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晋宋乐府诗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晋宋乐府诗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1748590.jpg)
- 王志清著 著
- 出版社: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7179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乐府诗-文学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晋宋乐府诗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晋宋乐府诗”时段划分的音乐与文学依据2
二 晋宋乐府诗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
三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12
第一章 晋宋乐府诗的文献考察14
第一节 晋宋乐府诗的文献著录14
一 《乐府诗集》著录晋宋乐府诗的文献来源14
二 《乐府诗集》著录吴声、西曲歌辞的特点20
三 晋宋乐府诗的基本格局24
第二节 晋宋乐府诗曲题补录和作品辨正31
一 晋宋乐府诗曲题补录、说明31
二 晋宋乐府诗辨正34
小结42
第二章 晋宋时期的音乐环境与乐府诗的发展方向44
第一节 晋宋乐府沿革及雅乐建设历程45
一 东晋“太乐”建制的变动和职能的扩充45
二 东晋雅乐匮乏的政治背景49
三 刘宋宫廷乐署的新变53
四 刘宋雅乐格局的完备59
五 刘宋雅乐歌辞的“俗化”61
六 何承天《宋鼓吹铙歌十五首》的仪式雅乐性质67
第二节 晋宋社会的歌舞娱乐环境与新声的兴起74
一 晋宋上层社会的音乐活动74
二 晋宋音乐发展的新方向78
三 新声的兴起及发展81
小结83
第三章 吴声的音乐学与文学研究85
第一节 吴声的音乐性质与产生方式86
一 吴声非“吴哥”86
二 吴声是世俗化的娱乐乐歌90
三 吴声曲调的音乐来源及与民谣之关系95
四 一种特殊的制调方式——“曲之变”99
第二节 吴声的音乐渊源与音乐特点102
一 吴声渊源于南方民间音乐103
二 吴声的音乐风格——哀、怨108
三 “送声”是吴声正曲的一部分113
四 “同调异体”现象115
五 吴声的演唱形态118
第三节 吴声曲题名与音乐之关系129
一 吴声曲题的命名方式130
二 《命啸》“十解”与《八解》135
三 《黄鹄曲》小考139
第四节 吴声的体式特征143
一 歌辞的套式用语144
二 歌辞的模拟仿制150
三 歌辞的借用152
第五节 吴声的民俗内涵及与晋宋诗歌题材的沟通154
一 吴声民俗意象小考154
二 吴声民俗意象与晋宋文人诗歌的沟通159
小结167
第四章 西曲的音乐学与文学研究169
第一节 西曲兴起的历史契机和音乐渊源170
一 宗王出镇地方推动西曲之兴起170
二 西曲开放的音乐形态及其成因172
第二节 西曲的音乐特点与流传演变176
一 西曲“舞曲”的民间音乐渊源176
二 西曲“倚歌”的特殊配器与音乐风格178
三 西曲接受的两个方向182
第三节 西曲题名与社会风俗的关系184
一 西曲题名的民俗内涵185
二 西曲的“异名”现象193
小结195
第五章 晋宋相和歌辞研究197
第一节 刘宋相和歌的保存与传唱197
一 中原旧曲的集中南下198
二 宫廷相和歌的保存和传唱199
三 宫廷外相和歌的传唱216
第二节 晋宋相和歌辞的创作217
一 东晋文人乐府诗断层原因的再探讨217
二 刘宋乐府文学复兴的音乐与文学背景219
三 谢灵运、谢惠连对陆机乐府的“沿袭”224
四 刘宋文人乐府的总体面貌——传统与新变之间231
小结240
第六章 鲍照乐府的传统性和新变性242
第一节 鲍照乐府诗内容的三个层面243
一 时事政治层面——以乐府旧题隐喻时政243
二 对鲍照乐府诗政治讽谕意味的重新思考254
三 社会问题层面——以乐府诗揭示战争后果与女性命运260
四 个体人生层面——以乐府诗记述行踪与生存状态262
五 鲍照乐府对南朝、唐代乐府诗的影响268
第二节 鲍照乐府题名的来源、方式275
一 鲍照乐府题名的三种来源275
二 “代”字题名284
三 《松柏篇》题名小考293
第三节 鲍照乐府的创作方式295
一 题、辞、意三者之关系296
二 自述视角“我”的设置302
三 寓言体307
第四节 鲍照乐府与流行乐歌的关系310
一 制作流行乐歌与运用流行乐歌体式311
二 组歌形态318
三 休、鲍异同及南朝释氏与音乐文学之关系319
小结324
附录:吴声、西曲词语例释表325
结语333
参考文献337
后记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