二节 副高以上的技术人员简介671
第二章 列表人物674
第一节 历任科级领导名录674
第二节 先进人物685
第三节 中级技术人员名录691
第四节 殉职人员名录705
第二十篇 林区内地方社会经济概况709
第一章 历史沿革709
第二章 民族与宗教712
第一节 民族源流712
第二节 宗教及教派714
第三章 社会经济简况716
第一节 民族与人口716
第二节 经济概况718
第三节 交通与通讯722
第四节 乡政府及林区内村社727
第二十一篇 志余729
第一章 林区民俗729
第一节 饮食、服饰729
第二节 婚育丧葬732
第三节 丧葬习俗734
第四节 节日庆典735
第二章 林区术语谚语及号子737
第一节 林业术语737
第二节 林业谚语739
第三节 劳动号子747
第四节 高危作业要领及术语748
第三章 企地关系749
第一节 共建共荣749
第二节 企地协作750
第四章“双联”工作753
第一节 基本情况753
第二节 主要工作753
附录755
附录一、重要文件755
附录二、植物名录762
一、地衣植物(区内已知3科、3属、3种)762
二、苔藓植物(区内已知10科、11属、12种)762
三、蕨类植物(区内已知有30科、65属、197种)763
四、种子植物772
(一)裸子植物(区内已知6科、18属、40种)772
(二)被子植物(区内已知有121科、552属、1714种)774
(三)单子叶植物(区内已知有13科、105属、252种)847
附录三、动物名录858
一、鱼类(区内已知2目、5科、18种)858
二、鸟类(已知16目、42科、207种)859
三、兽类(8目、23科、60种)867
后记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