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经济学实用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经济学实用教程
  • 陈孝胜,李超主编;汪建文;吴盛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市: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4886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3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经济学实用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对象与方法2

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

1.1.1 资源稀缺性与欲望无穷性的矛盾4

1.1.2 三大基本经济问题:3W6

1.1.3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选择的不可逆性的成本问题8

1.2 历史源流与内容概况11

1.2.1 西方经济学的历史源流11

1.2.2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14

1.2.3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6

1.3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7

1.3.1 经济学分析框架的解释力17

1.3.2 四大假设20

1.3.3 五大原理与四种谬误21

1.3.4 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与使用本教材的建议23

本章小结28

思考与练习28

第2章 价格理论:供给、需求及其均衡分析31

2.1 需求理论32

2.1.1 需求与需求函数32

2.1.2 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35

2.1.3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36

2.2 供给理论37

2.2.1 供给与供给函数37

2.2.2 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定理39

2.2.3 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41

2.3 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42

2.3.1 均衡价格的决定42

2.3.2 均衡价格的变动44

2.3.3 非均衡价格: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45

2.4 均衡的动态分析——蛛网理论47

2.4.1 收敛型蛛网模型47

2.4.2 发散型蛛网模型48

2.4.3 封闭型蛛网模型48

2.5 弹性理论49

2.5.1 弹性49

2.5.2 需求弹性50

2.5.3 供给弹性53

2.5.4 弹性理论的应用55

本章小结57

思考与练习58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61

3.1 效用论概述63

3.1.1 欲望和效用63

3.1.2 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64

3.2 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64

3.2.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64

3.2.2 消费者均衡66

3.3 序数效用论与无差异曲线69

3.3.1 偏好的假定69

3.3.2 无差异曲线69

3.3.3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70

3.3.4 无差异曲线的四个特征70

3.3.5 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71

3.4 消费者预算线71

3.4.1 预算线的含义72

3.4.2 预算线的变动72

3.5 消费者均衡概述73

3.5.1 消费者均衡73

3.5.2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74

3.5.3 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75

3.6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77

3.6.1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77

3.6.2 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77

3.6.3 一般低档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78

3.6.4 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79

3.7 消费者保护80

3.7.1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局限性80

3.7.2 消费者保护问题81

本章小结83

思考与练习83

第4章 生产理论88

4.1 企业生产与生产函数89

4.1.1 企业类型90

4.1.2 企业存在的原因91

4.1.3 企业的目标92

4.1.4 长期与短期93

4.2 短期生产函数94

4.2.1 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94

4.2.2 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96

4.2.3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97

4.3 长期生产函数98

4.3.1 等产量曲线98

4.3.2 边际技术替代率100

4.3.3 等成本线102

4.4 生产者均衡103

4.4.1 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103

4.4.2 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104

4.5 规模报酬104

本章小结106

思考与练习107

第5章 成本理论110

5.1 成本的有关概念111

5.1.1 经济成本(生产成本)111

5.1.2 机会成本112

5.1.3 沉没成本113

5.1.4 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113

5.1.5 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113

5.1.6 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114

5.2 短期成本分析115

5.2.1 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成本的类型115

5.2.2 短期成本变动的规律116

5.2.3 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118

5.3 长期成本分析119

5.3.1 长期总成本分析119

5.3.2 长期平均成本分析121

5.3.3 长期边际成本分析124

5.4 厂商的利润最大化125

5.4.1 厂商的收益125

5.4.2 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125

本章小结127

思考与练习127

第6章 厂商理论131

6.1 厂商理论的基本概念133

6.1.1 市场及其类型133

6.1.2 厂商与行业134

6.2 完全竞争市场134

6.2.1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134

6.2.2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135

6.2.3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短期供给曲线137

6.2.4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和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139

6.2.5 完全竞争的经济效率142

6.3 垄断市场143

6.3.1 垄断市场的条件143

6.3.2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143

6.3.3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与供给曲线145

6.3.4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147

6.3.5 价格歧视147

6.3.6 垄断的经济效率149

6.4 垄断竞争市场149

6.4.1 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149

6.4.2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150

6.4.3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及供给曲线151

6.4.4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151

6.4.5 理想产量与垄断竞争厂商的多余生产能力151

6.4.6 非价格竞争152

6.4.7 垄断竞争的效率评价153

6.5 寡头市场153

6.5.1 寡头市场的特征153

6.5.2 寡头厂商的定价方式154

6.5.3 经典的寡头厂商模型介绍154

6.5.4 寡头厂商的供给曲线157

6.5.5 寡头厂商的博弈157

6.5.6 寡头垄断的经济效率158

本章小结158

思考与练习159

第7章 分配理论162

7.1 生产要素的需求、供给及均衡价格的决定163

7.1.1 生产要素的需求163

7.1.2 生产要素的供给166

7.1.3 供给和需求决定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167

7.2 工资、地租和利润168

7.2.1 工资理论168

7.2.2 地租理论169

7.2.3 利润理论170

7.2.4 利息理论171

7.2.5 洛伦茨曲线171

本章小结172

思考与练习172

第8章 市场失灵分析175

8.1 博弈论基础176

8.1.1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177

8.1.2 纳什均衡178

8.1.3 囚徒困境——一个经典的博弈模型181

8.1.4 重复博弈183

8.1.5 序列博弈184

8.2 垄断与寻租185

8.2.1 垄断的形成185

8.2.2 寻租理论186

8.3 “非对称信息”理论187

8.3.1 非对称信息188

8.3.2 道德风险191

本章小结193

思考与练习193

第9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195

9.1 帕累托最优与一般均衡196

9.1.1 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196

9.1.2 完全竞争市场与帕累托最优状态198

9.1.3 社会福利函数与阿罗不可能定理199

9.1.4 一般均衡理论199

9.2 外部性理论202

9.2.1 外部性的含义202

9.2.2 外部性与帕累托最优状态204

9.2.3 外部性的内部化与科斯定理204

9.3 公共选择理论209

9.3.1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209

9.3.2 公共物品最优数量的确定问题210

9.3.3 公共选择问题210

本章小结212

思考与练习213

第10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16

10.1 国民经济总量的核算218

10.1.1 宏观经济总量218

10.1.2 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学含义与社会学含义222

10.1.3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与投资函数223

10.2 国民收入的决定227

10.2.1 四部门经济227

10.2.2 乘数—加速数模型与国民收入228

本章小结230

思考与练习230

第11章 IS-LM模型:凯恩斯经济学分析框架234

11.1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237

11.1.1 IS曲线的定义与形成237

11.1.2 IS曲线的形成237

11.2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239

11.2.1 利率的决定239

11.2.2 LM曲线的形成240

11.2.3 IS-LM模型242

11.2.4 宏观经济均衡的实现243

11.3 AD-AS模型:总需求—总供给244

11.3.1 总需求—总供给的含义244

11.3.2 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数学小结与图示245

11.4 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含义246

本章小结247

思考与练习248

第12章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实践250

12.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52

12.1.1 四大经济政策目标252

12.1.2 四大经济目标的矛盾性254

12.2 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254

12.2.1 财政政策的内容254

12.2.2 财政政策的效应255

12.2.3 货币政策及其效应255

12.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使用259

12.3.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259

12.3.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使用260

12.4 宏观经济政策争论262

本章小结263

思考与练习264

第13章 经济增长理论268

13.1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270

13.1.1 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270

13.1.2 经济增长理论的概述272

13.2 经济增长模型273

13.2.1 哈罗德—多马模型273

13.2.2 索洛—斯旺模型276

13.2.3 新剑桥增长模型278

13.2.4 新增长理论278

13.3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279

13.3.1 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279

13.3.2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279

13.4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80

13.4.1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经济增长模式的反思281

13.4.2 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问题282

13.4.3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282

13.4.4 资源节约型生产与循环经济问题284

13.5 经济增长的极限性与价值性285

13.5.1 经济增长的极限性286

13.5.2 经济增长的价值性286

13.5.3 科学的发展观是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287

13.6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288

13.6.1 经济周期的含义288

13.6.2 经济周期的理论模型289

本章小结291

思考与练习292

第14章 失业问题与通胀通缩理论294

14.1 失业295

14.1.1 失业的含义及衡量295

14.1.2 失业的类型和原因297

14.1.3 失业的影响299

14.1.4 失业的对策301

14.2 通货膨胀302

14.2.1 通货膨胀的含义及衡量302

14.2.2 通货膨胀的分类及其影响305

14.2.3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308

14.3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312

14.3.1 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312

14.3.2 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313

14.3.3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314

14.3.4 通货紧缩问题315

本章小结317

思考与练习318

第15章 宏观经济学流派:争论与共识321

15.1 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324

15.1.1 问题:货币经济与物物交换经济之间不存在本质区别324

15.1.2 假设324

15.1.3 政策含义325

15.2 凯恩斯主义325

15.2.1 问题:供给绝不会创造出对自身的需求325

15.2.2 假设326

15.2.3 政策含义326

15.3 货币主义327

15.3.1 问题:通货膨胀在任何地方都永远只是一种货币现象327

15.3.2 假设327

15.3.3 政策含义327

15.4 新凯恩斯主义329

15.4.1 问题:理性预期使政策无效329

15.4.2 假设329

15.4.3 政策含义330

15.5 宏观经济学的共识332

本章小结332

思考与练习333

第16章 开放系统与国际经济部门335

16.1 汇率及汇率制度337

16.1.1 汇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337

16.1.2 汇率对货物和服务相对价格的影响338

16.1.3 汇率制度339

16.2 国际收支均衡342

16.2.1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构成及编制原则342

16.2.2 国际收支均衡的含义346

16.2.3 国际收支均衡的影响因素347

16.3 开放经济与国民收入决定349

16.3.1 净出口与国民收入决定349

16.3.2 外贸易乘数理论353

16.3.3 对外贸易政策对经济的影响355

16.4 国际贸易理论概述356

16.4.1 绝对优势国际贸易理论模型356

16.4.2 相对优势国际贸易理论模型357

16.4.3 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理论模型357

16.4.4 资源要素禀赋国际贸易理论模型358

16.4.5 产业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模型359

16.4.6 蒙代尔—弗莱明金融国际贸易理论模型359

本章小结360

思考与练习361

附录一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名录362

附录二 50位著名经济学家简介367

附录三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流学派372

附录四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图示373

附录五 “西方经济学”发展源流图374

附录六 “西方经济学”关键词释义375

附录七 “西方经济学”考试题392

附录八 “西方经济学”典型试题与参考答案399

后记429

参考文献4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