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老子真义及宇宙基律发现的由来 兼论孔子与老子思想的异同 第1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老子真义及宇宙基律发现的由来 兼论孔子与老子思想的异同 第1部
  • 史明明,史伟著 著
  • 出版社: 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
  • ISBN:962873554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老子真义及宇宙基律发现的由来 兼论孔子与老子思想的异同 第1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述“道”的含义:大道与小道、抽象与具体、“虚空”与实有的相反相成(1973年拟原始稿,1982年仲夏定初稿,1997年春改写、扩写)1

第一章 附文:“道”是“虚空”能场与有重物质的相反相成(2001年季春、仲夏)14

一 现代自然科学家关于“有‘无’相生”(有重实物粒子与“虚空”能场相互转化)的论证14

二 关于1997年春及2001年夏作者对“恒道”、“大道”片面理解的两次自我更正19

第二章 相反相成是道的基本属性之一(即宇宙基律之一)21

第三章 用自然无为(遵循自然规律不妄为)的方法取得实效24

第四章 “虚空”(“无”)与实有(有)的相反相成26

第五章 与其看重智巧、仁义,不如保持单纯、质朴(?!)28

第六章 “虚空”之道妙用无穷31

第七章 赞美大公无私的氏族社会首领:圣人33

第八章 论社会首领的思想行为准则35

第九章 物极必反也是道的基本属性37

第十章 人类深刻地认识和掌握了道,就叫“玄德”39

第十一章 “虚空”与实有的相反相成构成万物41

第十二章 规劝春秋贵族学习原始圣人的质朴品德43

第十三章 回忆天下为公的氏族社会45

第十四章 “虚空”、抽象是大道的根本“状态”47

第十五章 与大道保持一致的修道者50

第十六章 认识掌握了“虚空”的大道才有前途52

第十七章 顺应自然、不肯妄为的圣人54

第十八章 提倡仁义、智巧不如回归质朴的氏族社会(?!)56

第十九章 只有恢复朴素传统,社会才能彻底变好58

第十章 淡泊、恬静的修道者60

第二十一章 抽象“虚空”的大道包含着具体实有的胚胎63

第二十二章 物极必反律的运用:谦虚才能日有所进65

第二十三章 不自满的才能添加,太刚强的容易折断67

第二十四章 符合道性者才能久长69

第二十五章 天地之母的名字叫“大道”,人类应仿效遵循它71

第二十六章 宇宙存在中的凝聚者是发散者的中心73

第二十七章 规劝贵族君主以圣人为范,循大道济物利人75

第二十八章 大道的赞美诗77

第二十九章 规劝贵族不要主观妄为79

第三十章 反对强暴不义之战81

第三十一章 修道者如何正确地看待战争83

第三十二章 质朴的、能适可而止的守道者才能成为理想社会的首领85

第三十三章 自知、自制、知足、守本的修道者必能久长87

第三十四章 道(宇宙客观存在)是大道与小道的相反相成88

第三十五章 有道者必能受到人民的拥戴,致使天下太平90

第三十六章 运用道性以退为进,以柔胜刚92

第三十七章 守持大道,保持虚静向上的势头94

第三十八章 提倡仁义等下德只能治标,返回古朴的上德才能治本(?!)96

第三十九章 学会大道的单纯、谦下,才能处于向上趋势101

第四十章 正言若反不易理解,可其效用无穷104

第四十一章 物极必反,因此新生、柔弱者大有前途107

第四十二章 道在阴阳的相反相成中化生万物109

第四十二章 附文1:孔子与老子在宇宙理论方面的同异(2001年季夏)112

一 孔子的宇宙进化论112

二 孔子与老子的自然之道大同“小异”,但运用于社会则产生了较大分歧114

第四十二章 附文2:论阴聚与阳散(1974年季夏)118

第四十三章 无为(不妄为)的目的是达到有为(妄为)达不到的效果123

第四十四章 依据物极必反律规劝贵族知足、知止125

第四十五章 效用无穷的大道却是抽象“虚空”的126

第四十六章 天下人全都知足少欲,就能消除战争的根源128

第四十七章 通过对万物的抽象思维,才能认识大道130

第四十八章 循道而行,不主观妄为,就没有什么事办不成132

第四十九章 原始社会首领是百姓真正的公仆134

第五十章 无私、忘我的养生之道136

第五十一章 道与德(大道与得道)的相反相成138

第五十二章 修道才能平安、永久140

第五十三章 违反大道的贵族已沦为衣冠大盗142

第五十四章 如何使道德修养普及于天下144

第五十五章 符合知和(守柔、不过强)的道性才能永葆青春146

第五十六章 掌握柔静之道将成为天下最高贵的人148

第五十七章 文明进步反导致社会道德败坏,返朴归真才是根治良策150

第五十八章 社会首领要学习原始圣人温和宽大的治理原则152

第五十九章 向农夫学习遵循大道,顺应自然155

第六十章 回复古朴之道,“德”在人间必交相归聚157

第六十一章 规劝春秋列国贵族统治者停止战争,求得和平统一159

第六十二章 从上到下贯彻大道,让全体人民受益获救161

第六十三章 无为与有为的相反相成163

第六十四章 无为是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有为165

第六十五章 抛弃智巧、利器,回复古朴社会(?!)167

第六十六章 理想中完美的古朴社会首领:圣人170

第六十七章 向往朴素、平等、安宁、幸福的远古氏族社会172

第六十八章 无私、无积的远古社会175

第六十九章 提倡慈爱、俭朴、无争177

第七十章 建树“不争之德”的圣人人选180

第七十一章 反对侵凌不义之战182

第七十二章 大道之说不被人理解实行,为什么?184

第七十三章 争取成为思想健全的有道者187

第七十四章 人类对生存的渴求不可压制189

第七十五章 循道而行,不敢妄为,才能不战而胜191

第七十六章 提倡平等法治,使人民因活得不错而珍惜生命193

第七十七章 重视平民的生存权197

第七十八章 新生向上的柔弱者胜过行将衰退的刚强者199

第七十九章 反对贵族盘剥,向往远古的朴素平等201

第八十章 乐于接受人民监督的远古首领:圣人203

第八十一章 有德的圣人靠执掌社会契约(平等法律)来管理天下205

第八十一章 附文1:关于原始大同社会(并论孔子与老子在社会学说方面的同异)(2001年夏、秋)209

一 神农时代的氏族大同公有制209

二 神农末期,纯粹德治为何失效?210

三 轩辕时代的原始大同公有制211

四 唐尧如何被人民公选为氏族联盟首领213

五 斯巴达王内比斯重建原始平等大同社会214

六 老子与孔子都向往、赞美原始大同社会214

七 从虞舜到夏禹:原始大同制的衰落216

八 老子与孔子论私有制、等级制的产生217

九 孔子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于仁与义的相反相成中,因而提倡仁义之政,礼教之治219

十 远古社会德治(仁政)与法治(维护正义的平等法治)的渐变与质变228

第八十一章 附文2:从《礼记·礼运》篇看孔子朴素辩证的社会理论(2004年春)235

附记252

新书预告2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