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温州产业区别重构 空间、演化与网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温州产业区别重构 空间、演化与网络
  • 徐剑光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16110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温州产业区别重构 空间、演化与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一、现实背景1

二、理论背景与概念界定3

三、研究意义9

第二节 研究区域与案例选择10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2

一、研究思路12

二、研究方法15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18

一、研究内容18

二、研究创新点18

第二章 产业区重构的基础理论20

第一节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20

第二节 集群(产业区)周期理论21

一、从经济周期到产品、产业生命周期21

二、集群(产业区)周期理论23

第三节 制度变迁理论25

一、制度与制度厚度25

二、制度变迁:方向、动力与过程26

第四节 演化经济地理理论28

一、演化经济地理的分析框架28

二、广义达尔文主义:惯例、机会、选择与产业空间演化29

三、复杂性理论:对产业区生命周期的新认识31

四、路径依赖理论:均衡、锁定与路径创造33

第五节 产业区创新理论36

第六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发展理论37

一、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地方产业区升级37

二、全球生产网络与地方发展39

第三章 国内外产业区重构研究综述41

第一节 产业区衰退的相关解释41

一、“去地方化”是集群周期演化的题中之义43

二、高度专业化和经济“去集聚化”44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解释:大企业的负面作用45

四、新经济地理理论的解释:“锁定”与区域调整的困境45

第二节 产业区重构的理论探讨47

一、产业区重构理论的演进47

二、新国际劳动分工、生产体制转变与产业区重构48

三、产业区重构的概念化:对负锁定的响应集49

四、产业区重构的生命周期与主导机制53

五、产业区重构的主要模式58

第三节 国外产业区重构的案例研究59

一、欧美老工业区重构:美国“锈蚀带”和德国鲁尔区的案例59

二、高技术产业区的重构:128公路、硅谷与剑桥的案例62

三、马歇尔产业区的重构:第三意大利的案例64

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区重构:东亚、南美、南非的案例66

第四节 中国的产业区重构理论及案例研究69

一、产业区(重构)理论的引入与探讨69

二、国内产业区重构案例研究70

第四章 温州产业区的起源、演化与重构74

第一节 “温州模式”的内涵:与“产业区”的概念对应74

第二节 温州产业区的起源76

一、偶然性与创新76

二、偶然中的必然:历史传统与产业特定要素77

第三节 温州产业区的形成与演化78

一、传统的解释:规模报酬递增与自我强化78

二、分工理论的解释:降低交易成本带来的分工深化79

三、演化理论的解释:企业衍生、知识学习、自组织机制与路径依赖80

第四节 温州产业区的重构:现象描述与文献回顾82

一、温州产业区的发展阶段和增长乏力的表现82

二、温州产业区的空间重构85

三、全球化与温州产业区重构86

四、创新、学习与温州产业区重构87

五、其他响应88

第五章 温州产业区的空间重构90

第一节 企业迁移、产业去地方化与产业区空间重构91

一、企业迁移与企业空间组织变化91

二、产业转移与去地方化93

三、产业区空间重构:一个多维的分析框架94

第二节 多尺度的空间重构过程96

一、区域内的空间重构96

二、跨区域的空间重构101

三、跨境的空间重构116

第三节 温州产业区空间重构机制与模式121

一、“产业区分工演进空间重构”模型及解释122

二、温州产业区企业迁移类型125

三、温州产业区空间重构模式129

第六章 温州产业区的重构过程:水头镇皮革产业区案例135

第一节 演化经济地理对产业区重构的解释136

一、新产业空间形成的起点:触发与机会136

二、拉马克主义的行动者:填平新产业与本地环境之间的鸿沟137

三、路径创造中的企业和政府作用138

第二节 水头镇皮革产业区的演化与重构过程139

一、水头皮革产业区起源:南宋、清嘉庆至1990年140

二、发展成熟阶段:1988—2002年141

三、产业区重构阶段:2003—2011年142

第三节 产业区的适应性重构:基于EEG的分析145

一、环境锁定与外部冲击145

二、重构方式:产业更新149

三、重构动力:行动者作用152

四、本地厚制度、新路径创造与适应性重构155

第四节 弹性产业区:瑶溪合成革与水头皮革产业区的比较研究164

一、区域适应力与弹性产业区164

二、两个产业区的基本情况165

三、相似的锁定、差异化的经济后果167

四、弹性差异的来源:制度、多样性、行业特性169

第七章 嵌入GPN的产业区重构:温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区案例177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发展177

第二节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全球生产网络179

一、国家层面的格局变迁179

二、汽车GPN的权力、价值与空间网络180

三、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产业的分工模式182

四、零部件产业的网络镶嵌与地域镶嵌183

五、中国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网络186

第三节 温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区:概况、起源与初期生产网络188

一、产业区概况188

二、产业区起源188

三、发展初期的生产网络190

第四节 温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区的重构191

一、方法与数据191

二、产业区重构的主要模式193

三、本地生产网络与全球生产网络:结构、权力与分异201

第八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218

第一节 主要结论218

第二节 政策启示221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224

参考文献226

索引255

后记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