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脑病证妙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脑病证妙谛
  • 谢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1802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61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685页
  • 主题词:心脏血管疾病-中医疗法;脑血管疾病-中医疗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脑病证妙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心悸1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1

一、战国《黄帝内经》:心悸病因病机1

二、张仲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惊悸辨证施治2

三、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外感惊悸3

四、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心悸病名的提出4

五、严用和《济生方》:惊悸与怔忡分类施治4

六、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悸》:气虚、痰饮导致心悸5

七、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水衰火旺导致心悸5

八、朱丹溪《丹溪心法》:心悸责之虚与痰5

九、虞抟《医学正传》:惊悸、怔忡的病因病机及其症状鉴别6

十、李梴《医学入门》:心悸转化7

十一、王肯堂《证治准绳·惊悸恐》:气虚血虚及饮停心下致惊悸7

十二、张景岳《景岳全书》:怔忡、惊悸病因与防治7

十三、王绍隆《医灯续焰》(清潘楫注):辨惊悸、怔忡8

十四、吴谦《医宗金鉴》:惊悸脉象8

十五、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怔忡病因病机9

十六、王清任《医林改错》:瘀血内阻导致心悸9

十七、李用粹《证治汇补》:惊悸辨证9

十八、唐容川《血证论》:怔忡分虚实10

十九、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痰饮导致心悸的病机及治法10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11

一、王键治疗心悸经验11

二、周仲瑛从痰瘀辨治心悸的经验12

三、朱锡祺治疗心悸首辨功能器质,每图虚实兼顾15

四、张伯臾治疗心律失常善于识脉、善养心神16

五、周次清病证结合治疗心律失常17

六、严世芸治疗心悸七法18

七、丁光迪辨证治疗心悸经验21

八、火树华诊治心律失常的经验23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25

一、炙甘草汤25

二、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39

三、天王补心丹44

四、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52

第2章 胸痹64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64

一、战国《黄帝内经》:胸痹概述64

二、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病名、病机、主症、治则及方药66

三、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胸痹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转归67

四、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胸痹的针灸及外敷疗法69

五、宋朝《圣济总录》:胸痹类型70

六、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正虚邪盛论胸痹70

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温通开窍法治疗胸痹70

八、朱丹溪《丹溪手镜》:心痛实指胃脘痛70

九、王肯堂《证治准绳》:胸痹与胃痛鉴别71

十、徐彦纯《玉机微义》:提出虚证胸痹72

十一、李梴《医学入门》:真心痛与厥心痛鉴别72

十二、秦景明《症因脉治》:从部位鉴别胸痛、膈痛及胃痛,并述内伤胸痛之因72

十三、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胸痛与胸痞鉴别73

十四、陈士铎《辨证录》:真心痛预后73

十五、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真心痛证候特点74

十六、林佩琴《类证治裁》:真心痛由寒邪攻心引起,治宜辛温发散74

十七、王清任《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75

十八、程钟龄《医学心悟》:胸痹分型论治75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76

一、孙朝宗治疗胸痹心痛四法76

二、蒲辅周治疗冠心病主张“以补为本、以通为用”78

三、骆安邦自创“通冠宣痹汤”、“参保散”治疗冠心病78

四、丁书文活血法治疗胸痹经验79

五、路志正调理脾胃治胸痹82

六、陈可冀从祛浊利湿与活血化瘀并重论治冠心病84

七、邵念方活血九法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85

八、聂惠民善于经方合用治疗冠心病86

九、张伯臾从本虚标实论治冠心病87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89

一、当归四逆汤89

二、苏合香丸102

三、血府逐瘀汤106

四、瓜蒌薤白白酒汤127

五、参附汤132

第3章 眩晕149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149

一、战国《黄帝内经》:眩晕病因病机149

二、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眩晕分类与方药150

三、华佗《中藏经》:胆虚作眩151

四、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上虚致眩151

五、严用和《济生方》、《重订严氏济生方》:六淫、七情致眩152

六、窦材《扁鹊心书》:提出眩晕纯属虚证152

七、成无己《伤寒明理论》:眩晕概念及鉴别153

八、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风火致眩说153

九、张子和《儒门事亲》:宿痰致眩与吐法治眩153

十、李东垣《兰室秘藏》:痰厥眩晕154

十一、朱丹溪《丹溪心法》、《丹溪手镜》:无痰不作眩,从痰火立论154

十二、徐彦纯《玉机微义》:眩晕辨证论治155

十三、张景岳《景岳全书》:因虚致眩论155

十四、虞抟《医学正传》:从体质论治157

十五、秦景明《症因脉治》:阳气虚致眩157

十六、李用粹《证治汇补》:眩晕病机、治疗与预后158

十七、王绍隆《医灯续焰》(潘楫注):眩晕脉象特点及成因159

十八、陈修园《医学从众录》:从肾虚立论治眩晕160

十九、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风火相煽致眩晕160

二十、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强调从肝阳论治眩晕161

二十一、程国彭《医学心悟》:眩晕虚实分治161

二十二、何书田《医学妙谛》:眩晕阴虚风动论162

二十三、张璐《张氏医通》:主张眩晕多痰火162

二十四、唐容川《血证论》:眩晕从瘀血论治163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163

一、路志正调理脾胃治疗眩晕163

二、刘渡舟治疗眩晕经验:虚审阴、阳、气,实辨风、火、痰165

三、高辉远辨治眩晕三法166

四、胡建华重用泽泻化痰祛饮治疗眩晕168

五、王正宇创防眩汤治疗眩晕169

六、詹文涛治疗眩晕经验170

七、杜雨茂以温润升降并举论治肾阴中气两虚型眩晕171

八、周子芳从血瘀风证论治老年眩晕172

九、马智治疗眩晕经验173

十、郑绍周治疗老年眩晕经验175

十一、李德新从脾虚论治眩晕176

十二、周世章从肝郁论治眩晕177

十三、王裕颐从本虚标实论治眩晕178

十四、赵淳以通补之法论治眩晕179

十五、尹亚君从肝、脾、肾论治老年眩晕180

十六、熊继柏从痰、风、虚论治眩晕183

十七、刁木恕自创钟形灸罩治疗眩晕184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185

一、半夏白术天麻汤185

二、天麻钩藤饮196

三、通窍活血汤215

四、镇肝息风汤234

五、十全大补汤247

第4章 失眠263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263

一、战国《黄帝内经》:失眠病机及治则263

二、《难经》:提出“不寐”的病名及病机264

三、张仲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失眠名方265

四、华佗《中藏经》:失眠起病于六腑265

五、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营卫不和致失眠265

六、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以脉测证辨病机266

七、王焘《外台秘要》:阴血耗损致失眠266

八、许叔微《普济本事方》:“肝有邪”致病论267

九、朱震亨《丹溪手镜》:失眠定义267

十、戴思恭《证治要诀》:失眠的虚实病机特点及“年高阳衰”论267

十一、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论失眠的病因病机268

十二、张景岳《景岳全书》:失眠以邪正辨虚实268

十三、李中梓《医宗必读》:失眠病因病机及方药269

十四、秦景明《症因脉治》:从外感内伤两端论治失眠270

十五、吴金寿《医效秘传》:失眠阴虚阳胜说271

十六、吴鞠通《温病条辨》:失眠病因病机271

十七、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从五脏论治失眠272

十八、沈金鳌《沈氏尊生书》:心胆气虚致失眠272

十九、林佩琴《类证治裁》:脾血亏虚致失眠273

二十、唐容川《血证论》:血虚肝旺致失眠273

二十一、冯楚瞻《冯氏锦囊秘录》:肾阴亏虚致失眠273

二十二、程钟龄《医学心悟·不得眠》:失眠的辨证论治273

二十三、王清任《医林改错》:从瘀血论治失眠274

二十四、何书田《医学妙谛》:论失眠病机274

二十五、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从阴阳互根、心肾相交论述失眠机制275

二十六、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心肾不交致失眠275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276

一、颜德馨调和气血辨治失眠276

二、陈祖皋虚实分治“胃不和则卧不安”278

三、朱良春治疗顽固失眠的用药经验和特色281

四、邓铁涛治疗失眠的经验283

五、施今墨辨证论治失眠284

六、田令群从火论治不寐287

七、张珍玉治疗失眠经验289

八、黄文东治疗失眠经验291

九、董德懋治疗失眠的经验292

十、王翘楚从肝论治失眠293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295

一、酸枣仁汤295

二、黄连阿胶汤308

三、交泰丸317

四、朱砂安神丸324

五、天王补心丹327

第5章 头痛328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328

一、战国《黄帝内经》:头痛的病名、病因及病机328

二、《难经》:提出厥头痛和真头痛329

三、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六经论治外感头痛329

四、王叔和《脉经》:外感头痛病脉证治329

五、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痰上逆头痛330

六、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头痛三因学说330

七、严用和《济生方·头痛论治》:厥头痛与真头痛331

八、王硕《易简方》:九种头痛331

九、李东垣《东垣十书》:明确头痛分外感内伤,倡分经用药332

十、朱丹溪《丹溪心法》:头痛主痰与火,倡用引经药333

十一、张子和《儒门事亲》:头痛按经行部位分类333

十二、缪希雍《本草经疏》:治疗头痛用药宜忌333

十三、张景岳《景岳全书》:审久暂,辨表里,分虚实334

十四、李中梓《医宗必读》:论述头痛病因病机、鉴别335

十五、孙一奎《赤水玄珠》:对雷头风颇有发挥336

十六、秦景明《症因脉治》:论述内伤头痛336

十七、王肯堂《证治准绳》、《医镜》:头痛与头风实属一病336

十八、周慎斋《慎斋遗书》:头痛从血分论治338

十九、王绍隆《医灯续焰》(潘楫注):论述头痛脉象特点338

二十、李用粹《证治汇补》:辨头痛部位,以及辨外感内伤339

二十一、陈士铎《石室秘录》:头痛“非风”之论339

二十二、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辨证治疗头风与头痛340

二十三、何梦瑶《医碥》:头痛辨虚实341

二十四、高世栻《医学真传》:阳虚寒凝头痛属重症341

二十五、王清任《医林改错》:瘀血头痛342

二十六、黄文东《黄文东医案》:内伤头痛的病因及相关脏腑342

二十七、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内伤头痛辨虚实343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343

一、易希园治偏头痛重在和营息风343

二、朱良春论治偏头痛重在血瘀络痹,风阳上扰344

三、杜顺福治疗偏头痛用药特点345

四、颜德馨治疗头痛经验346

五、何世英治内伤头痛经验347

六、李春华治疗头痛的经验349

七、陈宝田从风瘀湿虚论治慢性头痛350

八、徐涛从外感内伤论治头痛354

九、刘仁昌以岭南特色论治头痛355

十、肖熙中西结合辨治头痛357

十一、盛国荣从风、浊之邪论治头痛359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361

一、川芎茶调散361

二、羌活胜湿汤372

三、吴茱萸汤377

四、通窍活血汤386

五、天麻钩藤饮386

第6章 中风387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388

一、战国《黄帝内经》:中风定义与病机388

二、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病因与脉证388

三、华佗《中藏经》:描述中风症状,其病生于五脏389

四、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风病因病机390

五、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风的分类390

六、窦材《扁鹊心书》:中风的内因是肾气虚弱,外因是风邪391

七、严用和《济生方》:外风邪中引起中风391

八、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中风的五志过极论392

九、刘完素《河间六书》:中风发病的情志因素392

十、朱丹溪《局方发挥》、《丹溪治法心要》:中风病机为肾水虚衰、心火暴盛392

十一、李东垣《医学发明》:中风病的内因393

十二、孙一奎《赤水玄珠》:论中风的内外因及先兆393

十三、王履《医经朔洄集》:中风的病因394

十四、李中梓《医宗必读》:提出中风中脏腑要辨闭与脱证395

十五、戴思恭《证治要诀》:论述中风症状、治法396

十六、张景岳《景岳全书》:明确了中风的内伤积损论396

十七、沈金鳌《杂病源流犀浊》:提倡中风预防观点397

十八、喻嘉言《医门法律》:中风病情危重398

十九、程钟龄《医学心悟》:详辨中风失语的病机398

二十、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从肝风立论398

二十一、王清任《医林改错》:强调中风气虚血瘀论399

二十二、张璐《张氏医通》:治痰之时,勿忘正气399

二十三、费伯雄《医醇剩义》:详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的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400

二十四、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类(内)中风与真中风401

二十五、张山雷《中风校诠》:中风病机为风阳内动402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402

一、王清任治疗中风病特色402

二、叶天士治疗中风的经验403

三、“猝中八法其本在肝”——尤在泾对中风的认识404

四、喻昌治疗中风的经验406

五、张锡纯治疗中风的经验408

六、丁甘仁治疗中风的经验409

七、夏森柏针药并施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410

八、贺氏针灸三通法及其治疗中风的经验413

九、王永炎治疗中风的经验415

十、刘茂才治疗中风的经验418

十一、张学文治疗中风先兆证的经验419

十二、邱保国论治中风先兆的经验421

十三、崔金海治疗急性中风病的经验423

十四、张志钧从痰瘀论治中风的经验425

十五、张琪治疗中风的经验428

十六、郑绍周治疗中风的经验431

十七、任琢珊治疗中风经验433

十八、任继学治疗中风急性期临床经验436

十九、朱良春治疗中风及后遗症用药经验437

二十、汪履秋治疗中风的经验438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441

一、补阳还五汤441

二、安宫牛黄丸463

三、涤痰汤477

四、镇肝息风汤487

五、天麻钩藤饮487

第7章 痴呆488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488

一、先秦《左传》:病名的演变488

二、战国《黄帝内经》:禀赋不足致痴呆489

三、华佗《华佗神医秘传》:情志所伤致痴呆489

四、罗天益《卫生宝鉴》:中风后肝肾虚型痴呆489

五、张景岳《景岳全书》:首辨癫狂痴490

六、龚信《古今医鉴》:痴呆的病因病机及治疗490

七、龚廷贤《万病回春》:痴呆的病机及治法491

八、何梦瑶《医碥》:记性在脑491

九、陈士铎《辨证录》:首立“呆痴门”492

十、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杂证大小合参》:小儿先天痴呆493

十一、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痴呆部分症状493

十二、王清任《医林改错》:肝肾亏虚致痴呆494

十三、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心与脑共为神明之府494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495

一、郑绍周三步法论治痴呆495

二、颜德馨从虚实气血论治痴呆497

三、符为民补虚破瘀化痰论治老年性痴呆的经验499

四、夏翔益气活血治痴呆501

五、周文泉从虚实论治老年性痴呆502

六、王新陆从脑血辨治老年性痴呆的经验503

七、臧堃堂从痰、虚、瘀论治老年性痴呆505

八、朱良春治疗老年性痴呆症经验507

九、杨甲三运用针灸治疗中风痴呆509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513

一、还少丹513

二、左归丸520

三、通窍活血汤539

第8章 痫病540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540

一、战国《黄帝内经》:痫病定义、病因、病机与治疗540

二、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惊风致痫,痫病先兆与辨阳痫阴痫542

三、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六畜痫542

四、王焘《外台秘要》:论述五癫(痫)543

五、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提出五痫的概念543

六、窦材《扁鹊心书》:提出痫有先天和后天之分544

七、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小儿痫病分阴阳以及痫病的病因544

八、朱丹溪《丹溪心法》、《丹溪手镜》:从痰论治痫病545

九、王肯堂《证治准绳》:详辨癫、狂、痫546

十、汪机《医学原理》:提出治痫当调补中气为本,治痰火为标546

十一、龚信《古今医鉴》:治痫宜豁痰清火547

十二、张景岳《景岳全书》:用补益剂治疗痫病547

十三、龚廷贤《寿世保元》:痫证的病因病机548

十四、周慎斋《慎斋遗书》:痫病之因以先天为主,以肝为要549

十五、楼英《医学纲目》:儿科痫病与急慢惊风之不同549

十六、张璐《张氏医通》:补肾豁痰治痫549

十七、吴谦《医宗金鉴》:痫病不同于癫狂550

十八、李用粹《证治汇补》:论述痫病与痰热惊相关,分述阳、阴痫及其治则550

十九、王清任《医林改错》:痫病的病位在脑551

二十、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积痰为厥气内风触发551

二十一、何梦瑶《医碥》:痫病的痰热之邪伏于心下552

二十二、陈士铎《辨证录》:论述小儿痫病的病机与治法552

二十三、何书田《医学妙谛》:痫病治当辨虚实553

二十四、王绍隆《医灯续焰》(潘楫注):论述痫病与痉证的区别,辨治分为阴阳二痫553

二十五、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痫当镇肝平木554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555

一、黄明志治疗小儿癫痫的经验555

二、汪受传治疗小儿癫痫的经验556

三、李寿山分阴阳论治癫痫558

四、曹惕寅论宣、通、清三法治疗癫痫经验559

五、董廷瑶重视以祛痰清心抑肝之法治癫痫561

六、杨廉德针药结合调理气机治疗癫痫经验562

七、陈宝田从肝论治癫痫564

八、郑绍周重化痰邪治癫痫565

九、谢海洲明病机、精方药治疗癫痫经验566

十、朱良春理气解郁化痰治癫痫569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570

一、定痫丸570

二、当归龙荟丸574

三、大补元煎576

第9章 癫病583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583

一、战国《黄帝内经》:癫病的病因病机、分类及针灸治疗583

二、《难经》:辨癫狂584

三、张仲景《金匮要略》:癫病病因585

四、华佗《中藏经》:癫病病因、症状585

五、王叔和《脉经》:癫病的病机与病位586

六、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论风邪致癫586

七、王焘《外台秘要》:收录多首治疗癫病的方剂587

八、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论情志化火可致癫病588

九、朱丹溪《丹溪心法》:首先提出“痰迷心窍”之说,病因有虚实588

十、李东垣《东垣十书》:狂言、谵语及郑声的区分589

十一、王肯堂《证治准绳》:辨癫、痫、狂589

十二、徐彦纯《玉机微义》:区分癫、痫590

十三、孙一奎《赤水玄珠》:癫病病机及治法590

十四、李梴《医学入门》:癫病的治法591

十五、张景岳《景岳全书》:从症状辨癫狂591

十六、龚廷贤《寿世保元》:指出癫病与狂、痫病的不同病机592

十七、吴谦《医宗金鉴》:以脉象预测癫狂的预后与转归592

十八、王绍隆《医灯续焰》(清潘楫注):癫证病因病机593

十九、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论述癫狂的病位与脏腑归属593

二十、陈士铎《辨证录》:对癫病审因辨证论治594

二十一、李用粹《证治汇补》:从痰论治癫病594

二十二、何书田《医学妙谛》:癫病当分虚实论治595

二十三、王清任《医林改错》:瘀血致癫,创立脑髓说595

二十四、傅青主《傅青主男女科注释》:脾胃虚寒致癫病596

二十五、裘庆元《三三医书》:癫病多虚论596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596

一、孙忠人针灸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经验596

二、颜乾麟从癫狂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障碍的经验597

三、张志浩辨证治疗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598

四、钟明远治疗抑郁型精神病599

五、费绳甫治疗癫狂经验599

六、朱良春理气解郁化痰治癫病600

七、刘冠军针刺治疗癫证经验601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602

一、柴胡疏肝散602

二、养心汤616

三、涤痰汤622

第10章 狂病623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623

一、战国《黄帝内经》:狂病的证候、病因、病机及治疗623

二、战国《难经》:从症状辨癫狂625

三、华佗《中藏经》:狂病因于阴阳失调、胃中炽热625

四、张仲景《金匮要略》:狂病的病因及误治后发狂的治疗626

五、王叔和《脉经》:心气虚实是病机关键626

六、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狂病的病机分析627

七、曹孝忠《圣济总录》:“阳气有余”论628

八、窦材《扁鹊心书》:狂病虚证并不少见628

九、朱肱《类证活人书》:阳毒、蓄血发狂629

十、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阳气暴折”说629

十一、张子和《儒门事亲》:肝火致狂说629

十二、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五志化火论630

十三、朱丹溪《丹溪心法》、《丹溪手镜》:狂病从痰论治630

十四、王肯堂《证治准绳》:狂病的证候及治疗631

十五、李梴《医学入门》:治狂力主逐痰降火631

十六、张景岳《景岳全书》:从火、从痰、从气论治632

十七、戴思恭《证治要诀》:痰迷心窍致狂632

十八、楼英《医学纲目》:狂病的阴阳失调论632

十九、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论狂病病位、病因及辨治633

二十、李用粹《证治汇补》:狂病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634

二十一、陈士铎《辨证录》:狂证病机多为心胃火盛,火分虚实,治分补泻634

二十二、王绍隆《医灯续焰》(清潘楫注):狂病属阳实证635

二十三、张璐《张氏医通》:洗心散、凉膈散治疗狂病636

二十四、何书田《医学妙谛》:辨狂病病位636

二十五、傅青主《傅青主男女科注释》:狂病虚实夹杂型636

二十六、王清任《医林改错》:“气血凝滞”学说637

二十七、裘庆元《三三医书》:宗气火有余学637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637

一、李培生治阳盛发狂四法,但须知亦有阳虚发狂637

二、康广盛治疗精神疾患638

三、欧阳锜从痰治疗精神病638

四、乔保钧治狂病分三期640

五、刘冠军针刺治疗狂证经验641

六、李斯炽经验方642

七、茹十眉经验方642

八、吴少怀经验方643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643

一、生铁落饮643

二、大黄黄连泻心汤650

三、癫狂梦醒汤6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