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理念导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法理念导读](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0179568.jpg)
- 陈兴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780185887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117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刑法-法的理论-中国-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理念导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代序 当代中国刑法理念1
第一章 法治国的刑法文化1
第一节 法治国刑法文化的性质1
第二节 法治国刑法文化的内容4
第三节 法治国刑法文化的品格7
一、人文关怀7
二、形式理性9
三、实体正义11
第二章 刑事法治的理念建构13
第一节 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13
第二节 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21
第三节 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31
第三章 刑法的宪政基础37
第一节 宪政基本内涵考察37
一、宪法:宪政的前提37
二、民主:宪政的基础38
三、法治:宪政的条件39
四、人权:宪政的目标40
第二节 刑法合宪性审视41
第三节 作为期待的刑法领域的宪政48
第四节 刑法领域的宪政基础建构53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入宪问题53
二、刑法领域的违宪审查问题55
三、刑法领域的宪法司法化问题57
第四章 从政治刑法到市民刑法59
第一节 社会的形态及其特征59
一、氏族社会59
二、城邦社会60
三、宗法社会61
四、市民社会63
五、政治社会66
第二节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分立73
第三节 社会形态与刑法的相关考察81
第四节 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刑法走向86
一、从追求刑法的实质合理性到追求刑法的形式合理性88
二、从追求刑法的保护机能到追求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90
三、从追求刑法的惩治性到追求刑法的有效性93
第五章 刑法机能二元论98
第一节 人权保障的刑法意义98
一、刑法对被告人权利的保障98
二、刑法对一般人权利的保障100
第二节 社会保护的刑法意义101
一、刑法对国家利益的保护101
二、刑法对社会利益的保护103
三、刑法对个人利益的保护103
第三节 人权保障与社会保护的对立统一107
一、人的二元性与刑法机能的双重性108
二、社会的二元性与刑法机能的双重性111
三、法权的二元性与刑法机能的双重性113
第六章 刑法公正论116
第一节 刑法的正当性117
一、报应与刑法的正当根据117
二、预防与刑法的正当根据125
三、刑法正当根据:报应与预防的统一128
第二节 刑法的公平性136
一、报应与刑法的公平标准137
二、预防与刑法的公平标准139
三、刑法的公平标准:报应与预防的统一142
第三节 刑法的平等性142
第七章 刑法谦抑论147
第一节 刑法的紧缩性147
第二节 刑法的补充性153
一、刑法与侵权行为法154
二、刑法与行政处罚法157
三、刑事政策的一体化考察162
第三节 刑法的经济性165
第八章 刑法人道论172
第一节 刑法的宽容性172
一、刑法与政治宽容173
二、刑法与宗教宽容175
三、刑法与道德宽容179
第二节 刑法的轻缓性182
一、中国古代的废除肉刑运动184
二、西方近代的废除死刑运动187
第三节 刑法的道义性192
第九章 罪刑法定原则197
第一节 罪刑法定的价值蕴涵197
第二节 罪刑法定的制度构造207
第三节 罪刑法定的立法机理218
第四节 罪刑法定的司法运作228
第五节 罪刑法定的中国命运238
一、罪刑法定的价值取向238
二、罪刑法定的制度保证242
三、罪刑法定的司法建构246
第十章 罪刑均衡原则251
第一节 罪刑均衡的价值蕴涵251
一、罪刑均衡的公正所在251
二、罪刑均衡的功利追求258
三、罪刑均衡的制约机制262
第二节 罪刑均衡的观念嬗变264
一、罪刑均衡的理论解构265
二、罪刑均衡的视角转换267
三、罪刑均衡的理论重构268
第三节 罪刑均衡的立法确认274
一、罪刑均衡的立法发展274
二、罪刑均衡的总则确认277
三、罪刑均衡的分则确认281
第四节 罪刑均衡的司法体认284
一、罪刑均衡的司法发展284
二、罪刑均衡的思想体认287
三、罪刑均衡的裁量体认291
第五节 罪刑均衡的中国命运294
一、罪刑均衡的现状考察295
二、罪刑均衡的立法改进297
三、罪刑均衡的司法改革299
第十一章 社会危害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305
第一节 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历史考察305
第二节 从社会危害性到刑事违法性313
第三节 法益侵害说之提倡320
第十二章 从威吓到忠诚:一般预防的话语转换328
第一节 以威 吓为特征的消极的一般预防主义328
第二节 以忠诚为内容的积极的一般预防主义339
第三节 积极的一般预防主义的意义344
第十三章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刑罚结构调整347
第一节 刑罚结构调整的刑事政策根据347
第二节 刑罚结构调整的发展规律354
一、轻刑化的政治基础359
二、轻刑化的经济基础360
三、轻刑化的法律基拙360
第三节 刑罚结构调整的理论评价361
一、重 刑结构还将继续存在361
二、防止刑罚继续趋重362
三、刑罚结构尽量科学合理362
四、为轻刑化创造条件363
第十四章 刑事法治视野中的刑事政策368
第一节 刑事政策的历史演变368
一、刑事政策层面371
二、刑事立法层面372
三、刑事司法层面373
第二节 刑事政策的主要特征374
一、刑事政策的意识形态化374
二、刑事政策的实用化375
三、刑事政策的策略化378
第三节 刑事政策的基本内容379
一、防范性措施379
二、惩罚性措施381
三、矫正性措施385
第四节 刑事政策的必要限制387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限制390
二、罪刑均衡原则的限制392
三、刑罚谦抑原则的限制393
第十五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397
第一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反思与调整397
第二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界定与阐述403
第三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理念与实现413
一、刑事和解418
二、起诉便宜419
三、裁量减轻420
四、社区矫正422
后记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