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管员必读 网络管理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达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4864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55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675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管理-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管员必读 网络管理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Windows Server 2003 R2篇3
第1章 Windows Server 2003 R2主要功能和特性3
1.1 Windows Server 2003的三次重大更新和Windows Server 2008展望4
1.1.1 Windows Server 2003的三次重大更新4
1.1.2 Windows Server 2008主要新功能展望8
1.2 Windows Server 2003的主要网络管理功能10
1.2.1 Windows Server 2003新增或改进功能对照表10
1.2.2 服务器可靠性方面的主要功能14
1.2.3 服务器可用性方面的改进17
1.2.4 服务器可伸缩性方面的改进19
1.2.5 服务器可管理性方面的改进20
1.2.6 服务器安全性方面的改进22
1.2.7 服务器远程管理方面的改进25
1.2.8 Active Directory功能方面的改进27
1.2.9 磁盘和文件管理功能方面的改进30
1.2.10 网络协议和技术方面的改进32
第2章 用户和组管理35
2.1 Windows Server 2003本地用户和组36
2.1.1 本地用户和组账户36
2.1.2 本地组的默认安全设置40
2.2 域用户和组43
2.2.1 Active Directory命名43
2.2.2 域默认用户账户类型45
2.2.3 域组账户47
2.2.4 组作用域51
2.3 “Active Directory用户的计算机”容器和组织单位54
2.3.1 “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管理单元基本结构54
2.3.2 组织单位(OU)55
2.4 域用户的管理56
2.4.1 新建域用户账户57
2.4.2 重设用户密码59
2.4.3 复制用户账户60
2.4.4 利用Ldifde.exe来实现域用户账号的批量添加61
2.4.5 利用CSVDE命令实现域用户账户的批量添加65
2.4.6 利用脚本批量添加域用户账户69
2.4.7 移动用户账户71
2.4.8 删除用户账户72
2.5 用户账户属性配置72
2.5.1 基本选项配置73
2.5.2 设置登录时间74
2.5.3 限制用户登录的主机74
2.5.4 禁用或启用用户账户75
2.5.5 配置用户的所属组76
2.5.6 其他属性配置77
2.6 域组管理78
2.6.1 新建组78
2.6.2 将成员添加到组80
2.6.3 允许Anonymous Logon组中的成员成为Everyone组中的成员81
2.6.4 转换组类型82
2.6.5 更改组作用域83
2.6.6 删除组83
第3章 用户配置文件的配置与管理85
3.1 用户配置文件86
3.1.1 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用户配置文件新功能86
3.1.2 用户配置文件类型和使用用户配置文件的优点87
3.1.3 执行常见用户配置文件任务的新方法88
3.1.4 用户配置文件的内容89
3.1.5 使用用户配置文件的经验与建议90
3.2 用户配置文件的使用与管理92
3.2.1 漫游用户配置文件的创建92
3.2.2 复制用户配置文件94
3.2.3 删除用户配置文件94
3.2.4 在配置文件中添加主文件夹96
3.2.5 重定向“我的文档”99
3.3 用户登录脚本配置102
3.3.1 脚本文件基础102
3.3.2 登录脚本可用环境变量103
3.3.3 登录脚变量的设置方法105
3.3.4 创建登录脚本106
3.3.5 配置域用户登录脚本107
第4章 磁盘系统管理109
4.1 磁盘管理概述110
4.1.1 与磁盘管理有关的术语110
4.1.2 磁盘管理窗口112
4.1.3 分区样式113
4.2 管理磁盘116
4.2.1 初始化新磁盘116
4.2.2 查看磁盘属性117
4.2.3 将基本磁盘转换成动态磁盘119
4.2.4 将动态磁盘转换为基本磁盘121
4.2.5 远程磁盘管理122
4.3 管理基本卷124
4.3.1 指派、更改或删除驱动器号124
4.3.2 将分区标记为活动分区(仅限于32位)125
4.3.3 创建分区或逻辑驱动器127
4.3.4 扩展基本卷130
4.4 管理镜像卷131
4.4.1 创建镜像卷131
4.4.2 创建和测试镜像系统或启动卷(仅限于32位)134
4.4.3 中断镜像关系136
4.4.4 从镜像卷中删除镜像137
4.4.5 重新连接磁盘并修复镜像卷138
4.4.6 用另一磁盘上的新镜像替换出现故障的镜像139
4.5 磁盘配额基础140
4.5.1 磁盘配额的主要作用140
4.5.2 磁盘配额和用户141
4.5.3 磁盘配额和卷141
4.5.4 磁盘配额项更新141
4.5.5 磁盘配额和转换为NTFS的卷142
4.6 磁盘配额的使用与管理142
4.6.1 启用磁盘配额142
4.6.2 删除磁盘配额144
4.6.3 查看用户的磁盘配额信息145
4.6.4 添加新配额项146
4.6.5 创建配额报告147
4.6.6 将配额设置导出到其他卷上147
第5章 文件系统管理149
5.1 文件服务器的配置150
5.1.1 文件服务器的主要功能150
5.1.2 文件服务器配置之前的准备150
5.1.3 配置文件服务器151
5.2 文件夹共享156
5.2.1 文件服务器中的“文件夹共享”选项157
5.2.2 文件夹共享权限159
5.2.3 共享文件夹的创建与配置160
5.2.4 特殊共享资源165
5.2.5 共享文件夹的卷影副本管理166
5.3 NTFS文件和文件夹访问权限的配置168
5.3.1 文件和文件夹的权限168
5.3.2 设置、查看、更改或删除文件和文件夹权限170
5.3.3 NTFS文件访问权限属性172
5.4 分布式文件系统(DFS)基础174
5.4.1 分布式文件系统概述174
5.4.2 DFS特性和安全考虑176
5.5 创建DFS177
5.5.1 创建DFS根目录177
5.5.2 添加DFS根目标180
5.5.3 添加DFS链接182
5.5.4 添加目标183
第6章 活动目录管理187
6.1 Active Directory基础188
6.1.1 Active Directory目录数据存储188
6.1.2 Active Directory的内容189
6.1.3 Active Directory安全性190
6.1.4 Active Directory中的访问控制192
6.1.5 Active Directory客户端195
6.2 有关Active Directory的操作建议196
6.2.1 “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的操作建议196
6.2.2 指派Active Directory对象权限的操作建议199
6.3 利用Active Directory发布资源200
6.3.1 发布用户和计算机200
6.3.2 发布共享打印机200
6.3.3 发布共享文件夹202
6.4 利用Active Directory管理域控制器202
6.4.1 Active Directory服务器角色202
6.4.2 重命名域控制器203
6.4.3 删除域控制器205
6.4.4 降级失败后的Active Directory数据删除208
6.5 利用Active Directory管理域212
6.5.1 域树和林212
6.5.2 域和林功能级别214
6.5.3 提升域功能级别216
6.5.4 使用不同域控制器管理域217
6.5.5 管理不同域218
6.5.6 重命名域218
6.5.7 从Windows NT 4.0域升级到Windows Server 2003域223
6.5.8 从Windows 2000域升级到Windows Server 2003域226
6.6 管理信任228
6.6.1 域信任基础228
6.6.2 域信任类型229
6.6.3 验证信任230
6.6.4 删除信任232
6.6.5 创建快捷信任232
6.7 Active Directory复制管理236
6.7.1 Active Directory目录复制基本思路236
6.7.2 站点概述238
6.7.3 目录复制原理240
6.7.4 站点内的复制241
6.7.5 站点间的复制241
6.7.6 站点建立的适当考虑242
6.8 目录复制配置243
6.8.1 创建站点243
6.8.2 创建站点链接244
6.8.3 创建子网并将其与站点关联245
6.9 管理复制246
6.9.1 配置站点链接246
6.9.2 配置站点链接桥247
6.9.3 配置首选桥头服务器248
6.10 “Active Directory架构”管理单元的安装249
6.11 Active Directory命令行管理工具251
6.11.1 用来管理Active Directory的命令行工具251
6.11.2 Active Directory支持工具251
第7章 组策略管理253
7.1 组策略基础254
7.1.1 组策略概述254
7.1.2 组策略对象255
7.1.3 组策略处理和优先级258
7.2 组策略管理控制台260
7.2.1 新、旧组策略相关操作比较261
7.2.2 组策略管理控制台结构262
7.3 域组策略的管理263
7.3.1 管理组策略的继承263
7.3.2 安全筛选器创建与管理266
7.3.3 WMI筛选器的创建与管理268
7.3.4 策略的结果集的创建与管理270
7.3.5 组策略对象的备份、还原、复制和导入274
第8章 组策略的配置与应用279
8.1 “账户策略”配置与应用280
8.1.1 “密码策略”及配置280
8.1.2 “账户锁定策略”及配置283
8.1.3 “账户策略”应用284
8.2 “本地策略”配置与应用285
8.2.1 “审核策略”及配置286
8.2.2 “用户权限分配”策略及配置296
8.2.3 “安全选项”策略及配置301
8.2.4 “本地策略”应用313
8.3 “受限制的组”策略配置与应用316
8.4 “文件夹重定向”策略配置与应用317
8.4.1 “文件夹重定向”概述318
8.4.2 “文件夹重定向”策略应用320
8.5 “软件安装”策略配置与应用323
8.5.1 “软件安装”的两种软件安装方式323
8.5.2 利用“软件安装”策略的注意事项324
8.5.3 利用“软件安装”策略分配应用程序325
8.5.4 利用“软件安装”策略发布应用程序327
8.5.5 利用InstallShield 11.5创建MSI程序包328
8.6 “软件限制策略”配置与应用339
8.6.1 “软件限制策略”概述339
8.6.2 使用“软件限制策略”时的建议341
8.6.3 “软件限制策略”的应用343
8.7 “磁盘配额”策略344
8.7.1 “管理模板”345
8.7.2 磁盘配额策略选项346
第9章 远程网络管理与协助289
9.1 远程管理概述350
9.2 远程管理工具350
9.2.1 MMC 3.0351
9.2.2 远程桌面连接353
9.2.3 远程桌面管理单元354
9.2.4 管理远程桌面354
9.2.5 Windows Server 2003管理工具包355
9.2.6 远程桌面Web连接356
9.2.7 远程管理(HTML)357
9.2.8 远程协助358
9.3 使用MMC进行远程管理359
9.3.1 管理单元控制台访问模式359
9.3.2 创建新的远程管理MMC361
9.4 使用“远程桌面连接”管理远程计算机364
9.4.1 远程桌面连接服务器端的配置364
9.4.2 Windows 2000系统远程桌面连接客户端的配置367
9.4.3 远程桌面连接的建立369
9.5 远程桌面Web连接373
9.5.1 服务器端“远程桌面Web连接”组件的安装374
9.5.2 “远程桌面Web连接”服务器端的配置375
9.5.3 “远程桌面Web连接”示例网页377
9.5.4 “远程桌面Web连接”的网络连接建立378
9.5.5 “远程桌面Web连接”的建立381
9.6 管理远程桌面384
9.6.1 “管理远程桌面”概述384
9.6.2 配置管理远程桌面386
9.7 用“远程桌面”管理单元管理服务器或终端服务器392
9.7.1 无终端服务器情况下的远程管理392
9.7.2 远程管理终端服务器395
9.8 远程管理(HTML)396
9.8.1 “远程管理(HTML)”的主要功能396
9.8.2 “远程管理(HTML)”组件的安装396
9.8.3 通过“远程管理(HTML)”进行远程管理397
9.9 远程协助398
9.9.1 远程协助概述399
9.9.2 Windows XP/2003的协助请求方配置400
9.9.3 Windows XP/2003的协助提供方配置402
9.10 利用MSN进行远程协助404
9.10.1 直接利用MSN进行远程协助404
9.10.2 利用“帮助和支持中心”进行MSN远程协助407
9.11 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远程协助 409
9.11.1 利用“帮助和支持中心”创建邀请文件409
9.11.2 通过“帮助和支持中心”直接发送协助邀请电子邮件411
9.12 主动给用户提供远程协助412
第10章 服务器性能管理415
10.1 性能监视416
10.1.1 “系统监视器”概述416
10.1.2 “性能日志和警报”概述417
10.1.3 “任务管理器”概述418
10.1.4 性能对象和计数器419
10.2 使用“性能”控制台419
10.2.1 设置监视配置的考虑420
10.2.2 “系统监视器”控制台界面423
10.2.3 “性能日志和警报”控制台及日志文件类型425
10.3 服务器基本性能监视器426
10.3.1 创建监视控制台426
10.3.2 性能监视视图配置432
10.4 创建性能日志和警报435
10.4.1 监视DNS服务器的性能435
10.4.2 监视DHCP服务器的性能440
10.4.3 创建DNS和DHCP服务器计数器日志442
10.4.4 创建系统进程、线程、TCP/IP网络连接跟踪日志447
10.4.5 创建内存使用警报449
10.5 “性能”控制台的应用452
10.5.1 分析性能数据452
10.5.2 性能故障分析454
第二篇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篇459
第11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的安装459
11.1 写在前面的话460
11.2 安装前的准备461
11.2.1 安装前的准备461
11.2.2 安装引导光盘的制作463
11.3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安装的引导466
11.3.1 图形化安装程序用户界面466
11.3.2 文本模式安装程序用户界面467
11.3.3 启动安装程序468
11.3.4 选择一种安装方法470
11.4 磁盘分区设置474
11.4.1 自动分区475
11.4.2 利用Disk Druid分区476
11.4.3 添加分区480
11.5 引导装载程序配置481
11.5.1 GRUB配置概述481
11.5.2 高级引导装载程序配置482
11.6 kickstart安装483
11.6.1 执行kickstart安装的基本步骤483
11.6.2 创建kickstart文件484
11.6.3 kickstart选项486
11.6.4 软件包选择495
11.6.5 使用kickstart文件496
11.6.6 准备安装树498
11.6.7 开始kickstart安装498
11.6.8 使用Kickstart配置器499
第12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 4.0基础网络配置501
12.1 网络配置502
12.1.1 网络属性配置概述502
12.1.2 IP地址配置504
12.1.3 设备别名506
12.1.4 使用配置文件508
12.2 网络连接创建510
12.2.1 建立以太网连接510
12.2.2 建立调制解调器连接511
12.2.3 建立xDSL连接512
12.2.4 建立WLAN无线连接513
12.3 IPsec连接建立515
12.3.1 主机到主机Ipsec连接515
12.3.2 网络到网络(VPN)连接517
12.3.3 测试IPsec连接520
12.3.4 启动和停止Ipsec连接521
12.4 基本防火墙配置521
12.4.1 安全级别配置521
12.4.2 SELinux配置523
12.5 iptables服务526
12.5.1 与iptables有关的主要术语526
12.5.2 iptables基本语法与应用示例527
12.5.3 iptables服务的启动与关闭532
12.6 控制对服务的访问532
12.6.1 AS 4.0中管理系统服务访问几种方法532
12.6.2 TCP会绕程序533
12.6.3 运行级别534
12.6.4 服务配置工具534
12.6.5 ntsysv536
12.6.6 chkconfig536
12.7 自动化任务的部署537
12.7.1 cron的自动部署方法538
12.7.2 at和batch540
12.7.3 查看等待运行的作业541
12.7.4 其他的命令行选项541
12.7.5 控制对at和batch的使用541
第13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0基本网络管理543
13.1 用户和组群管理544
13.1.1 Linux系统用户和组群管理概述544
13.1.2 Linux用户和用户配置文件545
13.1.3 组和组配置文件548
13.1.4 用户和组的关系550
13.1.5 用户和组基本管理命令550
13.2 用户和组管理552
13.2.1 用“用户管理器”管理用户账户552
13.2.2 用“用户管理器”管理组账户555
13.2.3 账户的命令行管理方式556
13.3 用户和组权限配置560
13.3.1 文件和目录读取权限560
13.3.2 使用chmod命令改变权限561
13.3.3 使用数字来改变权限563
13.4 Red Had Linux文件系统管理564
13.4.1 Linux文件系统的基本结构564
13.4.2 识别和使用文件类型565
13.4.3 在Shell提示下操作文件566
13.5 访问存取控制列表569
13.5.1 挂载文件系统569
13.5.2 设置存取ACL570
13.5.3 设置默认的ACL570
13.5.4 检索ACL571
13.6 网络文件系统(NFS)571
13.6.1 使用NFS的意义571
13.6.2 挂载NFS文件系统572
13.6.3 使用TCP协议573
13.6.4 用NFS服务器配置工具配置NFS共享574
13.6.5 以命令行方式配置NFS共享576
13.6.6 主机名格式576
13.6.7 启动和停止服务器577
13.7 Red Hat Linux磁盘分区基本操作577
13.7.1 ext3文件系统577
13.7.2 创建一个ext3文件系统578
13.7.3 删除分区581
13.7.4 重新划分分区大小581
13.7.5 转换到ext3文件系统582
13.7.6 还原到ext2文件系统582
13.8 Red Hat Linux交换空间583
13.8.1 什么是交换空间583
13.8.2 添加交换空间583
13.8.3 删除交换空间585
13.9 用户磁盘配额586
13.9.1 配置磁盘配额586
13.9.2 管理磁盘配额588
13.10 RAID与LVM的创建与配置589
13.10.1 硬件RAID和软件RAID590
13.10.2 RAID级别和线形支持简介591
13.10.3 逻辑卷管理器(LVM)592
13.10.4 创建软件RAID配置593
13.10.5 LVM的创建与配置595
13.11 用户定义的设备名称597
13.11.1 设备名称概述597
13.11.2 配置Devlabel597
13.11.3 热插入设备598
13.12 Samba服务器的配置599
13.12.1 使用Samba的意义600
13.12.2 Samba服务器的图形化配置600
13.12.3 管理Samba用户601
13.12.4 添加共享602
13.12.5 命令行配置603
13.12.6 加密口令603
13.12.7 启动和停止服务器604
13.12.8 连接Samba共享605
第14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网络服务器配置607
14.1 BIND服务器配置608
14.1.1 BIND概述608
14.1.2 named服务609
14.1.3 域名服务配置文件610
14.1.4 DNS服务器配置示例614
14.1.5 DNS服务器测试616
14.2 DHCP服务器配置617
14.2.1 DHCP服务器配置文件617
14.2.2 DHCP服务器配置文件解析618
14.2.3 DHCP服务器配置文件配置示例621
14.2.4 租期数据库622
14.2.5 启动和停止DHCP服务器623
14.2.6 DHCP转发代理624
14.2.7 配置DHCP客户624
14.3 Apache Web服务器配置626
14.3.1 了解相关目录627
14.3.2 利用“HTTP”配置工具配置Apache Web服务器628
14.3.3 虚拟主机配置632
第15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程序包和资源管理641
15.1 使用RPM管理软件包642
15.1.1 RPM概述642
15.1.2 RPM的设计目标642
15.1.3 寻找RPM软件包643
15.1.4 RPM软件包的安装643
15.1.5 RPM软件包的删除645
15.1.6 RPM软件包的升级645
15.1.7 RPM软件包的刷新645
15.1.8 RPM软件包的查询646
15.1.9 RPM软件包的校验646
15.2 检查软件包的签名647
15.3 应用RPM648
15.4 软件包管理工具650
15.5 系统资源管理650
15.5.1 系统进程管理651
15.5.2 内存用量653
15.5.3 监控文件系统653
15.5.4 硬件资源管理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