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777024.jpg)
- 刘勇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2868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集体心理学-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团体心理辅导导论1
一、什么是团体1
(一)团体是一种有序的组织1
(二)团体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1
(三)团体成员之间具有互动性2
(四)团体具有整体感2
二、团体的类型2
(一)根据团体目标不同划分2
(二)根据团体成员的背景、问题性质的相似性划分3
(三)根据团体辅导活动的程序性划分4
(四)根据团体的重心和目的不同划分4
(五)根据学校团体辅导的组织模式划分5
(六)根据团体成员的固定程度来划分6
三、团体心理辅导7
(一)什么是团体心理辅导7
(二)团体心理辅导与团体心理治疗7
四、团体心理辅导的特征8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优点8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特征9
五、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9
(一)教育功能9
(二)发展功能10
(三)预防功能10
(四)治疗功能10
六、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与分类10
(一)团体目标的功能10
(二)团体目标的分类11
第二章 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13
一、心理分析式团体治疗13
(一)心理分析式团体的目标13
(二)心理分析治疗过程13
(三)心理分析治疗的基本原理14
(四)心理分析治疗的基本技术18
(五)心理分析式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21
(六)心理分析式团体发展阶段22
(七)心理分析式团体治疗操作方案24
二、行为主义团体治疗26
(一)行为主义治疗的原理26
(二)行为主义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27
(三)行为主义团体治疗的阶段28
(四)不同类型行为主义团体的技术应用32
三、阿德勒式团体咨询42
(一)阿德勒学派的理论观点42
(二)阿德勒理论的团体实践44
(三)阿德勒式团体发展阶段45
(四)阿德勒式团体领导者角色与功能46
(五)阿德勒式的家庭咨询46
四、存在主义团体治疗47
(一)存在主义团体治疗的原理47
(二)存在主义团体治疗的目标48
(三)有关概念在团体治疗的应用48
(四)一个存在的人的基本特征52
(五)存在主义团体治疗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53
五、格式塔团体治疗55
(一)格式塔团体治疗的原理55
(二)格式塔团体治疗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60
(三)格式塔团体治疗技术61
(四)格式塔团体治疗操作方案66
六、理性情绪团体治疗68
(一)理性情绪治疗的背景与基本假设68
(二)理性情绪治疗的原理69
(三)理性情绪治疗团体的目标与特点72
(四)理性情绪治疗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74
(五)理性情绪治疗的技术74
(六)马拉松团体78
七、现实治疗团体理论79
(一)现实治疗的基本原理79
(二)现实团体治疗的过程81
(三)现实团体治疗的技术84
(四)现实治疗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85
八、个人中心式团体治疗86
(一)个人中心治疗的发展86
(二)个人中心治疗的原理88
(三)个人中心式团体治疗的发展阶段92
(四)个人中心式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94
九、沟通分析式团体治疗95
(一)沟通分析的发展与原理95
(二)沟通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96
(三)沟通分析的治疗技术100
(四)沟通分析团体的发展阶段102
(五)沟通分析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102
(六)沟通分析团体操作方案103
十、心理剧团体治疗105
(一)什么是心理剧105
(二)心理剧的构成要素106
(三)心理剧的基本过程107
(四)心理剧的治疗技术107
第三章 团体领导者110
一、团体领导者的角色110
(一)领导者的角色110
(二)调解员的角色110
(三)教育者的角色110
(四)好朋友的角色110
(五)治疗师的角色111
二、团体领导者的素质111
(一)团体领导者的人格特质111
(二)团体领导者的技能112
三、团体领导者(咨询师)的职业道德113
(一)方向与提供信息113
(二)成员的挑选114
(三)保密性114
(四)自愿或非自愿参与115
(五)离开团体115
(六)强迫与压力116
(七)价值观116
(八)公平的治疗117
(九)双重关系117
(十)技术应用118
(十一)发展目标118
(十二)咨询118
(十三)结束治疗119
(十四)评估与随访119
(十五)转诊119
(十六)提高专业水平119
四、协同领导模式120
(一)协同领导的优势120
(二)协同领导的模式121
五、成为一个高效的领导者121
(一)高效领导者的训练途径121
(二)建立个人领导风格的原则122
第四章 团体发展阶段124
一、团体发展阶段的划分124
(一)团体发展五阶段论124
(二)团体发展三阶段论125
二、团体初期定向探索阶段125
(一)团体初期阶段的特征125
(二)领导者的主要任务125
(三)团体成员的主要任务126
(四)不同类型团体聚会开始的方法126
三、团体的转换阶段128
(一)团体转换的特征128
(二)团体成员的任务128
(三)领导者的任务129
(四)焦虑与矛盾冲突的控制129
四、团体工作阶段131
(一)团体工作阶段的特征131
(二)团体成员的任务132
(三)领导者的任务132
(四)团体凝聚力与团体效能133
(五)团体主题的引导134
五、团体的巩固与终结阶段137
(一)巩固与终结阶段的特征137
(二)团体成员的任务138
(三)领导者的任务138
六、团体的追踪与评价阶段139
(一)团体成员的任务139
(二)领导者的任务139
第五章 领导团体的技术140
一、积极倾听140
(一)含义140
(二)工具:支持性聆听测试140
(三)练习:提升聆听技能141
二、反映142
(一)反映的含义142
(二)反映的目的142
(三)示例1142
(四)示例2143
三、澄清143
(一)澄清的含义143
(二)澄清的意义143
(三)示例1143
(四)示例2144
四、面质144
(一)面质的含义144
(二)面质的类型144
(三)面质的原则145
(四)示例1146
(五)示例2146
五、摘论146
(一)摘论的含义146
(二)摘论的功能147
(三)示例1147
(四)示例2147
(五)示例3147
六、解释148
(一)解释的含义148
(二)解释的原则148
(三)示例148
七、催化148
(一)催化的含义148
(二)催化团体的方法148
(三)示例148
八、即刻化149
(一)即刻化的含义149
(二)即刻化的原则149
(三)示例149
九、自我开放150
(一)自我开放的含义150
(二)自我开放的类型150
(三)示例1 示范性自我开放150
(四)示例2 过去积极经验的自我开放150
(五)示例3 过去消极经验的自我开放150
(六)示例4 现在消极经验的自我开放151
(七)示例5 现在积极经验的自我开放151
十、微型演说151
(一)微型演说的含义151
(二)示例 婚姻辅导团体151
十一、提供信息152
(一)提供信息的含义152
(二)示例 亲子教育团体152
十二、鼓励与支持152
(一)鼓励与支持的含义152
(二)示例153
十三、设定团体基调153
(一)团体基调设定的含义153
(二)示例1 严肃基调的团体153
(三)示例2 社交基调的团体154
(四)示例3 面质基调的团体154
(五)示例4 支持基调的团体154
(六)示例5 正式基调的团体154
十四、非语言反应技术154
(一)眼睛的有效运用154
(二)声音的技术157
(三)沉默技术158
(四)非语言反应的训练方法158
十五、关联技术161
(一)关联技术的含义161
(二)关联技术的功能161
(三)示例162
十六、截断技术162
(一)截断技术的含义162
(二)针对漫谈者的截断技术162
(三)针对团体目标的截断技术164
(四)针对主题内容的截断技术164
(五)针对焦点转换的截断技术166
(六)团体聚会结束时的截断技术167
(七)针对成员间争执的截断技术167
(八)针对拯救者成员的截断技术168
(九)截断技术的使用原则169
十七、引导技术169
(一)引导技术的含义及使用目的169
(二)成员沉默的原因169
(三)对沉默成员的引导方法171
第六章 团体计划173
一、团体形成之前的任务173
(一)领导者的任务173
(二)团体成员的任务173
二、团体形成之前的计划拟订174
(一)谁带领团体174
(二)团体规模174
(三)开放式或封闭式团体174
(四)每次团体聚会时间174
(五)聚会场所的选择与布置175
(六)招募与筛选成员175
(七)团体聚会的次数176
(八)选择团体聚会的频率与时间段177
(九)非自愿性团体成员应对策略177
(十)团体契约的签订178
三、团体聚会计划的拟订180
(一)领导者要明确的问题180
(二)选择团体活动的原则180
(三)团体聚会计划的范例180
(四)拟订团体聚会计划的误区184
四、团体辅导计划的设计185
(一)团体活动计划设计的项目185
(二)团体咨询计划186
第七章 团体焦点191
一、团体焦点的建立191
(一)叙述明示法191
(二)活动聚焦法191
(三)绕圈发言192
(四)两两配对活动193
二、团体焦点的维持193
(一)保持团体焦点的时机193
(二)团体焦点维持的时间193
(三)团体焦点维持的方法194
三、团体焦点的转换194
(一)转换团体焦点的时机194
(二)团体焦点转换的方向性194
(三)团体焦点转换的方法195
四、团体焦点的深化197
(一)团体焦点深度图197
(二)促进团体焦点深化的策略198
第八章 团体活动200
一、团体活动的价值200
(一)团体活动的含义200
(二)团体活动的意义200
二、团体活动运用的原则201
(一)团体活动的原则201
(二)示例201
三、团体活动的类型202
(一)书写活动202
(二)肢体活动203
(三)配对活动207
(四)绕圈发言208
(五)创造性道具210
(六)美术工艺活动211
(七)幻想活动211
(八)阅读活动211
(九)回馈活动212
(十)信任活动213
(十一)经验性活动214
(十二)道德两难活动214
(十三)决策活动214
(十四)触摸活动214
四、团体活动的说明215
(一)注意事项215
(二)示例216
五、团体活动的指导216
(一)指导要点216
(二)示例217
六、团体活动后的处理218
(一)团体活动结束后的处理的含义218
(二)处理的事项218
第九章 团体的评价220
一、团体评价的方法220
(一)行为计量法220
(二)心理测验法220
(三)问卷调查法220
二、领导者评价团体221
(一)领导者评价团体的作用221
(二)领导者使用领导过程评价表评估221
三、成员的自我评价222
(一)成员的自我评价的作用222
(二)成员参与度评价223
(三)成员自我行为改变程度的评价224
四、团体结果评价225
(一)评价结果的资料225
(二)评价对成员的调查资料225
五、团体进程评价226
(一)过程性评价226
(二)总结性评价226
(三)追踪性评价226
六、团体动力评价226
(一)团体动力评价的含义226
(二)领导者对团体动力评价227
第十章 首次团体聚会229
一、首次聚会开始的方法229
(一)领导者描述团体性质与目标后作自我介绍229
(二)领导者简述团体后成员作自我介绍230
(三)领导者长篇讲话后直接进入团体的内容230
(四)领导者简要讲话后直接进入团体的内容231
(五)领导者简介团体后成员进行的两两配对231
(六)领导者简介团体后成员借助语句完成活动231
(七)成员自我介绍开始团体活动232
二、协助成员熟悉的方法232
(一)成员自我介绍232
(二)成员介绍的方法233
三、团体气氛的营造234
(一)建立正向的团体气氛234
(二)建立团体信任感234
四、引导成员发言235
(一)引导成员发言的技巧235
(二)示例236
五、讲清团体目标236
(一)讲清团体目标的作用236
(二)示例236
(三)讲清团体目标的步骤237
(四)讲清团体目标的原则237
六、解释领导者的角色239
(一)解释领导者角色的目的239
(二)示例239
七、解释团体进行方式240
(一)解释团体进行方式的目的240
(二)示例240
八、聚焦成员的期望241
(一)聚焦成员期望的目的241
(二)示例241
九、说明团体规则243
(一)利用合适时机说明团体规则243
(二)示例243
十、评估团体舒适度与团体互动形态245
(一)检查成员的团体舒适度245
(二)评估团体互动形态246
十一、聚焦团体内容与团体活动246
(一)聚焦团体的内容与方法246
(二)运用团体活动247
十二、结束团体聚会的方法248
(一)直接告知法248
(二)提问法249
(三)总结法249
(四)绕圈发言249
(五)配对讨论分享法250
(六)书写反应法251
第十一章 团体治疗252
一、团体治疗概述252
(一)团体治疗的含义252
(二)团体治疗的目标252
(三)团体治疗的任务254
二、团体治疗技术254
(一)营造团体治疗气氛254
(二)治疗性讨论与引导255
(三)达成契约256
(四)成员参与技术258
(五)领导者介入技术261
(六)治疗性绕圈发言263
第十二章 家庭治疗266
一、家庭治疗的含义与沿革266
(一)家庭治疗的含义266
(二)家庭治疗的沿革266
二、家庭治疗的理论模式268
(一)系统式家庭治疗268
(二)结构式家庭治疗269
(三)交流式家庭治疗269
(四)行为式家庭治疗272
(五)分析式家庭治疗273
(六)策略式家庭治疗273
(七)网络式家庭治疗274
三、家庭治疗的程序274
(一)诊断与评价275
(二)治疗座位的选择275
(三)心理干预276
四、健康家庭的标准276
(一)感情交融与理解276
(二)接纳成员的差异性277
(三)体贴、关心与互助277
(四)幽默的家庭气氛277
(五)有基本的生活保障277
(六)有生活原则277
第十三章 婚姻治疗278
一、婚姻治疗的理论模式278
(一)婚姻治疗的含义278
(二)婚姻治疗的模式278
二、婚姻治疗的内容与目标279
(一)婚姻治疗的内容279
(二)婚姻治疗的目标279
三、婚姻关系发展阶段280
(一)婚前阶段280
(二)初婚阶段280
(三)生产与养育子女阶段280
(四)子女分离及婚姻后期阶段281
(五)婚姻终尾阶段281
四、婚姻治疗的技术281
(一)转负为正,更改气氛281
(二)提出改善目标,达到现实性的进展282
(三)促进夫妻协调,解决争执282
(四)促进“夫妻联盟”和“婚姻认同”形式282
五、夫妻关系心理辅导283
(一)夫妻沟通障碍的心理分析283
(二)夫妻沟通障碍的辅导原则286
(三)夫妻沟通障碍的辅导程序286
(四)夫妻的性生活心理辅导287
第十四章 团体心理训练290
一、心理训练概述290
(一)心理训练的含义290
(二)心理训练的分类与特点290
(三)心理训练的源泉291
(四)国外心理训练的状况292
(五)国内心理训练状况293
二、职业心理训练294
(一)职业心理训练的类型294
(二)职业心理训练的内容与方法295
(三)职业心理训练的理论297
(四)中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训练方案300
三、自我控制能力训练314
(一)调整自我情绪315
(二)自我探索,处理负面情绪316
(三)把持自我,控制情绪冲动317
(四)探讨两性交往的方式319
(五)自我总结,展望未来320
四、自我意识训练320
(一)自我意识的分类320
(二)自我意识训练活动321
主要参考文献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