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兵器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兵器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184883.jpg)
- 曹红松,张亚,高跃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5712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武器-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兵器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0.1兵器与兵器科学技术1
0.1.1兵器及兵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1
0.1.2兵器的分类及主要研究范围2
0.1.3兵器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3
0.1.4现代战争对兵器系统的要求4
0.1.5现代兵器系统的主要作战功能4
0.1.6常规兵器6
0.2典型火炮系统的工作过程6
0.2.1火炮发射原理及工作特点7
0.2.2弹丸在膛内运动的规律8
0.2.3弹丸在空气中飞行的一般规律11
0.2.4对目标的毁伤效应16
第一篇 火炮18
第1章 火炮的基本知识18
1.1现代火炮及火炮系统18
1.2火炮发展简史20
1.2.1火炮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20
1.2.2火炮系统的发展趋势22
1.3火炮的分类22
1.4火炮的战术技术要求26
1.4.1战斗要求26
1.4.2勤务要求29
1.4.3经济性要求30
1.5牵引火炮的组成30
1.5.1对火炮结构总的要求30
1.5.2牵引火炮结构组成简介30
1.6自行火炮32
1.6.1自行火炮的定义32
1.6.2自行火炮的分类32
1.6.3自行火炮的组成32
1.6.4某自行火炮武器系统简介33
1.7新概念火炮35
1.7.1液体发射药火炮36
1.7.2电炮36
1.7.3激光武器37
第2章 炮身结构原理39
2.1概述39
2.2炮身的组成和分类39
2.2.1炮身的组成39
2.2.2炮身的分类40
2.3身管内膛结构43
2.3.1药室的结构43
2.3.2药室结构的确定45
2.3.3膛线的分类和结构46
2.4炮闩47
2.4.1炮闩的组成、要求及分类47
2.4.2楔式炮闩结构原理48
2.4.3螺式炮闩结构原理51
2.5炮尾52
2.6身管上的其他装置53
2.6.1炮口装置53
2.6.2炮膛抽气装置56
2.6.3身管热护套56
第3章 反后坐装置58
3.1概述58
3.1.1刚性炮架与弹性炮架58
3.1.2后坐阻力的组成60
3.1.3反后坐装置的作用、组成和分类61
3.2反后坐装置的工作原理61
3.2.1复进机的工作原理61
3.2.2制退机的工作原理62
3.2.3复进制动原理63
3.3复进机的典型结构64
3.4制退机的典型结构65
第4章 火炮架体67
4.1概述67
4.2摇架、上架的作用及组成68
4.2.1摇架的作用与组成68
4.2.2上架的作用与组成69
4.3下架、大架与调平机构69
4.3.1下架69
4.3.2大架69
4.3.3火炮调平装置69
4.4平衡机70
4.4.1平衡机的作用原理70
4.4.2平衡机分类及典型结构70
4.5瞄准机71
第5章 火炮自动机与半自动机74
5.1火炮自动机74
5.2火炮半自动机75
第6章 典型火炮的结构原理76
6.1 85mm加农炮76
6.1.1概述76
6.1.2炮身77
6.1.3炮闩80
6.1.4摇架86
6.1.5反后坐装置87
6.1.6上架和防盾90
6.1.7瞄准机和平衡机90
6.1.8下架和缓冲器94
6.2 57mm高射炮96
6.2.1概述96
6.2.2发射部分99
第二篇 枪械121
第7章 概述121
7.1枪械的作用、分类及工作特点121
7.1.1枪械的作用121
7.1.2枪械的分类121
7.1.3枪械的工作特点121
7.2枪械发展简史122
7.3枪械的典型机构和自动方式124
7.3.1枪械的典型机构124
7.3.2自动方式128
7.4枪械的战术技术要求131
第8章 手枪132
8.1概况132
8.1.1手枪发展简史132
8.1.2手枪的性能特点132
8.1.3手枪装备的现状133
8.1.4手枪的战术指标和要求133
8.1.5发展趋势134
8.2 1954年式7.62mm手枪134
8.2.1用途与性能134
8.2.2结构和动作原理135
8.2.3不完全分解结合139
第9章 步枪与冲锋枪142
9.1概况142
9.1.1步枪发展简史142
9.1.2步枪与冲锋枪的用途和性能143
9.1.3步枪的战术技术要求144
9.1.4冲锋枪的战术技术要求145
9.1.5步枪发展方向与未来146
9.2 1956年式7.62mm冲锋枪146
9.2.1简述146
9.2.2结构和动作原理147
9.2.3不完全分解与结合151
9.3美国M16式5.56mm步枪与枪族153
9.3.1简述153
9.3.2结构和动作原理154
9.3.3不完全分解与结合164
9.4 1985年式7.62mm冲锋枪164
9.4.1简介164
9.4.2结构和动作原理165
9.4.3不完全分解结合168
第10章 机枪169
10.1概况169
10.1.1机枪的用途和性能169
10.1.2机枪的结构特点170
10.1.3机枪的战术技术要求170
10.1.4发展趋势171
10.2 1981年式7.62mm轻机枪172
10.2.1用途和性能172
10.2.2结构原理172
10.2.3不完全分解与结合178
10.3 1954年式12.7mm高射机枪180
10.3.1用途与性能180
10.3.2结构原理181
10.3.3枪身的不完全分解与结合187
第三篇引信190
第11章 引信基础知识190
11.1引信在武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190
11.2引信的功能与定义192
11.3引信的组成及作用过程193
11.3.1引信的组成193
11.3.2引信的作用过程195
11.4引信的爆炸序列197
11.4.1分类197
11.4.2应用特点198
11.4.3基本要求199
11.5引信的分类199
11.6对引信的基本要求202
11.6.1安全性202
11.6.2可靠性203
11.6.3使用性203
11.6.4引战配合性203
11.6.5环境适应性204
11.6.6抗干扰性204
11.6.7标准化204
11.6.8经济性204
11.6.9长期储存稳定性205
第12章 引信环境力206
12.1勤务与装填环境力206
12.1.1搬装环境力206
12.1.2运输环境力207
12.1.3空投环境力207
12.1.4装填环境力208
12.2膛内环境力208
12.2.1后坐力208
12.2.2离心力209
12.2.3切线惯性力与切线惯性力偶211
12.2.4切线惯性力偶212
12.2.5科氏力212
12.3后效环境力213
12.3.1炮口环境受力分析213
12.3.2章动力215
12.4飞行环境力216
12.4.1爬行力216
12.4.2离心力和切线力216
12.4.3迎面空气压力217
12.5侵彻环境力217
第13章 触发引信219
13.1小口径炮弹机械触发引信219
13.1.1概述219
13.1.2榴-1引信220
13.1.3 M757和M758引信223
13.1.4小口径炮弹引信结构设计的若干特点225
13.2中大口径榴弹机械触发引信226
13.2.1概述226
13.2.2榴-5引信228
13.2.3美国中大口径地面炮榴弹机械触发引信231
13.3迫击炮弹引信235
13.3.1概述235
13.3.2迫-1甲引信236
13.3.3带有运输保险销的美国迫击炮弹引信238
13.4破甲弹引信240
13.4.1概述240
13.4.2电-2引信241
13.4.3美国M412压电引信245
第14章 时间引信249
14.1概述249
14.2典型时间引信249
14.2.1钟表时间引信249
14.2.2电子时间引信253
第15章 近炸引信和复合引信257
15.1近炸引信257
15.1.1近炸引信的作用原理257
15.1.2近炸引信的分类257
15.1.3近炸引信的组成258
15.2典型近炸引信介绍259
15.2.1电-21地一地火箭弹无线电近炸引信259
15.2.2 MK-42被动式磁引信263
15.3复合引信267
15.3.1 M734迫弹多选择引信267
15.3.2 M732A1榴弹引信269
第四篇弹药271
第16章 弹药的一般知识271
16.1弹药的组成及定义271
16.2弹药的分类274
16.2.1按用途分274
16.2.2按投射运载方式分275
16.2.3按装填物类型分275
16.2.4按配属分275
16.2.5按控制程度分276
16.3炮弹的一般知识276
16.3.1炮弹及其发射过程276
16.3.2炮弹的分类276
16.4对炮弹的要求278
第17章 榴弹280
17.1榴弹的一般知识280
17.1.1榴弹的发展历程280
17.1.2榴弹弹丸基本结构280
17.1.3弹丸的结构特征数282
17.2榴弹的作用283
17.3榴弹的结构特点286
17.4普通榴弹的发展293
17.5远射程榴弹295
17.5.1概述295
17.5.2底凹弹296
17.5.3枣核弹297
17.5.4火箭增程弹299
17.5.5底排弹300
第18章 反装甲弹药302
18.1装甲目标分析和对反装甲弹药的要求302
18.1.1装甲目标的目标分析302
18.1.2反装甲弹药的基本要求303
18.1.3反装甲弹药的分类304
18.2穿甲弹304
18.2.1对穿甲弹的几个性能要求304
18.2.2穿甲作用原理305
18.2.3影响穿甲作用的因素306
18.2.4穿甲弹的结构307
18.2.5穿甲弹的发展方向312
18.3破甲弹312
18.3.1破甲弹作用原理312
18.3.2影响破甲作用的因素314
18.3.3无后坐力炮发射的破甲弹317
18.3.4坦克炮及地面加榴炮发射的破甲弹319
18.4碎甲弹321
18.4.1碎甲作用的基本原理322
18.4.2影响碎甲作用的主要因素322
18.4.3结构特点323
第19章 迫击炮弹326
19.1迫击炮弹的构造特点326
19.1.1典型的迫击炮弹构造326
19.1.2旋转稳定的迫击炮弹329
19.2迫击炮弹的发射装药330
19.2.1基本装药330
19.2.2附加装药332
19.3迫击炮弹的发展概况333
第20章 火箭弹335
20.1概述335
20.1.1火箭弹的基本组成336
20.1.2火箭弹的分类337
20.1.3火箭弹的工作原理338
20.2尾翼式火箭弹338
20.2.1战斗部339
20.2.2火箭发动机339
20.2.3稳定装置339
20.3涡轮式火箭弹340
20.3.1战斗部341
20.3.2火箭发动机341
20.3.3稳定装置342
第21章 特种弹343
21.1照明弹343
21.1.1用途、要求343
21.1.2结构特点343
21.2发烟弹347
21.2.1用途、要求347
21.2.2结构特点347
21.3燃烧弹350
21.3.1用途、要求及纵火剂种类350
21.3.2燃烧弹的构造351
21.3.3作用原理与使用要求352
21.4宣传弹及其他特种弹353
第22章 子母弹355
22.1子弹355
22.1.1非稳定子弹355
22.1.2稳定式子弹356
22.2子弹抛射系统356
22.2.1整体式中心装药子弹抛射系统356
22.2.2枪管式抛射系统357
22.2.3膨胀式抛射系统357
22.3子弹抛射过程358
22.4子母弹的分类359
22.5炮弹子母弹的一般构造、作用特点359
22.5.1杀伤子母弹360
22.5.2反装甲杀伤子母弹361
22.5.3布雷子母弹362
22.6敏感弹363
22.6.1直射敏感弹363
22.6.2远射敏感弹363
第23章 制导弹药365
23.1制导弹药的定义365
23.2制导弹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366
23.2.1反坦克导弹366
23.2.2由常规平台发射的制导弹药367
23.3制导弹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70
23.3.1制导弹药的弹体371
23.3.2敏感器/寻的器371
23.3.3制导控制系统372
23.3.4制导弹药发动机378
23.3.5制导弹药的战斗部379
23.4典型制导弹药380
23.4.1反坦克导弹380
23.4.2末段制导炮弹381
第24章 新型弹药386
24.1灵巧弹药386
24.2信息干扰弹药386
24.2.1射频干扰弹386
24.2.2光电干扰弹药387
24.3燃料空气弹药388
24.4战场支援弹388
24.5软杀伤弹药389
参考文献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