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伤纠纷制胜宝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伤纠纷制胜宝典
  • 王歆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750930058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工伤事故-劳动法-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伤纠纷制胜宝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篇3

第一章 关于工伤的基本知识3

第一节 什么是工伤?3

第二节 哪些伤害可以认定为工伤?6

一、应认定为工伤的情形7

二、视同工伤的情形8

三、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9

第三节 工伤事故的处理原则9

一、工伤优先原则9

二、雇主责任原则和无责任补偿原则10

三、强制保险、统筹基金、共担风险原则11

四、雇主承担全部费用,职工个人不缴费原则12

第四节 工伤保险基金及工伤保险费13

第五节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工伤处理14

一、事实劳动关系的工伤处理14

二、试用期职工的工伤处理15

三、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中的工伤处理15

四、因交通事故引起工伤的处理16

五、其他特殊情况的工伤处理17

第二章 工伤事故的处理程序18

第一节 工伤认定18

一、工伤认定的依据19

二、工伤认定机构21

三、工伤认定申请和工伤认定材料21

四、调查核实、举证责任和认定21

第二节 劳动能力鉴定22

一、劳动能力鉴定的内容22

二、劳动能力鉴定机构23

三、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23

四、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24

第三节 确定工伤保险待遇25

一、工伤待遇的种类和内容25

二、工伤待遇的变化和停止28

第四节 工伤纠纷的解决29

一、工伤劳动纠纷的解决29

二、工伤行政纠纷的解决35

第三章 涉及到工伤纠纷的法律42

第一节 查找与阅读法律的方法43

一、如何查找法律43

二、如何阅读法律46

第二节 涉及到工伤纠纷的主要法律概述50

一、关于工伤的基本法律规定50

二、关于某些特殊情况下工伤处理的法律规定55

三、关于争议解决程序的法律规定58

第四章 工伤认定疑难问题解答63

1.申请工伤认定应当提供哪些材料?63

2.从事单位临时指派的工作受伤的是否能认定为工伤?64

3.不是在上下班的必经路线,因交通事故受伤的,能否认定为工伤?65

4.加班加点的上下班途中,职工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是否属于工伤事故?65

5.工作时间发病是否算工伤?65

6.在单位集体食堂就餐发生食物中毒能否认定为工伤?66

7.单位司机违章驾驶,造成交通事故而伤亡的能否认定为工伤?67

8.企业职工参加单位内设机构组织的集体活动时造成伤亡的,能否认定为工伤?67

9.离退休人员在单位组织外出疗养途中发生意外伤亡事故是否算工伤?69

10.职工在单位集体宿舍受伤能否算工伤?69

11.用工考核时受伤是否算工伤?70

12.单位不为职工申报工伤,职工该怎么办?70

13.申报工伤认定有没有时效限制?71

取证篇75

第五章 工伤纠纷中的证据75

第一节 证据的基本知识75

一、什么是证据75

二、证据在官司中的作用77

三、证据包括哪些种类78

第二节 工伤事故中的证据83

一、几种主要证据在工伤纠纷解决中的作用83

二、工伤认定的证据84

第三节 工伤认定的举证责任85

第六章 证据的收集与运用89

一、证据收集的原则和范围89

二、证据收集的方法90

三、证据保全制度95

四、证据的分析和判断96

五、分析判断证据的具体方法98

第七章 证据的选取、收集实例分析102

案例一 交通肇事者逃逸,如何证明事故属于工伤?102

案例二 双方约定按件付酬,发生意外后如何证明是劳动关系从而享受工伤待遇?104

案例三 违章操作是否能认定工伤?如何取证维护权益?107

案例四 对劳动部门的认定不服,职工该怎么办,应该去收集哪些证据?109

案例五 部队转业军人旧伤复发可以认定工伤吗,如何取证?111

案例六 被委派从事本职工作以外的工作,发生意外可以认定工伤么?如何取证证明?114

案例七 工作中遭受暴力受伤,可以认定工伤吗?维权时需收集哪些证据?116

案例八 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医疗费用该由谁承担?118

案例九 单位以不满18岁为由不上工伤保险,如何取证维权?120

案例十 退休返聘人员,发生工伤如何处理?122

案例十一 “工伤概不负责”可以生效吗?因工伤意外身亡,家属如何取证维权?124

案例十二 提前上班遭遇事故,可以认定工伤吗?126

案例十三 农民工就没有工伤保险吗?如何取证维权?128

案例十四 个体户学徒算不算职工?想要工伤赔偿如何取证?129

第八章 取证疑难问题解答132

1.未签订劳动合同而主张工伤,应该如何举证?132

2.自行去公司上班而受伤,如何举证证明因工受伤?134

3.工作岗位上负伤,当时没有察觉,事后发现如何举证认定工伤?135

4.非正常工作时间受伤,如何举证申请工伤认定?136

5.门诊病历是否能作为认定工伤的证据?137

6.单位解雇严重失职的工伤职工,如何举证?139

7.职工身体多处受伤的,伤残等级如何评定?140

8.伤残等级是不是一定要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141

9.医疗期未满能否进行伤残等级的评定?141

索赔篇145

第九章 如何确定索赔的对象145

一、向谁索赔145

二、确定赔偿主体的一般标准146

三、特殊情形下的赔偿主体148

第十章 赔偿项目及计算151

第一节 各种情况下的赔偿项目概述151

第二节 工伤事故具体赔偿项目详述153

一、医疗费153

二、伤者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154

三、生活护理费154

四、辅助器具费156

五、工伤期间工资(从受伤之日至伤残鉴定日止)157

六、交通食宿费158

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59

八、伤残津贴160

九、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62

十、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163

十一、丧葬补助金163

十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164

十三、供养亲属抚恤金164

第十一章 索赔疑难问题解答167

1.人身意外保险与工伤保险的关系是怎样的?167

2.已经获得民事赔偿的情况下,是否还可以享受工伤待遇?168

3.《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了“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的,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如何把握承担费用的期间?169

4.抚恤金标准提高后,相关人员是否可以随之提高相应的待遇?169

5.什么是停工留薪期间?这段期间内工伤职工享受哪些待遇?170

6.职工因工死亡的,其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待遇的资格,按什么条件核定?170

7.受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171

8.工伤职工死亡,其妻又结婚的,其子女是否可以继续领取抚恤金?171

9.单位能否以医疗事故为借口,拒付工伤医疗费?171

10.工伤职工被判刑后,是否能享受工伤待遇?172

11.工伤职工或伤亡家属出国定居的,工伤保险怎么领?173

12.出境人员的工伤保险及商业保险待遇关系如何?173

13.职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的,如果职工发生工伤,各用人单位应如何承担责任?174

14.企业分立,工伤待遇谁负担?174

15.企业在租赁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如何划分事故单位?175

16.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原单位是否存在给付工伤待遇的义务?176

17.无工商登记的工厂职工,受伤后能否享受工伤待遇?177

18.企业没有参加工伤保险,职工是否能按国家标准享受有关待遇?178

19.非法用工单位不按照规定落实一次性赔偿标准的,有关伤亡人员或其直系亲属应该怎么办?178

制胜篇183

第十二章 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知识183

第一节 劳动仲裁的基本知识184

一、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特点及原则184

二、仲裁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184

三、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187

四、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时效问题188

五、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189

六、申诉与申诉人的权利义务190

第二节 劳动仲裁的申请与审理192

一、劳动争议仲裁的风险提示192

二、案件的审理193

三、仲裁调解194

四、仲裁裁决与送达195

五、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的注意事项196

第十三章 民事诉讼的基础知识198

第一节 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199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199

二、民事诉讼的特点200

三、民事诉讼和其他诉讼的区别201

四、民事诉讼的标的203

五、民事诉讼的当事人204

第二节 民事诉讼的管辖及法院的选择205

第三节 诉讼时效207

一、诉讼时效及超过时效的后果207

二、诉讼时效的种类208

三、诉讼时效的计算209

四、诉讼时效如何中止209

五、如何使诉讼时效发生中断211

第四节 聘请律师与申请法律援助213

一、聘请律师213

二、申请法律援助215

第五节 调解也是解决纠纷的途径216

一、什么是调解216

二、调解应遵循哪些原则216

三、调解书的法律效力216

四、调解的利弊分析217

五、调解应掌握的技巧218

六、对调解不服的救济途径219

第十四章 打官司的准备工作221

第一节 对案件事实的分析221

第二节 案件的法律分析222

一、理清事实,弄清纠纷、分歧所在;确定法律领域及范围222

二、检索查找相关法律,仔细阅读理解相关法条223

三、根据法律条文及案情,确定合格的当事人,重新梳理案件事实,确定取证方向223

四、分析当事人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总结诉讼请求或抗辩理由224

五、根据具体的法律领域,确定案由225

第三节 案件的成本分析226

一、民事官司的一般风险226

二、民事官司的诉讼费229

三、国家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的司法救助232

第四节 如何确定原告与被告233

第五节 起诉与答辩234

一、如何撰写起诉状234

二、如何撰写答辩状237

第十五章 民事官司的审理241

第一节 法庭审理规则和程序241

一、法庭审理规则241

二、法庭审理程序244

第二节 几种常见诉讼技能的运用248

一、财产保全248

二、证据保全250

三、先予执行251

四、申请回避252

五、申请延期审理253

六、申请诉讼中止254

七、申请反诉254

第三节 举证、质证与法庭辩论256

一、证据在法庭上的运用256

二、驳倒对方的证据258

三、质证的策略与技巧259

四、如何辨别伪证260

五、不同种类证据的质证技巧261

六、法庭辩论技巧264

第十六章 二审、再审与执行268

第一节 二审程序268

一、二审程序的特点268

二、提起上诉的条件269

三、怎样递交上诉状271

四、二审案件的审理方式272

五、两审终审272

第二节 再审程序273

第三节 执行程序275

一、执行程序的特点276

二、启动执行程序的前提条件276

三、民事官司的执行依据277

四、当事人应当如何申请执行277

五、法院在执行工作中的一般原则279

第十七章 诉讼疑难问题解答281

1.向劳动争议仲裁庭提起仲裁后撤诉,获批准后,又提请仲裁的,仲裁庭是否受理?281

2.劳动争议仲裁中,是否适用先予执行?282

3.对仲裁委员会裁决部分事项不服,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没有提起诉讼部分的裁决何时生效?282

4.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能否裁决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支付伤残职工各项伤残保险待遇?283

5.在民事诉讼状中,如何确定诉讼请求的数额?284

6.当事人认为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对案件没有管辖权怎么办?284

7.如何委托诉讼代理人?284

8.民事案件应当在多长时间审理终结?286

9.判决、裁定是否作出之日立即生效?286

法规篇2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节录)(1994年7月5日)291

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27日)295

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4年11月1日)307

工伤认定办法(2003年9月23日)309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2006年11月2日)3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节录)(2001年10月27日)3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1993年7月6日)33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1991年4月9日)342

附录 常用文书366

1.工伤认定申请表366

2.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申请表370

3.行政复议申请书372

4.行政起诉状373

5.行政上诉状374

6.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375

7.民事起诉状376

8.民事答辩状377

9.民事上诉状378

10.执行申请书3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