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理论、技术与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理论、技术与管理
  • 祖元刚,杨逢建,张学科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1445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野生植物-人工方式-栽培-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理论、技术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理论体系3

第1章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概况3

1.1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种类3

1.2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3

1.2.1 物种丰富,特有属、种繁多,区系起源古老3

1.2.2 栽培植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非常丰富4

1.2.3 野生植物资源的绝对量大,人均相对量小4

1.2.4 野生植物资源分布不均,地域差异明显4

1.2.5 野生植物资源再生性和有限性4

1.2.6 野生植物资源多用性和可解体性4

1.3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价值5

1.3.1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科学价值5

1.3.2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6

1.3.3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经济价值7

第2章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受危8

2.1 市场需求导致的我国野生植物资源过度利用8

2.1.1 我国有贸易数据的野生植物种类和分布8

2.1.2 我国有贸易数据的野生植物的贸易现状16

2.1.3 我国有贸易数据的野生植物的贸易消耗量及其对自然种群经济蕴藏量的影响23

2.2 过度利用导致的我国野生植物的受危和濒危33

2.2.1 我国有贸易数据的野生植物按IUCN标准的濒危种类33

2.2.2 我国有贸易数据的野生植物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种类35

2.2.3 我国有贸易数据的野生植物濒危或濒临灭绝的现状35

第3章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成就和问题38

3.1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成就38

3.1.1 大力组织实施濒危野生植物抢救性保护工作38

3.1.2 开展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加强科学研究39

3.1.3 社会公众提高了野生植物保护的意识并形成风尚40

3.1.4 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执法力度不断加强41

3.1.5 开展全球性野生植物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41

3.1.6 整合社会优势力量成立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42

3.2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问题43

3.2.1 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43

3.2.2 目前尚存在野生植物保护行政主体地位的矛盾43

3.2.3 保护态势趋于局部物种恢复、总体濒危43

3.2.4 只重视政府行为,忽视社会参与43

3.2.5 片面强调保护,忽视在保护基础上的开发利用43

3.2.6 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脱节44

3.2.7 野生植物保护与经济发展脱节44

第4章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适度利用45

4.1 正确处理好野生植物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关系45

4.1.1 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45

4.1.2 必须坚持“合理利用”的原则45

4.1.3 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原则46

4.2 有效保护、适度利用,促进野生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6

4.2.1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理解野生植物的有效保护和适度利用46

4.2.2 以“资源消耗量小于资源增长量”为核心内容,做好野生植物的有效保护和适度利用47

第5章 人工培植是野生植物有效保护和适度利用的首要措施49

5.1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国际化背景和概念49

5.1.1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国际化背景49

5.1.2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概念49

5.2 人工培植是野生植物有效保护、资源增量的保障51

5.2.1 现有野生植物保护措施在适度利用上的局限性51

5.2.2 人工培植既确保了物种基因库的完整和延续,又增加了资源总量51

5.3 人工培植是野生植物适度利用、资源增值的保障52

5.4 大力发展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意义53

5.4.1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有利于我国林业的跨越式发展53

5.4.2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是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物质基础53

5.4.3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在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53

第6章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现状56

6.1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主要成就56

6.1.1 开展了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和市场贸易量调查,为野生植物人工培植提供了科学依据56

6.1.2 积极促进野生植物的人工培植的产业化经营56

6.1.3 以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业带动集体林区经济的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57

6.2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市场需求57

6.2.1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国际市场需求57

6.2.2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国内市场需求58

6.3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规模的现状分析60

6.3.1 野生植物人工种群现存量与自然种群总蕴藏量的比较分析60

6.3.2 野生植物人工种群现存量与贸易量的比较分析66

6.3.3 野生植物人工种群培植数量、面积和产值的比较分析69

6.4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技术含量的现状分析70

6.4.1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技术含量较高的物种71

6.4.2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技术含量不高的物种71

6.4.3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技术含量较低的物种71

6.5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制约因素71

6.5.1 野生植物产业发展不平衡,整体效益不高71

6.5.2 政府主管部门职能相对滞后,对集体林区野生植物产业经营缺乏规范和指导,中介不到位,体系不健全72

6.5.3 野生植物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72

6.6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72

6.6.1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工作进入了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新时期72

6.6.2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73

6.6.3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业在新时期的可喜进展75

第二部分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技术体系79

第7章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品种选育79

7.1 野生植物自然种群繁殖体纯正性的生物识别79

7.1.1 野生植物自然种群繁殖体的DNA指纹图谱79

7.1.2 野生植物自然种群繁殖体的色谱指纹图谱80

7.2 野生植物自然种群繁殖体优良性状的认定81

7.2.1 野生植物自然种群繁殖体丰产性状的认定81

7.2.2 野生植物自然种群繁殖体目的有效物质高含量性状的认定82

7.3 野生植物自然种群繁殖体的采集82

7.3.1 野生植物自然种群繁殖体采集的行政许可82

7.3.2 野生植物自然种群繁殖体的采收方式及标准83

7.3.3 野生植物自然种群繁殖体的贮藏85

7.4 野生植物自然种群优良性状繁殖体的扩繁86

7.4.1 野生植物自然种群优良性状繁殖体的种子扩繁86

7.4.2 野生植物自然种群优良性状繁殖体的组织培养86

第8章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设施育苗87

8.1 野生植物人工种群设施育苗的形式87

8.2 设施育苗的选址及建设88

8.3 设施育苗的种苗培育88

第9章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大田定植92

9.1 野生植物人工种群的大田定植前的准备92

9.2 野生植物人工种群的大田定植技术93

9.3 野生植物人工种群大田定植后的管理94

第10章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立体种植100

10.1 野生植物人工种群立体种植的基本概念100

10.2 野生植物人工种群立体种植的主要特点101

10.3 野生植物人工种群立体种植的配置原理103

10.4 野生植物人工种群立体种植的配置方式104

第11章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定向培育106

11.1 野生植物人工种群定向培育的概念106

11.2 植物生活史型理论在野生植物人工种群定向培育中的应用106

11.3 以获得高产、稳产根茎叶等营养体为目的的野生植物人工种群“V生活史型”的定向培育109

11.4 以获得高产、稳产果实、种子等繁殖体为目的的野生植物人工种群“S生活史型”的定向培育111

11.5 以获得高产、稳产次生代谢产物为目的的野生植物人工种群“C生活史型”的定向培育112

第12章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采收与贮藏115

12.1 野生植物人工种群最佳采收期的确定115

12.2 野生植物人工种群合理采收强度的确定117

12.3 野生植物人工种群采收品的安全运输118

12.4 野生植物人工种群采收品的安全贮藏119

12.5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品质量标准及其评价120

第13章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生态安全121

13.1 野生植物人工种群生态安全的概念与特点121

13.2 土壤污染对野生植物人工种群的危害与防范122

13.3 水体污染对野生植物人工种群的危害与防范124

13.4 大气污染对野生植物人工种群的危害与防范127

13.5 农用化学物质对野生植物人工种群的危害与防范129

13.6 固体废弃物对野生植物人工种群的危害与防范131

13.7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对野生植物人工种群的危害及防范133

第14章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GAP认证136

14.1 中国GAP的制定和实施136

14.1.1 GAP的概念136

14.1.2 中国GAP的起草过程和颁布实施136

14.1.3 中国GAP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意义137

14.1.4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实施GAP管理产业化发展的前景138

14.2 中国GAP包含的主要内容141

14.2.1 GAP的主要内容141

14.2.2 GAP的标准操作规程(SOP)143

14.3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GAP生产基地建设144

14.3.1 建立野生植物人工培植GAP生产基地的原则144

14.3.2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GAP生产基地建设的环境质量要求145

14.3.3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GAP生产基地的肥料使用原则151

14.3.4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GAP生产基地的农药使用154

14.4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GAP生产管理措施157

14.4.1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种质标准及评价措施157

14.4.2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田间管理159

14.4.3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162

14.4.4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品采收、产地初加工163

14.4.5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品包装、贮藏、运输163

14.4.6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工作人员与设备164

14.5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品质量控制164

14.5.1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品的丰产检测164

14.5.2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品的目的有效物质检测165

14.5.3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品的农残检测166

14.5.4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品的重金属检测173

14.6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GAP生产管理的验收和认定173

14.6.1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GAP生产管理的验收173

14.6.2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GAP生产管理的认定175

第三部分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管理体系179

第15章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行政管理179

15.1 健全我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管理体系179

15.2 转变我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管理职能180

15.3 加强我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宏观调控182

15.4 做好我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公共服务182

15.5 严格我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监管执法184

第16章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工程管理185

16.1 统筹全局,做好我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布局管理185

16.2 严格把关,做好我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质量管理188

16.3 厉行节约,做好我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资金管理190

第17章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行业管理191

17.1 加强对我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行业组织的行业管理191

17.2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野生植物人工培植行业管理中的作用194

17.3 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野生植物人工培植行业管理中的作用195

第18章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市场管理198

18.1 开展资源调查和贸易评估,为野生植物的市场准入提供科学依据198

18.2 宏观调控、分类指导,建立有效的市场准入机制199

18.3 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构建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品的市场管理体系202

18.4 加强管理,完善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市场监管模式202

第19章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产业管理204

19.1 深刻认识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业的双重意义204

19.2 不断完善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业的组织形式205

19.3 积极建立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业的驱动机制208

19.4 全面发展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业的关联链条209

19.5 扶持培育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业的重点企业211

第20章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社会管理214

20.1 正确对待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业所处的特定的社会条件214

20.2 优先配置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业急需的基本社会资源215

20.3 妥善解决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业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216

20.4 自觉实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业应有的高效社会管理217

第21章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科研管理219

21.1 通过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产业化经营219

21.2 野生植物资源人工培育关键技术瓶颈的科学研究219

21.3 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品安全性关键技术瓶颈的科学研究223

21.4 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支撑体系224

21.4.1 加强野生植物人工培植重大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224

21.4.2 加强对于野生植物人工培植重大科技成果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225

21.4.3 加强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科技成果的自主知识产权转化227

21.5 通过科技进步,提升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28

第22章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宣传教育管理232

22.1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宣传活动232

22.1.1 加强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宣传机构和队伍建设232

22.1.2 加强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宣传设施和形式建设232

22.2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宣传教育&.233

22.2.1 开展多种层次的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相关宣传教育活动234

22.2.2 开展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相关专业人员的教育培训236

22.2.3 广泛普及野生植物保护和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科学知识237

第23章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法制管理239

23.1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法制建设239

23.1.1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人工培植产业法制管理239

23.1.2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国际贸易法制管理241

23.2 中国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的执法监督242

23.2.1 加强野生植物人工培植产业的执法监督242

23.2.2 加大政府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野生植物的走私行为243

23.2.3 协调野生植物保护执法相关各个部门,加强执法监督合作工作244

参考文献245

附录一 贸易量的调查方法249

附录二 自然种群经济蕴藏量调查方法251

附录三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253

附录四 药材可限制性使用的化学农药种类和方法258

附录五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及《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2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