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https://www.shukui.net/cover/3/31982869.jpg)
- 管荣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4091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总论3
第一章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客体3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3
一、著作权的含义3
二、专利权的含义4
三、商标权的含义5
四、其他知识产权的含义5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特征6
一、知识产权的总体特征6
二、著作权的特征8
三、专利权的特征9
四、商标权的特征10
五、其他知识产权的特征11
第二章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历史14
第一节 中国著作权法律制度史14
一、新中国成立前著作权法律制度史14
二、新中国成立后著作权法律制度史14
第二节 中国专利法律制度史16
一、新中国成立前专利法律制度史16
二、新中国成立后专利法律制度史18
第三节 中国商标法律制度史23
一、新中国成立前商标法律制度史23
二、新中国成立后商标法律制度史24
第四节 中国制止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史27
一、新中国成立前制止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史27
二、新中国成立后制止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史27
第三章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环境29
第一节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29
一、战略目标29
二、专项任务30
三、重点措施33
第二节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41
一、总体要求41
二、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42
三、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43
四、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44
五、加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和风险防控45
六、提升知识产权对外合作水平46
七、加强组织实施和政策保障47
第二编 中国著作权法律制度51
第四章 著作权的创造51
第一节 著作权的主体51
一、著作权主体的概念51
二、作者51
三、继受著作权人52
四、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人52
第二节 著作权的客体54
一、作品的概念54
二、各类作品55
三、作品的排除57
第三节 著作权的取得57
一、著作权取得的实质条件57
二、著作权取得的形式条件58
三、著作权的取得方式58
第五章 著作权的运用59
第一节 著作权的内容与限制59
一、著作权的含义59
二、著作权的内容59
三、邻接权的内容62
四、著作权的限制66
第二节 著作权的许可、转让与出质70
一、著作权的许可70
二、著作权的转让76
三、著作权的出质77
第六章 著作权的保护80
第一节 著作权的民事保护80
一、著作权侵权行为80
二、著作权民事案件的司法措施82
三、著作权民事案件的管辖、证据和诉讼时效85
第二节 著作权的行政保护87
一、承担行政责任的著作权侵权行为87
二、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行政处罚88
第三节 著作权的刑事保护88
一、侵犯著作权罪88
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91
第七章 著作权的集体管理93
第一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概述93
一、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概念93
二、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有关权利93
三、著作权集体管理活动93
第二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94
一、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概念94
二、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设立94
三、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机构95
四、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监督96
第三编 中国专利法律制度101
第八章 专利权的创造101
第一节 专利权的主体101
一、专利权主体的概念101
二、发明人或设计人101
三、专利申请人103
四、专利权人105
五、外国人专利权主体105
第二节 专利权的客体105
一、发明106
二、实用新型106
三、外观设计107
四、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108
第三节 专利权取得的实质条件113
一、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取得的实质条件113
二、外观设计专利权取得的实质条件124
第四节 专利权取得的形式条件131
一、专利申请131
二、专利审查148
三、专利授权155
第九章 专利权的运用157
第一节 专利权的内容与限制157
一、专利权概述157
二、专利权的内容158
三、专利权的限制158
第二节 专利权的许可、转让与出质161
一、专利权的许可161
二、专利权的转让164
三、专利权的出质165
第十章 专利权的保护176
第一节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176
一、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概述176
二、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176
三、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177
第二节 专利权的民事保护178
一、专利侵权行为178
二、专利权民事案件的特殊规则182
三、专利权民事案件的抗辩188
第三节 专利权的行政保护191
一、承担专利权行政保护的部门191
二、专利侵权纠纷的处理192
三、专利纠纷的调解195
四、假冒专利行为的查处196
五、调查取证199
第四节 专利权的刑事保护199
一、假冒专利罪的概念199
二、假冒专利罪的构成要件200
三、假冒专利罪的犯罪对象200
四、假冒专利罪的认定200
五、假冒专利罪的刑罚200
六、假冒专利罪的量刑标准200
第四编 中国商标法律制度205
第十一章 商标权的创造205
第一节 商标权的主体205
一、商标权主体的概念205
二、注册商标所有人205
三、未注册商标所有人206
四、继受商标权人206
第二节 商标权的客体207
一、商标的概念207
二、商标的种类208
三、商标的排除210
第三节 商标权的取得213
一、商标权取得的原则213
二、商标权取得的实质条件214
三、商标权取得的形式条件215
四、驰名商标的认定224
第十二章 商标权的运用231
第一节 商标权的内容与限制231
一、商标权的含义231
二、商标权的内容231
三、商标权的限制233
第二节 商标权的许可、转让与出质234
一、商标权的许可234
二、商标权的转让236
三、商标权的出质238
第十三章 商标权的保护242
第一节 商标权的民事保护242
一、商标权侵权行为242
二、商标权民事案件的司法措施244
三、商标权民事案件的管辖和诉讼时效247
四、商标权侵权民事案件的抗辩248
第二节 商标权的行政保护250
一、承担行政责任的商标违法行为250
二、商标侵权行为的行政查处职权250
三、商标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理措施251
四、商标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理救济251
第三节 商标权的刑事保护251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251
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254
三、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255
第四节 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257
一、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257
二、驰名商标的保护期限258
三、驰名商标的保护方式258
第五编 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263
第十四章 制止不正当竞争权263
第一节 制止不正当竞争权的创造263
一、制止不正当竞争权的主体263
二、制止不正当竞争权的客体263
三、制止不正当竞争权的取得264
第二节 制止不正当竞争权的运用266
一、制止不正当竞争权的内容和限制266
二、制止不正当竞争权的转让和许可267
第二节 制止不正当竞争权的保护268
一、制止不正当竞争权的民事保护268
二、制止不正当竞争权的行政保护272
三、制止不正当竞争权的刑事保护273
第十五章 植物新品种权283
第一节 植物新品种权的创造283
一、植物新品种权的主体283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客体284
三、植物新品种权的取得284
第二节 植物新品种权的运用291
一、植物新品种权的内容和限制291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转让和许可292
第三节 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293
一、植物新品种权的民事保护293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行政保护296
三、植物新品种权的刑事保护298
第十六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299
第一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创造299
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主体299
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客体300
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取得300
第二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运用305
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内容和限制305
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转让和许可307
第三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保护307
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民事保护307
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行政保护309
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刑事保护310
参考文献311
一、著作论文311
二、法律规范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