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评价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评价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1796839.jpg)
- 赵秀娟,汪寿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9664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证券投资-基金-经济评价-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评价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1章 引论3
1.1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概述3
1.2 基金评价的研究意义5
1.3 本书的主要内容7
第2章 证券投资基金评价方法综述10
2.1 基金的绝对收益水平10
2.2 基金的风险水平11
2.2.1 标准差11
2.2.2 β系数11
2.2.3 下跌风险度量11
2.2.4 相对风险度量12
2.2.5 VaR12
2.3 基金评价的基准组合12
2.4 基金风险调整的收益水平14
2.5 基金业绩来源分析17
2.5.1 对基金经理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的考察17
2.5.2 基于风险补偿的Fama分解19
2.5.3 基于投资操作环节业绩贡献的基金业绩归属分析21
2.6 基金业绩的持续性分析与预测21
2.7 基金的风格检验方法25
2.7.1 基于组合的风格分析25
2.7.2 基于回报的风格分析25
2.8 其他方法27
2.9 国内外现有评价体系介绍28
2.9.1 晨星评级体系28
2.9.2 标准普尔的评级系统Micropal29
2.9.3 我国主要的基金评级体系30
2.10 本章小结32
第二篇 基金产品评价研究37
第3章 基金风险指标的改进37
3.1 问题的提出37
3.2 VaR37
3.2.1 VaR的定义38
3.2.2 VaR的优点与限制39
3.3 证券投资基金收益率正态性检验40
3.3.1 样本40
3.3.2 正态性检验41
3.4 非对称(Asymmetric)Laplace分布42
3.4.1 定义42
3.4.2 非对称Laplace分布的一些主要特性42
3.5 非对称Laplace分布下的VaR44
3.6 非对称Laplace分布数据的拟和与检验45
3.7 本章小结47
第4章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持续性研究48
4.1 考察基金业整体持续性的常用方法48
4.1.1 双向表48
4.1.2 回归法49
4.2 基金业绩持续性检验50
4.2.1 数据与方法50
4.2.2 检验结果51
4.3 两种新的持续性检验方法56
4.3.1 转移矩阵56
4.3.2 整体持续性指标59
4.4 本章小结60
第5章 基于DEA的基金业绩评价62
5.1 文献回顾62
5.2 数据包络分析(DEA)64
5.2.1 CCR模型64
5.2.2 BCC模型67
5.3 基金DEA评价的几个关键问题70
5.3.1 概念模型的选择70
5.3.2 数量模型的选取72
5.3.3 充分的分析73
5.4 本章小结74
第6章 基于基金特征的PCPC评价模型75
6.1 类别变量的嵌入75
6.2 部分不可控76
6.3 偏好信息的引入77
6.4 PCPC模型78
6.4.1 定义79
6.4.2 性质82
6.4.3 变形82
6.4.4 分析方法84
6.5 实证分析85
6.5.1 单期评价85
6.5.2 多期综合评价90
6.5.3 基金管理信息的深层次挖掘92
6.6 本章小结98
第7章 相对吸引程度和相对进步程度评价100
7.1 问题的提出100
7.2 背景模型101
7.3 锥性背景模型103
7.3.1 偏好下的集合划分103
7.3.2 偏好下的吸引程度度量104
7.3.3 偏好下的进步程度度量105
7.3.4 对偶模型106
7.3.5 进一步讨论107
7.4 开放式基金的实证分析108
7.4.1 样本与输入输出108
7.4.2 实证模型109
7.4.3 不同等级的划分110
7.4.4 相对吸引程度度量111
7.4.5 相对进步程度度量114
7.5 本章小结119
第8章 多期投资管理水平评价120
8.1 投资基金的效率方法论120
8.2 多期投资管理水平变化的度量122
8.3 基于PCPC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求解123
8.4 开放式基金多期投资管理效率变动分析127
8.5 本章小结129
第三篇 基金经理与基金公司评价研究133
第9章 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研究133
9.1 引言133
9.2 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率被拉升了吗?134
9.2.1 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文献134
9.2.2 研究方法134
9.2.3 样本数据135
9.2.4 净值增长率的月末和季末效应136
9.2.5 不同业绩组的日历效应140
9.2.6 日历末前后各5个交易日的净值增长率异动142
9.3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效应的研究147
9.3.1 相关文献回顾148
9.3.2 研究方法149
9.3.3 数据处理150
9.3.4 实证检验151
9.3.5 近3年基金“羊群行为”比较154
9.4 本章小结155
第10章 基金经理业绩的评价157
10.1 引言157
10.2 我国基金经理市场概述158
10.3 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评价163
10.3.1 数据准备163
10.3.2 收益率的计算方法164
10.3.3 绝对投资业绩排名165
10.3.4 择时选股能力168
10.4 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对业绩的影响有多大?172
10.4.1 相关文献综述172
10.4.2 关于研究目标和范围的界定173
10.4.3 基金数据的选取过程174
10.4.4 基金经理个人特征的提取176
10.4.5 几个假设178
10.4.6 研究方法179
10.4.7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180
10.5 本章小结183
第11章 投资管理模式的评价研究185
11.1 引言185
11.2 基金经理的更换185
11.3 集中管理187
11.4 关于投资管理模式的讨论188
11.5 本章小结191
第12章 基金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192
12.1 引言192
12.2 基金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内涵193
12.2.1 投资研发能力193
12.2.2 营销服务能力195
12.3 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的开发196
12.3.1 定性指标的模糊化197
12.3.2 模糊DEA模型197
12.3.3 带子系统的DEA模型200
12.3.4 多系统模糊DEA模型202
12.3.5 基金类别的模糊函数设定202
12.3.6 概念模型204
12.4 实证分析207
12.4.1 各大投资管理团队概况207
12.4.2 评价结果210
12.5 本章小结212
第四篇 基金市场评价研究217
第13章 我国基金市场的国际比较217
13.1 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217
13.1.1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的情况介绍217
13.1.2 国际信息披露标准和中国基金披露差异对比表218
13.1.3 我国基金信息披露存在的缺憾及建议221
13.2 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国际比较224
13.2.1 美、英、日三国监管体系介绍224
13.2.2 我国基金监管体系225
13.2.3 对形成合理监管模式的几点建议227
13.3 本章小结228
总结与展望229
参考文献233
附录257
附录一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大事记(1997~2006)257
附录二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持续性报告之2005年上半年度262
附录三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持续性报告之2005年285
附录四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持续性报告之2006年上半年度293
附录五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持续性报告之2006年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