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
  • 张岂之总主编;曹天忠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5808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94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515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近现代-史料学-研究生-教材;中国历史-现代史-史料学-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说3

第一节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题解3

一、近现代史起止认知的变化3

二、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别5

第二节 近现代史史料学撰写7

一、史料学撰写两大类型7

二、代表性史料学著作9

三、史料学撰写有待提升14

第三节 本书用力之处和特色15

一、近现代史史料学时间新确定15

二、偏重通论性史料16

三、注意史料学之“学”18

四、增加史料目录学和索引学知识19

五、着眼研究实际运用21

六、补充各种新史料22

七、史料的取舍标准25

第二章 近现代史史料的重要性、分类和特点31

第一节 近现代史史料的重要性31

一、从史学认识对象的特性上看31

二、史学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史料学33

三、史料的发现和解读推进史学发展,影响治史风格34

四、从对待史料态度看,立足“考史料派”35

五、从史与论关系看,主张“论从史出”36

六、坚持史学本位要在以史料学为本位38

七、近现代史史料学的基石地位41

第二节 近现代史史料的分类与分等42

一、依据载体分类42

二、按照性质分类44

三、史料的等级和分层46

第三节 近现代史史料的特点52

一、“多”和“原”52

二、“详”与“新”53

三、“散”及“乱”55

四、“读”56

第三章 原始档案61

第一节 档案的定义、特点和价值61

一、档案的定义和起源61

二、档案的特点和史料的价值62

第二节 档案与档案馆64

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64

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65

三、国内主要省市地方档案馆68

第三节 台湾地区档案馆与档案71

一、台湾地区档案特点和重要性71

二、台湾地区“国史馆”及其所藏档案72

三、其他主要档案馆和档案79

第四章 国外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档案85

第一节 中译外文档案85

一、有关重大历史事件的中译档案86

二、有关国别或专题的中译档案丛刊86

第二节 英国有关档案89

一、外交文书89

二、英国国家档案局89

三、外贸、洋行、商业、宗教档案91

第三节 美国有关档案92

一、美国国家档案馆92

二、总统图书馆、国会图书馆与胡佛研究所96

三、公开出版的档案97

第四节 日本有关档案98

一、中央政府档案馆和图书馆98

二、地方、私人档案馆和图书馆99

第五节 俄国有关档案100

一、综合类档案馆和档案101

二、部门类档案馆和档案103

第五章 档案的出版与运用109

第一节 档案类基本史料109

一、清代实录和上谕档109

二、民国档案史料汇编115

第二节 清代档案出版123

一、清代、民国时期清档案史料的整理与出版124

二、1949年后清代档案的出版125

三、“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丛刊”系列127

四、国图馆藏影印清代民国档案系列128

第三节 大陆民国档案史料出版132

一、综合类档案史料汇编132

二、专题类档案史料132

三、中共中央公布的档案系列137

第四节 台版近现代史档案史料140

一、研究机关、档案馆出版档案史料140

二、出版机构发行档案145

第五节 档案查找与运用146

一、档案查找146

二、档案运用152

第六章 会议记录、社会调查、考察报告、游记159

第一节 会议记录159

一、北洋时期国会会议记录160

二、国民政府、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会议记录162

三、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行政院会议记录165

第二节 社会调查、考察报告、游记166

一、综合性社会调查报告166

二、专题性社会调查报告169

三、大型丛书中所见的社会调查史料书目172

四、考察报告和游记173

第七章 日记、书信、函电179

第一节 日记价值和分类179

一、日记史料价值179

二、日记分类180

第二节 重要日记举隅184

一、日记类基本史料184

二、专门日记丛书187

三、大型丛书、个人文集、数据库日记189

四、集体日记和外国人在华日记190

第三节 书信、函电191

一、书信起源、类别与价值191

二、常见书信举隅192

三、函电汇编196

第四节 日记、书信、函电查找和运用199

一、日记、书信查找199

二、日记、书信运用200

第八章 文集、诗歌205

第一节 文集定义、史料价值205

一、文集定义205

二、文集史料价值206

第二节 文集类基本史料206

一、个人全集206

二、个人选集209

三、集体文献选编210

第三节 其他重要文集类别和举隅215

一、清人总集215

二、个人全集216

三、个人文集和选集217

四、专题文集218

五、专题出版人物文集丛书219

六、台版人物文集和外人在华中译文集221

第四节 诗歌221

一、诗歌分类、起源和价值221

二、诗歌汇编222

第五节 文集、诗歌查找和运用225

一、文集、诗歌查找225

二、文集、诗歌运用226

第九章 回忆录与口述史料232

第一节 文史资料232

一、文史资料和史料价值232

二、回忆类基本史料233

三、专题性和地方性回忆史料235

第二节 台港回忆史料239

一、《传记文学》239

二、《传记文学丛书》239

三、《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丛书》241

第三节 口述史料244

一、口述史料起源、特点和价值244

二、口述史料工作基本流程246

第四节 国外有关中国近现代史回忆录247

一、日本、苏俄247

二、美、英等国248

第五节 文史资料、口述史料查找和运用249

一、文史资料和口述史料查找249

二、文史资料和口述史料运用251

第十章 报纸255

第一节 报纸起源和史料价值255

一、报纸起源和分类255

二、报纸内容和史料价值256

第二节 主要报纸介绍258

一、报纸类基本史料258

二、晚清民国主要报纸举隅262

三、1949年后中国代表性报纸267

第三节 剪报以及外国人在华报纸268

一、剪报类基本史料268

二、其他代表性剪报介绍272

三、外国人在华所办报纸273

第四节 报纸查找与运用275

一、报纸查找275

二、报纸运用277

第十一章 期刊杂志283

第一节 期刊杂志定义、特点和价值283

一、期刊杂志定义及其与报纸的区别283

二、期刊杂志史料价值284

第二节 主要期刊杂志介绍285

一、期刊杂志类基本史料285

二、主要综合性期刊举隅288

三、影印专题期刊汇编293

四、期刊杂志分类汇编301

第三节 期刊杂志查找和运用303

一、常见期刊杂志目录、索引和提要303

二、期刊杂志运用308

第十二章 丛书、类书、年鉴、统计资料(上)313

第一节 丛书及类书定义、起源和价值313

一、丛书定义、起源和价值313

二、类书定义、起源和价值314

第二节 丛书、类书类基本史料315

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及其续编315

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民国史料丛刊》和《民国丛书》321

第三节 专门类丛书(上)324

一、政治类丛书324

二、经济、财税类丛书328

三、文化思想史料丛书330

四、边疆、边政、涉外丛书333

第四节 专门类丛书(下)335

一、区域丛书335

二、重大历史事件丛书338

三、稿本、稀见丛书340

四、专门史料丛刊和单位丛书343

第十三章 丛书、类书、年鉴、统计资料(下)349

第一节 综合类丛书、类书349

一、清代综合类丛书、类书349

二、民国综合类丛书、类书351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年鉴、统计资料355

一、综合性年鉴355

二、专门性年鉴356

三、统计资料358

第三节 丛书、类书、年鉴查找与运用359

一、掌握重要丛书、类书目录359

二、丛书、类书、年鉴、统计资料运用367

第十四章 方志、年谱、家谱、族谱371

第一节 方志371

一、方志起源、分类和史料价值371

二、集成方志举隅372

三、方志的查找和运用375

第二节 年谱、家谱、族谱377

一、年谱377

二、家谱和族谱382

三、家谱、族谱运用383

第十五章 传记、笔记、野史、小说389

第一节 传记389

一、传记定义、史料价值389

二、清代传记举隅390

三、人物碑传集、别传集392

第二节 野史、笔记、小说394

一、野史及笔记定义、分类和史料价值394

二、野史笔记举隅395

三、小说399

四、传记、野史、笔记、小说的查找和运用400

第十六章 电子化史料和数据库史料(上)405

第一节 电子化史料定义、类别和优缺点405

一、电子化史料的定义和类别405

二、电子化史料的优缺点406

第二节 电子化、数据库史料与近现代史研究409

一、电子化时代提高了史学研究要求409

二、查资料法与读书法关系410

第三节 电子化、数据库类基本史料412

一、大型近现代报纸、期刊数据库412

二、档案、实录、日记全文数据库416

第十七章 电子化史料和数据库史料(下)421

第一节 专门性数据库史料421

一、馆藏史料数据库421

二、专题类数据库史料424

第二节 通代大型史学数据库和综合数据库426

一、中国史学专门类数据库426

二、综合史料类大型数据库429

第三节 中国台湾地区及国外有关中国近现代数据库史料431

一、台湾地区近现代史数据库431

二、国外有关中国近现代史数据库史料438

第四节 常见学术史史料数据库和专门网站441

一、中国大陆地区441

二、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442

三、国外445

第十八章 史料蒐集和整理449

第一节 基本原则和方法449

一、基本原则449

二、蒐集史料方法454

第二节 掌握常见综合类的目录和索引455

一、综合类书目456

二、专门类书目461

三、期刊与报纸类综合目录465

四、近现代人物传记目录索引468

第三节 史料整理469

一、初步分类469

二、编年分节470

三、比较考异470

四、归纳提炼471

第十九章 史料考证、解读和运用475

第一节 史料考证和辨伪475

一、考证目的475

二、考证原理和方法476

第二节 史料解读479

一、史料解读注意事项479

二、史料解读若干范例480

第三节 史料运用485

一、回到历史现场与重建史实485

二、史料运用方法4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