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医史人物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医史人物考
  • 钱超尘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4783081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777页
  • 文件大小:157MB
  • 文件页数:802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古籍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医史人物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汉魏六朝隋3

张仲景(附王粲)3

一、张机(仲景)、王粲(仲宣)及其他3

(一)仲景生年与卒年3

(二)张仲景名与字考5

(三)张仲景里籍考6

(四)仲景见仲宣时地考8

(五)王粲卒于病疫考9

(六)“建安”当作“建宁”考11

(七)仲景任长沙太守考12

(八)仲景游蜀考15

(九)《张仲景传》(附《祭仲景文》)17

二、“仲景官至长沙太守”始见与传播者考25

皇甫谧28

皇甫谧与《甲乙经》28

(一)生平与志趣28

(二)《甲乙经》的组成30

(三)《甲乙经》的命名含义与卷数33

(四)《甲乙经》传本35

王叔和36

一、王叔和考36

二、王叔和《张仲景方》之流传与演变41

(一)《张仲景方》隋唐尚存41

(二)《张仲景方》析于五代43

(三)《崇文总目》可作离析证明46

董奉48

董奉考48

(一)董奉挽士燮于将死48

(二)葛洪访道于交趾49

(三)《神仙传·董奉》全文50

(四)杏林精神辉耀今古51

陈延之53

陈延之及其《小品方》时代考53

陶弘景56

一、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考证56

(一)《辅行诀》的作者、发现、存佚及研究57

(二)关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鉴定意见62

(三)“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65

(四)《辅行诀》在《伤寒论》文献史上的重要启示65

(五)王圆箓监守自盗待机而售68

二、张大昌传承《辅行诀》80

(一)张大昌增补四首方剂80

(二)张大昌增补若干表格81

三、《伤寒杂病论》源于《汤液经法》考81

全元起87

阮孝绪(附《七录序》)95

第二篇 唐宋元明103

孙思邈103

一、孙思邈生年及《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流传简史103

(一)孙思邈生年考106

(二)《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流传简史108

二、唐本《伤寒论》简史127

(一)唐本《伤寒论》的概念与结构127

(二)唐本《伤寒论》流传简史131

(三)《旧唐志》为何未载《千金翼方》134

(四)底本校本与校注方法136

(五)对一些问题的探讨141

三、卷九、卷十校后余语143

杨上善146

一、杨上善时代简考146

二、《太素》古韵及依韵校勘149

(一)清儒对《内经》音韵的研究与应用150

(二)《太素》音韵概况162

(三)以《太素》校勘王冰本《素问》讹字166

(四)以《太素》古韵校《灵枢》《素问》之失韵168

三、《太素》《素问》《灵枢》《甲乙经》对照表177

(一)《素问》与《太素》对照178

(二)《太素》与《灵枢》对照180

(三)《太素》与《甲乙经》对照183

(四)《太素》与《内经》互校的重要意义189

王冰191

一、王冰史事两考191

(一)王冰之名考191

(二)王冰政治态度考192

二、王冰的哲学思想初探193

(一)王冰的朴素唯物论思想193

(二)王冰的朴素辩证法思想195

三、《素问》王冰注引《易》辑览197

(一)《上古天真论》197

(二)《四气调神大论》197

(三)《金匮真言论》198

(四)《阴阳应象大论》198

(五)《阴阳离合论》198

(六)《六节藏象论》198

(七)《三部九候论》198

(八)《天元纪大论》199

(九)《五运行大论》199

(十)《六微旨大论》199

(十一)《五常政大论》200

四、《素问》版本概说201

梅彪205

梅彪与《石药尔雅》205

高保衡 林亿 孙奇208

一、高保衡、林亿、孙奇校《伤寒论》208

(一)宋本《伤寒论》校定者208

(二)宋本《伤寒论》十大特征209

二、林亿等《素问》新校正211

三、金刻本《素问》考214

(一)版本承传215

(二)版本特点217

(三)释音绝异219

(四)《素问遗篇》221

成无己223

一、成无己事迹及《伤寒论注解》版本考223

(一)成无己事迹考略223

(二)《伤寒论注解》版本特点226

二、《伤寒明理论》版本简考229

三、《注解伤寒论》以宋本为底本并予改动230

(一)增加的内容231

(二)删掉的内容231

史崧233

一、史崧进献本《灵枢》简考233

二、《灵枢经》版本概说237

洪遵241

洪遵《洪氏集验方》241

(一)洪遵小传241

(二)版本传承242

程迥245

程迥《医经正本书》245

(一)王粲“时年二十余”当作“时年二十”246

(二)《伤寒论》为宋代必考内容248

(三)发现《伤寒要旨药方》序文249

李柽252

李柽《伤寒要旨药方》252

(一)李柽生平及著作252

(二)版本宋明之争253

(三)版本特点与传承253

邓珍256

邓珍本《金匮要略》版本简史256

(一)《金匮要略》刊行前与刊行后之流传257

(二)《金匮要略》注本258

(三)《金匮要略》版本书证258

汪机269

一、汪机事迹269

二、汪机著作271

三、汪机弃儒从医272

李时珍274

《本草纲目》名物训诂发展简史274

(一)本草释名鸟瞰274

(二)《本草纲目·释名》研究288

(三)《本草纲目》引《说文》考304

(四)《本草纲目》金陵本及点校本文字正讹(附刘衡如《康城十咏》及绝笔诗一首)312

赵开美326

一、振兴中医,需读医圣书326

二、宋本《伤寒论》访书记328

三、赵开美生平事迹考330

(一)《刑部郎中赵君墓表》330

(二)《脉望馆书目跋》 331

(三)“开美”晚年又名“琦美”331

(四)《读书敏求记》载赵开美事迹332

(五)赵开美精校《古今杂剧》翻刻大量优秀古籍333

(六)赵开美所藏医书334

四、赵开美本《伤寒论》文句正讹338

(一)增文339

(二)讹字340

(三)俗字345

冯舒348

方以智349

方以智《通雅》349

第三篇 清357

傅山357

一、傅山儒、释、道、医、国学面面观357

(一)傅山的家世358

(二)震烁古今的三件大事359

(三)精通国学364

(四)傅山入道与学佛369

(五)傅山精医371

二、《傅青主女科》版本简说373

三、《医学切要》是伪托傅山之作375

四、傅山手批《内经》启秘377

(一)批注时间和流传统绪377

(二)总体形制和内容提要382

(三)训诂句读和医理评说388

顾炎武393

一、冒名顾炎武的医书伪序考辨393

二、清代学术开山顾炎武398

(一)清学概观399

(二)顾炎武的治学方法400

(三)顾炎武的民族气节402

(四)清学之学术开山404

(五)《日知录》《音学五书》中的医学资料406

三、首开《内经》古韵研究之先河406

沈彤429

沈彤《释骨》研究429

(一)与《内经》有关篇段对比研考429

(二)认真研究沈氏对《内经》的校勘430

(三)纠正前人对骨名、骨位的错误理解431

(四)正文字,明训诂432

(五)了解《释骨》撰写体例432

徐大椿433

徐大椿的文学情怀433

钱大昕435

钱大昕《证类本草》版本考435

段玉裁438

段玉裁《说文注》中的《内经》字诂438

王念孙444

王念孙《素问合韵谱》及依韵校勘444

(一)《内经》音韵研究的历史回顾444

(二)从音韵上考察《内经》的成书时代451

(三)音韵与校勘473

(四)《内经》的韵例477

阮元555

阮元《研经室外集》九部中医古籍提要555

王清任560

一、《王清任与医林改错》序560

二、王清任史料561

(一)王清任家族世系及其生平562

(二)有关王清任的三部世系族谱565

(三)我研究王清任史料的简况568

(四)访问王清任事迹的前前后后569

黄丕烈577

黄丕烈与酉山堂本《千金方》577

江有诰584

一、江有诰《音学十书》584

(一)记熟二十一部前后顺序586

(二)关注依韵校勘587

(三)三个或四个韵部合韵588

(四)“叶韵说”是不科学的说法588

(五)江有诰“韵读”的韵脚字归类与王力先生韵脚字的归类不尽相同589

(六)《灵枢》有句中韵589

二、《素问韵读》590

(一)上古天真论590

(二)四气调神大论590

(三)生气通天论590

(四)阴阳应象大论590

(五)脉要精微论591

(六)三部九候论591

(七)宝命全形论591

(八)八正神明论591

(九)离合真邪论592

(十)刺要论592

(十一)刺禁论592

(十二)调经论592

(十三)天元纪大论592

(十四)气交变大论593

(十五)五常政大论593

(十六)六元正纪大论593

(十七)至真要大论593

(十八)示从容论593

(十九)疏五过论593

(二十)征四失论594

(二十一)阴阳类论594

(二十二)方盛衰论594

三、《灵枢韵读》595

(一)九针十二原595

(二)邪气藏府病形595

(三)根结595

(四)官针596

(五)终始596

(六)经脉596

(七)营气596

(八)脉度596

(九)营卫生会596

(十)师传597

(十一)决气597

(十二)胀论597

(十三)病传597

(十四)外揣597

(十五)五变597

(十六)禁服598

(十七)五色598

(十八)论勇598

(十九)官能598

(二十)刺节真邪599

(二十一)卫气行599

朱骏声600

朱骏声的《内经》字诂602

(一)朱氏对《素问》引申义的分析602

(二)对《素问》假借义的分析604

顾观光607

俞樾611

俞樾医事录611

(一)《废医论》611

(二)《枕上三字诀》616

(三)《内经辨言》617

胡澍(附:刘师培)620

胡澍《素问校义》620

附:《黄帝内经素问校义·跋》(刘师培)623

仲昴庭625

盛昱628

盛昱简况628

薛福辰629

薛福辰本《素问》版本简考629

孙诒让630

一、根据《素问》用词特点改正王冰之误注631

二、就古音以求古义632

三、辨析文字形体,考证致讹之字634

第四篇 民国时期639

章太炎639

一、章太炎论《内经》639

(一)《章太炎医学遗著特刊》的价值639

(二)《内经》驳议多确论643

(三)以《内经》理论为俞樾苏困解压646

(四)章太炎论《内经》652

(五)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师生共铸《制言》宏文668

(六)章太炎的医经训诂685

(七)章次公评章太炎之医学688

(八)章太炎医界弟子考论692

二、章太炎论《伤寒》696

(一)家门师友,多精中医697

(二)余于方书,独信伤寒699

(三)胸罗万卷,考据精审701

(四)叔和严谨,未乱经文714

(五)六经非经,五行无定716

(六)博采众方,亦善诊病722

(七)纠正误训,训诂指迷725

三、章太炎关于王叔和之考证727

四、章太炎《金匮玉函经》版本简说733

第五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739

沈祖绵739

余云岫743

《古代疾病名候疏义》序743

郭霭春746

郭霭春老师二三事746

刘衡如749

刘衡如的中医文献学成就749

(一)底本与校本750

(二)以古音校《灵枢》751

任应秋756

斯人往矣,德泽犹存——怀念任应秋756

(一)任应秋让我写传略756

(二)黄山会议任应秋所写的诗文758

(三)研究《内经》古韵,任应秋如是说760

刘渡舟764

刘渡舟本《伤寒论》所据底本述实764

跋一771

跋二7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