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佛道陶瓷艺术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佛道陶瓷艺术研究
  • 黄吉宏,王丽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54805628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佛教-陶瓷艺术-研究-中国;道教-陶瓷艺术-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佛道陶瓷艺术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何谓“佛道陶瓷艺术”1

二、“佛道陶瓷艺术”的学科归位5

三、“佛道陶瓷艺术”相关先行研究12

四、写作方法与进路15

第一章 “佛道陶瓷艺术”之世说“心”语20

第一节 佛道陶瓷艺术教理之“观”20

一、观佛教陶瓷艺术之教理20

二、观道教陶瓷艺术之教理35

第二节 佛道陶瓷艺术体用之“象”47

一、佛教陶瓷艺术缘经取相47

二、道教陶瓷艺术肇始之象55

第三节 化佛道无形之象于有形之器65

一、明清以来“五供器”之图例65

二、铜和人心鬼神,赐葬规制以器可思接佛道生死信仰69

三、道教真武造像的官方与民间互动76

第二章 佛教陶瓷艺术及其文化表征85

第一节 观音85

一、观音“法义”疏解86

二、长治观音堂佛教彩塑艺术95

三、由彩塑到瓷塑:景德镇雕塑瓷厂的观音塑像101

第二节 天女散花109

一、天女的教义溯源109

二、由天女到“天女散花”系列瓷雕的民艺化111

第三节 弥勒以及佛教法器瓷片的图像意蕴114

一、弥勒115

二、弥勒与佛教陶瓷艺术造像的契理契机性116

三、佛教法器“十字忤”与瓷片图录的风格演变117

第三章 道教陶瓷艺术及其文化表征122

第一节 道教陶瓷艺术的图像典范122

一、道与艺的象征义122

二、鹤128

三、八仙133

四、钟馗135

第二节 道教青童信仰与景德镇瓷器136

一、早期青童信仰位格流变136

二、六朝上清经系中的青童138

三、六朝后到宋代道藏中青童文本的结集140

四、元明清以来青童信仰与民间的世俗化认同143

五、青童信仰与景德镇瓷器的器物表征145

第三节 尊道贵生的道教本怀与景德镇瓷器的“器象”147

一、道法自然,明顺人情147

二、法天象地,性命双修148

三、匡济时运,道术护体161

第四章 佛道陶瓷艺术工与艺的规制设计167

第一节 佛道陶瓷设计的一般工艺流程167

一、器物造作分工与工艺的品类167

二、器物造作之技与艺171

三、陈设艺术瓷器的行业标准:以雕塑瓷为例174

四、从宋代“景德镇制”款识的本真历史看帝王赐号后至今“瓷都”冠名背后的名实之争188

第二节 政经互动下景德镇瓷业管理制度的变迁191

一、景德镇自近代以来“瓷业救国”与政治匡鼎的历史背景192

二、“实业救国”向“瓷业强国”初步行进中的革新气象195

三、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管理制度:以商标和标记(底款为例)199

第三节 佛道陶瓷设计的特殊经义规制214

一、陶瓷设计中的“中国器识”214

二、佛道经义典要与瓷器规制上的惠通典范217

三、宗教器物、工艺与民族志的关联性表征223

四、宗教陶瓷器物汲取传统宗教诗文绘画、传统国画技法中的技法兼容并包特征232

第五章 佛道陶瓷艺术:以景德镇雕塑瓷厂为例240

第一节 景德镇雕塑瓷厂的创建历程240

一、由“罗汉肚”到“金鸡山”的跨越240

二、清末以来景德镇雕塑瓷以及近现代以来雕塑瓷厂的合作化道路248

三、“三大改造”背景下的景德镇雕塑瓷厂的建制重组与“三社合一”250

第二节 景德镇雕塑技艺传承的业缘“小传统”259

一、上承何派,下启景德镇瓷雕新风的“游长子”259

二、游长子来景之前作品的艺术特征:以坐石观音为例261

三、游氏来景与瓷雕技艺“与时偕行”的凡益之道263

第三节 雕塑瓷厂名家例论266

一、曾氏陶瓷世家267

二、雕塑瓷厂瓷雕元老之蔡敬标、何水根与新生代学院派瓷雕名家272

三、瓷雕百年老瓷号“刘义发”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