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言文字文献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语言文字文献学
  • 高尚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230921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汉字-文字学;汉语-文献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言文字文献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文献及文献学的涵义2

二 文献学与语言学的关系5

三 学习文献学的意义7

上编 文献编13

第一章 文字学文献13

第一节 甲骨文献13

一 甲骨文的发现与整理13

二 甲骨文的形体特点16

三 甲骨文的研究成果19

第二节 金文文献22

一 金文概况及其形体特点22

二 金文整理、研究成果26

第三节 《说文解字》系列文献31

第四节 其他文字学文献36

第二章 音韵学文献49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音韵学文献49

第二节 汉魏六朝时期的音韵学文献50

一 经史子集注音文献50

二 音韵学专著文献51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音韵学文献51

一 经史子集注音文献52

二 音韵学专著文献52

第四节 宋元时期的音韵学文献53

一 经史子集注音文献54

二 音韵学专著文献54

第五节 明代的音韵学文献57

一 经史子集注音文献57

二 音韵学专著文献58

第六节 清代的音韵学文献59

一 经史子集注音文献60

二 音韵学专著文献60

第七节 现当代的音韵学文献61

第三章 训诂学文献69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训诂学文献69

第二节 两汉时期的训诂学文献70

一 经注等文献70

二 《尔雅》、《小尔雅》系列文献71

三 《释名》系列文献75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训诂学文献76

一 经史子集注等文献77

二 《广雅》系列文献77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训诂学文献78

一 经史子集注疏文献79

二 《经典释文》系列文献79

第五节 两宋时期的训诂学文献80

一 经史子集注疏文献80

二 雅类文献81

第六节 元明时期的训诂学文献82

一 经史子集注释文献82

二 雅类文献83

第七节 清代的训诂学文献83

一 经史子集注疏文献84

二 几部重要的训诂名著86

第八节 现当代的训诂学文献88

一 经史子集注释成果88

二 训诂学理论、训诂学史著作89

第四章 语法学文献92

第一节 古代的语法学文献92

第二节 近现代的语法学文献95

第三节 当代的语法学文献98

第五章 修辞学文献112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的修辞学文献112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修辞学文献116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修辞学文献121

第四节 宋金元时期的修辞学文献122

第五节 明代的修辞学文献126

第六节 清代的修辞学文献128

第七节 近现代的修辞学文献130

第八节 当代的修辞学文献132

第六章 方言学文献139

第一节 周秦汉晋时期的方言学文献139

第二节 隋唐宋元时期的方言学文献142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方言学文献144

第四节 现当代的方言学文献144

中编 检索编157

第七章 语言学书籍的检索157

第一节 语言学专科书目157

第二节 综合性书目158

第三节 重要书目的查法160

第八章 语言学论文的检索170

第一节 语言学论文索引170

第二节 报刊目录索引171

第三节 语言类期刊173

第四节 语言学论文集175

第五节 语言学家文集177

第九章 文字的检索179

第一节 查生僻字、难字179

第二节 查文字的不同形体189

第三节 查检文字的声韵197

第十章 词语的检索203

第一节 查语文类词语203

一 查联绵词、虚词205

二 查方言俗语207

三 查成语典故210

第二节 查百科、专科知识类词语212

一 查百科知识词语213

二 查语言学专科知识词语215

第三节 查新词语216

第十一章 训诂资料的检索218

第一节 训诂学专著218

第二节 经史子集诸类注释名著221

第十二章 句子的检索223

第一节 语句词典223

第二节 语句索引225

第三节 类书233

第十三章 语言学人物资料的检索240

第一节 人名辞典240

第二节 人物资料索引243

一 名号索引243

二 传记资料索引244

第三节 人物年表、年谱、传记集245

第四节 百科全书、类书247

第十四章 年代、历日的检索248

第一节 历史纪年表248

第二节 历日对照表252

附录一 甲子表255

附录二 岁星纪年、太岁纪年对应图256

附录三 月份异称一览258

下编 知识编261

第十五章 目录学知识261

第一节 目录与目录的起源261

第二节 目录的功用262

一 反映图书状况262

二 考辨学术源流262

三 指导读书治学263

第三节 目录的种类264

一 官修目录264

二 史志目录270

三 私家目录275

四 现当代出版的图书目录280

第十六章 版本学知识284

第一节 版本及版本的功用284

第二节 各时代的版刻情况和特点287

一 唐代刻本287

二 五代刻本288

三 宋代刻本288

四 元代刻本291

五 明代刻本294

六 清代刻本297

第三节 版本的种类299

一 依抄写情况不同而划分299

二 依写刻时间、修订情况而划分299

三 依刻印质量而划分301

四 依印刷、装帧、版式等而划分301

五 依刻印地区不同而划分303

六 依刻印单位不同而划分304

七 依收藏、流传和珍贵情况而划分306

八 依用途而划分308

第四节 版本的鉴定308

一 牌记308

二 序跋309

三 题识、校记310

四 藏书印记310

五 刻工311

六 避讳312

七 内容313

八 文字313

第十七章 校勘学知识315

第一节 书籍中常见的错误316

一 误字316

二 脱文318

三 衍文318

四 倒文319

第二节 校勘的准备工作321

一 广搜异本,确定底本321

二 搜集有关引文321

第三节 校勘的方法324

一 对校法325

二 本校法326

三 他校法328

四 理校法329

第十八章 注释学知识331

第一节 注释的兴起与发展331

第二节 注释的内容336

一 释人336

二 释物337

三 释天地338

四 释礼俗、制度、典故339

五 释一般性词语340

六 注音341

第三节 注释的方法和要求342

一 注释的方法342

二 注释的要求344

第十九章 古籍阅读知识347

第一节 古汉语知识347

一 句读347

二 文字348

三 音韵349

四 语法350

五 方言俗语351

第二节 典章制度知识352

第三节 典故知识353

第四节 称谓知识354

第五节 纪时知识355

第二十章 工具书知识357

第一节 工具书的类型358

一 书目358

二 索引359

三 文摘360

四 字典、词典361

五 百科全书362

六 类书364

七 年鉴367

八 表谱370

第二节 工具书的排检方法371

一 笔画法371

二 部首法371

三 音序法373

四 号码法375

五 分类法380

后记3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