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技档案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科技档案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1783858.jpg)
- 丁海斌,陈凡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2431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技术档案-档案管理-文化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科技档案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技档案的起源1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科学技术1
一、科技的发端1
二、原始社会的基本科技成就2
第二节 科技档案的起源4
一、记录和使用科技档案需要的产生4
二、记录工具的出现5
三、科技档案的萌芽与产生6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科技档案13
第一节 先秦时期科学技术概述13
一、夏、商、西周三代的科学技术13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14
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地图及其他地理档案16
一、先秦时期的地图档案16
二、先秦时期其他类型的地理档案24
第三节 先秦时期的医药档案25
一、中国古代医药档案的产生25
二、早期的医药档案实物26
第四节 先秦时期的天文档案27
一、先秦时期的天文机构与天文观测记录档案27
二、先秦时期的历法档案29
三、先秦时期军事部门的天文档案29
四、《春秋》——史家的天象记录29
五、马王堆帛书《天文气象杂占》中的天象记录32
第五节 甲骨科技档案33
一、甲骨农、牧业科技档案34
二、甲骨天文历法档案34
三、甲骨气象档案36
四、甲骨医药档案36
五、甲骨手工业技术档案37
六、甲骨数学档案37
第六节 先秦时期的科技档案编研成果38
一、《考工记》——手工业技术规范文件汇集39
二、《禹贡》与《山海经》——先秦地理科技档案编研成果40
三、《夏小正》与《甘石星经》——先秦天文观测记录档案编研成果41
第三章 《周礼》中记载的科技档案44
第一节 《周礼》中记载的天文档案44
一、大史所掌之天文历法档案44
二、冯相氏、保章氏所掌管的天文观测记录档案45
三、以占卜吉凶为主要目的所形成的天文档案46
四、《周礼》中所记载的天文历史档案49
第二节 《周礼》中记载的地理档案49
一、主要用于经济活动的天官部门所掌的地图档案50
二、主要用于行政区域划分的地官部门所掌的地图档案50
三、主要用于军事目的的夏官部门所掌管的地图档案51
四、其他地理档案53
第三节 《周礼》中记载的农业科技档案53
一、农业生产档案53
二、有关田地所有权的地傅、地约档案55
第四节 《周礼》中记载的医药档案56
一、关于医药文件、档案的形成与保管者56
二、关于医药档案之种类56
三、涉及疾病流行的档案文件57
第五节 《周礼》中记载的手工业档案58
一、有关建筑业的科技档案58
二、有关制酒业、采矿业等其他手工业技术与生产管理档案59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科技档案62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62
一、农、医、天、算四大学科的发展62
二、手工业生产技术等实用技术的进步63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地图档案63
一、秦代的地图档案及其管理机构63
二、汉代的地图档案及其管理65
三、包含农业地理等内容的综合类档案——上计72
四、综合性编纂物——方志的兴起73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天文历法档案与气象档案75
一、机构设置与制度规范75
二、天象观测记录档案77
三、简牍天文档案77
四、气象记录档案79
五、纬书档案80
六、历史天文档案80
七、天文档案的编纂与天学三志80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医药档案81
第五节 秦汉时期的手工业技术和管理档案83
一、秦汉时期的手工业技术档案83
二、骨签——汉代的手工业管理档案83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档案86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86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地理档案86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图档案86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型地图档案88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集大成式的陆地水文档案编研作品——《水经注》90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天文档案98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天文机构98
二、利用天文观测档案资料进行天文学研究的范例98
三、陈卓对天文档案的编研99
四、其他恒星图像的制作与流传100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科技档案102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科学技术102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地理档案102
一、隋唐五代时期地理档案的收集与管理102
二、隋唐时期地图档案的种类105
三、敦煌遗卷中的地理档案资料110
四、隋唐五代时期的其他地理档案111
五、隋唐五代时期地理档案的编研115
六、隋唐五代的气象档案记录124
第三节 隋唐五代的天文档案125
一、天文档案的形成机构125
二、一行的天文观测127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医药档案130
一、医药事业化与医药档案130
二、医方的收集与汇编132
三、本草(草药)档案的搜集与整理汇编133
第七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科技档案136
第一节 宋辽金元时期的科学技术136
第二节 宋辽金元时期的地图档案136
一、宋辽金元时期地图档案的绘制、收集、管理与利用137
二、宋辽金元时期地图档案的种类141
第三节 宋辽金元时期的地理档案编纂146
一、全国总志的编纂146
二、图经的编纂148
三、地方志的编纂149
第四节 宋代的工程图档案149
一、宋代工程图档案的形成过程149
二、宋代工程图档案的绘制技术151
三、宋代工程图档案的流传情况154
四、宋代工程标准规范文件155
第五节 宋辽金元时期的天文历法档案157
一、宋辽金元时期的天文档案及编研作品157
二、“候簿”与沈括的贡献159
三、苏颂与《新仪象法要》之星图160
四、元代的天文台及天文档案的形成、保管与利用161
五、文学体裁的天文文件——《步天歌》162
六、郭守敬的贡献162
七、黄裳与苏州《天文图》碑163
第八章 明清时期的科技档案164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164
一、传统科学技术的缓慢发展164
二、西方科技知识的传入165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地理档案165
一、明代的地图档案165
二、清代地图档案173
三、明清时期的地震档案182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天文、气象档案182
一、明清时期的天文档案182
二、明清时期的气象档案189
三、现存之清代天文、气象档案194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医药及工程档案196
一、明清时期的医药档案196
二、明清时期的工程档案198
三、清代官样制度与官样档案(以制瓷业为例)203
第五节 中国档案馆现存清代科技档案概述216
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清代科技档案216
二、其他各省、市有关部门收藏的明清科技档案223
第九章 中国古代的水文档案238
第一节 古代的陆地水文档案238
一、水文档案的起源238
二、黄河水系的水文档案238
三、长江水系的水文档案239
第二节 古代的海洋水文档案241
一、海洋潮汐档案241
二、航海图档案242
第十章 中国近现代科技档案的产生与发展245
第一节 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与中国新式工业的产生245
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传入245
二、近现代工业企业的建立和发展248
第二节 明清时期近代科技档案的出现250
一、近代科技档案的出现250
二、清初全国地图的测绘252
三、清末进行的测量与绘图工作及其档案的形成255
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及其所属企业所产生的近代科技档案257
一、近代工矿企业单位的科技档案257
二、清政府有关部门所形成的近代科技档案258
三、现存清代新式政府机构所产生的科技档案259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科技档案的形成与保管261
一、民国时期工业企业建设科技档案261
二、民国时期矿业科技档案的形成与保管264
三、民国时期各种地理档案的形成与保管268
四、民国时期的建筑工程档案273
五、民国时期的水文及水利工程档案279
六、民国时期的医药档案281
七、民国时期的天文气象档案282
第十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档案事业发展的基本过程284
第一节 新中国科技档案工作的建立和初步发展284
一、新中国科技档案工作的开展阶段284
二、科技档案工作的初步发展289
第二节 十年动乱期间的科技档案事业294
一、“文革”前期科技档案事业惨遭破坏294
二、“文革”中的反破坏与一定程度上的恢复工作295
第三节 “文革”后科技档案事业的恢复发展296
一、科技档案工作的初步恢复297
二、全国科技档案工作会议的召开和《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的制定298
三、企业科技档案工作在整顿中提高301
四、科技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302
五、科技档案及其管理向数字化迈进303
第四节 新中国科技档案事业管理机构和科技档案业务部门的建立与发展303
一、国家档案局科技档案工作管理机构的建立与发展303
二、各省档案局科技档案工作管理机构的建立与发展304
第五节 各类科技专业档案馆的建立和发展304
第六节 企业档案工作的新时期305
一、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升级活动305
二、全国企业档案工作会议的召开307
第七节 CAD电子文件的产生与管理314
一、CAD/CAM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概况315
二、CAD的应用提高了图纸管理水平316
三、CAD电子文档的管理及其标准化317
第十二章 新中国各专业科技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321
第一节 城市基本建设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321
一、城市基本建设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初步发展321
二、城市基建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阶段324
三、快速发展新阶段329
第二节 科研档案与建筑工程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337
一、科研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337
二、建筑工程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346
第三节 工业科技档案和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349
一、工业科技档案的建立与发展349
二、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354
第四节 地质档案和测绘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357
一、地质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357
二、测绘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359
第五节 水文、气象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361
一、水文、水利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361
二、气象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362
第六节 海洋、地震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364
一、海洋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364
二、地震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366
第十三章 新中国科技档案管理学和科技档案教育出版工作的产生与发展368
第一节 中国科技档案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368
一、科技档案管理学产生的历史条件368
二、中国科技档案管理学产生的准备时期(1949—1958年)368
三、科技档案管理学的建立时期(1959—1965年)369
四、科技档案管理学研究的发展时期(1977年至今)370
第二节 科技档案教育出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372
一、科技档案教育工作的建立与发展372
二、科技档案刊物和书籍的出版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