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程序法视野下的非犯罪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晶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32807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行政处罚-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程序法视野下的非犯罪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非犯罪化的理性解读1
一、非犯罪化的语义争鸣1
(一)古代法律的词源1
(二)国外学者的界定2
(三)我国学者的界定4
(四)语义争鸣的初步总结6
二、非犯罪化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7
(一)非犯罪化的产生背景7
(二)非犯罪化的发展历程10
三、非犯罪化的理论立基14
(一)自由主义思想14
(二)犯罪相对性观念16
(三)刑法谦抑原则18
(四)司法处遇个别化21
四、本书对于非犯罪化的界定22
五、非犯罪化的概念辨析27
(一)犯罪化27
(二)非刑罚化28
(三)非刑事化29
(四)程序分流30
(五)无罪31
第二章 历史与现实:中国非犯罪化的发展33
一、非犯罪化的源流回溯——以政策契合为切入33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4
(二)新中国成立之后35
(三)改革开放之后36
二、非犯罪化的法律实践——以立法修改为展开38
(一)《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制定38
(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41
(三)司法解释的补充43
三、非犯罪化的发展困惑——“式微”与“渐盛”之争46
(一)“否定非犯罪化说”46
(二)“非犯罪化为主流说”47
(三)“犯罪化为主流说”48
(四)“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并重说”50
(五)本书的基本立场51
四、刑法结构的转向——法律上非犯罪化前景有限53
(一)刑法结构的当前特征——犯罪圈狭窄54
(二)刑法结构的模式转变——犯罪圈适度扩张56
第三章 程序法实现:中国非犯罪化的未来61
一、事实上非犯罪化——非犯罪化的程序法实现61
(一)程序法实现的提出62
(二)程序法实现的优势65
二、犯罪化的事后制约——程序法实现的正当性之一68
(一)非犯罪化与犯罪化的逻辑共存68
(二)非犯罪化对犯罪化的事后制约70
三、宽严相济的内在契合——程序法实现的正当性之二73
(一)宽严相济的政策形成73
(二)宽严相济的程序法价值75
(三)宽严相济与非犯罪化的契合78
四、司法实践的有效回应——程序法实现的正当性之三81
(一)刑事诉讼效率的提升82
(二)犯罪黑数控制困境的破解86
第四章 错位与调适:非犯罪化的困境破解91
一、刑罚适用立场的偏差与回归91
(一)刑罚功能认知的多元视角92
(二)刑罚适用立场的实践偏差95
(三)刑罚适用立场的理性回归98
二、诉讼人文精神的缺失与树立105
(一)人文精神的历史脉络105
(二)刑事诉讼人文精神的缺失108
(三)刑事诉讼人文精神的树立110
三、诉讼运行规律的背离与遵从114
(一)专门机关相互关系的扭曲与理顺115
(二)司法决策形成的错位与复位120
(三)业绩评价体系的失当与改进126
第五章 非犯罪化的制度实践133
一、非犯罪化的制度现状与反思133
(一)非犯罪化的法定实现方式133
(二)非犯罪化的“超法规实现”139
(三)非犯罪化的现状反思141
二、非犯罪化的范围界定——以犯罪轻重划分为基础142
(一)国外犯罪轻重的分类参考——以法定刑为标准143
(二)我国犯罪轻重的分类现状——分类标准的缺失144
(三)我国犯罪轻重的分类设想——“三分法”的确立146
三、非犯罪化的制度完善——以刑事司法裁量权适度扩张为主线150
(一)侦查阶段的非犯罪化151
(二)起诉阶段的非犯罪化156
(三)审判阶段的非犯罪化161
(四)审前羁押的尽量避免166
第六章 非犯罪化的风险控制171
一、被追诉人品格证据的运用171
(一)品格证据的效用分析172
(二)品格证据的适用现状176
(三)品格证据的适用完善180
二、刑事被害人利益实现的多元183
(一)加害人赔偿的困境与歧途184
(二)被害人利益实现的多元化构建189
三、刑事司法裁量权行使的规范193
(一)裁量权行使的原则设定194
(二)国家刑罚权的必要维护196
(三)裁量权行使的程序控制200
参考文献210
后 记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