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探索第三种规范 对媒体法与伦理结合模式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探索第三种规范 对媒体法与伦理结合模式的研究
  • 徐迅著 著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社广州有限公司
  • ISBN:751009649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媒体-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探索第三种规范 对媒体法与伦理结合模式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传播内容规范论1

一、探索第三种规范——对媒体法与媒体伦理结合模式的研究1

二、广播电视节目需要有标准——介绍课题成果《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审议规则(建议稿)》10

三、产业年与产品规格(或“节目标准”)——“三道金牌”撬动内容产业的法制进程36

四、电视剧生产应当有规则——电视剧《吕布与貂蝉》一案的法律视角46

五、网络时代的表达标准需要共识与规范54

第二章 诽谤法论60

一、中国宪法41条公民权利在互联网时代的突破性实践60

二、中国诽谤法:刑法与民法的博弈63

三、诽谤罪不用、少用的前提是民事法律够用、好用73

四、中国媒体侵权法制亟待发展——建立在若干统计数据基础上的研究报告76

五、中国新闻界对新闻侵权法制的期待103

六、特许权:中国新闻侵权法亟待扩展的领域——从2004年的两起判决谈起115

七、简论案件报道引起人格权诉讼所涉相关法律问题119

八、中国公共人物隐私权问题和媒体责任127

九、“排他的、惟一的指向”:违背法治之判——简评陆幽诉黄健翔侵害名誉权、隐私权案二审判决140

第三章 隐性采访论149

一、社会正向电视暗访发出预警149

二、论电视偷拍采访方式的法律环境——从2002年几起代表性事件中获得的启示155

三、运用偷拍方式采访应当确立程序163

四、暗访与偷拍:有没有正当的理由?168

五、解读新闻:意大利立法限制狗仔队169

第四章 媒体与司法关系论175

一、法院不必太脆弱——一论对生效判决的媒体评论175

二、质疑生效判决不等于“媒体审判”——二论对生效判决的媒体评论179

三、论裁判文书不公开之三大弊端——从中国新闻侵权法的角度182

四、“避免媒体误导性报道”:不公开审理的理由?194

五、记者旁听习水嫖宿幼女案有违公开审判原则196

六、除了公开,还是公开——荷兰新闻法官侧影199

七、刑事案件的信息保密与司法公开203

八、刑诉法大修:新增多项保密规定加强个人信息保护205

九、新闻报道与“亲亲相隐”制度209

十、刑诉法大修:禁止自我归罪原则与新闻报道212

十一、刑诉法大修:未成年人犯罪或成媒体禁区214

十二、少年司法制度对电视法制节目的影响217

十三、“糯康死刑直播”批判226

十四、警方回应舆论关注应当坚守法律底线——简评警方对李某某涉嫌强奸案的舆论应对229

十五、刑事案件信息披露制度:两个标杆案件的观察与比较233

第五章 案件报道的自律规则235

一、媒体报道案件的自律规则235

二、记者不是警察246

三、避免罪案报道的负作用251

四、媒体不是法官255

五、公正审判的权利应获尊重259

六、对弱势群体的诉讼权益应予特别关切264

七、涉密案情一般不宜详细报道268

八、不针对法庭审判活动进行暗访272

九、不做诉讼一方代言人277

十、评论一般在判决后进行282

十一、批评要抱有善意286

十二、不在自己的媒体上为自己的诉讼申辩291

十三、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295

十四、“准确”应当成为生命线299

后记3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