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唯物史观在当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唯物史观在当代
  • 陶富源著 著
  •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62285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唯物史观在当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世界观、人类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1

一、分歧所在1

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人类史观3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意蕴6

四、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同时形成10

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实践本质观15

一、马克思关于社会的实践本质观15

二、社会实践是动态的社会存在18

三、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20

论劳动与分工26

一、劳动的本质26

二、劳动的分工38

现代生产力研究的意义与方法49

一、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理49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50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53

四、现代生产力研究的方法论原则54

生产力的本质、要素与系统结构58

一、生产力的本质58

二、生产力的要素60

三、生产力的系统结构及运动63

主体·需要·生产力67

一、人是生产力的主体67

二、需要和利益是劳动者主体积极性的源泉70

三、坚持利益原则,调动劳动者的主体积极性75

人口资源·计划生育·生产力83

一、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83

二、两种生产的计划协调89

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93

论社会主义社会的计划生育100

一、计划生育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100

二、我国计划生育取得了巨大成就101

三、总结经验,继续前进103

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形成及早期发展中的决定作用106

一、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106

二、地理环境是人类劳动形成的决定性基础107

三、与地理环境决定论划清界限108

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作用观浅析111

一、地理环境是生产力的一个要素111

二、地理环境对生产力作用的历史性113

三、地理环境作用的历史总趋势115

四、地理环境作用的社会制约性118

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与王荫庭和徐亦让先生商榷120

一、问题的提出120

二、地理环境性质的二重性122

三、地理环境变化的两种表现124

四、地理环境作用性质的根据126

五、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127

地理环境问题的反省与思考134

一、人类环境观需要来一场革命134

二、中国应为解决环境问题作出贡献138

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生产力141

一、人类与环境的交互作用141

二、环境保护与生产力的发展145

三、坚持生产力发展与环境优化的协调152

现代生产力包括社会科学157

一、对“科学是生产力”原理的一个误解157

二、社会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159

三、社会科学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161

四、重视发展社会科学,加速培养社会科学人才163

教育在科学转化为生产力中的基础作用165

一、教育发达是科学兴旺的基础165

二、教育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源泉168

三、教育在科学转化为生产力中的宏观经济效益171

发展核心竞争力与建设创新型国家175

一、科技自主创新是国家核心竞争力175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核心竞争力180

三、大力发展我国的核心竞争力188

邓小平对《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94

一、“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是《宣言》的基本思想194

二、邓小平丰富了《宣言》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的思想198

论生产力标准的理论根据204

毛泽东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及其发展207

一、毛泽东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创立207

二、毛泽东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意义210

三、毛泽东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当代发展213

有关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几个问题216

一、社会基本矛盾双方相适应具有普遍性216

二、阶级社会上升时期,基本矛盾双方相适应是主要的216

三、阶级社会没落时期的基本矛盾可作部分调整218

四、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最终通过革命来解决219

五、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都是基本适应的219

六、阶级社会没落时期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主要依靠力量220

七、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两大特性221

社会关系形成中主体向度的契约方式223

一、社会关系形成的主体向度223

二、社会关系形成方式及其地位演化224

三、社会契约方式的历史发展228

四、卢梭“社会契约论”的价值分析230

五、契约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233

论社会机体的自我调节237

一、社会机体自我调节的内涵237

二、社会机体自我调节的形式238

三、社会机体自为调节的对象240

四、社会机体自为调节的原则243

我国现阶段社会是“不完全的社会主义”?247

一、我国现阶段社会不是阶级社会247

二、现阶段我国社会中的以往阶级斗争的遗留250

三、我国现阶段是“不完全的社会主义”251

用两点论的观点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54

论正确处理我国现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257

一、正确处理我国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重大意义258

二、我国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内容和新特点260

三、正确处理我国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思路和方法265

苏联东欧国家物价改革的经验教训269

一、50年代中期前传统的苏联价格体制模式269

二、苏联东欧各国价格改革指导思想的比较273

三、苏联东欧各国价格改革模式的选择276

四、苏联东欧国家价格改革的效果与问题280

五、苏联东欧国家价格改革的几点启示28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29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形成292

二、从市场到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293

三、现代宏观调控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294

四、实现社会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95

反对平均主义,坚持按劳分配299

一、一种违背历史规律的空想主义299

二、一种导致普遍贫困的倒退主义301

三、平均主义不是共产主义303

《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论》序305

要关心人民的眼前利益309

一、人民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309

二、关于坚持人民眼前利益的几个问题312

中国现在的历史方位与努力方向318

一、中国现在的历史方位318

二、中国的历史难题和努力方向321

三、中国的独特优势及内生新型动力326

四、中国的应对策略选择334

新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阶级论341

一、马克思主义划分阶级的标准在信息社会依然有效341

二、股份社会化趋势没有改变工人的雇佣地位343

三、“工人参与”和“福利制度”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劳资”矛盾346

四、脑力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个新阶层349

毛泽东关于人民群众和个人历史作用的理论352

一、相信和组织人民群众352

二、密切联系群众,实行人民当家356

三、功在人民,正确评价个人作用3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