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文化制度辞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颜品忠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ISBN:7507804097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717页
- 文件大小:154MB
- 文件页数:7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文化制度辞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经济制度1
井田制1
爰田制1
藉田制1
公田1
私田1
易田1
采邑1
官田1
假民公田1
名田2
均田2
王田制2
度田2
堡坞2
屯田制2
占田制2
均田制2
露田3
桑田3
麻田3
职田3
倍田3
永业田3
口分田3
公廨田3
宽乡4
营田4
皇庄4
庄田4
官庄4
没官田4
户绝田4
学田4
牛具税地4
献田4
卫所屯田5
商屯5
荷兰王地5
旗地5
八旗井田5
八旗庄田5
王庄5
内务府庄田5
更名田5
行差田6
庄头制6
户掌田6
寄庄6
方单6
马岗地6
蒙田6
大粮地6
庙田6
祀田6
祭田6
义庄7
移民戍边7
徕远宾7
质剂7
玺节7
朝市7
大市7
日昃市7
夕市7
毋忘宾旅7
官山海7
平籴法8
准平法8
徕民法8
重农抑商政策8
效律8
七科谪9
使黔首自实田9
与民休息9
贱商令9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9
阛9
阓9
市楼9
旗亭10
入粟拜爵10
均输平准10
告缗令10
榷酤10
五均六筦10
给客制11
荫族荫客制11
军市11
互市制度11
太仓11
正仓12
义仓12
预备仓12
常平仓制度12
钞盐法12
折中仓12
西汉盐法12
东汉盐法13
三国盐法13
两晋盐法13
南北朝盐法13
隋代盐法13
唐代盐法13
五代盐法14
宋代盐法14
元代盐法14
明代盐法15
清代盐法15
榷盐法15
盐屯15
坊市制16
青苗法16
三说法16
四说法16
农田水利法16
保马法16
三分法17
抽买17
贡市17
官市17
茶引制度17
市易法17
公田法17
开中法17
隔槽法18
口粮衣单制度18
纲法18
贡舶贸易18
纳米中茶18
边茶引岸制18
市舶贸易18
勘合贸易19
公行制度19
行会制度19
市舶司制度19
市舶则例二十二条20
海禁政策20
买办制度21
广州一口贸易21
封舱21
牙帖21
振兴工艺给奖章程21
奖励公司章程21
商会简明章程21
奖励商勋章程22
贡助彻22
九赋22
九贡22
土贡22
廛布23
军赋23
百亩而彻23
初税亩23
鲁用田赋23
田赋23
丘赋23
初租禾24
捐纳24
三十税一24
算赋24
口赋24
更赋24
丁赋24
算缗钱24
榷酒钱25
假税25
马口钱25
户调式25
课田制25
度田收租制25
三等九品制25
和买25
和籴26
三枭26
市门税26
塘丁26
输籍法26
大索貌阅26
租庸调制26
地税26
户税27
青苗钱27
两税法27
夏税27
除陌钱27
抽分28
折征28
折变28
催征28
预征28
僦柜纳质钱28
头子钱28
竹木税28
职役28
地头钱28
杂变28
茶税28
间架税28
免行钱29
和雇29
钱粮29
扑买29
五等版簿29
户帖29
方田均税法30
免役法30
免役钱30
助役钱30
宽剩钱30
当行30
力胜税30
经总制钱30
支移脚钱30
手实法30
交引法31
物力簿31
经界法31
月桩钱31
物力钱31
通检推排31
经理法31
包银31
俸钞31
丝料31
差科31
税粮32
均工夫32
杂役32
均徭32
银差32
力差32
民壮32
鱼鳞图册32
黄册32
白册32
赤历簿32
匠班银32
一条鞭法32
一串铃法33
征一法33
十段锦法33
平米33
小条鞭33
火耗33
白粮33
采办33
折耗33
漕折33
三饷33
辽饷33
剿饷34
练饷34
助饷34
摊丁入地34
耗羡34
规礼34
上下忙34
忙银34
平余34
滚单法34
串票34
自封投柜34
漕粮34
漕顶35
赠贴35
太平天国税制35
照旧交粮纳税35
特捐35
落地税35
盐厘35
酒厘35
捐例35
门销坐贾税35
烧锅税35
加耗36
当贴36
贝币36
铜贝36
布币36
刀币36
铲币36
圜钱36
蚁鼻钱36
爰金36
圆形方孔钱37
半两钱37
四铢钱37
三铢钱37
白金币37
五铢钱37
银锭37
皮币37
宝货制度37
十布38
六泉38
栔刀38
货泉38
金错刀38
朱提银38
铁钱38
年号钱38
二铢钱38
鹅眼钱38
通宝钱39
开元通宝39
乾封泉宝39
重宝39
乾元重宝39
元宝39
飞钱39
国号钱39
对钱39
御笔钱40
交子40
钱引40
关子40
银票40
会子40
钱牌40
钱票40
钞票40
交钞40
钱庄41
银号41
票号41
承安宝货41
宝券41
中统交钞41
宝钞41
大明宝钞41
制钱42
银饼42
纹银42
实银42
虚银42
海关两42
太平天国圣宝42
官票43
大清宝钞43
铜元43
龙洋43
币制则例43
市平43
古代户籍制度44
版籍44
古代奖励人口增殖政策45
轨伍45
引户45
客民45
宾萌45
隐民45
编户45
市籍45
编户齐民46
大家46
中家46
小家46
私属46
徒附46
案比46
漏口46
屯田客46
户等制47
私客47
荫户47
衣食客47
侨寄客47
正户48
私附48
属名48
平齐户48
僮隶户48
僧祗户48
佛图户48
乐户48
杂户48
黄49
小49
中49
次丁49
丁49
老49
庄客49
田客49
庄户49
盐户49
亭户49
盐籍49
番匠50
明资匠50
巧儿匠50
长上匠50
浮客50
逃户50
编民50
官户50
上户50
下户51
主户51
客户51
形势户51
旁户51
揽户51
机户52
灶户52
灶丁52
当行52
佃仆52
投下户52
青册52
驱户53
站户53
匠籍53
匠户53
系官匠户53
打捕户53
轮班匠53
住坐匠54
民户54
?户54
驿传54
置邮54
驿站55
驿券55
金字牌55
站赤55
急递铺55
水马驿55
递运所55
驿书55
黄钟秬黍55
古代度制55
古代量制56
古代衡制56
古代地积单位制56
五度制56
五量制57
太平天国度量衡制57
海关权度制57
少府57
小府57
少内57
尚方57
中尚方57
左右尚方57
平准署57
东织57
织室57
民曹58
金部58
中黄藏58
仓部58
屯田58
甄官署58
左右藏58
三库58
太府寺58
司农寺59
司稼寺59
导官署59
将作寺59
太仓署59
水部59
工部59
司平59
虞部59
司虞59
司川59
司水59
司田59
司府59
上林署59
将作监59
缮工监60
营缮监60
少府监60
交市监60
互市监60
四方馆60
织染署60
牛羊署60
内尚署60
弓弩署60
掌冶署60
民部60
户部60
版部61
司元61
司金61
司储61
度支61
内三司61
户房61
都水监61
水衡监61
铸钱监61
百工监62
百工署62
发运司62
常平署62
左右尚署62
大盈库62
计省62
三部勾院62
三司会计司62
三司河渠司62
粮料院62
市舶司62
钱引务62
交子务62
便钱务62
市易务62
市买司62
杂买务62
杂买场63
提举坑冶司63
提举常平司63
提举茶盐司63
仓司63
都大提举茶马司63
茶马司63
四司六局63
都洒务63
榷场63
广惠仓63
元丰库63
庾司63
文思院63
弓弩院63
文绣院63
都酒务63
群牧司64
左右计64
内藏64
宣和库64
专栏64
文绣署64
印造钞引库64
司农司64
大司农司64
都转运盐使司64
大都河间等路都转运盐使司64
山东都转运盐使司64
通政院65
籍田署65
太府监65
太府院65
将作院65
印造宝钞库65
平准行用库65
宝钞提举司65
弓匠提举司65
玉局捉举司65
木棉提举司65
弓局65
印造盐茶等引局65
永备仓65
丰储仓65
丰闰署65
屯田打捕总管府65
户部十三清吏司65
计部66
上林苑监66
屯部66
屯田清吏司66
太仓库66
督粮道66
工房66
钞关66
盐课提举司66
将作司66
织造衙门66
老库66
节慎库66
户部十四清吏司66
钱法堂67
钱局67
户关67
工关67
常关67
内务府造办处67
百工衙67
支应局67
总税务司署67
送信官局67
邮政总局67
总邮政司署67
土药统税总局67
商部68
度支部68
农工商部68
邮传部68
电政总局68
铁路总局68
币制局68
九邑68
九农正68
五雉68
五工正68
工师68
共工68
大农68
稷69
大官69
虞69
后稷69
田大夫69
田畯69
六府69
司土69
司木69
司水69
司草69
司器69
司货69
工官69
六工69
土工69
金工69
石工69
木工69
兽工69
草工70
陶人70
玉人70
九府70
大府70
玉府70
内府70
外府70
泉府70
天府70
职内70
职金70
职币71
酒正71
盐人71
司会71
司书71
职岁71
典丝71
典枲71
染人71
牛人71
载师71
闾师71
县师72
均人72
司市72
质人72
廛人72
胥师72
贾师72
司?72
司稽72
肆长72
司关72
遂人72
遂师72
遂大夫73
里宰73
旅师73
委人73
土均73
草人73
稻人73
山虞73
林衡73
川衡73
泽虞73
迹人73
?人73
角人73
羽人73
掌葛73
掌染草74
掌炭74
掌荼74
掌蜃74
场人74
廪人74
仓人74
司稼74
司险74
山师74
川师74
司民74
八虞74
虞人74
水虞74
地守74
四监74
大酋74
甲吏74
由田74
大田74
田正75
大司田75
职计75
衡鹿75
舟鲛(?)75
虞候75
祈望75
工正75
工尹75
玉尹75
市令75
贾正75
市正75
兽虞75
山人75
工大人75
玉工75
市掾75
市啬夫75
衡官75
少府卿76
治粟内史76
大内76
治粟都尉76
大农令76
大司农76
大农丞76
大司农部丞76
主计76
屯田校尉76
籍田令76
田曹76
田曹掾76
户曹76
太仓令76
仓长77
仓啬夫77
上林令77
上林丞77
上林尉77
上林苑令77
都水77
都水使者77
将作大匠77
工室啬夫77
工官77
铁官77
小铁官78
考工室令78
度支尚书78
司盐部尉78
三服官78
上林三官78
平准令78
均输官78
均官78
五均司市师78
五均官78
钱府丞79
典农中郎将79
典农校尉79
典农都尉79
司农度支校尉79
司金中郎将79
监冶谒者79
田曹尚书79
屯田尚书79
田曹参军79
户曹参军79
仓曹参军79
大匠卿79
太舟卿79
太府卿79
太府少卿80
太仓尚书80
司竹都尉80
左右户80
司水中大夫80
少监80
户部尚书80
司元太常伯80
地官尚书80
户部侍郎80
司元少常伯80
地官侍郎80
金部郎中80
户部郎中80
司元大夫80
地官郎中80
仓部郎中80
司储郎中81
户部员外郎81
工部尚书81
司平太常伯81
冬官尚书81
工部侍郎81
司平少常伯81
冬官侍郎81
工部郎中81
司平大夫81
冬官郎中81
工部员外郎81
司农卿81
司农少卿82
走卿82
度支郎中82
屯田郎中82
水部郎中82
司田参军事82
司户参军事82
司仓参军事82
司户82
司仓82
上林署令82
左右藏署令82
户都使83
度支使83
盐铁使83
水陆运使83
两税使83
铸钱使83
租庸使83
出纳使83
延资库使83
木炭使83
粮料使83
弓箭库使83
内园使83
劝农使83
榷茶使83
发运使84
市舶使84
飞鸟使84
覆田劝农使84
租地安辑户口使84
户口色役使84
青苗使84
劝农判官84
屯监84
驿长84
牧长84
转运使84
三司总计使84
计相84
三部使85
三部判官85
文思院使85
榷易使85
牛羊使85
经制使85
经制发运使85
运使85
都转运使85
工部判部事85
内藏库使85
四辖85
公邮86
作坊使86
太仓使86
左右藏库使86
传宰86
仓大使86
粮长86
管粮同知86
盐政86
盐运使86
盐法道86
三库大臣86
总圣库87
三口通商大臣87
北洋通商大臣87
五口通商大臣87
南洋通商大臣87
总税务司87
福建船政大臣87
海关道87
关道87
劝业道87
庄头87
图董88
图正88
邮传大臣88
农工商大臣88
电政大臣88
国民党政府土地法88
粮食三征88
苏鲁克制88
新苏鲁克制89
井冈山土地法89
中国土地法大纲89
国民党政府盐法89
公库法89
二五减租9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税则90
陕甘宁边区税制90
东北解放区税制90
减租减息90
国币条例91
孙中山银元91
袁世凯银元91
关金券91
法币91
金圆券91
银圆券91
布钞92
边币92
抗币92
人民币92
外汇兑换券92
北洋政府烟酒专卖制度92
国民党政府战时经济体制93
国民党政府战时工业政策93
非常时期农矿工商管理条例93
国民党政府专卖制度93
供给制93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管理体制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制94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管理体制95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管理体制95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体制9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工作管理体制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工作管理体制97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管理体制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管理体制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管理体制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管理体制9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99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资管理体制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管体制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管理体制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体制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管理体制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建设管理体制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102
户籍法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制度102
公制103
权度法103
度量衡法103
市制103
伪满洲国尺斤法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制度103
北京政府工商部104
北京政府农林部104
通商司104
北京政府农商部104
全国经界局104
经济调查局104
资源委员会104
工矿调整委员会105
战时生产局105
贸易委员会105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贸易调整委员会105
国民党政府全国粮食管理局105
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105
汪伪全国经济委员会105
禁烟总局105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05
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105
中国通商银行106
大清银行106
泉币司106
币制局106
邮政储金汇业局106
中央银行107
中央信托局107
中央合作金库107
台湾“中央银行”107
中国人民银行107
政治制度禅让制108
禅位108
奴隶制国家王位继承制度108
世袭108
兄终弟及108
父死子继108
嫡长子继承制度108
密建皇储制度109
垂帘听政109
即位109
即阼109
传祚109
传国玺109
册命109
策命109
册立109
册书109
诰敕109
诰封109
诰命109
诰109
部落联盟管理制度109
原始氏族管理制度110
原始氏族部落管理制度110
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110
古代政治体制110
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体制110
奴隶制国家选官制度111
奴隶制国家官吏管理制度111
奴隶制国家爵位等级制度111
奴隶制国家官吏退休养老制度111
世卿世禄制111
国野制度111
三公九卿制11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12
封建官吏选拔制度112
古代宗庙制度113
古代陵寝制度113
捐纳制度113
封建官吏俸禄制度114
官俸114
职田制度114
回避制114
秩俸114
封建官吏考课制度114
封建官吏考绩制度115
爵位制115
七事115
勋级115
封建官吏品秩制度115
品116
品位116
品秩116
品级116
封建官吏任免制度116
封建官吏休沐制度116
符玺制度117
吏胥制度117
吏道制117
封建地方行政制度118
古代文书制度118
封建官吏致仕制度118
内枢密制度118
内侍制度119
女官制度119
汉代选举制度119
郎官制度119
中外朝官制度119
三互法119
朝议制度120
宫府制度120
九品中正制120
九品官人法120
九品官制120
中书门下制度120
政事堂制度120
贞观政要121
差遣121
投下军州制121
勃极烈制度121
廷议制度121
廷推121
票拟制度121
开坊122
文字狱122
八旗制度122
训政122
门宦制度123
世禄123
世爵世职123
选举123
养廉123
引嫌123
廷论123
五花判事123
十二州123
分封制123
郡县制124
郡国制124
侨州郡县制124
宗主督护制124
道路制125
改土归流125
土屯制度125
乡里制度125
三长制126
保甲制126
村社制126
里甲制126
皇帝制度127
谥法制度127
尊号127
玉册127
巡幸127
巡狩127
巡守127
卤部127
卤簿127
内仗127
千牛仗128
牙门旗128
牙旗128
牙门128
黄龙旗128
传跸128
八驺128
引见128
元会128
早朝128
廷议128
廷杖128
内召128
内制128
入对129
入閤129
入阁129
册封129
册授129
封典129
封赠129
会朝129
会盟129
计偕129
加谥129
朝聘129
朝会129
朝请129
九锡129
铁冠130
花翎130
顶子130
顶戴130
旗牌130
节130
五更130
名号130
八政130
八柄130
六职130
两参130
六典130
入流130
流内131
流外131
两制131
官阶131
官品131
官秩131
从品132
荫袭制度132
官荫132
勋荫132
荫子132
门荫132
荫补132
荫官132
父荫132
荐举制132
四科四行132
征辟133
辟举133
纳赀133
赀选133
任子133
任子令133
征聘133
上书拜官133
方伎举官133
行133
对策133
辟除133
停年格134
堂除134
东铨134
杂流134
铨选134
铨试134
四才三实134
左右选134
录134
七色补官135
民生135
掣签法135
分发135
大挑135
月选135
验看135
行取135
大选135
明保135
密保135
记名135
世袭罔替135
截取135
候补制135
部选135
候选136
考课136
功课136
官计136
大计136
上计制度136
上计136
朝考137
加衔137
比137
迁137
迁转137
左转137
左迁137
左降137
左黜137
折俸137
迁谪137
迁授137
迁复137
迁调137
迁除137
迁补137
迁擢137
双转138
追夺除名138
摘印138
休停138
革职138
解官138
夺138
开复138
伐阅138
调138
岁会138
入衔138
开府仪同三司138
试守138
开府139
开幕139
任139
改139
三注三唱139
转对139
三铨139
判、知139
判事139
八计139
量移139
上考140
改除140
改官140
参选140
大计140
四格140
刷卷140
大考140
改班140
行走140
折色140
请告140
告归140
予宁140
告宁141
丁忧守制141
丁忧141
丁艰141
终制141
解侍141
夺情141
起复141
告养141
长休告141
休141
沐141
休致141
休沐141
休假141
休官141
休告141
予告141
洗沐142
告休142
告老142
请老142
致仕142
致事142
致政142
乞赅骨142
乞身142
引年142
诏142
天诏143
诏令143
手诏143
诏板143
押黄143
贴黄143
墨敕143
批本143
红本143
批答143
朱批143
朱记143
敕书144
丹书铁契144
符玺144
玺144
六玺144
画黄144
题本144
奏本144
奏折144
折本144
六署144
廷寄144
公凭144
公移144
告身145
告敕145
职官印制145
关防145
公使钱145
花押145
开门符145
传檄145
露布145
揭帖145
告示145
计簿146
太平天国中央官制146
六等爵146
太平天国王爵制度146
太平天国侯爵制度146
太平天国地方官制146
原始氏族民众大会147
原始氏族议事会147
原始氏族部落议事会147
原始氏族部落人民大会147
部落联盟议事会147
部落联盟民众大会147
金銮147
椒房147
内诸司147
门下坊147
詹事府147
詹事院147
华坊147
入内内侍省147
二十四衙门148
司礼监148
十三衙门148
敬事房148
内官监148
省148
省署148
三省148
政事堂148
中书堂149
中书门下149
六省149
两省149
左右省149
五房149
五省149
五台149
中台149
仙台149
台阁149
尚书行台149
尚书省149
南省150
南衙150
文昌台150
文昌府150
南宫150
南府150
仙阁151
南牙151
都省151
礼闱151
都司151
左司151
二十四司151
会府151
都堂151
大有司151
六曹151
尚书左右曹152
尚书左选152
尚书右选152
详议司152
中书省152
内史省152
西掖152
紫垣152
紫微省152
右省153
门下省153
西省153
左省153
黄门省153
凤凰池153
凤阁153
凤池153
二院153
十一房153
东省153
东台154
鸾掖154
鸾台154
内省154
六部154
右曹154
子司154
吏部154
铨部154
文部154
选司154
司列154
签部154
南曹154
吏部七司154
考司154
清吏司154
文选清吏司155
文选司155
考功清吏司155
南京六部155
内外朝155
内朝155
中朝155
外朝155
衙156
厅156
秘书省156
四府156
内侍省156
内侍监156
九寺156
太仆寺156
光禄寺157
总领157
鸿胪寺157
大官署157
永巷158
凌烟阁158
百司158
公厅158
卿事寮158
六尚158
两府158
黄门158
三府158
三署158
中御府158
谒者台159
外台159
公车159
殿内省159
殿中省159
六局159
宗正寺159
四方馆159
翰林院159
翰林学士院160
玉牒所160
大蓬160
客省160
北衙160
北司160
内府监160
宣徽院160
九署160
进奏院160
分司161
八案161
审计司161
三班院161
通进银台司161
银台司161
银台161
尚食局161
奉膳局161
尚舍局161
奉扆局161
尚衣局161
奉冕局161
尚辇局161
奉舆局162
尚乘局162
奉驾局162
后省162
制置三司条例司162
六房162
都凭由司162
理检院162
都磨勘司162
考课院162
六院162
修政局162
引进司162
南面官162
政事省162
北面官163
大王院163
通政院163
朱阁163
宣政院163
中卫163
会同馆163
大都留守司163
内阁163
阁院163
通政使司163
通政司164
大宗正院164
中书科164
尚衣监164
议政王大臣会议164
内三院164
南书房164
南斋164
批本处164
收发红本处165
军机处165
军机房165
军需房165
固山165
八固山165
宗人府165
内务府166
广储司166
都虞司166
掌仪司166
会计司166
营造司166
庆丰司166
六库三作166
上驷院166
武备院166
奉宸苑166
内三旗166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66
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167
总理衙门167
译署167
总署167
督办政务处167
政务处167
外务部167
责任内阁167
皇族内阁167
亲贵内阁167
资政院167
谘议局167
考察政治馆168
宪政筹备处168
宪政编查馆168
理蕃院168
徕远司168
理藩部168
民政部168
厘定官制馆168
清理财政处168
弼德院169
畿169
服169
五服169
六服169
九服169
侯服169
直隶169
直隶州169
郡169
州169
羁縻州170
羁縻府170
羁縻卫所170
府170
道170
路170
行省170
县171
乡171
乡遂171
乡亭171
里171
九畿171
七命171
京兆尹171
左冯翊171
右扶风172
双头州郡172
大都护府172
安南都护府172
安北都护府172
安西都护府172
北庭都护府172
安东都护府173
单于都护府173
使院173
帅漕宪仓173
帅司173
安抚司173
巡检司173
大保173
行中书省173
行宣政院173
宣慰司173
按院174
承宣布政使司174
布政司174
十三布政司174
藩阃174
提刑按察使司174
宣抚司174
调查局174
三班六房174
洋务局174
民政使司174
交涉使司174
清理财政局175
太平天国175
拜上帝会175
予一人175
余一人175
王175
国王175
大王175
商王175
周王176
皇帝176
万岁176
万乘176
天子176
周天子176
天皇176
元后176
陛下176
先主176
后主176
七主176
君176
太上皇176
太上皇帝177
太上177
三后177
两宫177
赞普177
可汗177
天可汗177
单于177
公主177
长公主177
郡主178
驸马178
翁主178
皇太孙178
太孙178
皇孙178
格格178
额驸178
谥号178
后妃178
妃子178
后178
王后178
皇后178
阴仪178
元妃178
帝太太后178
太后179
太妃179
皇太后179
皇太妃179
太上皇后179
太皇太后179
太皇179
可贺敦179
可敦179
六宫179
六仪179
皇贵妃179
贵妃179
贵姬179
贵嫔179
凝华179
凝晖179
昭仪179
昭媛179
昭训179
昭华179
昭容179
淑媛179
淑仪179
淑容179
淑妃180
修媛180
修仪180
修容180
修华180
顺仪180
顺容180
顺华180
顺成180
婕妤180
才人180
贵人180
良人180
美人180
九嫔180
充华180
充仪180
充媛180
充容180
充依180
充衣180
华妃180
芳仪180
娥英181
宸妃181
承徽181
惠妃181
德仪181
德妃181
崇德181
贤仪181
贤妃181
婉仪181
傛华181
媵嫱181
秀女181
太子181
皇太子181
储两181
储后181
储元181
皇储181
元储181
小爷181
东宫181
东储181
监国181
千岁181
皇太子妃181
良娣182
殿下182
大阿哥182
阿哥182
宦官182
宦者令182
太监182
秉笔太监182
内监182
寺人182
中常侍182
十常侍182
小黄门182
中使182
六宅使182
十王宅使183
十六宅使183
女官183
内官183
七子183
长使183
八子183
内人183
三师183
三少183
三孤184
三太184
师傅保184
公孤184
孤卿184
傅184
六傅184
东宫六傅184
东宫三师184
太子三师184
太子三少184
东宫三少184
二傅184
二师184
保傅184
师保184
师傅184
太师184
太傅184
太保185
少师185
少傅185
少保185
孤保185
太子太师185
太子太傅185
太子太保185
太子少师185
太子少保185
太子少傅185
中舍人185
中允185
卫率185
侍读185
洗马185
太子中舍人186
太子中允186
太子詹事186
太子洗马186
太子家令186
太子宾客186
詹事186
宾客186
三公186
二司187
台宰187
台槐187
台鼎187
万石187
司徒187
大司徒187
司土187
五教之官187
显父187
申徒187
地官187
司空188
大司空188
司工188
冬官188
司城188
空土188
司马188
大司马189
夏官189
夏卿189
春官189
公卿190
三槐九棘190
九卿190
九司190
九官190
十二卿190
三司九列190
三事九司190
三九190
三卿190
三司191
三台191
上台191
大司农191
上司191
三官191
九列191
宗正192
卫尉192
太御192
师192
师垣192
相192
承辅192
天相192
外辅192
相国192
丞相193
副相193
左丞相193
左相193
左揆193
右丞相193
首相193
次相194
左右揆194
元相194
元宰194
宰相194
宰执194
宰辅194
宰臣194
二府194
上宰195
宰衡195
参知政事195
参政195
凤阁鸾台平章事195
凤阁鸾台三品195
堂老195
上辅195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95
同平章事195
平章事195
同中书门下二品195
同中书门下三品196
中堂196
枢相196
三告官196
外朝官196
内朝官196
中朝官196
大学士196
首辅197
阁部197
内阁学士197
阁学197
阁老197
阁臣197
文渊阁大学士197
协办大学士197
丞相长史197
丞相少史197
八位197
八貂197
左右貂197
北省官198
承政198
给舍198
部堂198
侍郎198
贰卿198
尚书198
尚书令198
台省198
令公198
录尚书事198
领尚书事198
仆射198
尚书仆射199
左仆射199
尚书郎199
都令史199
丞郎199
八座199
比部郎中199
比部员外郎200
左右丞200
中书令200
西台右相200
中书200
中令200
中书监200
中书侍郎200
中书议郎201
中书舍人201
小凤201
紫微郎201
八府201
堂吏201
侍中201
侍内201
小宰相201
散骑201
散骑常侍201
右散骑常侍202
左散骑常侍202
通直散骑侍郎202
通直散骑常侍202
小貂202
鸾台侍郎202
八舍202
小两省202
吏部尚书202
吏部侍郎202
吏部郎中202
吏部员外郎202
司列太常伯202
司列少常伯202
司列大夫202
天官尚书202
天官侍郎202
天官郎中203
文部尚书203
文部侍郎203
文部郎中203
大天203
小选203
文选郎中203
原始氏族部落酋长203
原始氏族酋长203
胞族长203
部落联盟首领203
六相203
九工203
九职203
四岳203
四伯203
太岳204
八伯204
卿士204
卿史204
卿事204
阿衡204
保衡204
尹204
多尹204
射204
作册204
小臣204
职方204
啬夫205
膳夫205
治中205
元士205
天官六太205
三左205
三右205
六卿205
太祝206
太仆206
六官206
六属206
机父206
乡师206
乡大夫206
校人206
封人206
大射正206
三事大夫206
三有嗣206
三事206
三有事206
六官六卿206
执政206
中官206
宰207
冢宰207
太宰207
少宰207
内宰207
司士207
行人208
大行人208
小行人208
小师208
小臣师208
小臣正208
小冢宰208
小司空208
小司马208
小司徒208
小宗伯208
司门208
二伯209
三监209
五官209
五吏209
卿大夫209
正卿209
下卿209
卿209
客卿210
少卿210
公司马210
公族大夫210
公车司马令210
盟主210
霸主210
执牛耳211
行使211
陪臣211
五霸211
五伯211
令尹211
右尹211
左尹211
莫敖211
三闾大夫211
柱国211
上柱国211
左徒211
右师211
左师212
五大夫212
郎212
郎中212
郎中令212
太官署令212
太中212
太中大夫212
左右中郎将212
长史213
舍人213
中郎213
太官令213
中大夫令213
中大夫213
左右曹214
三郎214
丞214
霸王214
西楚霸王214
中正214
常侍214
黄门侍郎214
主簿215
公车令215
十八侯215
留守215
从史215
大司族215
大司戚215
左侍极215
右侍极215
异姓王215
典属国215
典客215
大鸿胪215
大行令215
大行215
大鸿胪文学215
奉朝请215
大长秋216
长秋监216
光禄勋216
光禄卿216
光禄大夫216
执金吾216
国师216
六监216
三独坐216
给事黄门217
给事黄门侍郎217
夕郎217
夕拜217
督使217
二台217
黄门令217
黄门郎217
二千石曹217
三公曹217
八公217
五百217
五尚217
左贤王217
右贤王217
左屠耆王217
右屠耆王218
五部都尉218
员外郎218
考功218
纳言218
大司礼218
九秩218
开府仪同大将军218
八柱国218
八部大夫218
八部大人218
八部帅218
八国218
二部大人218
通事219
参事219
谒者219
谒者仆射219
谒者大夫219
散官219
文散官219
文林郎219
卫尉寺卿220
内侍220
内常侍220
正议大夫220
八郎八尉220
飞骑尉220
宣徽院使220
宣徽院副使220
待诏220
内相220
知制诰221
知翰林学士院事221
内翰221
翰林使221
翰林学士221
翰林书诏学士221
承旨221
翰林权直221
特进221
特进王221
天策上将221
诸使221
观察处置使222
观风俗使222
理匦使222
四方馆使222
飞龙使222
八作使222
选补使222
入蕃使222
入回鹘使222
会盟使222
吊祭使222
卤簿使222
中御大夫222
使相222
待制223
职事官223
同知223
贴职223
小京官223
枢密使223
佥院224
殿阁大学士224
龙图224
大龙224
龙阁224
龙学224
龙直224
龙制224
小龙224
观文殿大学士224
大观文224
大资政224
六押224
三司判官224
选人224
六院官225
玉节使225
五使225
引进司使225
贺生辰国信使225
贺正旦国信使225
孔目225
政事令225
林牙225
夷里堇225
达鲁花赤225
达鲁噶齐226
札鲁忽赤226
钦差大臣226
文勋官226
宗人令226
议政王226
铁帽子王226
八大王226
部院大臣226
内阁侍读学士226
千牛备身226
军机大臣226
军机章京227
大军机227
小军机227
札萨克喇嘛227
札萨克227
贝勒227
八旗都统227
章京227
固山额真227
固山昂邦227
甲喇额真227
梅勒额真227
梅勒章京228
牛录额真228
佐领228
红带子228
黄带子228
参赞228
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228
出使大臣228
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228
总领事228
会办外务部事务大臣229
政务大臣229
资政院总裁229
总理各国事务大臣229
国务大臣229
总理外务部事务大臣229
民政大臣229
内阁协理大臣229
外务大臣229
理藩大臣229
内阁总理大臣229
谘议官229
处长229
官229
官吏229
衍圣公229
臣230
士230
百姓230
不谷230
酷吏230
酷官230
九千岁230
公子230
公族230
代子230
夫人231
外戚231
藩王231
摄攻231
摄政王231
七臣231
品官231
老231
剥麻231
权知231
丞史231
府吏231
京官232
朝官232
加官232
勾当官232
清望官232
命官232
命妇232
太君232
长吏232
千品232
寄禄官232
阶官233
斜封官233
致仕官233
天王233
东王233
西王233
南王233
北王233
冀王234
忠王234
英王234
六部官234
六部僚234
六部书234
诸侯234
诸侯王234
小侯235
世大夫235
左官235
守235
太守235
五马235
府君235
守刺235
府尹235
明府235
门下督236
录事236
郡守236
郡将236
丞尉236
掾吏236
郡佐236
五官掾236
郡马236
郡丞236
伍老236
督邮236
功曹237
州官237
从事237
下官237
三辅237
左内史237
右内史237
右辅237
左辅237
三辅都尉238
十二城门侯238
二千石238
功曹参军238
中二千石238
刺史238
十部从事238
别驾238
州牧238
牧守238
大都督238
持节都督239
护羌校尉239
护乌桓校尉239
都护239
西域都护239
戊己校尉239
大中正239
大公平240
使持节240
三刺史240
六部大人240
大都护240
安抚使240
宣抚使240
存抚使240
十道存抚使240
观察使240
招讨使241
节度使241
留后241
节度观察使留后241
藩镇241
节镇241
都使241
都府241
节帅241
节制241
节度副使241
大使241
判官241
节度判官241
巡官242
进奏官242
知、判242
知府242
太尊242
知州242
知事242
中傅242
通判242
佥事243
走马承受243
走马承受公事243
宣慰使243
正印官243
督抚243
封疆大吏243
封疆大臣243
疆臣243
总督243
岳伯244
大帅244
制台244
制军244
巡抚244
抚院244
抚台244
大都宪244
协部244
大柱国244
大宪台244
承宣布政使244
布政使244
藩台244
大藩侯244
藩司244
布政使司理问244
布政使司经历244
布政使司参政244
布政使司都事244
道员244
守道244
府尊245
驻藏大臣245
西藏办事大臣245
噶布伦245
噶厦245
伯克245
办事大臣245
民政使245
交涉使245
守令245
县官245
县令245
知县246
令246
父台246
七品堂官246
大老爷246
大令246
父母官246
邑侯246
县长246
县佐246
令丞247
典史247
八司马247
书记247
书吏247
书佐247
皂隶247
衙役247
押班247
胥吏247
刀笔吏248
三长248
三正248
什长248
乡老248
乡官248
亭长248
户长248
市长248
里正248
里长248
父老249
士官249
士知府249
士知州249
士知县249
长官249
十二卡真249
九宾249
九命249
一命249
五命250
八命250
五等爵250
五侯250
公爵250
公250
侯爵250
侯250
伯爵250
伯250
男250
执珪250
三圭250
中士250
内命妇251
二十等爵251
军功爵251
公士251
上造251
簪袅251
不更251
官士大夫251
大夫251
官大夫251
公大夫251
七大夫251
公乘251
五大夫252
左庶长252
右庶长252
左更252
中更252
右更252
大良造252
大梁造252
大上造252
良造252
驷车庶长252
大庶长252
彻侯252
武功爵252
元戎士252
一品252
五品252
十五等爵252
开国252
郡王253
郡侯253
开国公253
开国侯253
开国伯253
开国子253
开国男253
开国郡公253
开国郡侯253
开国郡伯253
开国县公253
开国县侯253
开国县伯253
九等爵253
国公253
国夫人254
安人254
十二等爵254
亲王254
十四等爵254
八分254
八分公254
和硕亲王254
固伦254
固伦额驸254
贝子254
固山贝子254
和硕格格254
南京临时政府政治制度255
五院制255
总裁制255
训政时期国民政府政治制度255
台湾郑家郡县制256
三不政策256
台湾地方自治制度256
台湾国民党辅选提名制度256
巩金瓯256
五色旗256
十八星旗256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256
南京临时政府257
北京临时政府257
北洋政府257
北京政府257
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257
洪宪帝制政府258
洪宪帝制258
参政院258
安福国会258
中华民国第二届国会258
新国会258
非常国会258
张勋复辟政府258
北京军政府259
护法军政府259
中华民国政府259
广州国民政府259
武汉国民政府260
南京国民政府260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260
伪满洲国260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61
汪伪国民政府261
中华民国维新政府262
兴中会262
筹安会262
共进会262
强学会262
华兴会263
光复会263
日知会263
中国同盟会263
中国国民党264
台湾“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264
“台湾省议会”264
台湾“中华民国政府行政院”264
台湾“中华民国政府考试院”265
“台湾省政府”265
台湾“中国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265
台湾“中央大陆工作指导小组”265
台湾“国家安全会议”265
台湾“经济建设委员会”265
临时大总统265
中华民国大总统266
非常大总统266
中华民国临时执政266
国民政府主席267
督办267
督理267
大勋位267
中华民国总统267
伪满洲国执政267
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大臣26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68
多党合作制268
政治协商制度26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268
五星红旗26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269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26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6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6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269
国务院269
政治协商会议270
中央文化革命小组270
中国共产党270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271
中国农工民主党271
中国民主同盟271
九三学社271
中国致公党271
中国民主促进会272
中国民主建国会272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27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2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272
军事制度273
夏商西周兵制273
王师273
什273
宗周六师273
殷八师273
六军273
六师273
七萃273
国中什一使自赋274
复身制度274
复家制度274
车兵274
舟师274
军274
师275
旅275
乘275
一甲275
什伍275
春秋兵制275
战国兵制275
郡县征兵制度276
三军276
中军276
上军276
下军276
三行276
右军276
左军276
邑县兵276
带甲276
一成一旅276
卒276
小戎277
武士277
什伯277
行伍277
兵符277
羽檄277
布缕之征277
秦代兵制277
汉代兵制277
内省营卫之士,外罢徼候之职278
发闾左谪戍278
北军278
南军279
骑士279
材官279
楼船279
羽林兵279
羽林骑279
羽林孤儿279
屯田兵280
校280
雍营280
黎阳营280
长安营280
三国兵制280
两晋兵制280
南北朝兵制281
世兵制281
世袭领兵制281
奉邑制281
质任制282
青州军282
外军282
北府兵282
府兵制282
军府282
军镇283
军坊283
四厢283
六率283
乡兵283
军户283
镇户283
营户284
隋代兵制284
唐代兵制284
五代兵制284
元从禁军285
龙武军285
羽林军285
千骑285
百骑285
衙兵285
北衙六军285
神策军285
神武军285
?骑285
团结兵286
镇戍军286
番上286
义征286
兵募286
队286
火286
牙军286
征人286
都286
厢286
指挥287
宋代兵制287
内外相制287
班直287
川班内殿直287
神卫287
日骑288
禁军288
厢兵288
蕃兵288
弓手288
土兵288
弓箭社288
更戍法288
将兵法289
置将法289
保甲法289
保马法289
保甲289
省兵法289
将289
部290
拐子马290
方田290
屯驻大军290
行营护军290
御前军290
八字军290
岳家军290
生券军290
辽金兵制290
御帐亲军291
宫卫骑军291
皮室军291
众部族军291
正军291
?军291
属国军291
远探拦子军291
五京乡丁291
猛安谋克292
勃极烈制度292
签军制度292
女真军292
边辅军292
大汉军292
驱军292
铁浮图292
头顶292
抄292
擒生军292
元代兵制292
怯薛歹293
探马赤军293
蒙古军293
新附军293
契丹军293
手号军293
寸白军293
汉军293
正军户293
贴军户294
明代兵制294
卫所制度294
千户所294
百户所294
总旗294
小旗294
羽林卫294
三大营294
五军营294
三千营295
神机营295
团营法295
戚家军295
神枢营295
清代兵制295
牛录295
八旗兵296
八旗兵制296
上三旗296
下五旗296
绿营兵296
驻防八旗296
防军296
骁骑营297
步军营297
虎枪营297
健锐营297
水师营297
箭丁297
亲标297
火票297
火牌297
湘军297
淮军298
练军298
北洋海军298
南洋海军298
北洋三军298
新军298
定武军299
自强军299
禁卫军299
巡防营299
镇299
协299
标299
营299
排299
棚299
武备学堂299
讲武堂300
太平天国兵制300
太平条规300
太平天国勋位制度300
太平军301
捻军301
黑旗军301
忠义军301
五兵曹301
中兵曹301
外兵曹301
骑兵曹302
别兵曹302
都兵曹302
大将军府302
北府302
西府302
军器监302
兵部302
十二府302
左右卫府302
左右武卫府302
左右武候府302
左右领左右府303
左右监门府303
左右领军府303
十二卫303
左右翊卫303
左右候卫303
左右屯卫303
左右御卫303
鹰扬府303
左右备身303
左右监门303
南北衙304
十六卫304
左右卫304
左右骁卫304
左右武卫304
左右威卫304
左右领军卫305
左右金吾卫305
左右监门卫305
左右千牛卫305
左右鹰扬卫305
五府三卫305
三府三卫305
三卫305
十率305
司御率府305
折冲府306
大都督府306
都督府306
枢密院306
殿前司307
侍卫司307
三衙307
殿前都指挥司307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司307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司307
枢府307
右府307
枢密院十二房307
御营使司307
镇抚司307
御前军器所307
行枢密院308
汉人枢密院308
契丹枢密院308
元帅府308
都元帅府308
都指挥使司308
详稳司308
护卫府308
宿卫司308
翊卫司308
左右厢十二监军司308
兵马司308
万户府309
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309
卫候司309
五军都督府309
京卫指挥使司309
都指挥使司309
行都司309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309
总理海军事务衙门309
直隶军政司309
督练处310
督练公所310
练兵处310
陆军部310
军咨处310
海军处310
筹办海军事务处310
海军部311
禁卫军训练处311
军咨府311
师长311
马311
亚311
多亚311
卫311
尹旅311
马质311
环人311
司右311
旅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