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史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现代史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1954838.jpg)
- 丛广玉主编;王忠志,王友兴,丁昌志,肖云辉,李哲,张百生,谭建强,魏克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07015841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史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
第一节 五四爱国运动1
一、五四运动前夜的中国1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6
三、六五大罢工和五四爱国运动在全国的发展8
四、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0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3
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出现13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5
第三节 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下的政治和经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17
一、华盛顿会议和军阀混战的加剧17
二、中国民族经济的衰退19
三、军阀的“武力统一”和“联省自治”,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主张20
四、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23
第四节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26
一、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26
二、全国人民反对直系军阀的斗争29
第五节 1921——1923年文化思想战线上的斗争31
一、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31
二、新文学运动的发展和反对封建复古派的斗争32
第二章 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高潮35
第一节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革命运动的发展35
一、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方针的确定35
二、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39
三、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革命形势的发展40
第二节 五卅运动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46
一、五卅运动46
二、省港大罢工49
三、广东革命根椐地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成立51
第三节 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的斗争53
一、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53
二、共产党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探索57
三、蒋介石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活动60
第四节 革命高潮下革命与反革命斗争尖锐化63
一、反奉战争和直奉联军进攻国民军63
二、三一八惨案65
三、工农运动的继续发展67
第三章 北伐战争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70
第一节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70
一、北伐战争前夕的国内形势70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72
三、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76
四、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78
第二节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81
一、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81
二、蒋介石反革命活动的加紧81
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83
第三节 武汉地区工农运动的继续高涨85
一、武汉地区对蒋介石的声讨和工农运动的继续高涨85
二、反革命势力对武汉的包围87
三、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89
第四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91
一、夏斗寅叛变和马日事变91
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严重危害92
三、汪精卫集团的叛变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93
第五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文化思想战线上的斗争95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进一步传播95
二、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斗争96
三、反对封建、买办文化思想的斗争99
第四章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建立和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02
第一节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建立102
一、蒋介石建立独裁统治102
二、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105
三、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内政和外交108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而斗争111
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和各地武装起义111
二、井冈山革命根椐地的创立116
三、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19
四、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120
五、中共中央九月来信和古田会议123
第三节 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125
一、全国各革命根椐地的建立与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125
二、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及其被克服130
三、中央革命根椐地反对国民党三次“围剿”的胜利132
第五章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进攻和全国人民的抗日反蒋斗争136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和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136
一、九一八事变136
二、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和国民党统治的危机138
三、一二八上海抗战与“淞沪停战协定”140
四、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九一八后的错误政策142
第二节 日本侵略的加深和曲折前进中的抗日反蒋斗争143
一、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和向关内的扩张,国民党妥协投降外交的发展143
二、国统区抗日斗争的起伏146
三、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148
四、国统区工农业生产的凋敝150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151
一、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51
二、毛泽东关于革命根椐地经济建设的理论和政策153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155
四、革命根椐地土地革命的深入157
第四节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的胜利158
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158
二、红军长征,遵义会议160
三、反对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的斗争初和长征的胜利162
四、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165
第六章 华北事变和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67
第一节 一二九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67
一、华北事变167
二、日本与英美矛盾的扩大和国民党内英美派与亲日派的分化169
三、民族资产阶级抗日倾向的增长171
四、一二九运动172
五、瓦窑堡会议和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174
第二节 西安事变176
一、红军的东征和中国共产党逼蒋抗日方针的确定176
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82
三、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187
四、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188
第三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文化思想战线上的斗争189
一、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文化教育189
二、文化战线上“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191
三、文化界的抗日宣传和抗日活动194
第七章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两个战场的出现197
第一节 全民族奋起抗战197
一、七七事变197
二、八一三上海抗战199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201
四、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不同态度202
第二节 抗日战争初期的两个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关于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204
一、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战场204
二、敌后抗日根椐地的建立207
三、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210
四、中国共产党反对民族投降主义和阶级投降主义的斗争212
第三节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对投降和打退反共高潮的斗争214
一、日本侵华的新策略和汪精卫集团投敌214
二、打退国民党的第一次反共高潮216
三、中国共产党为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而斗争218
四、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219
五、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220
第四节 解放区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222
一、日军重点进攻解放区222
二、华北抗日根椐地的反“扫荡”斗争223
三、华中抗日根椐地的扩大和华南抗日根椐地的开辟225
四、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228
五、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和大片国土的沦陷229
第八章 解放区军民克服严重困难,国民党统治更加反动腐朽231
第一节 第二次反共高潮及其被打退231
一、皖南事变231
二、打退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233
三、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建立235
第二节 解放区为克服严重困难而斗争237
一、日军对解放区的野蛮“扫荡”,解放区的严重困难237
二、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239
三、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243
四、巩固解放区的其他各项政策245
五、解放区军民的反“扫荡”斗争247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日趋反动腐朽250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与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合作250
二、国民党战场的继续抗战253
三、国民党强化法西斯统治,第三次反共高潮被制止255
四、四大家族在经济上的垄断与掠夺259
第九章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262
第一节 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和国民党战场的大溃败262
一、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262
二、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役的大溃败264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高涨265
四、少数民族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268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269
一、美帝国主义的扶蒋反共政策269
二、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72
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73
四、抗战胜利前夕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276
第三节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278
一、苏联对日宣战278
二、解放区军民大反攻,日本无条件投降282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283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文化思想战线上的斗争285
一、抗战初期抗日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285
二、国统区文化思想战线上的斗争288
三、解放区文化战线的成就290
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294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294
一、战后的国内形势和内战危机294
二、国民党的“劫收”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空前膨胀297
三、中国共产党争夺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299
四、民主党派第三条道路的主张301
第二节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303
一、重庆谈判303
二、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进攻307
三、国统区的反内战运动308
四、停战协定的签订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311
第三节 解放区加紧自卫战争的准备314
一、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和停战协定314
二、中国共产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315
三、解放区的练兵、减租和生产运动318
四、中国共产党的“五四”指示和土地改革的实行320
第十一章 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322
第一节 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322
一、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322
二、毛泽东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323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打败国民党的方针325
四、国民党的军事进攻被粉碎327
第二节 国统区的经济、政治危机333
一、国统区殖民地化的加深333
二、国统区的经济危机336
三、国民党政治欺骗的破产338
第三节 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342
一、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342
二、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348
第十二章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和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352
第一节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中国共产党争取全国胜利的纲领和政策352
一、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入进攻352
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整党和新式整军运动355
三、中国共产党争取全国胜利的纲领和政策357
第二节 国民党反动派的垂死挣扎360
一、粉碎国民党的分区防御360
二、美国对国民党政府加紧控制361
三、国民党的“行宪国大”362
四、国统区经济的总崩溃363
五、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进一步高涨364
第三节 伟大的战略决战366
一、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366
二、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370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方针372
四、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灭374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75
一、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375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377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