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贫困的制度成因 产业分工与交换的经济学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贫困的制度成因 产业分工与交换的经济学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777281.jpg)
- 刘明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0046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贫困-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贫困的制度成因 产业分工与交换的经济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概念、假设与问题1
1.导论3
1.1 问题的提出3
1.2 本研究的意义7
1.3 概念界定9
1.3.1 分工经济与专业化经济9
1.3.2 制度与组织11
1.3.3 交易、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15
1.4 假设前提18
1.4.1 人类行为动机19
1.4.2 人类行为倾向21
1.4.3 人类行为的约束条件23
1.5 均衡还是演化:对经济学研究视角的比较26
1.6 关于分工的理论文献回顾与评述32
1.6.1 关于分工的一般理论回顾32
1.6.2 关于分工的应用研究41
1.7 研究对象与方法:竞争还是合作44
1.8 逻辑思路46
1.9 可能的贡献与创新47
1.10 小结50
第二部分 方法论与工具51
2.经济增长的分工视角53
2.1 关于经济增长的故事53
2.2 广义分工经济与迂回生产效果57
2.3 经济增长的分工演化过程58
2.4 小结61
3.分工经济的产生及其时间含义63
3.1 分工发生的原因63
3.1.1 分工与交换63
3.1.2 绝对利益与比较利益65
3.1.3 报酬递增66
3.2 分工经济的时间含义68
3.2.1 人与机器分工的时间含义69
3.2.2 专业化经济的时间含义70
3.2.3 分工的溢出效应及其时间节约价值72
3.3 小结74
4.比较优势、博弈策略与市场规模75
4.1 比较优势的形成与度量75
4.2 分工演化的动态博弈过程76
4.3 分工策略与市场规模80
4.4 小结82
5.制度、分工演化的路径与绩效83
5.1 制度、分工演化与协调成本83
5.2 权利配置、分工演化与绩效88
5.2.1 契约的不完全性与权利配置88
5.2.2 权利配置、博弈策略与绩效90
5.2.3 权利配置结构的变化与效率93
5.3 经济自由对分工演化的意义95
5.4 小结99
6.不同分工水平的交换:交换权利与贫困101
6.1 交换权利与贫困101
6.2 不同分工水平的交换104
6.2.1 信息不对称与讨价还价优势104
6.2.2 报酬递增技术与竞争优势107
6.3 贫困的真相:古典经济学的解释110
6.4 小结113
第三部分 理论与实证115
7.制度性贫困与自生能力117
7.1 贫困的传统含义和分类117
7.1.1 贫困的含义117
7.1.2 贫困的分类118
7.2 制度性贫困与自生能力119
7.2.1 制度性贫困的含义119
7.2.2 自生能力的含义120
7.2.3 目前对贫困与制度之间关系的研究与问题122
7.3 小结124
8.农民面临的制度性贫困陷阱及其成因125
8.1 背景125
8.2 对农村经济制度的历时关联分析126
8.3 经济制度的共时关联分析129
8.4 农村经济制度变革的路径135
8.5 小结137
9.农地产权冲突、农户的认知和行为139
9.1 《承包法》的农地产权安排及权利冲突139
9.1.1 农地的集体所有权与行政权的冲突140
9.1.2 农地的集体所有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冲突141
9.1.3 物权保护与债权保护的冲突142
9.2 农户对土地流转与长期投资的态度与土地制度偏好——对《承包法》实施前后的比较144
9.2.1 农民对土地流转和长期投资的态度和制度偏好145
9.2.2 不同身份人员的认知比较147
9.3 公平与效率的冲突——解析两难困境154
9.3.1 农地权利不明晰的后果——一个博弈模型154
9.3.2 公平与效率冲突的原因:解析两难困境156
9.3.3 深化农地产权变革的路径158
9.4 小结162
10.农地制度对生产技术的选择效应163
10.1 研究背景163
10.2 承包制下家庭经营农户的投资决策与技术选择偏好165
10.2.1 一个投资回收模型:生产技术、土地承包期限与投资水平165
10.2.2 承包制下农户的技术选择偏好167
10.3 土地流转过程中承包经营农户的技术选择偏好169
10.4 农地制度的选择效应与技术变迁170
10.5 小结173
11.分工抑制与农民的制度性贫困175
11.1 “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175
11.2 影响分工深化的要素177
11.3 分工深化的制度阻碍179
11.4 小结184
12.城乡二元结构与分工演化187
12.1 东、中、西部二元程度比较187
12.2 全国各省市二元程度比较190
12.3 市场化进程、分工水平与经济绩效194
12.4 小结199
第四部分 治理机理分析201
13.制度变迁与分工演化203
13.1 制度变迁的一般原理203
13.2 农村经济制度的供给与需求分析206
13.2.1 农村经济制度的供给分析207
13.2.2 农村经济制度的需求分析209
13.3 制度、权利与分工演化212
13.4 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关联性分析216
13.5 小结219
14.因不自由而贫困:一个启示221
14.1 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概念分歧及其冲突221
14.2 政府的作用及其行为边界225
14.2.1 权利的起源与政府的作用225
14.2.2 政府行为的边界228
14.3 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的关系232
14.4 经济自由、分工演化与制度性贫困234
14.5 小结236
15.结论237
参考文献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