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传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传略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4319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28页
  • 文件大小:163MB
  • 文件页数:647页
  • 主题词:教育家-列传-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传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吴玉章&胡莉芳1

一、生平2

(一)一辈子革命的人6

(二)一辈子办教育的人7

(三)榜样的力量,道德的楷模8

二、吴玉章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9

(一)教育要服务于政治、经济需要10

(二)致力于推进高等教育平民化,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4

(三)与国家建设、社会需要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1

(四)重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爱护教师和学生23

(五)推动文字改革,促进普及教育28

陈垣&邓瑞全 李美仙33

一、生平33

二、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45

(一)兼容并包,唯才是举45

(二)爱国主义思想与爱国主义教育46

(三)实现教育的基础是教学实践51

(四)注重基础教育和中小学教科书的编纂53

(五)大力发展师范教育54

(六)为了党的教育事业58

马寅初&江长仁67

一、一生致力于高等教育和经济学研究67

二、铮铮铁骨,不畏强暴的坚强不屈的民主战士72

(一)反对发国难财,矛头指向四大家族73

(二)蒋委员长是家族英雄74

(三)英勇不屈的民主战士76

三、马寅初对高等教育的贡献78

(一)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79

(二)确定办学方针,民主办学80

(三)理清办学思路,进行院系调整81

(四)高等学校建设,关键是师资培养82

(五)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教学科研两者并重85

(六)反对照本宣科,改进教学方法87

(七)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89

(八)学术研究一定要坚持真理91

(九)关爱青年,寄希望于青年92

(十)治学一定要严谨,知错必改,实事求是94

刘仙洲&王向田97

一、生平97

二、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110

(一)造就人才,服务社会,首提倡“工读协作制”111

(二)摆脱殖民主义影响,促进教育和学术的自主独立118

(三)严谨教学,把学术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124

(四)为祖国培养“又红又专的高质量的科学技术干部”126

李达&罗永宽 卢勇 朱婷 汪聪聪131

一、生平、理论贡献131

(一)少年时代131

(二)负笈东瀛132

(三)播火者——建党前后133

(四)湖南自修大学学长135

(五)在大革命期间137

(六)理论界的鲁迅(1927—1932)139

(七)红色教授(上)(1932—1937)141

(八)红色教授(下)(1937—1949)145

二、教育思想、教育功绩147

(一)办社会主义新型大学147

(二)坚持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153

(三)着力提高师资水平156

(四)悉心建设学术重镇159

(五)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61

陈望道&陈光磊 陈振新167

一、生平167

二、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175

(一)主持校政,肩负建设新复旦的重任175

(二)倡导以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原则进行教育改革179

(三)倡导“好学力行”,以求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181

(四)倡导展开科研,注重学风和校风建设183

(五)倡导“又红又专”,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86

(六)倡导人文精神,建设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189

孟宪承&吴雯 徐晓楚193

一、生平193

二、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200

(一)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的教育理念200

(二)大学的理想,理想的大学203

(三)民众教育与社会教育206

(四)标举师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210

三、结语216

杨石先&梁吉生219

一、生平219

二、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230

(一)办好大学,要认清大学的使命230

(二)大学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231

(三)办好一个大学,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233

(四)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加强学科建设235

(五)办好大学的关键是教师236

(六)大学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军237

(七)树立优良学风,坚持学术自由和科学民主239

三、永远的杨石先241

成仿吾&盛连喜 曲铁华 马艳芬 詹宏毅 高志刚245

一、生平245

(一)书香门第,少年才子245

(二)弃工从文,合办“创造社”246

(三)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249

(四)投身革命,教授长征250

(五)创造陕公,教育抗战252

(六)华北联大,战场办学254

(七)从华北大学到中国人民大学255

(八)赴东北到山东再回北京,百折不挠256

二、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259

(一)革命战争时期,教育要服从并服务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259

(二)新中国的教育要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262

(三)倡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66

(四)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268

(五)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加强教学基本建设271

(六)首创教研室,促进教学、科研齐发展275

(七)倡导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277

(八)重视良好学风的营造与培育281

(九)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为基础教育服务285

彭康&陆根书 龚诞申 王文生 贾箭鸣289

一、生平289

(一)投身革命,追寻真理289

(二)牢狱七载,千锤百炼293

(三)身负重任,转战南北294

(四)呕心沥血,兴学强国296

二、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297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高质量建设人才297

(二)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301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306

(四)率领交通大学内迁西安,弘扬艰苦奋斗西迁精神309

(五)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313

三、高超的领导艺术,非凡的人格力量315

王亚南&李枭鹰319

一、生平319

二、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321

(一)教育观321

(二)人才观325

(三)教学观328

(四)大学观336

三、评价341

周培源&盛森芝343

一、风风雨雨,经历不凡343

二、科学巨匠,世代风范363

三、一代宗师,桃李满园371

(一)坚持教师主体,优化教师队伍372

(二)提倡因材施教,启发能动作用373

(三)重视基础理论,办好理科大学375

(四)突出基础教学,搞好基本训练377

(五)理论来自实践,实践检验理论378

(六)提倡学术民主,活跃学术空气380

(七)鼓励学科创新,更新学科内容381

(八)正确估计青年,坚持“疏导”方针382

(九)继承优良传统,发展校园文化383

(十)尊重校长领导,提倡教授治校385

四、尽心国事,孜孜不倦386

苏步青&王增藩393

一、生平393

(一)从倒数第一到第一名393

(二)投身于数学教学和研究395

(三)担任复旦大学校长15年396

二、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400

(一)教导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402

(二)重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创新学科育人才403

(三)正确处理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研究的关系406

(四)强调打好基础,力求文理兼通408

(五)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培养“国家级”人才队伍412

(六)关注校园文化建设并身体力行415

(七)高校应积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416

(八)倡导、推进高校管理改革418

贺绿汀&王勇425

一、生平425

二、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438

(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438

(二)优化办学条件,“软硬环境”两手抓444

(三)始终强调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建设民族音乐教育规范体系446

(四)逐步完成大、中、小学“一条龙”式教育体系的建设452

(五)发展高等院校理论研究工作,强调学习音乐技巧的重要性459

(六)开发儿童音乐教育方法,关注普及音乐美育462

江隆基&苗高生467

一、生平467

二、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481

(一)综合大学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481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升堂入室”483

(三)教师是培养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487

(四)教学是学校压倒一切的主体活动489

(五)教学以专业为主,理论必须联系实际491

(六)高等学校工作的八条带规律性的经验494

匡亚明&张文江 陆江兵 匡琦497

一、成长篇497

(一)走出乡关497

(二)投身革命498

二、革命篇500

(一)大革命的洗礼500

(二)白色恐怖的考验502

(三)抗日烽火的磨炼504

(四)华东解放的号角508

三、教育篇511

(一)主动请缨抓教育,创新思路谋发展——志愿振兴新中国教育事业511

(二)落实政策重实践,尊师重教声誉高——坚定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513

(三)多管齐下建校风,红专兼备育人才——提出“四种空气”论断518

(四)广州建言正视听,教学科研须并举——“高校不抓科研就等于浪费资源”524

(五)武汉建言震全国,立意高远创一流——提出要创办一流大学527

(六)办学模式勇探索,通识教育首倡导——主张打通“文史哲”、创办“大文科”531

(七)大学语文是基础,科学大门叩开匙——率先在全国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533

(八)高校管理在服务,勤俭办学蔚成风——“我这个大学校长就是后勤校长”535

(九)一中一西两中心,贯通中外振乾坤——创办“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537

屈伯川&孙懋德 田守智547

一、为发展我国高教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548

(一)上下求索的青少年时代548

(二)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549

(三)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550

(四)满怀激情赴延安551

(五)筹建延安自然科学院552

(六)从张家口辗转到东北554

(七)39岁任大连工学院院长554

(八)为多出人才多出成果辛勤创业556

(九)要办第一流的大学558

(十)白发丹心,深谋远虑560

二、颇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562

(一)抓住历史机遇,增强办学实力562

(二)以德为先,全面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566

(三)面向经济建设,开展科学研究570

(四)信任重视知识分子,建设一流教师队伍573

(五)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倡导中外合作办学576

(六)采取多种形式,把高等教育办活579

(七)倡导重中之重,加快发展高等教育581

(八)创办市属大学,为地方建设服务584

(九)重视校园建设,创造良好育人环境586

(十)以身作则,带头培育优良校风588

蒋南翔&方惠坚593

一、生平593

二、教育思想和教育功绩599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599

(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人才601

(三)因材施教,殊途同归606

(四)团结百分之百,依靠知识分子办好学校607

(五)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学校工作609

(六)密切联系群众,爱护青年学生,爱护干部614

(七)处理好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需要与可能的关系617

(八)领导起草《高校六十条》,总结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经验618

(九)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621

(十)重新出任教育部长,为整顿教育工作做出贡献623

后记6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