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数,东野光亮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6845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地质学-高等学校-教材;地貌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地质学的研究内容1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2
三、地质作用的特点和研究方法2
四、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关系4
五、地质学和地貌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展望5
六、地质学及地貌学在农业各方面的应用8
七、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和要求10
复习思考题11
第一章 矿物12
第一节 矿物的概念12
一、矿物的定义12
二、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14
第二节 矿物的化学成分14
一、矿物的化学成分决定其晶格和外部性状14
二、引起矿物化学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15
三、矿物中的水16
第三节 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17
一、矿物的形态17
二、矿物的物理性质18
第四节 矿物的分类和常见矿物20
一、矿物的分类20
二、常见矿物21
第五节 矿物与农业资源环境28
一、矿物与土壤28
二、农用矿物32
三、矿物与农业环境33
复习思考题33
第二章 岩石34
第一节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34
一、岩浆作用与岩浆岩的概念34
二、岩浆岩的物质成分38
三、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41
四、岩浆岩的产状43
五、岩浆岩的分类和主要类型45
第二节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50
一、沉积岩的形成过程51
二、沉积岩的物质成分53
三、沉积岩的特征55
四、沉积岩的分类与主要沉积岩58
第三节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63
一、变质作用64
二、变质岩的物质成分66
三、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66
四、变质岩的类型与主要变质岩67
第四节 岩石的演变70
一、三大岩类的转化关系70
二、影响岩石演变的因素72
第五节 岩石类型与农业的关系72
一、岩石类型与农田水利工程规划72
二、岩石类型与土壤74
复习思考题75
第三章 地质年代76
第一节 绝对年代的确定76
一、同位素年龄的计算76
二、测定地质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76
三、古地磁年龄的测定77
第二节 相对年代的确定77
一、地层层序律77
二、生物层序律78
三、岩石地层学方法78
四、切割律78
五、地层的接触关系79
第三节 地质年代表79
一、地质年代表的建立79
二、岩石地层单位82
三、我国的地质发展简史82
复习思考题85
第四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86
第一节 构造运动86
一、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86
二、新构造运动和古构造运动87
三、我国构造运动的概况90
第二节 地质构造91
一、水平构造91
二、倾斜构造及岩层产状92
三、褶皱构造92
四、断裂构造95
第三节 构造地貌100
一、水平岩层的构造地貌100
二、倾斜岩层的构造地貌100
三、褶曲构造地貌101
四、断层构造地貌103
第四节 新构造运动及地质构造与农业资源和土地利用规划106
一、新构造运动对土壤分布的影响106
二、新构造运动与土地资源利用107
三、地质构造与土壤分布和改良的关系107
四、地质构造与土地利用规划108
第五节 我国的大地构造108
一、槽台学说108
二、板块构造学说110
三、地质力学学说113
复习思考题113
第五章 风化作用114
第一节 风化作用的类型114
一、物理风化作用114
二、化学风化作用115
三、生物风化作用116
第二节 主要岩石的风化特点及岩石地貌特征117
一、影响岩石风化特征与风化速度的因素117
二、主要造岩矿物在风化过程中的变化120
三、主要岩石的风化特点及岩石地貌特征120
第三节 风化产物123
一、风化产物的类型123
二、残积物123
三、风化壳123
四、土壤126
第四节 岩石及其风化产物与农业资源127
一、风化产物的岩石类型127
二、岩石类型与土地利用管理127
三、岩石的风化产物对土壤和作物影响实例129
复习思考题130
第六章 斜坡地貌131
第一节 崩塌131
一、崩塌的类型131
二、崩塌形成的条件132
三、崩塌堆积物和倒石堆133
第二节 滑坡134
一、滑坡的形态134
二、滑坡的影响因素135
三、滑坡的类型137
四、滑坡的发展138
五、滑坡的防治139
第三节 蠕动141
一、蠕动的概念141
二、蠕动的类型141
复习思考题141
第七章 流水地貌及堆积物142
第一节 地表流水的一般概念142
一、地表流水的形成142
二、地表流水地质作用的影响因素142
三、地表流水的特征142
第二节 片流、洪流形成的地貌及堆积物143
一、片流形成的地貌及堆积物144
二、洪流形成的地貌及堆积物146
三、泥石流149
第三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151
一、河流概述151
二、河流的侵蚀作用151
三、河流的搬运作用154
四、河流的沉积作用及冲积物155
第四节 河谷地貌155
一、河床155
二、河漫滩160
三、河流阶地163
第五节 冲积平原165
一、冲积扇165
二、冲积平原的形成及地貌特征165
三、冲积平原的物质结构166
第六节 河口区地貌167
一、河口区的特征167
二、河口三角洲167
第七节 河流地貌发育169
一、河流发育与地质构造的关系169
二、分水岭的迁移和河流袭夺171
三、河流地貌发育的阶段172
第八节 地表流水与农业资源173
一、地表流水与土壤的形成和发育173
二、地表流水与农业用水和灌溉173
三、地表流水与土地利用规划174
四、水土流失的危害和防治175
复习思考题175
第八章 地下水、岩溶地貌177
第一节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和地质作用177
一、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177
二、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181
三、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184
四、地下水的地质作用185
第二节 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186
一、包气带与饱水带186
二、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186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194
一、地下水资源的概念194
二、地下水资源的特征195
三、我国地下水资源概况196
第四节 岩溶地貌198
一、岩溶及岩溶作用过程198
二、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200
三、岩溶地貌202
第五节 地下水、岩溶与农业资源206
一、地下水与土壤的形成发育206
二、地下水与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评价207
三、地下水与土地利用规划207
四、地下水与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208
五、岩溶的资源性及危害208
复习思考题209
第九章 风成地貌210
第一节 风的地质作用210
一、风蚀作用210
二、风的搬运作用211
三、风积作用及风积物212
第二节 风成地貌的形态213
一、风蚀地貌213
二、风积地貌215
三、沙丘的移动217
四、风成地貌的影响因素218
第三节 沙质荒漠化及其防治218
一、荒漠和荒漠化218
二、沙质荒漠化的危害220
三、沙质荒漠化的防治221
复习思考题222
第十章 黄土地貌224
第一节 黄土224
一、黄土的分布224
二、黄土的一般特征226
三、黄土的节理类型228
四、黄土成因和我国的黄土地层229
第二节 黄土地貌231
一、黄土沟谷地貌231
二、黄土沟间地貌231
三、黄土谷坡地貌232
四、黄土潜蚀地貌233
第三节 黄土地区的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233
一、黄土地区的水土流失233
二、水土保持措施234
复习思考题234
第十一章 冰川地貌235
第一节 基本概念235
一、冰川的形成过程235
二、冰川的类型236
三、冰川的运动238
四、冰川的前进与退缩239
五、冰川的地质作用239
第二节 冰川地貌241
一、冰蚀地貌241
二、冰碛地貌243
三、冰水堆积地貌244
第三节 冻土地貌246
一、冻土246
二、冻土地貌248
第四节 冰川、冻土地貌与资源环境250
一、全球气候变化与冰川250
二、冻土与农业252
复习思考题253
第十二章 海岸地貌和湖泊地貌254
第一节 海岸地貌254
一、波浪与海岸254
二、潮汐与海岸257
三、海岸地貌258
四、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260
第二节 湖泊地貌262
一、湖泊类型与湖泊地貌263
二、湖泊沉积264
三、湖泊的演变及其对人类的影响266
复习思考题268
第十三章 农业地质背景与地貌调查269
第一节 农业地质背景269
一、农业地质背景的应用原则269
二、农业地质背景的研究方法269
三、从农业地质角度对农业进行优化271
四、农业地质应用实例272
第二节 地貌调查274
一、地貌分类274
二、第四纪沉积物2770
三、地貌调查程序279
四、野外地貌观测和记录的内容281
复习思考题282
第十四章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283
第一节 地质环境283
一、地质环境的内涵283
二、人为地质作用285
三、地质环境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286
四、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287
五、废弃物处置与地质环境289
第二节 地质灾害290
一、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及分布290
二、主要地质灾害的类型及防治293
三、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机制的建立304
复习思考题306
参考文献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