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TCP/IP实践教程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晓明,李海庆,杨士纪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2743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TCP/IP实践教程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TCP/IP概述1
1.1 认识计算机网络1
1.1.1 计算机网络的阶段划分1
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方向2
1.2 网络与协议4
1.3 TCP/IP简介5
1.3.1 TCP/IP的起源6
1.3.2 TCP/IP标准制定7
1.3.3 TCP/IP标准组织8
1.4 TCP/IP的特性9
1.4.1 逻辑编址9
1.4.2 路由选择11
1.4.3 域名解析12
1.5 TCP/IP体系结构模型12
1.5.1 网络互联13
1.5.2 TCP/IP工作模型14
1.5.3 TCP/IP协议层15
1.5.4 TCP/IP应用17
1.6 TCP/IP标准18
1.6.1 请求注解19
1.6.2 Internet标准21
1.7 TCP/IP的发展趋势22
1.7.1 多媒体应用22
1.7.2 在商业上的运用22
1.7.3 无线Internet23
1.8 常见的网络硬件设备23
1.8.1 网桥23
1.8.2 路由器23
1.8.3 网关24
思考与练习24
第2章 ISO/OSI和TCP/IP模型26
2.1 OSI网络参考模型26
2.1.1 协议层的运行情况26
2.1.2 物理层27
2.1.3 数据链路层28
2.1.4 网络层30
2.1.5 传输层31
2.1.6 会话层31
2.1.7 表示层32
2.1.8 应用层33
2.2 TCP/IP网络模型33
2.2.1 网络访问层34
2.2.2 Internet层34
2.2.3 传输层35
2.2.4 应用层36
2.3 TCP/IP各层安全37
2.3.1 Internet层的安全性37
2.3.2 传输层的安全性39
2.3.3 应用层的安全性40
2.4 TCP/IP相关属性41
2.5 协议分析44
2.5.1 协议分析的角色44
2.5.2 协议分析器要素44
2.5.3 协议分析器设置47
思考与练习47
第3章 网络访问层49
3.1 网络访问层的功能49
3.2 协议与硬件的关系49
3.3 网络层与OSI模型50
3.4 网络体系结构50
3.5 典型网络——以太网51
3.5.1 以太网的发展51
3.5.2 IEEE标准符号53
3.5.3 桥接式以太网54
3.5.4 交互式以太网56
3.5.5 全双工以太网57
3.5.6 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58
3.6 剖析帧类型60
3.6.1 以太网帧类型60
3.6.2 令牌环帧类型64
思考与练习67
第4章 网络层68
4.1 网络层概述68
4.2 认识IP70
4.2.1 IP的特性70
4.2.2 认识IP数据报71
4.3 IP编制基础73
4.3.1 IP寻址基础知识73
4.3.2 二进制和十进制74
4.3.3 IP编址方式76
4.3.4 IP地址空间79
4.4 IP路由80
4.4.1 IP路由表82
4.4.2 IP路由算法85
4.5 IP地址配置88
4.5.1 网络空间89
4.5.2 主机空间90
4.6 ARP91
4.6.1 ARP综述91
4.6.2 ARP缓存列表93
4.6.3 代理ARP95
4.6.4 ARP消息数据包96
4.7 RARP100
4.8 ICMP101
4.8.1 认识ICMP101
4.8.2 ICMP的分组格式103
4.8.3 ICMP查询诊断消息103
4.8.4 ICMP差错消息106
4.9 DHCP109
4.9.1 DHCP的基本概念109
4.9.2 DHCP的软件组成111
4.9.3 理解DHCP服务112
4.9.4 DHCP的数据包结构114
4.9.5 DHCP状态和过程118
4.9.6 DHCP地址发现(获取)过程118
4.9.7 DHCP地址更新过程121
4.9.8 DHCP地址释放(终止)过程125
4.9.9 DHCP引导请求消息125
思考与练习127
第5章 子网划分与CIDR128
5.1 子网划分128
5.1.1 IP子网的出现129
5.1.2 IP子网的结构130
5.1.3 IP子网划分类型132
5.2 子网掩码133
5.2.1 子网掩码的计算133
5.2.2 子网掩码的划分133
5.3 CIDR标记135
思考与练习137
第6章 传输层138
6.1 传输层简介138
6.2 传输层的基本功能139
6.2.1 端到端的通信概念139
6.2.2 网络服务与服务质量141
6.3 端口和套接字142
6.3.1 端口143
6.3.2 套接字144
6.4 UDP协议145
6.4.1 理解无连接传输协议145
6.4.2 UDP题头146
6.4.3 UDP端口和进程147
6.4.4 UDP的机制148
6.4.5 UDP封装和解封装149
6.5 理解面向连接的协议150
6.6 TCP协议151
6.6.1 TCP概念152
6.6.2 TCP窗口原则153
6.6.3 TCP题头155
6.6.4 TCP应用编程接口159
6.6.5 TCP封装和解封装160
6.7 TCP连接161
6.7.1 建立TCP连接161
6.7.2 终止TCP连接164
6.8 TCP错误控制机制165
6.8.1 处理损坏段165
6.8.2 丢失、遗漏和重复段167
6.8.3 无序接收和丢失确认段168
思考与练习169
第7章 应用层170
7.1 认识应用层170
7.2 万维网171
7.2.1 万维网发展史171
7.2.2 万维网基本概念172
7.2.3 万维网的组成174
7.3 文件传输协议174
7.3.1 FTP概述174
7.3.2 FTP连接176
7.3.3 常见FTP命令178
7.4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180
7.4.1 SMTP概述180
7.4.2 SMTP工作机制181
7.4.3 SMTP组成182
7.5 远程登录187
7.5.1 Telnet概述187
7.5.2 网络虚拟终端NVT188
7.5.3 Telnet选项190
7.5.4 操作模式193
7.6 超文本传输协议193
7.6.1 认识HTTP协议194
7.6.2 HTTP消息模式195
7.6.3 HTTP题头199
7.7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201
7.7.1 网络管理结构201
7.7.2 SNMP的指令架构202
7.7.3 SNMP的管理架构203
7.8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204
7.8.1 DHCP结构简介204
7.8.2 DHCP的运作模式205
7.8.3 DHCP的分组格式206
7.9 DNS网站域名管理系统207
7.9.1 主机的命名208
7.9.2 DNS的分层管理208
7.9.3 网站名称的解析209
7.9.4 DNS服务器类型209
7.9.5 了解消息格式210
7.10 其他的TCP/IP服务210
7.10.1 Finger211
7.10.2 Whois211
7.10.3 TFTP212
7.10.4 Echo212
思考与练习212
第8章 常见网络类型214
8.1 以太网214
8.1.1 以太网的发展214
8.1.2 以太网标准符号216
8.1.3 以太网拓扑结构216
8.1.4 以太网帧格式217
8.1.5 标准以太网219
8.1.6 快速以太网221
8.1.7 千兆位以太网223
8.2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225
8.3 综合业务数字网227
8.3.1 ISDN简介227
8.3.2 ISDN的接口229
8.3.3 宽带ISDN230
8.3.4 ISDN封装231
8.3.5 ISDN的应用231
8.4 串行线路接口协议232
8.5 X.25233
8.5.1 认识X.25233
8.5.2 X.25的结构235
8.5.3 X.25分组级分组格式236
8.6 帧中继239
8.6.1 帧中继概述239
8.6.2 帧中继的应用241
8.7 异步传输模式242
8.7.1 ATM概述242
8.7.2 ATM的信元242
8.7.3 ATM的工作方式243
8.7.4 ATM上的经典IP244
8.7.5 ATM LAN仿真246
8.7.6 ATM上的多协议248
8.7.7 ATM基本术语249
思考与练习250
第9章 TCP/IP连网252
9.1 拨号连接252
9.1.1 点对点连接252
9.1.2 调制解调协议253
9.1.3 点到点协议254
9.2 数组用户线路256
9.2.1 DSL的分类256
9.2.2 DSL的特点257
9.2.3 DSL的应用258
9.2.4 DSL编码格式260
9.3 广域网261
9.3.1 认识广域网261
9.3.2 组网方式262
9.3.3 广域网类型264
9.3.4 广域网连接方案265
9.3.5 广域网应用实例265
9.4 无线网络连接267
9.4.1 认识无线网络267
9.4.2 无线网的关键—移动IP271
9.4.3 蓝牙技术272
9.5 常见网络连接设备275
9.5.1 网桥275
9.5.2 HUB277
9.5.3 交换机280
思考与练习281
第10章 认识流、播与云283
10.1 流媒体283
10.1.1 认识流媒体283
10.1.2 数据传输方式284
10.1.3 流媒体的组成285
10.1.4 传输协议286
10.1.5 播放方式287
10.1.6 技术应用288
10.2 播客291
10.2.1 实现技术291
10.2.2 播客与博客292
10.3 云293
10.3.1 认识云293
10.3.2 云计算的特点295
10.3.3 云计算的服务296
10.3.4 云计算的应用297
10.3.5 中国云计算的未来301
思考与练习302
第11章 认识IPv6协议304
11.1 IPv6概述304
11.1.1 IPv6产生的原因304
11.1.2 IPv6优点及现状306
11.2 IPv6地址空间306
11.2.1 IPv6地址格式307
11.2.2 IPv6地址类型307
11.2.3 IPv6地址分配308
11.2.4 IPv6单播地址309
11.2.5 任播地址315
11.2.6 多播地址315
11.3 IPv6数据包格式316
11.3.1 IPv6基本题头316
11.3.2 IPv6扩展题头319
11.3.3 逐跳选项扩展题头322
11.3.4 源路由扩展题头323
11.3.5 分段扩展题头325
11.3.6 身份验证扩展题头325
11.3.7 封装安全有效负载题头327
11.3.8 目的选项题头327
11.4 ICMPv6328
11.4.1 ICMPv6消息处理规则328
11.4.2 ICMPv6题头329
11.4.3 ICMPv6查询消息330
11.4.4 ICMPv6错误报告消息332
11.5 IPv6新增特性334
11.5.1 自动配置334
11.5.2 无状态自动配置335
11.5.3 DHCPv6336
11.5.4 IPSec337
11.5.5 服务质量(QoS)339
11.5.6 移动IPv6340
11.6 IPv4到IPv6的过渡342
思考与练习343
第12章 管理TCP环境345
12.1 网络安全概述345
12.2 网络安全性347
12.2.1 常见IP攻击方法348
12.2.2 IP服务的漏洞问题349
12.2.3 漏洞、后门349
12.2.4 IP安全原理351
12.3 常见的攻击方式352
12.3.1 常见恶意程序352
12.3.2 拒绝服务攻击355
12.3.3 分布式服务拒绝攻击357
12.3.4 缓存溢出360
12.3.5 欺骗360
12.3.6 TCP会话截击361
12.3.7 网络窥视361
12.4 维护IP安全问题362
12.4.1 补丁和修复程362
12.4.2 识别攻击签名364
12.5 IP安全措施365
12.5.1 防火墙及代理服务器366
12.5.2 网络地址转换(NAT)371
12.5.3 其他设施和服务373
思考与练习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