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技能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马丹,艾永循,宋文剑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23798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62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92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技能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诊断学基本技能3
第一章 问诊基本技能3
第一节 问诊的基本内容3
第二节 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5
第三节 重点问诊的方法9
第四节 问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1
第二章 全身体格检查12
第三章 实验诊断基本技能25
第一节 临床血液学检测25
一、血液一般检查25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30
三、血栓与止血检测33
第二节 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检测35
一、尿液检测35
二、脑脊液检测40
三、浆膜腔积液检测42
四、粪便检测43
第三节 临床生物化学检查45
一、蛋白质代谢检查45
二、胆红素检查46
三、转氨酶检查47
四、葡萄糖检查47
第四节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49
一、细菌感染免疫检测49
二、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50
第四章 临床心电图检查基本技能52
第一节 常规心电图52
一、心电图的概念52
二、心电图的记录52
三、心电图的分析步骤53
四、心电图报告方式54
五、心电图及其他心电学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55
第二节 心电监护55
一、心电监护导联连接方法55
二、心电图监测的临床意义56
第五章 常用诊断穿刺基本技能57
第一节 骨髓穿刺骨髓活组织检查术57
一、骨髓穿刺术57
二、骨髓活组织检查术58
第二节 淋巴结穿刺及活组织检查术59
一、淋巴结穿刺术59
二、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60
第二篇 内科疾病诊疗基本技能63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基本技能63
第一节 正侧位胸片的X线表现63
一、胸廓63
二、肺64
三、纵隔65
四、横膈65
五、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66
第二节 胸部常见病的X线表现69
一、肺炎69
二、肺结核70
三、肺肿瘤72
四、胸膜病变73
第三节 正常胸部CT74
一、正常胸部肺窗结构74
二、正常胸部纵隔窗结构77
第四节 痰液标本采集82
一、以病原学检查为目的的痰液标本采集83
二、以细胞学检查为目的的痰液标本采集84
第五节 胸腔穿刺术85
一、适应证85
二、禁忌证85
三、操作前准备85
四、操作方法85
五、注意事项86
六、紧急情况的判断及处理86
七、术后记录规范87
八、术后病人的观察重点87
第六节 胸腔积液诊断87
一、胸腔积液分类和发生机制87
二、检测项目88
三、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诊断90
第七节 吸痰及体位引流90
一、经鼻或经口吸痰90
二、经人工气道吸痰91
三、体位引流92
第八节 结核菌素试验92
一、原理92
二、操作方法93
三、注意事项93
四、结果判断93
五、临床意义93
第九节 常规肺功能测定94
一、肺容积(volume)和肺容量(capacity)94
二、通气功能95
三、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96
四、小气道通气功能96
五、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97
六、肺内分流97
七、弥散功能98
八、通气/血流比值(V/Q)98
九、换气功能障碍及临床相关问题98
十、气道反应性测定99
十一、支气管舒张试验100
十二、昼夜变异率100
十三、呼吸中枢敏感性测定100
十四、呼吸肌功能测定100
第十节 血气分析与酸碱失衡101
一、常用血气分析与酸碱测定指标101
二、操作方法103
三、注意事项103
四、酸碱失衡类型103
五、酸碱失衡的结果判断步骤106
六、阴离子间隙在复合性酸碱失衡中的应用106
第十一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107
一、诊断性应用适应证108
二、治疗性应用适应证108
三、禁忌证108
四、操作前准备109
五、检查步骤109
六、并发症110
七、注意事项111
八、术后记录规范111
九、术后观察112
第十二节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112
一、适应证112
二、禁忌证112
三、术前准备112
四、检查方法113
五、并发症113
六、注意事项113
七、术后观察114
第十三节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114
一、适应证114
二、禁忌证114
三、术前准备114
四、操作步骤114
五、并发症115
六、术后注意事项115
第十四节 经皮肺活检115
一、适应证115
二、禁忌证115
三、患者准备115
四、检查室及手术用品、器械的准备115
五、术前用药116
六、操作过程116
七、注意事项116
八、并发症116
第十五节 胸膜针刺活检117
一、适应证117
二、禁忌证117
三、术前准备117
四、操作过程117
五、注意事项118
六、并发症118
第十六节 氧气疗法118
一、氧疗的适应证119
二、给氧的装置和方法119
三、氧疗系统120
四、呼吸衰竭时的氧疗121
五、氧疗的监测121
六、氧中毒及其防治122
七、长期氧疗122
第十七节 机械通气124
一、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124
二、机械通气治疗的适应证127
三、机械通气治疗的禁忌证129
四、机械通气的常用模式和临床应用129
五、机械通气常用参数的设置和调节133
六、机械通气时的监测134
七、机械通气临床应用常见问题与处理136
八、撤机(weaning)138
第二章 循环系统疾病诊疗基本技能140
第一节 血压测量140
一、诊所血压140
二、自测血压141
三、动态血压监测142
第二节 常规心电图操作144
一、对环境的要求144
二、准备工作144
三、皮肤处理和电极安置144
四、描记心电图144
五、心电图机的维护145
第三节 动态心电图145
一、仪器设备的基本要求146
二、检查方法147
三、判读及报告148
四、结果分析149
五、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150
六、适应证151
第四节 阿托品试验153
一、概述153
二、阿托品试验的应用范围153
三、方法153
四、禁忌证153
第五节 经食管心房调搏154
一、概述154
二、适应证154
三、设备154
四、检查前准备155
五、操作过程155
六、判断标准156
七、食管调搏的注意事项157
第六节 普萘洛尔(心得安)试验158
一、概述158
二、方法158
三、判定158
四、禁忌证158
五、注意158
第七节 平板运动试验159
一、概述159
二、运动生理学159
三、活动平板方案159
四、极量及次极量运动试验160
五、心肌缺血阈值160
六、运动试验主要适应证160
七、主要禁忌证161
八、医生及病人的准备162
九、终止运动试验的指征162
十、主要并发症163
十一、运动试验的诊断标准163
十二、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原因164
十三、运动试验对预后的判断164
第八节 心内电生理检查164
一、原理164
二、临床适应证165
三、禁忌证165
四、病人准备165
五、人员组成165
六、心内电生理检查的基本设备165
七、心内电生理检查操作步骤166
八、并发症166
九、心电图记录166
十、程控刺激技术166
十一、临床应用166
第九节 心脏起搏术168
一、临时心脏起搏术168
二、永久心脏起搏术169
第十节 体外心脏电转复172
一、原理172
二、适应证172
三、禁忌证173
四、术前准备173
五、病人准备174
六、操作过程174
七、术后观察175
八、并发症175
第十一节 心导管检查术(冠状动脉造影术)175
一、心导管技术概述175
二、心导管检查的适应证和非适应证176
三、冠状动脉造影方法178
四、左心室造影179
五、病人的评估与准备180
六、术前准备180
七、术后观察注意点180
第十二节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80
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及其评价181
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禁忌证182
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准备183
四、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操作要点183
五、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处理185
六、PCI并发症及防治185
七、术后随访186
第十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187
一、适应证187
二、溶栓前准备187
三、方法187
四、禁忌证188
第十四节 股动脉穿刺术188
一、准备物品188
二、操作方法及步骤189
三、适应证189
四、并发症189
五、注意事项189
六、护理190
第十五节 股静脉穿刺术190
一、解剖位置190
二、方法190
三、护理、拔管与换管190
三、并发症191
四、适应证191
第十六节 心包穿刺术191
一、适应证191
二、禁忌证191
三、操作191
四、注意事项192
第十七节 心肺复苏192
一、成人基本生命支持(BLS)192
二、呼吸与循环的支持方法202
三、自动体外除颤与除颤206
四、心脏骤停的药物治疗211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基本技能216
第一节 胃液分析216
一、适应证216
二、禁忌证216
三、操作前准备216
四、操作方法216
五、注意事项217
六、临床意义217
第二节 十二指肠引流217
一、适应证218
二、禁忌证218
三、操作前准备218
四、操作方法218
五、注意事项218
六、临床意义218
第三节 胃插管术219
一、适应证219
二、禁忌证219
三、操作前准备219
四、操作方法220
五、注意事项220
第四节 胃肠减压术220
一、适应证220
二、禁忌证221
三、操作前准备221
四、操作方法221
五、注意事项221
六、术后记录规范222
第五节 洗胃术222
一、适应证222
二、禁忌证222
三、操作前准备222
四、操作方法222
五、注意事项223
第六节 灌肠术223
一、清洁灌肠223
二、小量溶液灌肠224
三、保留灌肠224
第七节 三腔管的临床应用225
一、适应证225
二、操作前准备225
三、操作方法225
四、注意事项226
五、并发症226
第八节 食管胃24hpH监测227
一、适应证227
二、禁忌证227
三、操作前准备227
四、操作方法227
五、注意事项228
第九节 食管压力测定228
一、适应证228
二、禁忌证229
三、操作前准备229
四、操作方法229
五、注意事项229
第十节 腹腔穿刺术230
一、适应证230
二、禁忌证230
三、操作前准备230
四、操作方法230
五、注意事项231
六、并发症231
七、术后记录规范231
第十一节 肝穿刺术231
一、适应证232
二、禁忌证232
三、操作前准备232
四、操作方法233
五、注意事项233
六、并发症233
七、术后记录规范234
第十二节 内窥镜检查234
一、胃镜检查术234
二、结肠镜检查术236
第十三节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238
一、适应证238
二、禁忌证238
三、操作前准备238
四、操作方法239
五、注意事项239
六、并发症239
第四章 肾脏疾病诊疗基本技能240
第一节 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240
一、适应证240
二、禁忌证241
三、肾穿刺前准备241
四、肾穿刺方法及步骤241
五、注意事项241
六、紧急情况的判断及处理242
七、术后记录规范242
第二节 腹膜透析242
一、腹膜透析的地位242
二、腹膜透析的原理242
三、腹膜透析的装置243
四、腹膜透析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43
五、腹膜透析的开始时机244
六、腹膜透析的基本方式244
七、腹膜透析的处方244
八、腹膜平衡试验245
九、腹膜透析疗效的评价245
十、腹膜透析的并发症245
第三节 血液透析247
一、适应证247
二、禁忌证248
三、透析前准备工作248
四、血液透析装置介绍248
五、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248
六、透析治疗过程中的抗凝剂使用249
七、操作流程249
八、并发症249
九、结果判断250
十、透析后规范记录250
第四节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250
一、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250
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251
三、单纯连续性超滤(SCUF)252
四、CRRT时出现的紧急情况的判断及处理252
五、CRRT的抗凝方法253
六、置换液的配方(目前无固定的商品化置换液)253
七、CRRT治疗后记录规范253
八、CRRT治疗后观察重点253
第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基本技能255
第一节 神经系统检查255
一、一般检查255
二、颅神经检查256
三、运动系统检查259
四、感觉系统检查263
五、反射系统检查263
六、自主神经功能检查265
第二节 意识障碍及检查265
一、意识障碍的程度266
二、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266
三、昏迷病人的检查266
四、昏迷的常见原因及鉴别诊断268
五、昏迷评分量表268
第三节 言语障碍及检查269
一、失语、失用和失认269
二、失语、失用和失认的检查270
三、发音困难271
四、体像障碍、Gerstmann综合征和地理感缺失272
五、体像障碍、Gerstmann综合征和地理感障碍的检查272
六、记忆检查273
第四节 腰椎穿刺术273
一、适应证273
二、禁忌证273
三、方法273
四、注意事项274
五、术前、术后护理274
第五节 脑脊液检查274
一、标本采集274
二、检验项目275
三、临床应用279
第六节 眼底检查法279
一、方法280
二、注意事项280
第三篇 儿科疾病诊疗基本技能283
第一章 儿科病历书写及体格检查283
第一节 儿科病历书写283
一、儿科病历的基本要求283
二、儿科病史采集的特点283
三、儿科病历格式及内容284
第二节 儿科体格检查285
一、儿科体格检查的特点285
二、儿科体格检查的内容286
第二章 儿科疾病常用诊疗操作288
第一节 静脉穿刺术288
一、股静脉穿刺术288
二、颈外静脉穿刺术288
第二节 动脉穿刺术289
一、适应证289
二、操作方法289
三、注意事项289
第三节 肌肉注射术289
一、适应证289
二、操作方法289
三、注意事项290
第四节 皮下注射术290
一、适应证290
二、操作方法290
三、注意事项290
第五节 皮内注射术291
一、适应证291
二、操作方法291
三、注意事项291
第六节 心内注射术291
一、适应证291
二、操作方法291
三、注意事项291
第七节 后囟穿刺术292
一、适应证292
二、操作方法292
三、注意事项292
第八节 硬脑膜下穿刺术292
一、适应证292
二、操作方法292
三、注意事项292
第九节 侧脑室穿刺术293
一、适应证293
二、操作方法293
三、注意事项293
第十节 胸腔穿刺术293
一、适应证293
二、操作方法293
三、注意事项294
第十一节 腹腔穿刺术294
一、适应证294
二、操作方法294
三、注意事项295
第十二节 腰椎穿刺术295
一、适应证295
二、操作方法295
三、注意事项295
第十三节 骨髓穿刺术296
一、适应证296
二、操作方法296
三、注意事项296
第十四节 膀胱穿刺术296
一、适应证296
二、操作方法296
三、注意事项297
第十五节 导尿术297
一、适应证297
二、操作方法297
三、注意事项297
第十六节 颅骨透照术298
一、适应证298
二、操作方法298
三、注意事项298
第十七节 给氧法298
一、适应证298
二、操作方法298
三、注意事项299
第十八节 鼻饲法299
一、适应证299
二、操作方法300
三、注意事项300
第十九节 洗胃法300
一、适应证300
二、操作方法300
三、注意事项301
第二十节 灌肠术和排气法301
一、适应证301
二、操作方法301
三、注意事项301
第二十一节 通便法302
一、适应证302
二、操作方法302
三、注意事项302
第二十二节 咽拭子培养法302
一、适应证302
二、操作方法302
三、注意事项302
第二十三节 雾化吸入疗法303
一、适应证303
二、操作方法303
三、注意事项303
第二十四节 小儿血压测量法303
一、适应证303
二、操作方法303
三、注意事项303
第二十五节 新生儿复温保暖法304
一、适应证304
二、操作方法304
三、注意事项304
第二十六节 光照疗法304
一、适应证304
二、操作方法304
三、注意事项305
第二十七节 小儿心肺复苏术305
一、适应证305
二、操作方法305
三、注意事项307
第二十八节 气管异物急救术307
一、适应证307
二、操作方法307
三、注意事项308
第四篇 外科疾病诊疗基本技能311
第一章 外科手术基本知识311
第一节 手术的基本概念311
一、手术的含义311
二、外科基本操作处置技术的内容311
三、手术治疗疾病的范围311
四、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关系311
第二节 手术的分类312
一、按手术时机分类312
二、按术中接触细菌情况分类312
三、按手术治疗彻底程度分类312
四、按手术程序分类313
五、按手术规模大小分类313
第三节 伤口分类及其愈合分级313
一、伤口分类313
二、伤口愈合分级314
第四节 手术用品的灭菌消毒与处理314
一、手术用品的灭菌314
二、手术用品的消毒314
三、手术用品的处理315
第五节 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315
一、一般准备315
二、洗手315
三、泡手316
四、穿手术衣316
五、戴手套317
第六节 病人的术前准备317
一、一般准备317
二、特殊准备318
三、皮肤一般准备及手术区皮肤消毒318
第七节 病人的术后处理319
一、一般处理319
二、各种不适的处理319
三、术后并发症的处理321
第八节 手术区无菌巾、单铺盖方法321
一、无菌巾、单铺盖的一般原则321
二、常用手术部位铺盖方法321
第九节 手术小组人员的位置、职责、配合322
一、手术小组人员的位置及职责323
二、手术小组人员的配合324
三、术者与麻醉师的配合325
四、对初学者的要求325
第十节 术中器械的传递与手势暗语326
一、常用器械传递326
二、传递器械物品的手势暗语326
第十一节 手术操作基本原则及要求327
一、无菌技术操作基本原则327
二、无创技术操作基本原则327
三、无瘤技术操作基本原则328
四、技术操作要求328
第十二节 手术室工作制度328
第二章 常用手术器械及其使用330
第一节 手术刀及其使用330
第二节 手术剪及其使用331
第三节 手术镊及其使用332
第四节 血管钳及其使用333
第五节 持针钳及其使用334
第六节 组织钳及其使用334
第七节 布巾钳及其使用334
第八节 缝合针及其使用335
第九节 缝合线及其使用335
第十节 探子及其使用336
第十一节 刮匙及其使用336
第十二节 拉钩及其使用336
第十三节 卵圆钳及其使用337
第十四节 其他器械及用途337
第三章 手术基本操作技术338
第一节 切开338
一、皮肤切口的选择和切开原则338
二、组织切开的要求及方法338
第二节 解剖339
一、解剖层面339
二、分离方法339
三、要求及操作技巧340
第三节 止血340
一、压迫止血341
二、钳夹止血341
三、结扎止血341
四、电凝止血341
五、止血带止血341
六、术中紧急出血的处理341
第四节 结扎342
一、结扎种类342
二、打结方法343
三、打结技巧及注意事项344
第五节 缝合344
一、缝合方法分类344
二、缝合程序345
三、缝合技术操作要求345
四、各种组织、器官缝合方法346
第六节 引流354
一、常用引流物及其使用354
二、引流注意事项355
第四章 伤口换药技术356
第一节 伤口换药概述356
一、伤口换药的目的356
二、伤口换药的适应证356
三、伤口的基本形态特征357
第二节 关于伤口换药的几个基本问题357
一、伤口局部用药357
二、伤口局部引流的原则357
三、伤口换药的间隔时间358
四、伤口换药与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关系358
第三节 换药室的设置及配备359
一、换药室的设置359
二、换药室的配备359
第四节 换药室工作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359
第五节 换药常用物品及其用途360
一、一般物品及其用途360
二、常用引流物及其用途360
三、常用药物制剂及其用途361
第六节 伤口包扎固定材料及方法362
一、包扎固定材料及其使用362
二、常用部位包扎固定方法363
第七节 换药前准备365
一、病人的准备365
二、操作者的准备365
三、器械物品的准备365
第八节 换药技术操作步骤366
一、敷料的解除366
二、伤口周围皮肤清洁消毒366
三、伤口分泌物分析367
四、伤口的处理367
五、覆盖敷料369
六、污物及污染器械的处理369
第九节 伤口换药常用的其他技术370
一、浸泡疗法370
二、暴露疗法370
三、湿敷疗法370
四、湿纱布裹敷疗法370
五、伤口胶布拉拢技术371
第十节 几种特殊伤口的处理371
一、严重化脓性感染伤口371
二、慢性体表溃疡372
三、窦道373
四、瘘管373
第十一节 伤口延迟愈合的原因及其处理374
一、引流不畅374
二、异物存留374
三、慢性骨髓炎374
四、坏死组织存留375
五、局部血运不良375
六、伤口性质特殊375
七、换药技术不当375
八、蛋白质缺乏症375
九、维生素缺乏376
十、糖尿病376
第十二节 换药过程中常见意外情况及其防治376
一、伤口急性大量出血376
二、晕厥376
第五章 清创缝合术378
第一节 开放性损伤概述378
第二节 清创缝合术基本概念378
第三节 清创缝合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原则379
一、病人的准备379
二、器械及物品的准备379
三、术后处理原则380
第四节 一般部位损伤清创缝合步骤380
一、术前准备380
二、操作步骤380
三、术后处理382
第五节 头皮损伤清创缝合术要点382
一、术前准备382
二、操作要点383
三、术后处理383
第六节 面部损伤清创缝合术要点384
一、术前准备384
二、操作要点384
三、术后处理385
第七节 手外伤清创缝合术要点385
一、术前准备385
二、操作要点385
三、术后处理386
第八节 几种特殊原因损伤的局部处理386
一、小面积烧烫伤386
二、火器伤387
三、刺伤387
四、狗咬伤387
五、牲口咬伤388
六、毒蛇咬伤388
七、蜂蜇伤388
第九节 清创缝合术常见失误388
一、伤口周围皮肤清洗不当388
二、伤口周围皮肤消毒不当388
三、伤口清理不当389
四、无菌技术操作不当389
五、皮肤缝合技术欠佳389
六、麻醉效果不完善389
七、止血或引流不当389
八、包扎制动不妥390
第六章 其他常用诊疗术391
第一节 导尿术391
一、适应证391
二、器械准备391
三、方法391
四、注意事项392
第二节 止血带的应用393
一、适应证393
二、使用方法393
三、注意事项394
第三节 中心静脉压测定394
一、适应证394
二、方法394
三、中心静脉压装置的使用395
四、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395
第五篇 妇产科疾病诊疗基本技能399
第一章 妇产科常用基本操作技术399
第一节 盆腔检查399
一、盆腔检查时应注意的问题399
二、检查方法399
第二节 外阴消毒法401
一、外阴、阴道消毒401
二、会阴擦洗402
三、阴道擦洗402
第三节 妇产科常用冷热敷法403
一、会阴热敷403
二、冷敷法403
第四节 常用外用给药法404
一、目的404
二、物品准备404
三、方法与步骤404
四、注意事项405
第二章 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406
第一节 阴道分泌物检查406
一、阴道清洁度检查406
二、病原微生物检查406
第二节 活组织检查术408
一、活组织检查408
二、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410
三、诊断性刮宫411
第三节 子宫输卵管检查412
一、输卵管通液术412
二、子宫输卵管造影412
三、妇科内镜检查输卵管414
第四节 常用穿刺检查414
一、妇科 经阴道后穹隆穿刺术414
二、产科 经腹壁羊膜腔穿刺术415
第五节 妇产科内窥镜检查417
一、产科内窥镜检查417
二、妇科内窥镜检查418
第三章 围生期保健及监护424
第一节 孕妇监护424
一、产前检查时间424
二、首次产前检查424
第二节 临产诊断及产程处理427
一、先兆临产与临产诊断427
二、产程分期及处理428
第四章 产科常用操作技术431
第一节 阴道检查431
一、基本概念431
二、适应证431
三、检查步骤431
四、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431
第二节 引产术432
一、缩宫素静滴引产术432
二、人工破膜术433
第三节 会阴切开缝合术及会阴裂伤缝合术434
一、会阴切开缝合术434
二、会阴裂伤修补术435
第四节 宫颈环扎术436
一、宫颈环扎术436
第五节 阴道助产术437
一、胎头吸引术437
二、产钳术439
三、臀位阴道助产术441
第六节 剖宫产术444
一、手术指征445
二、有关麻醉问题445
三、腹壁切口选择445
四、手术方式445
五、剖宫产手术注意事项447
六、新式剖宫产术447
第七节 胎盘剥离术448
一、基本概念448
二、适应证448
三、术前准备448
四、手术步骤449
五、注意事项449
第五章 计划生育450
第一节 工具避孕450
一、宫内节育器450
二、屏障避孕法452
第二节 紧急避孕方法453
一、药物紧急避孕453
第三节 输卵管绝育术454
一、经腹输卵管绝育术454
二、输卵管夹绝育术455
三、腹腔镜下输卵管绝育术456
第四节 人工终止妊娠术及中期妊娠引产术457
一、药物终止早期妊娠457
二、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458
三、中期妊娠引产术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