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生物学
  • 魏明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750195890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微生物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微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微生物和微生物学1

二、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4

三、微生物学的现状及发展前景10

第二章 原核生物13

第一节 细菌13

一、形态、大小和染色13

二、构造14

三、细菌的繁殖31

四、细菌的群体形态32

第二节 放线菌33

一、放线菌的形态构造34

二、放线菌的繁殖35

三、放线菌的群体特征36

第三节 蓝细菌37

第四节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39

一、支原体39

二、立克次氏体40

三、衣原体40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43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概述43

一、真菌的细胞构造43

二、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47

第二节 酵母菌47

一、酵母菌的形态结构48

二、酵母菌的繁殖与生活史49

三、酵母菌的菌落51

四、发酵工业常用酵母菌52

第三节 霉菌53

一、霉菌的形态与构造54

二、菌丝体的分化和特化54

三、霉菌的繁殖和生活史59

四、工业常用的霉菌63

第四节 大型子实体真菌——蕈菌67

一、担子菌的生活史68

二、常见大型真菌69

第四章 病毒72

第一节 真病毒73

一、病毒的大小及形态构造73

二、病毒的繁殖80

第二节 亚病毒93

一、类病毒93

二、拟病毒94

三、朊病毒94

第三节 病毒的抵抗力与种类94

一、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94

二、病毒的分类与命名95

第五章 微生物分类鉴定99

第一节 微生物的命名99

一、双名法99

二、三名法100

第二节 微生物分类系统纲要100

一、微生物的分类单元101

二、Bergey氏原核微生物分类系统104

三、Ainsworth真菌分类系统106

第三节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方法107

一、经典方法107

二、现代方法108

第六章 微生物的营养112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112

一、碳源113

二、氮源113

三、无机盐114

四、生长因子116

五、水116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118

一、光能无机营养型120

二、光能有机营养型120

三、化能无机营养型121

四、化能有机营养型121

第三节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122

一、简单扩散123

二、促进扩散124

三、主动运输125

四、基团转位125

第四节 培养基127

一、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127

二、培养基的种类131

第七章 微生物的代谢136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136

一、生物氧化136

二、能量转移146

第二节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148

一、糖类的生物合成148

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150

三、氨基酸和核苷酸的生物合成150

第三节 微生物代谢的调控153

一、初级代谢的调控机制和调控解除153

二、次级代谢调节158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控制161

第一节 微生物的纯培养161

一、稀释倒平板法161

二、涂布平板法162

三、平板划线分离法162

四、稀释摇管法162

五、单细胞(单孢子)分离163

六、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法164

第二节 测定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164

一、测生长量164

二、计繁殖数165

第三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167

一、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和同步生长167

二、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169

三、微生物的连续培养171

四、补料分批培养173

第四节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174

一、营养物质174

二、温度174

三、氧化还原电位177

四、pH177

五、辐射177

六、渗透压178

七、重金属及其化合物179

第五节 抑菌、灭菌技术179

一、基本概念179

二、物理方法180

三、化学方法184

第九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188

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188

一、遗传变异物质基础的三个经典实验188

二、遗传物质存在的部位及方式191

三、遗传变异物质基础的特例——朊病毒193

第二节 基因突变及修复194

一、基因突变的类型194

二、基因突变的特点196

三、基因突变的修复199

第三节 基因重组201

一、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201

二、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209

第四节 微生物育种211

一、诱变育种211

二、体内基因重组育种216

三、体外同源重组技术218

第五节 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219

一、菌种的退化219

二、菌种的复壮220

三、菌种的保藏220

第六节 基因工程222

一、基因工程简介222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222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225

第十章 微生物生态229

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29

一、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229

二、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29

第二节 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233

一、微生物的群落234

二、土壤中的微生物235

三、水中的微生物237

四、大气中的微生物237

五、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238

六、动植物体中的微生物239

第三节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240

一、水体的污染——富营养化241

二、利用微生物治理环境污染241

三、重金属的转化244

四、微生物与环境监测245

第十一章 传染与免疫249

第一节 传染249

一、传染与传染病的概念249

二、传染的途径252

三、传染的结局253

四、影响传染结局的因素254

第二节 免疫257

一、免疫的概念257

二、非特异性免疫258

三、特异性免疫261

四、抗原263

五、抗体267

第三节 免疫学反应272

一、免疫学反应的概念及一般特点272

二、免疫学反应的类型274

三、免疫学反应的应用275

第四节 免疫学的应用275

一、免疫预防276

二、免疫途径277

三、疫苗的保存277

第十二章 微生物实验279

实验一 环境中的微生物279

实验二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菌形态观察282

实验三 细菌的染色287

实验四 放线菌形态的观察295

实验五 水浸片观察酵母菌、霉菌297

实验六 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301

实验七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303

实验八 培养基的配制与器皿的清洗包扎及棉塞的制备和灭菌方法306

实验九 微生物的无菌操作、分离及纯培养技术313

实验十 菌种保藏技术321

实验十一 噬菌体的检查及效价测定325

实验十二 食用菌的菌种分离及栽培技术328

实验十三 厌氧菌的分离和培养333

实验十四 细菌的生理生化试验335

实验十五 药物敏感试验340

实验十六 微生物诱变育种——紫外线诱变343

实验十七 抗药性突变株的分离351

实验十八 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353

实验十九 大肠菌群数的测定356

实验二十 沉淀反应363

实验二十一 凝集反应368

实验二十二 血凝及血凝抑制实验374

实验二十三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377

实验二十四 疫苗的制备技术380

实验二十五 动物病毒的鸡胚培养382

附录388

参考文献4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