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小说的叙事特征及文化阐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时期小说的叙事特征及文化阐释](https://www.shukui.net/cover/7/31919466.jpg)
- 赵黎波编著;孙先科丛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751661938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时期小说的叙事特征及文化阐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思潮篇3
第一章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历史意识3
一、当代小说历史书写的发展3
二、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历史观10
三、新历史主义小说历史观的内在矛盾分析21
第二章 “断裂”一代小说的叙事特征和精神主题——以韩东、鲁羊、朱文的小说为例27
一、“断裂”的一代:世纪末的文学行动30
二、“断裂”一代小说的叙事特征:具象化的欲望图景36
三、“断裂”一代小说的精神主题:都市孤独者的灵与肉48
四、“断裂”一代的文学史意义考察61
第二编 作家篇73
第三章 宗璞的第一篇小说和她爱情书写的诗学特征73
一、第一篇小说发表于何时何处?73
二、“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75
三、“你是有洁癖的”78
四、何以古典?哪里现代?83
第四章 美学的分身术与隐蔽的身份对位——宗璞小说《弦上的梦》再解读86
一、美学的“分身术”86
二、“伤痕儿”与知识分子形象的结合体88
三、个人性经验的历史认知与美学表达89
四、《弦上的梦》的过渡性意义91
第五章 父子之情与国家公义——王蒙小说中“大义灭亲”的故事原型及其意义阐释92
一、重复与原型92
二、“大义灭亲”的故事94
三、重复与偏离:意义的再生产96
第六章 高晓声小说创作的转型及其困境研究102
一、“农民代言人”和“国民性批判”的复杂意味102
二、文学如何表述底层:近30年来有关高晓声创作立场的批评105
三、被“边缘化”的高晓声及其他109
第七章 如何跨越《分界线》——张抗抗小说创作的转型研究112
一、“再教育”与“塑造知青英雄形象”113
二、“扎根”与“拔根”:作为“知青小说”的《分界线》119
三、“人”与“新人”的纠缠124
四、《北极光》: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嬗变128
第八章 传统文化与池莉的小说的叙事立场136
一、“不屈不挠的活”——对生命意识的张扬137
二、“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乐天知命的人生哲学139
三、“你以为你是谁”——安时处顺的人生态度141
第九章 变化的与恒定的——铁凝小说论144
一、在“物质”笼罩下的生存144
二、走不出去的历史宿命146
三、寻找合理人生的孤绝与执着149
第三编 作品篇155
第十章 《旧址》:家族叙事与人的悲剧155
一、日常叙事中的家族悲剧意识155
二、家族叙事与革命叙事的融合157
三、家族与人的悲剧159
第十一章 《白鹿原》:家族文化的民间叙事162
一、家族文化制约下的革命叙述162
二、家族文化主导下的人物形象塑造164
三、白鹿文化:传统文化的挽歌166
第十二章 《秦腔》:在乡土叙事范式之外169
一、认知:中止判断170
二、叙述:阉割叙述人与仿真叙事172
河南作家小说叙事研究179
第十三章 多元文化生态下的作家生存方式变革——以文学豫军为例179
一、体制内的作家: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弹性空间180
二、文化市场中的作家: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碰撞交流184
第十四章 河南作家创作中的成长主题考察189
一、自传色彩:创作个体的“创伤记忆”189
二、隐喻:乡村的困境与吁求192
三、长大成人:文化身份的确立196
第十五章 刘庆邦情爱叙事解读——兼及新文学乡土叙事话语反思199
一、灵肉分裂:刘庆邦情爱叙事的特征199
二、时间与空间:刘庆邦情爱叙事的话语内核201
三、传统抑或现代:新文学乡土叙事的话语纠葛203
第十六章 论墨白小说的苦难叙事207
一、生命体验与责任感——内在驱动力207
二、二元对立的表象与永恒困境的隐喻——叙事内容208
三、悲悯与审视——叙事角度210
第十七章 在纷乱零散中将事物组织起来赋予精密形式的能力——计文君论212
一、视角:以隐蔽的方式进入世界213
二、“成长”叙事:在典型化与精神分析之间216
三、互文与象征:古典化的修辞努力222
后记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