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师范专科通用教材 植物学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师范专科通用教材 植物学 下
  • 翁建豪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02992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师范专科通用教材 植物学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植物界的基本类群1

二、植物界的发生与发展2

三、植物分类学及其发展简介4

四、分类阶层(分类单位)5

五、植物的命名5

六、植物与环境6

笫二篇 植物系统9

第一章 藻类植物9

第一节 藻类植物概述9

一、藻类的概念及主要特征9

二、藻类的原始性及分门的主要依据9

第二节 藻类植物的分门10

一、蓝藻门10

二、裸藻门14

三、绿藻门16

四、轮藻门26

五、金藻门27

六、红藻门33

七、褐藻门37

第三节 藻类植物小结42

一、藻类植物的演化趋势42

二、藻类植物的起源和发展44

三、藻类植物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45

第二章 菌类植物49

第一节 细菌门49

一、细菌的一般特征49

二、细菌的形态构造和分类49

三、细菌的繁殖51

四、细菌的营养51

五、细菌在自然界的作用53

六、细菌的经济意义53

七、细菌的起源和演化54

第二节 粘菌门54

第三节 真菌门56

一、真菌的一般特征56

二、真菌的主要类群57

三、真菌的起源和演化81

第三章 地衣植物83

一、地衣的一般特征83

二、地衣的分类85

三、地衣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86

第四章 苔藓植物87

一、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87

二、苔藓植物的分类及代表植物88

三、苔藓植物的起源、演化及在植物界中的地位97

四、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98

第五章 蕨类植物100

一、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100

二、蕨类植物的分纲和代表植物102

三、蕨类植物的起源和演化118

四、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125

第六章 种子植物127

第一节 种子植物的一般特征127

第二节 裸子植物128

一、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28

二、裸子植物的生活史129

三、裸子植物的分类及主要代表植物132

(一)铁树纲(苏铁纲)132

(二)银杏纲134

(三)松柏纲135

(四)红豆杉纲(紫杉纲)141

(五)买麻藤纲(倪藤纲、盖子植物纲)143

四、裸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145

第三节 被子植物149

一、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149

二、被子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经济意义151

三、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151

笫三篇 被子植物分类157

第一章 被子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157

一、被子植物分类的原则157

二、被子植物分类检索表158

三、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概述159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165

第一节 双子叶植物纲(木?纲)165

一、木?科165

二、樟科167

三、睡莲科170

四、毛莨科171

五、金缕梅科173

六、桑科175

七、胡桃科177

八、山毛榉科178

九、石竹科180

十、藜科181

十一、蓼科182

十二、山茶科184

十三、锦葵科184

十四、葫芦科186

十五、杨柳科187

十六、十字花科189

十七、蔷薇科191

十八、含羞草科194

十九、苏木科(云实科)197

二十、蝶形花科(豆科)197

二十一、桃金娘科199

二十二、大戟科200

二十三、鼠李科203

二十四、葡萄科204

二十五、无患子科205

二十六、芸香科206

二十七、伞形花科208

二十八、茄科210

二十九、旋花科211

三十、马鞭草科212

三十一、唇形花科214

三十二、木犀科216

三十三、玄参科217

三十四、茜草科219

三十五、菊科221

第二节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224

一、泽泻科224

二、棕榈科(槟榔科)225

三、天南星科229

四、莎草科231

五、禾本科234

六、凤梨科239

七、芭蕉科140

八、姜科242

九、百合科243

十、?科245

第四篇 植物生态与群落学249

第一章 植物生态学的基本知识249

第一节 生态学的概念249

一、植物生态学的产生249

二、植物生态学的发展250

三、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250

第二节 生态条件及其综合作用251

一、生态条件的概念251

二、生态条件251

三、生态条件的综合作用262

第三节 植物的生态适应263

一、生态适应性263

二、植物的生态型263

三、植物的生活型264

第二章 植物群落266

第一节 植物群落概述266

一、植物群落的概念266

二、植物群落的特征266

第二节 植物群落与环境273

一、植物群落与外界环境的关系273

二、植物群落的内部关系274

第三节 植物群落的形成、发育和演替275

一、植物群落的形成275

二、植物群落的发育276

三、植物群落的演替276

第四节 植物群落的分类277

一、植物群落分类的原则和意义277

二、中国植物群落的分类简介277

第三章 世界植被类型及中国植被分区279

第一节 世界植被类型279

第二节 中国植被的分区283

第三节 植被研究的展望289

实验指导292

实验一 藻类植物(一)——蓝藻门、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292

实验二 藻类植物(二)——金藻门、红藻门、褐藻门296

实验三 菌类植物(一)——粘菌门、真菌门(1)299

实验四 菌类植物(二)——真菌门(2)(附:地衣植物)302

实验五 苔藓植物306

实验六 蕨类植物309

实验七 裸子植物313

实验八 被子植物(一)——木兰科、樟科、睡莲科、毛莨科317

实验九 被子植物(二)——金缕梅科、桑科、山毛榉科、胡桃科、石竹科、藜科、蓼科320

实验十 被子植物(三)——山茶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十字花科325

实验十一 被子植物(四)——蔷薇科、含羞草科、苏木科、蝶形花科329

实验十二 被子植物(五)——桃金娘科、鼠李科、葡萄科、大戟科、芸香科、无患子科、伞形科333

实验十三 被子植物(六)——茄科、旋花科、马鞭草科、唇形科、木犀科、玄参科、茜草科、菊科338

实验十四 被子植物(七)——泽泻科,槟榔科、天南星科,莎草科、禾本科344

实验十五 被子植物(八)——姜科、芭蕉科、凤梨科,百合科、兰科348

附一 植物检索表及其编写与使用351

附二 陆生植物群落的样地调查3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