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说无线网络及应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图说无线网络及应用技术
  • 张少军,谭志,杨晓玲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978751239880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图说无线网络及应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无线网络概述1

1.1无线网络的分类1

1.1.1总体分类1

1.1.2无线网络部分分类说明1

1.2无线电频谱、频带、频率、波段和频段划分6

1.2.1无线电波和频谱6

1.2.2频带、频段及无线业务频率划分7

1.3无线网络的发展9

1.4无线网状网11

1.4.1什么是无线网状网11

1.4.2无线网格网的构成12

1.4.3无线网状网的实现模式14

1.4.4无线网状网与蜂窝移动网和WLAN等网络比较14

第2章 移动无线网络通信系统16

2.1移动无线网络及通信系统概述16

2.1.1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发展16

2.1.2移动通信中多址技术和服务区规划20

2.1.3移动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22

2.2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24

2.2.1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信道分配方案24

2.2.2 2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个人通信业务25

2.2.3 GSM标准的内容和系统的网络结构27

2.2.4 GSM系统的支持业务31

2.2.5 GSM数字蜂窝网使用的跳频技术32

2.3 GPRS技术33

2.3.1 GPRS通信系统简述33

2.3.2 GPRS的网络结构34

2.3.3 GPRS网络是2G到3G演进的一个中间阶段35

2.4 CDMA通信系统36

2.4.1 CDMA系统36

2.4.2 IS-95CDMA系统37

2.4.3 CDMA1X系统38

2.4.4 CDMA移动业务本地网和省内网39

2.4.5全国CDMA移动业务网和支持的业务39

2.4.6从IS-95CDMA向CDMA2000演进的过程39

2.5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40

2.5.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40

2.5.2 3G的组成和3G的标准43

2.5.3 WCDMA、 CDMA2000和TD-SCDMA技术44

2.5.4 3G手机部分性能参数50

2.5.5 3G的三大主流技术标准部分技术指标比较50

2.6 4G移动通信系统51

2.6.1 4G的发展51

2.6.2 4G的网络体系结构52

2.6.3 4G网络标准53

2.6.4 4G中O FDMA和MIMO技术57

第3章 无线局域网及实际工程应用60

3.1无线局域网的概念及特点60

3.1.1无线局域网的概念60

3.1.2无线局域网的特点60

3.2 WLAN的标准61

3.2.1 W LAN相关组织和标准61

3.2.2 WLAN的IEEE 802.11系列标准61

3.3无线局域网的组织形式63

3.3.1无线局域网中使用的网卡和无线接入点AP63

3.3.2对等式无线局域网64

3.3.3独立无线网络65

3.3.4“胖”AP、“瘦”AP和AC无线控制器及组网方式65

3.3.5无线AP、无线路由器及无线AP的安装69

3.3.6接入以太网的无线局域网71

3.3.7在Windows XP平台下设置无线局域网74

3.3.8移动终端能够漫游的无线局域网74

3.3.9无线网桥、点对点及点对多点WLAN组网方式77

3.4无线局域网组网过程的部分说明79

3.4.1无线AP与局域网及移动智能终端的连接关系79

3.4.2关于无线AP的设置80

3.4.3使用无线AC控制器和AP组织WLAN80

3.5使用一条ADSL宽带接入线和一台无线路由器组建一个无线局域网82

3.5.1组建家庭无线局域网的条件82

3.5.2组建家庭无线局域网的硬件连接83

3.5.3家庭无线局域网的设置84

3.5.4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笔记本电脑接入无线网络92

3.5.5使用Windows 7操作系统的笔记本电脑接入无线网络94

3.5.6其他计算机接入无线网络96

3.5.7对角线缆的制作与检测97

3.5.8无线路由器的设置及其说明99

3.6无线AP及无线路由器的选购100

3.6.1选购无线AP的要点100

3.6.2无线路由器的选购要点101

3.7无线局域网在酒店Wi-Fi覆盖工程中的应用101

3.7.1酒店无线覆盖的市场需求101

3.7.2酒店Wi-Fi覆盖的技术需求101

3.7.3无线系统配置102

3.7.4酒店Wi-Fi覆盖系统设计103

3.7.5酒店Wi-Fi覆盖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104

3.8无线局域网的安全105

3.8.1无线局域网的部分安全缺陷105

3.8.2无线局域网的部分安全威胁和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106

3.8.3保护WLAN安全的注意事项107

3.8.4 WLAN的电磁辐射及其环境干扰107

第4章 蓝牙、UWB和NFC网络108

4.1蓝牙技术108

4.1.1什么是蓝牙技术108

4.1.2蓝牙设备的功能108

4.1.3蓝牙标准协议栈109

4.1.4蓝牙设备的部分关键技术及微网109

4.2蓝牙技术的应用111

4.2.1取代有线连接111

4.2.2多媒体数据码流的无线传送111

4.2.3蓝牙网关113

4.2.4家电的无线遥控114

4.2.5使用蓝牙技术组建无线局域网115

4.2.6使用蓝牙接入互联网115

4.3蓝牙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16

4.3.1蓝牙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16

4.3.2应用中出现的问题117

4.4超宽频技术(UWB)118

4.4.1超宽频技术及超宽带技术体系118

4.4.2 UWB标准及Wimedia UWB平台121

4.4.3超宽频技术应用领域和高速UWB技术的应用121

4.4.4 UWB技术的应用实例123

4.5近短距无线传输(NFC)126

4.5.1 NFC技术126

4.5.2 NFC的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127

4.5.3 NFC技术的应用128

第5章 移动智能终端与无线网络131

5.1移动智能终端131

5.1.1什么是移动智能终端131

5.1.2移动智能终端的分类131

5.1.3移动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132

5.2智能手机的演进132

5.2.1 PDA和较早期的智能手机132

5.2.2苹果iPhone智能手机和部分品牌机133

5.3智能手机的无线网络配置134

5.3.1配置网络服务134

5.3.2 Wi-Fi上网设置135

5.3.3中国联通的3G上网设置136

5.3.4中国移动上网设置137

5.3.5上网流量137

5.3.6 VoIP通信137

5.3.7 Safari浏览器和FaceTime138

5.3.8 QQ、 MSN聊天和其他功能138

5.4微信138

5.4.1微信的推出和版本139

5.4.2短信、微信与QQ的关系140

5.4.3微信的聊天功能141

5.4.4微信的流量费用141

5.4.5合理使用微信的环境要求142

5.5使用微信的无线网络环境144

5.5.1三大运营商提供的移动无线网络环境144

5.5.2 2G、 3G、 4G和Wi-Fi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144

5.6微视频、微信语音和微信二维码145

5.6.1微视频145

5.6.2微信语音146

5.6.3微信二维码146

第6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147

6.1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础知识147

6.1.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47

6.1.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和网络体系结构147

6.1.3传感器节点的体系结构148

6.2 IEEE 802.15.4标准、ZigBee协议规范和网络拓扑148

6.2.1 IEEE 802.15.4标准和ZigBee协议规范148

6.2.2 ZigBee网络拓扑149

6.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150

6.3.1为什么需要路由设计150

6.3.2优化能量消耗和均衡能量消耗150

6.3.3网络分层路由151

6.4区域覆盖控制和拓扑控制技术151

6.4.1区域覆盖151

6.4.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152

6.4.3拓扑控制技术的内容和控制算法举例153

6.5节点定位技术155

6.5.1为什么要进行节点定位155

6.5.2基于TO A的定位156

6.5.3基于RSSI的定位算法156

6.6传输网络157

6.6.1点对点直接通信方式构成的传输网络157

6.6.2用GPRS、 CDMA1 x、 GSM和3G网络作为传输网络158

6.6.3用工业以太网作传输网络160

6.6.4以Internet网络作传输网络160

6.7在部分行业中的应用161

6.7.1对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状况实现监控161

6.7.2对城市热力站供热计量数据进行实时监测162

第7章 移动互联网166

7.1移动互联网的组成和用户终端166

7.1.1移动互联网的组成166

7.1.2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终端及操作系统167

7.2支撑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部分关键技术和协议169

7.2.1移动互联网的移动IP技术169

7.2.2移动互联网的协议174

7.3移动云计算176

7.3.1移动云计算现状177

7.3.2移动云和Web技术177

7.3.3移动互联网中的云计算178

7.4移动互联网与WAP178

第8章 建筑物地下空间的无线网络覆盖182

8.1无线网络的补充覆盖及常用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和特点182

8.1.1建筑物内部分区域无线网络的补充覆盖182

8.1.2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及特点183

8.2建筑物在什么情况下要使用室内分布系统185

8.3基站信源和直放站185

8.3.1基站信源185

8.3.2直放站185

8.4基带处理单元BBU和射频拉远单元RRU187

8.5直放站和射频拉远单元(RRU)及无线接入点(AP)188

8.5.1直放站和射频拉远单元(RRU)188

8.5.2无线接入点(AP)188

8.6信源的选择和信号传送器件190

8.6.1信源的选择190

8.6.2什么是信号传送器件191

8.7合路器和电桥191

8.7.1合路器191

8.7.2电桥192

8.8功分器和耦合器192

8.8.1功分器192

8.8.2耦合器193

8.9干放、衰减器和馈线194

8.9.1干放194

8.9.2衰减器195

8.9.3馈线195

8.10室内无线通信信号覆盖系统的设计196

8.10.1室内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系统的主要要求及技术指标196

8.10.2室内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系统的设计196

第9章 物联网197

9.1物联网简介197

9.1.1物联网的组成和特点197

9.1.2物联网在建筑设备控制中的应用199

9.2物联网中的射频识别技术和云计算200

9.2.1射频识别RFID技术200

9.2.2云计算202

9.3智慧城市与物联网205

9.3.1智慧城市的支撑性技术205

9.3.2智慧城市与云计算206

9.3.3智慧城市中异构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技术206

9.3.4有线与无线网络配合的物联网无盲区覆盖207

9.3.5存在的问题208

9.4物联网技术中的网络融合208

9.4.1物联网中的智能物件208

9.4.2 IP网络与物联网210

9.4.3 IPTV和VoIP211

9.4.4网络电视和三屏融合技术212

9.4.5三网融合213

9.5物联网与中间件技术214

9.5.1物联网与中间件概述214

9.5.2中间件的分类和中间件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215

9.5.3 RFID中间件与物联网中间件215

参考文献2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