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区需求侧能源规划和能源微网技术 上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区需求侧能源规划和能源微网技术 上 1
  • 龙惟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9485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84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500页
  • 主题词:城市规划-能源规划-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区需求侧能源规划和能源微网技术 上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城区需求侧能源规划3

第1章 绿色生态城区3

1.1 史无前例的中国城镇化3

1.2 绿色、生态、低碳:概念的辨析11

1.3 绿色生态城区的城市形态16

1.4 绿色生态城区的绿色建筑26

1.5 绿色生态城区的交通30

1.6 绿色生态城区的环境36

1.7 绿色生态城区的能源生产37

1.8 旧城改造中的绿色生态理念59

1.9 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即国内外指标体系案例64

本章参考文献74

第2章 城区需求侧能源规划78

2.1 城市能源与城市碳排放78

2.2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能源利用特点81

2.3 生产性能耗、消费性能耗和民生性能耗98

2.4 综合资源规划(IRP)理论在能源规划中的应用102

2.5 需求侧能源规划与供应侧能源规划103

2.6 需求侧能源规划的3种形式106

2.7 需求侧能源规划的步骤111

2.8 城区能源规划的尺度118

本章参考文献120

第3章 需求侧能源规划的目标设定123

3.1 需求侧能源规划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123

3.2 能耗和碳排放的需求预测和总量控制124

3.3 生产性能耗的规划目标设定方法127

3.4 消费性能耗的规划目标设定方法133

3.5 城区能源基础设施的规划目标设定方法141

3.6 推进行为节能的规划目标设定方法152

3.7 城市能源管理体系154

本章参考文献155

第4章 建筑能耗模型校验与能耗限额制定156

4.1 国内部分建筑能耗分析软件的适用情况156

4.2 建筑能耗模型的校验162

4.3 建筑能耗限额的制订174

4.4 建筑能耗对标179

4.5 城区建筑能耗监测181

本章参考文献182

第5章 产业节能是需求侧能源规划的根本184

5.1 产业结构选择中的绿色化184

5.2 制造业的绿色评价指标185

5.3 产业绿色化的门槛值199

本章参考文献221

第6章 绿色生态城区的资源分析223

6.1 无穷的太阳能只能有限的利用223

6.2 城区用风力发电现实吗?229

6.3 生物质发电:有多少秸秆够你烧?233

6.4 垃圾发电:敏感而困难的选择237

6.5 土壤源热泵:将大地当作蓄电池242

6.6 水源热泵:流动的冷热源246

6.7 空气源热泵:怎样提高效率?250

6.8 规划节能有很大的潜力255

6.9 终端节能的资源化评估259

本章参考文献263

第7章 绿色生态城区的能源负荷预测265

7.1 城区建筑负荷预测的特点265

7.2 城市形态和规划元素对建筑负荷的影响268

7.3 用户建筑节能措施对负荷预测的影响270

7.4 气候变化对负荷预测的影响271

7.5 预测方法之一:基于能耗模拟的城区建筑负荷预测274

7.6 预测方法之二:基于能耗实测数据挖掘和EUI控制的城区建筑负荷预测275

7.7 预测方法之三:基于空间重构的城区建筑负荷预测275

7.8 参考性负荷指标280

7.9 案例应用282

本章参考文献286

第8章 城市气候设计与规划节能288

8.1 城市空间形态与建筑能耗288

8.2 被动式节能——城市风环境分析与城市通风301

8.3 日照环境分析306

8.4 混合功能城区的负荷平准化313

本章参考文献318

第9章 城区能源系统的优化配置320

9.1 城区能源系统的配置原则320

9.2 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的利与弊322

9.3 分布式水源热泵系统330

9.4 能源总线系统333

9.5 热电厂蒸汽直接驱动离心式热泵349

9.6 基于集中供热热网的吸收式热泵系统355

9.7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规划362

9.8 旧城区更新改造中的能源系统369

本章参考文献378

第10章 城区能源规划的评价方法和工具381

10.1 城区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节能量分摊381

10.2 城区能源系统的碳减排率评价395

10.3 城区能源系统的能效评价398

10.4 城区能源系统的?效率评价404

10.5 城区能源系统的能值分析411

10.6 绿色生态城区的生态足迹评价427

10.7 城区能源规划的软件工具430

本章参考文献449

第11章 需求侧能源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453

11.1 城市规划概述453

11.2 需求侧能源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功能定位456

11.3 城区总体规划中的需求侧能源规划458

11.4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节能控制性指标462

11.5 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的能源系统规划466

本章参考文献467

附录1 部分彩色插图469

附录2 下册目录4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