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理论与制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事诉讼理论与制度](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1996514.jpg)
- 张艳丽,于鹏,周建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1970046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98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514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事诉讼理论与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基本理论3
第一章 民事纠纷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3
一、民事纠纷与纠纷解决机制3
二、民事纠纷解决的典型方式7
三、民事纠纷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11
第二章 民事诉讼目的29
一、民事诉讼目的的相对性29
二、民事诉讼目的的含义和现实意义30
三、民事诉讼目的的学说溯源及评析31
四、民事诉讼目的的确立基础36
五、民事诉讼目的论在我国的发展和选择37
第三章 民事诉权42
一、现代诉权理论及实效化42
二、民事诉权的学说演变43
三、现代民事诉权理论的转型48
四、现代民事诉权的构成要件51
五、我国民事诉权的保护与规制56
第四章 民事诉讼标的65
一、诉讼标的的论争65
二、诉讼标的学说评述及发展动向67
三、“诉讼标的相对论”的产生和发展73
四、我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及思考76
第五章 民事诉讼既判力83
一、问题的提出83
二、既判力的沿革和含义86
三、既判力的根据、本质、功能和作用92
四、既判力的范围与适用99
第二编 基本制度119
第六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119
一、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119
二、诉讼平等原则127
三、辩论原则132
四、诚实信用原则136
五、处分原则144
六、法院调解原则149
七、检察监督原则155
第七章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164
一、合议制度164
二、回避制度170
三、公开审判制度175
四、两审终审制度180
第八章 管辖制度187
一、法院跨行政区划管辖民事案件的意义与实践187
二、级别管辖190
三、地域管辖195
四、协议管辖202
第九章 当事人制度208
一、引言208
二、公益诉讼209
三、第三人撤销之诉221
四、代表人诉讼234
第十章 诉讼保障制度240
一、民事保全程序240
二、送达制度253
第三编 证据制度265
第十一章 证据制度的基本问题265
一、发现真实应否成为证据制度的根本目的265
二、认识论应否成为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269
三、证据法的基本原则272
第十二章 诉讼证据277
一、证据种类的立法修改及反思277
二、专家辅助人参与民事诉讼的若干问题283
三、书证提出命令制度292
第十三章 诉讼证明过程299
一、举证时限制度及其适用299
二、证据的质证308
三、证据的认证315
第十四章 证明标准322
一、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证明标准322
二、有关证明标准的论争325
三、对证明标准功能的反思327
第十五章 证明责任329
一、证明责任的内涵329
二、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332
三、侵权损害赔偿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335
第四编 诉讼程序345
第十六章 民事诉讼程序结构的类型化345
一、现代民事诉讼程序类型化的依据346
二、当代其他国家和地区民事诉讼程序类型化的借鉴349
三、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类型化的设置351
四、结语356
第十七章 第一审程序357
一、普通程序357
二、简易程序和小额程序375
第十八章 第二审程序384
一、2012年立法修改384
二、功能的缺失385
三、改革探讨388
第十九章 再审程序396
一、我国再审程序的发展397
二、两次立法修改400
三、未来改革403
第二十章 法院调解421
一、立法沿革421
二、从衰落到复兴422
三、调解的改革探讨423
四、调解的现代化改革426
第二十一章 非讼程序436
一、“非讼程序”取代“特别程序”437
二、非讼程序的立法模式438
三、非讼程序的适用444
四、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的交错适用451
第二十二章 执行程序454
一、《强制执行法》的单行立法455
二、民事执行权辨析458
三、民事执行权的配置463
四、民事执行改革469
五、民事执行权的制约与监督475
六、执行救济480
主要参考书目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