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阐释与运用 中国版 application and practical guide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阐释与运用 中国版 application and practical guide
  • 本哈德·裴仁斯(Bernhard Pellens)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8915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529页
  • 主题词:国际财务管理-会计报表-规范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阐释与运用 中国版 application and practical guide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会计基础理论 1

什么是会计? 1

会计存在的理由及其作用 4

中国的会计目标 6

为什么会计需要用会计准则来规范 7

一个优秀的会计准则的标准 9

制定会计准则的困难 9

会计准则的启发式基本理论 10

总结 17

第二章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18

不同会计准则体系存在的原因 19

企业的国际化 22

中国会计体系的国际化 24

局部借鉴国际惯例阶段(1979~1992年) 24

实施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企业会计制度阶段(1992~1997年) 24

构建和完善按经济业务统一规范的会计准则体系阶段(1997~2006年) 25

全面接轨国际会计准则体系阶段(2006年~) 25

第三章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 27

引言 28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29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及其前身机构 30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告 31

其他准则制定机构 34

公认会计准则体系 35

第四章 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组织机构 36

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36

1973~1988年 37

1989~1993年 38

1994~2000年 38

自2001年来的发展 39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组织形式及工作方法 43

组织形式 43

准则制定的程序(应循程序) 46

官方公告的意义 47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获得的支持和实施 48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获得的支持 48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欧洲的实施 49

第五章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念框架 51

概念框架的任务及约束力 51

内容 53

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 54

会计的基本原则 55

财务报告编制的基本假设 55

财务报表的质量要求 55

其他质量特征属性 57

总结性概述 58

财务报表的要素 59

资产负债表的要素 59

损益表的要素 60

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 61

财务报表要素的计量 62

资本保全概念 63

总结与评价 63

国际会计准则《概念框架》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比较 64

内容体系的比较 65

财务报表目标的比较 65

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 66

财务报表要素的比较 67

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比较 67

财务报表中计量的比较 68

第六章 编制财务报表的主体 69

引言 70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义务 72

合并范围 73

纳入合并范围的主体 73

纳入合并范围的分支机构 76

披露 78

《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与《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比较 78

第七章 财务报表 81

资产负债表 82

资产负债表要素 82

分类标准 83

损益表 85

损益表要素 85

分类标准 86

权益变动表 89

权益变动表的要素和内容 89

分类标准 89

现金流量表 92

基本内容、应用范围和目标 92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原则 94

现金流的划分 95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98

附注 106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与《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比较 107

关于财务报告列报的目标和总体要求 107

关于财务报告的构成 107

关于损益表的构成和分类 108

《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现金流量表》与《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的比较 108

第八章 所得税 110

制定基础、适用范围及目的 110

当期所得税负债和当期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处理 111

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处理 112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112

递延所得税的产生 114

确认 115

计量 119

损益表和所有者权益中对递延所得税的处理 121

列报和披露 123

《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比较 124

第九章 收入 125

有关收入的重要规定 125

基本内容 126

收入确认 129

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 129

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 131

利息、股利和特许使用权收入的确认 134

披露 134

《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收入》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比较 134

第十章 资产减值 136

引言 137

减值测试 137

减值损失的计量 139

可收回金额 139

销售净价 139

使用价值 140

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142

现金产出单元 143

减值损失转回 146

披露义务 147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与《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比较 148

第十一章 无形资产 149

确认 150

确认和初始计量 152

初始确认后的计量 157

披露 163

《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与《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比较 166

第十二章 不动产、厂房和设备 167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的适用范围 168

确认 169

计量 169

初始计量 169

后续计量 173

终止确认 179

列报 180

披露 180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与《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比较 181

计量 181

折旧 181

第十三章 投资性房地产 183

《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的适用范围 184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房地产的分类 184

确认 187

计量 188

初始计量 188

后续计量 188

转换 195

从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成非投资性房地产 195

从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成投资性房地产 196

处置 198

列报 199

披露 199

《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与《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比较 200

第十四章 存货与建造合同 202

确认 203

计量 204

初始计量 204

计算采购及加工成本的简便方法 211

初始确认后的计量 213

建造合同 219

披露 230

《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比较 231

《国际会计准则第11号——建造合同》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比较 232

第十五章 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233

引言 234

确认 235

计量 237

个别问题 240

列报和披露 242

《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比较 243

第十六章 退休福利计划和雇员福利 245

引言 245

退休福利计划的分类 246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 247

福利义务的计量 248

对计划资产的外部融资 249

退休金费用的确定 250

损益平衡机制 251

列报 254

综合性案例 256

特殊问题 257

披露 258

《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与《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比较 258

《国际会计准则第26号——退休金计划的会计和报告》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的比较 259

第十七章 所有者权益 260

所有者权益定义及与负债的区别 261

披露及分类规定 262

所有者权益项目 264

结构 264

实收资本 264

盈利资本 266

企业库藏股本的列报 269

第十八章 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 273

适用范围 274

确认 276

计量 280

虚拟权益性工具 281

设计 281

会计确认 282

会计计量 282

组合模型 284

披露 285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比较 287

第十九章 金融工具 288

金融工具的分类 289

《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和《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的适用范围 290

确认 291

初始计量 292

后续计量 294

金融工具的分类 294

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297

用于确认摊余成本的实际利率法 300

金融资产的减值 303

终止确认 308

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 308

金融负债的抵消 313

列报和披露 314

《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与《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比较 316

《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比较 317

第二十章 套期会计 319

基础概念 320

套期会计的意义 320

套期工具 321

被套期项目 322

套期会计 324

套期的分类 324

有效性计量 325

计量 328

公允价值套期 328

现金流量套期 334

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 340

披露 342

国际会计准则中有关套期保值业务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的比较 342

第二十一章 租赁 344

租赁的定义和分类 345

确认 348

融资租赁 348

经营租赁 349

计量 349

在计量问题上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的适用范围 349

初始确认 350

融资租赁 350

经营租赁 352

后续计量 352

租赁的特殊问题 361

制造商或经销商作为出租人 361

售后租回业务 363

披露 366

融资租赁 366

经营租赁 367

《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租赁》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的比较 368

第二十二章 汇率变动的影响 371

引言 372

资产负债表中外汇折算业务 372

以外币编制财务报表的折算 376

披露 383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汇率变动的影响》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的比较 383

第二十三章 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 384

引言 385

相关准则 385

企业合并的类型 387

单独财务报表中对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388

股份交易合并财务报表的列报 390

合并程序 390

准备程序 391

合并 393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对于购买法的规定 403

其他合并措施 422

《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与《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比较 432

第二十四章 联营和合营企业 434

基本概念 434

合营企业的财务报表 436

《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的适用范围 436

合营的定义与方式 436

合营者财务报表的内容 438

比例合并法 439

联营企业的财务报表 442

《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的使用范围 442

联营的定义 442

权益法 443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相关准则的比较 450

第二十五章 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会计更正 452

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453

引言 453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的适用范围 454

过渡 454

方法 455

披露 464

会计估计变更、重大会计差错和会计政策变更 466

引言 466

会计估计变更 466

会计差错 468

会计政策变更 470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 472

《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比较 473

第二十六章 每股收益 475

准则基础和使用范围 476

未稀释的和稀释后的每股收益 476

股票种类 477

未稀释的每股收益 478

稀释后的每股收益 481

列报和披露 484

《国际会计准则第33号——每股收益》与《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的比较 484

第二十七章 分部报告 486

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和目的 487

分部分类标准 488

确定报告分部 489

分部信息 491

确定主要和次要的分部报告形式 491

主要分部信息 492

次要分部信息 495

披露 497

《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分部报告》与《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的比较 497

附录一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览 499

附录二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概览 502

参考文献 5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