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铣工技术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铣工技术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1702394.jpg)
- 何建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盾出版社
- ISBN:750824649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9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624页
- 主题词:铣削-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铣工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资料篇1
1 常用资料1
1.1 一般资料1
1.1.1 常用字符1
1.1.1.1 汉语拼音字母及英语字母1
1.1.1.2 希腊字母1
1.1.1.3 罗马数字与阿拉伯数字2
1.1.2 标准代号2
1.1.2.1 部分国内标准代号2
1.1.2.2 部分国际标准、外国标准代号3
1.2 法定计量单位制3
1.2.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3
1.2.2 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3
1.2.3 国际单位制(SI)的辅助单位4
1.2.4 国际单位制(SI)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4
1.2.5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4
1.2.6 国际单位制(SI)十进制词头5
1.3 常用计量单位及其换算5
1.3.1 常用长度单位换算5
1.3.1.1 法定长度单位及其换算5
1.3.1.2 英寸与毫米对照表5
1.3.2 常用面积单位换算6
1.3.3 常用质量单位换算7
1.3.4 常用力的单位换算7
1.3.5 常用功率单位换算7
1.4 常用数学资料7
1.4.1 常用数学用表7
1.4.1.1 π的近似分数表7
1.4.1.2 数的常用计算数值表8
1.4.1.3 π的常用计算数值表16
1.4.2 直角三角形的计算16
1.4.2.1 解直角三角形常用计算公式16
1.4.2.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17
1.4.3 常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18
1.5 铣削常用计算资料23
1.5.1 三角函数表23
1.5.2 等分圆周计算46
1.5.2.1 等分圆周计算公式46
1.5.2.2 圆周等分系数表47
1.5.3 工件结构要素的计算48
2 互换性与机械基础标准56
2.1 极限与配合56
2.1.1 基本术语及定义56
2.1.1.1 孔和轴56
2.1.1.2 尺寸、偏差、公差57
2.1.2 极限制59
2.1.2.1 定义59
2.1.2.2 标准公差59
2.1.2.3 标准公差等级59
2.1.2.4 孔和轴的基本偏差60
2.1.2.5 标准公差数值61
2.1.2.6 一般公差64
2.1.3 配合制65
2.1.3.1 配合的术语及定义65
2.1.3.2 公差带与配合的表示方法66
2.1.3.3 配合分类66
2.1.3.4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及其查表方法67
2.1.3.5 配合的选择67
2.2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70
2.2.1 形位公差的术语及定义70
2.2.1.1 零件的要素及分类70
2.2.1.2 形位公差的分类和符号72
2.2.2 形位公差带72
2.2.2.1 形位公差带的含义72
2.2.2.2 形位公差带的组成72
2.2.3 形位公差表示法74
2.2.3.1 形位公差的标注符号74
2.2.3.2 形位公差值后的限制符号75
2.2.3.3 形位公差框格标注法75
2.2.3.4 基准要素和被测要素的标注75
2.2.4 铣削加工常用的形位公差项目76
2.3 表面粗糙度79
2.3.1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及表示方法79
2.3.1.1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79
2.3.1.2 表面粗糙度的表示方法80
2.3.1.3 铣削加工工件可获得表面粗糙度Rα值81
2.3.2 表面粗糙度的常用测量方法82
2.3.2.1 样板比较法82
2.3.2.2 光切法82
2.3.2.3 针描法84
3 常用材料和钢的热处理85
3.1 金属材料的性能85
3.1.1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85
3.1.2 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87
3.1.3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87
3.1.3.1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名词简介87
3.1.3.2 常用钢的力学性能及热处理规范88
3.1.4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90
3.2 黑色金属材料91
3.2.1 常见黑色金属材料的牌号表示法91
3.2.1.1 碳素钢91
3.2.1.2 常见合金钢牌号表示法92
3.2.1.3 常见铸铁牌号表示法94
3.2.2 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对切削加工的影响94
3.2.3 钢铁材料鉴别方法96
3.2.3.1 断面鉴别法96
3.2.3.2 硬度鉴别法96
3.2.3.3 火花鉴别法98
3.2.4 钢材的涂色标记102
3.3 钢的热处理104
3.3.1 钢的普通热处理104
3.3.2 钢的表面热处理105
3.3.2.1 表面淬火105
3.3.2.2 化学热处理105
3.4 非铁金属材料106
3.4.1 非铁金属及其合金106
3.4.1.1 铜及其合金106
3.4.1.2 铝及铝合金106
3.4.2 常用非铁金属牌号的表示方法107
3.5 常用非金属材料107
3.5.1 工程塑料107
3.5.2 工业橡胶108
3.5.3 润滑油和润滑脂108
第2部分 铣工基础篇111
4 常用金属切削机床111
4.1 铣床111
4.1.1 常见铣床及其特点111
4.1.2 升降台铣床的传动系统117
4.1.2.1 X6132型卧式万能升降台铣床传动系统117
4.1.2.2 X5032型立式升降台铣床传动系统119
4.1.3 常用铣床主要尺寸119
4.1.4 铣床常用附件119
4.1.5 铣床的使用和维护119
4.1.5.1 新铣床试车119
4.1.5.2 铣床的日常维护127
4.2 车床128
4.2.1 车床的种类129
4.2.1.1 卧式车床129
4.2.1.2 立式车床129
4.2.1.3 转塔车床130
4.2.1.4 落地车床130
4.2.2 车床的传动系统130
4.2.3 车刀的种类和应用图例132
4.2.4 车床常用附件134
4.3 其他机床137
4.3.1 刨床137
4.3.1.1 牛头刨床和龙门刨床137
4.3.1.2 牛头刨床传动机构的特点138
4.3.1.3 刨刀的种类140
4.3.2 磨床141
4.3.3 镗床141
4.3.4 齿轮加工机床141
4.3.4.1 滚齿机146
4.3.4.2 插齿机147
5 铣床刀具150
5.1 铣刀的种类150
5.1.1 刀具材料的种类150
5.1.1.1 常用刀具材料150
5.1.1.2 推广使用的刀具材料154
5.1.2 常用铣刀的种类及用途155
5.1.3 常用铣刀规格和标记方法158
5.2 铣刀的几何参数167
5.2.1 铣刀的结构要素167
5.2.1.1 铣刀的组成167
5.2.1.2 确定铣刀角度的辅助平面169
5.2.2 铣刀的主要几何角度170
5.3 铣刀角度对切削性能的作用和选择172
5.3.1 刀具主要角度的合理选择172
5.3.2 刀具积屑瘤的防治172
5.3.2.1 积屑瘤的形成和影响因素174
5.3.2.2 积屑瘤对加工的影响175
5.3.2.3 防止产生积屑瘤的措施175
5.4 提高刀具耐用度的方法175
5.4.1 刀具磨损的形式和过程175
5.4.1.1 刀具磨损形式175
5.4.1.2 刀具磨损过程177
5.4.2 提高刀具耐用度的方法178
5.4.2.1 防止硬质合金刀具产生裂纹的方法178
5.4.2.2 切削液的合理使用180
5.5 铣刀的合理使用181
5.5.1 铣刀切削过程181
5.5.1.1 切屑的形成过程181
5.5.1.2 铣刀切削的特点183
5.5.1.3 已加工表面的冷硬现象183
5.5.1.4 铣削力的作用183
5.5.2 铣刀的安装186
5.5.2.1 安装铣刀的基本形式和辅具186
5.5.2.2 铣刀安装要点192
5.5.2.3 常见铣刀故障及原因分析200
5.5.3 铣刀的刃磨201
5.5.3.1 尖齿铣刀的刃磨201
5.5.3.2 铲齿铣刀的刃磨202
5.5.3.3 铣刀刃磨后的检查203
6 工件的安装和铣床夹具205
6.1 工件定位原理和基准选择原则205
6.1.1 工件定位原理和实例205
6.1.1.1 定位原理(六点定位规则)205
6.1.1.2 典型工件定位示例205
6.1.1.3 工件表面粗糙度对定位稳定性的影响207
6.1.2 常用定位元件208
6.1.3 定位基准面的选择212
6.1.3.1 基准的重合212
6.1.3.2 粗基准面的选择213
6.1.3.3 精基准面的选择214
6.2 工件的安装214
6.2.1 铣床上安装工件的基本方式214
6.2.2 组合夹具主要元件222
6.2.3 压板和支承垫铁的特殊结构形式和特点224
6.2.3.1 特殊结构压板形式及特点224
6.2.3.2 特殊结构垫铁形式及特点227
6.2.4 工件安装要点229
6.2.4.1 用台虎钳(或其他夹具)安装工件要点229
6.2.4.2 用压板安装工件要点232
6.2.4.3 安装注意事项234
6.2.5 工件的安装找正236
6.3 专用夹具夹紧机构239
6.3.1 夹紧机构的技术要求239
6.3.2 典型夹紧机构239
6.3.2.1 楔夹紧机构239
6.3.2.2 螺旋夹紧机构240
6.3.2.3 偏心夹紧机构240
6.3.2.4 自动定心夹紧机构242
6.3.2.5 多位及多件夹紧机构244
7 分度头和分度计算246
7.1 万能分度头结构及其使用247
7.1.1 万能分度头的结构247
7.1.2 万能分度头型号和技术规格249
7.1.3 万能分度头的使用249
7.1.3.1 用万能分度头装夹工件的方法249
7.1.3.2 万能分度头的使用与维护253
7.2 分度计算方法254
7.2.1 分度原理及简单等分数分度计算方法254
7.2.2 角度等分数分度计算方法256
7.2.3 质数等分数分度计算方法259
7.2.3.1 差动分度计算方法259
7.2.3.2 单动间隔分度计算方法264
7.2.4 直线移距等分数分度计算方法269
7.2.4.1 分度头主轴挂轮分度移距计算方法269
7.2.4.2 分度头侧轴挂轮分度移距计算方法270
8 铣削加工基础273
8.1 钳工操作基础273
8.1.1 钳工划线273
8.1.1.1 通用划线工具274
8.1.1.2 钳工划线涂料279
8.1.1.3 划线基准的选择280
8.1.1.4 划线找正和借料281
8.1.1.5 基本划线方法281
8.1.2 钳工基本操作289
8.1.3 钳工钻孔297
8.1.3.1 常用钻孔设备297
8.1.3.2 麻花钻头的结构特点297
8.1.3.3 安装钻头的工具300
8.1.3.4 钻头的刃磨301
8.1.3.5 钻孔方法及注意事项302
8.2 铣削用量及其选择304
8.2.1 铣削用量的计算304
8.2.2 铣削用量速查表305
8.2.3 普通铣削用量的选择309
8.2.3.1 普通铣削用量的确定顺序309
8.2.3.2 铣削用量的选择原则309
8.2.4 高速铣削用量的选择309
8.2.4.1 高速铣削的特点310
8.2.4.2 硬质合金端面铣刀切削用量推荐值311
8.2.4.3 高速大走刀铣削切削用量的选择312
第3部分 实用铣工工艺篇314
9 平面和连接面铣削技术314
9.1 平面的铣削314
9.1.1 顺铣方式与逆铣方式314
9.1.1.1 铣床工作台丝杠螺母间隙315
9.1.1.2 两种铣削方式的比较315
9.1.1.3 合理选择铣削方式315
9.1.1.4 立式铣床上端铣刀铣削特点318
9.1.2 平面铣削方法319
9.1.2.1 卧式铣床上铣削平面319
9.1.2.2 立式铣床上铣削平面321
9.1.2.3 铣削平面操作要点321
9.2 斜面的铣削324
9.2.1 斜度的计算324
9.2.1.1 斜度的定义324
9.2.1.2 斜度系数324
9.2.2 斜面铣削方法327
9.2.2.1 转动工件至所需角度铣削斜面327
9.2.2.2 转动铣刀至所需角度铣削斜面331
9.2.2.3 角度铣刀铣削斜面334
9.2.2.4 大尺寸斜面铣削335
9.3 垂直面的铣削336
9.3.1 垂直面的铣削方法336
9.3.1.1 较小尺寸垂直面的铣削337
9.3.1.2 较大尺寸垂直面的铣削340
9.3.2 垂直阶台面的铣削方法341
9.3.2.1 阶台结构类型341
9.3.2.2 垂直阶台面的铣削方法342
9.3.2.3 铣刀对阶台铣削精度的影响344
9.4 正多边形的铣削347
9.4.1 正多边形各部尺寸的计算347
9.4.2 正多边形的铣削方法350
10 沟槽铣削技术355
10.1 直角槽和键槽的铣削355
10.1.1 直角槽的铣削方法355
10.1.2 键槽的铣削方法357
10.1.2.1 普通平键键和键槽的规格和尺寸公差357
10.1.2.2 键槽基本铣削方法360
10.1.2.3 铣削键槽对中心方法363
10.1.2.4 几种工件装夹方式的误差分析369
10.1.2.5 键槽铣削的有关计算370
10.1.2.6 键槽的检测方法376
10.1.3 铣床或附件零位误差对沟槽铣削质量的影响380
10.2 铣V形槽、燕尾槽和T形槽382
10.2.1 V形槽的铣削方法382
10.2.2 燕尾槽的铣削方法389
10.2.3 T形槽的铣削方法389
10.3 矩形外花键的铣削393
10.3.1 矩形花键的规格尺寸394
10.3.2 外花键的铣削方法395
10.3.3 三面刃铣刀在铣削外花键时的扩大使用397
10.3.4 外花键的检验399
10.4 刻线铣削和切断400
10.4.1 刻线方法400
10.4.2 切断方法402
10.4.2.1 铣床上工件的切断方法403
10.4.2.2 切断工件的废次品原因分析405
11 螺旋线(槽)铣削技术407
11.1 普通螺旋线(槽)的铣削407
11.1.1 螺旋线的形成及有关计算407
11.1.2 铣螺旋线(槽)的机床传动原理及有关计算411
11.1.2.1 传动原理及交换齿轮计算411
11.1.2.2 交换齿轮齿数确定方法414
11.1.2.3 交换齿轮的检验428
11.1.3 普通螺旋线(槽)铣削方法429
11.2 特殊螺旋线(槽)的铣削430
11.2.1 小导程螺旋线(槽)铣削计算430
11.2.2 特大导程螺旋线(槽)铣削计算432
11.2.2.1 增加交换齿轮对数法433
11.2.2.2 两个分度头组合传动法434
11.3 大螺旋角螺旋线(槽)的铣削436
11.3.1 立式铣床上用指状成形铣刀的铣削方法436
11.3.2 立式铣床上用变换铣刀切削位置的铣削方法436
12 齿轮铣削技术437
12.1 渐开线齿廓和齿轮参数437
12.1.1 渐开线齿廓437
12.1.2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等级437
12.1.3 渐开线齿轮的原始齿廓和参数437
12.2 齿轮各部尺寸计算439
12.2.1 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尺寸计算439
12.2.2 斜齿圆柱齿轮各部尺寸计算439
12.2.3 齿条各部尺寸计算442
12.2.4 直齿锥齿轮各部尺寸计算444
12.3 齿轮和齿条的铣削447
12.3.1 直齿圆柱齿轮的加工方法447
12.3.1.1 直齿圆柱齿轮铣刀448
12.3.1.2 直齿圆柱齿轮的铣削方法452
12.3.2 斜齿圆柱齿轮的铣削方法456
12.3.2.1 斜齿圆柱齿轮铣刀456
12.3.2.2 斜齿圆柱齿轮的铣削方法458
12.3.3 齿条的铣削方法459
12.3.3.1 齿条铣刀459
12.3.3.2 短齿条的铣削方法460
12.3.3.3 长齿条的铣削方法463
12.3.3.4 斜齿条的铣削方法466
12.3.3.5 齿条的特殊铣削方法466
12.3.4 锥齿轮的铣削方法468
12.3.4.1 锥齿轮铣刀468
12.3.4.2 锥齿轮的铣削方法471
12.3.5 齿轮铣削质量分析475
12.4 齿轮的检测475
12.4.1 齿轮齿厚的检测475
12.4.1.1 齿轮公法线长度的测量及有关计算476
12.4.1.2 齿轮固定弦齿厚的测量及有关计算483
12.4.1.3 齿条齿厚和齿距的测量及有关计算487
12.4.2 斜齿圆柱齿轮导程的检测488
13 圆孔、成形面和凸轮铣削技术489
13.1 圆孔的镗削489
13.1.1 铣床上圆孔的镗削方法489
13.1.1.1 圆孔镗削方法489
13.1.1.2 镗刀具结构形式492
13.1.2 孔系的镗削494
13.1.2.1 平行孔系的镗削方法494
13.1.2.2 同轴孔系的镗削方法497
13.1.2.3 垂直孔系的镗削方法497
13.1.2.4 圆周等分孔系的镗削方法498
13.1.3 孔系的检测方法499
13.2 成形面的铣削504
13.2.1 曲面成形铣削方法505
13.2.2 圆弧面的铣削方法510
13.3 椭圆孔的铣削514
13.3.1 椭圆孔的形成514
13.3.2 椭圆孔的铣削方法514
13.4 等速凸轮的铣削516
13.4.1 等速凸轮基本要素的计算516
13.4.2 等速圆盘凸轮的铣削方法518
13.4.2.1 用分度头和立铣头主轴垂直工作台铣削法519
13.4.2.2 用分度头和立铣头主轴转动角度铣削法521
13.4.3 等速圆柱凸轮的铣削方法523
13.4.4 靠模法铣削凸轮525
14 齿槽铣削技术528
14.1 圆柱面直齿刀具齿槽的铣削528
14.1.1 刀齿前面齿槽的铣削方法528
14.1.1.1 前角γ=0°的齿槽的铣削方法528
14.1.1.2 前角γ>0°的齿槽的铣削方法532
14.1.2 齿背的铣削方法534
14.2 牙嵌式离合器的铣削535
14.2.1 矩形齿型离合器的铣削方法536
14.2.2 尖形齿型离合器的铣削方法540
14.2.3 锯齿形齿型离合器的铣削方法542
14.2.4 梯形齿型离合器的铣削方法545
14.2.4.1 梯形收缩齿型离合器的铣削方法546
14.2.4.2 梯形等高齿型离合器的铣削方法548
14.2.5 螺旋形齿型离合器的铣削方法549
15 数控铣削技术552
15.1 数控铣床简介552
15.1.1 数控铣床的种类552
15.1.2 常用数控铣床结构及传动系统553
15.1.2.1 XK5040A型数控铣床的结构553
15.1.2.2 XK5040A型数控铣床传动系统和主要技术参数554
15.1.3 数控系统的组成556
15.1.4 数据铣床的基本组成558
15.1.5 数控铣床铣削的工艺设计558
15.1.6 数控铣床的基本工作过程559
15.2 数控铣床编程基础561
15.2.1 数控铣床用程序代码561
15.2.1.1 穿孔带及ISO标准代码562
15.2.1.2 准备功能与辅助功能代码562
15.2.2 编程基本方法568
15.2.2.1 数控铣床坐标系和运动方向的确定568
15.2.2.2 手工编程方法569
15.2.2.3 计算机编程方法571
15.2.2.4 程序编写格式572
15.2.2.5 坐标值的最小设定单位574
15.2.2.6 刀具半径补偿功能574
15.2.2.7 手工编程实例574
15.3 数控铣床基本操作576
15.3.1 数控系统操作面板(CRT/MDI面板)576
15.3.2 铣床操作面板580
15.3.3 数控铣床的手动方式584
15.3.3.1 手动返回机床原点(参考点)584
15.3.3.2 手动连续进给584
15.3.3.3 手摇脉冲发生器进给584
15.3.3.4 主轴手动585
15.3.4 数控铣床的MDI键盘方式(手动数据输入方式)585
15.3.5 数控铣床的自动加工方式586
15.3.6 试运转587
15.3.7 对刀587
15.4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简介590
15.4.1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的特点590
15.4.2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的结构特点590
15.4.3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装置591
第1部分 资料篇1
1 常用资料1
1-1 汉语拼音字母及英语字母1
1-2 希腊字母1
1-3 罗马数字与阿拉伯数字2
1-4 部分国内标准代号2
1-5 部分国际标准、外国标准代号3
1-6 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3
1-7 国际单位制(SI)的辅助单位4
1-8 国际单位制(SI)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4
1-9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4
1-10 国际单位制(SI)十进制词头5
1-11 法定长度单位及其换算5
1-12 英寸与毫米对照表5
1-13 常用面积单位换算6
1-14 常用质量单位换算7
1-15 常用力的单位换算7
1-16 常用功率单位换算7
1-17 π的近似分数表7
1-18 数的平方、立方、平方根、立方根和圆周长计算8
1-19 π的常用计算数值表16
1-20 解直角三角形常用计算公式17
1-21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17
1-22 常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18
1-23 三角函数表23
1-24 圆周等分系数表47
1-25 工件结构要素的计算48
2 互换性与机械基础标准57
2-1 孔与轴的区别57
2-2 尺寸、偏差、公差的术语定义57
2-3 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标准公差等级60
2-4 标准公差等级的主要应用60
2-5 孔、轴基本偏差的代号61
2-6 标准公差数值(GB/T1800.3—1998)62
2-7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B/T1804—2000)64
2-8 配合的术语及定义65
2-9 公差带与配合的表示方法66
2-10 基孔制优先和常用配合67
2-11 基轴制优先和常用配合68
2-12 优先配合及其选用69
2-13 零件的要素及分类71
2-14 形位公差的分类和符号72
2-15 形位公差带的常用形式73
2-16 形位公差的标注符号74
2-17 形位公差值后的限制符号75
2-18 形位公差框格表示法75
2-19 铣削加工常用的形位公差项目76
2-20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α)的数值80
2-21 评定表面粗糙度参数的补充系列值80
2-22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80
2-23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标注81
2-24 铣削加工工件可获得表面粗糙度Rα值82
3 常用材料和钢的热处理85
3-1 常用金属材料的熔点和热导率85
3-2 常用金属材料的密度86
3-3 常用金属材料线膨胀系数86
3-4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名词简介87
3-5 常用钢的力学性能及热处理规范88
3-6 常用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90
3-7 碳素结构钢的牌号92
3-8 各种化学成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94
3-9 锉刀试验鉴别材料硬度的方法97
3-10 碳素结构钢材料火花特征100
3-11 钢材的涂色标记102
3-12 钢的普通热处理方法和目的104
3-13 常用非铁金属和合金元素名称及其代号106
3-14 常用非铁金属牌号的表示方法107
3-15 常用润滑油牌号、性能及用途109
3-16 常用润滑脂牌号、性能及用途109
第2部分 铣工基础篇113
4 常用金属切削机床113
4-1 常见铣床及其特点113
4-2 卧式铣床和万能铣床主要尺寸121
4-3 立式铣床主要尺寸122
4-4 铣床主轴端部主要尺寸124
4-5 铣床常用附件125
4-6 车刀的种类和应用图例132
4-7 车床常用附件135
4-8 常用磨床及应用142
5 铣床刀具150
5-1 常用高速钢牌号和材料力学性能150
5-2 常用硬质合金牌号和材料力学性能152
5-3 推广使用的刀具材料的性能特点及用途154
5-4 常用铣刀种类及用途155
5-5 圆柱铣刀158
5-6 套式端面铣刀159
5-7 直柄立铣刀159
5-8 锥柄立铣刀160
5-9 直柄键槽铣刀160
5-10 锥柄键槽铣刀161
5-11 凸半圆铣刀161
5-12 粗齿锯片铣刀162
5-13 尖齿槽铣刀163
5-14 直齿三面刃铣刀164
5-15 错齿三面刃铣刀165
5-16 单角铣刀166
5-17 对称双角铣刀167
5-18 铣刀的主要几何角度170
5-19 刀具主要角度的合理选择173
5-20 铣刀磨损过程177
5-21 切削液的种类和用途180
5-22 切屑的形成过程182
5-23 影响铣削力变化的因素185
5-24 安装铣刀的基本形式186
5-25 铣床用7:24锥柄长铣刀杆各部尺寸191
5-26 铣床用7:24锥柄带纵键端铣刀杆193
5-27 铣床用7:24锥柄带端键端铣刀杆194
5-28 铣床用普通型圆锥形套筒各部尺寸195
5-29 铣床用加长型圆锥形套筒各部尺寸196
5-30 常见铣刀故障及原因分析200
6 工件的安装和铣床夹具206
6-1 典型工件定位示例206
6-2 常用定位元件208
6-3 铣床上安装工件的基本方式214
6-4 组合夹具主要元件222
6-5 特殊结构压板形式及特点224
6-6 特殊结构支承垫铁形式及特点228
6-7 特种钳口片形式及用途231
6-8 常用工件安装找正方法236
7 分度头和分度计算250
7-1 万能分度头型号和技术规格250
7-2 用万能分度头装夹工件的方法251
7-3 分度盘每圈孔数254
7-4 简单等分数分度旋转时摇柄转数表254
7-5 角度分度旋转时摇柄转数表257
7-6 差动分度计算表261
7-7 单动间隔分度计算方法和步骤265
7-8 单动间隔分度计算表266
8 铣削加工基础274
8-1 通用划线工具274
8-2 钳工划线涂料279
8-3 专用划线工具和划线方法285
8-4 钳工基本操作289
8-5 常用钻孔设备297
8-6 铣削用量的计算304
8-7 铣削用量速查表305
8-8 铣削用量的选择原则310
8-9 硬质合金端面铣刀粗铣每齿进给量推荐值311
8-10 硬质合金端面铣刀主轴转速和每分钟进给量推荐值312
第3部分 实用铣工工艺篇314
9 平面和连接面铣削技术314
9-1 顺铣方式与逆铣方式314
9-2 两种铣削方式的比较316
9-3 立式铣床上端铣刀铣削特点318
9-4 圆柱铣刀铣削平面方式319
9-5 卧式铣床端铣平面的铣削方式319
9-6 铣刀结构要素的选择322
9-7 斜度系数表325
9-8 转动工件至所需角度铣削斜面327
9-9 利用倾斜垫铁铣斜面时工件装夹示例330
9-10 铣头扳转角度332
9-11 单角铣刀铣削斜面方法334
9-12 小尺寸垂直面工件的铣削方法337
9-13 较大尺寸垂直面工件的铣削方法340
9-14 垂直阶台面的铣削方法342
9-15 正多边形各部尺寸的计算347
9-16 计算正多边形简便公式和常数348
9-17 正多边形尺寸表348
9-18 正多边形的铣削方法350
10 沟槽铣削技术355
10-1 直角槽的铣削方法355
10-2 普通平键键和键槽的规格和尺寸公差357
10-3 轴类工件键槽铣削方法360
10-4 铣削键槽对中心方法364
10-5 敞开式键槽长度X值371
10-6 半圆键(弓形键)尺寸计算公式372
10-7 弓形尺寸计算系数表373
10-8 键槽的检测方法377
10-9 铣床或附件零位误差对沟槽铣削质量的影响380
10-10 V形槽铣削方法及有关计算383
10-11 对称双角铣刀铣V形槽工作台升高距离h388
10-12 T形槽的铣削方法391
10-13 矩形花键规格尺寸394
10-14 外花键的铣削方法395
10-15 矩形外花键成形铣刀齿形尺寸398
10-16 刻线方法 400
10-17 切断方法 403
10-18 切断工件的废次品原因分析 405
11 螺旋线(槽)铣削技术408
11-1 导程计算参数A值表 408
11-2 铣螺旋线(槽)按照工件导程确定交换齿轮齿数 414
11-3 铣螺旋线时工件和工作台转动方向 429
11-4 小导程螺旋线交换齿轮齿数表 431
11-5 增加交换齿轮对数法433
12 齿轮铣削技术437
12-1 渐开线齿轮的原始齿廓和参数 437
12-2 常用标准模数 438
12-3 锥齿轮标准模数 439
12-4 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尺寸计算 439
12-5 斜齿圆柱齿轮各部尺寸计算 441
12-6 齿条各部尺寸计算 443
12-7 直齿锥齿轮各部尺寸计算445
12-8 直齿圆柱齿轮的加工方法 447
12-9 盘形齿轮铣刀号数表(一) 448
12-10 盘形齿轮铣刀号数表(二) 448
12-11 盘形齿轮铣刀基本形式和尺寸 449
12-12 直齿圆柱齿轮铣削步骤和操作要点 452
12-13 铣短齿直齿圆柱齿轮修正齿厚的方法 455
12-14 计算假想齿数时系数K值表 457
12-15 斜齿圆柱齿轮的铣削步骤和操作要点 458
12-16 短齿条的铣削方法 461
12-17 分度盘法控制齿条齿距的摇柄转数 463
12-18 铣斜齿条操作要点 466
12-19 锯片铣刀铣削大模数齿条的方法 466
12-20 锥齿轮铣刀的规格 468
12-21 根据工件齿数z和分锥角δ确定铣刀号数表 470
12-22 锥齿轮的铣削方法 471
12-23 齿轮铣削质量分析475
12-24 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计算公式 477
12-25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和跨越齿数 477
12-26 标准斜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和跨越齿数的计算公式 480
12-27 标准斜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计算系数K1表 481
12-28 标准斜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计算系数K2表 481
12-29 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 483
12-30 齿轮固定弦齿厚和固定弦齿高计算公式 484
12-31 固定弦齿厚和固定弦齿高简化计算和测量 485
12-32 固定弦齿厚S固和固定弦齿高h固尺寸表 486
13 圆孔、成形面和凸轮铣削技术489
13-1 圆孔镗削方法 489
13-2 镗刀具结构形式492
13-3 平行孔系的镗削方法 494
13-4 镗模法镗削同轴孔系 497
13-5 孔系的检测方法 499
13-6 曲面成形铣削方法505
13-7 圆弧面的铣削方法510
13-8 椭圆孔的铣削方法515
13-9 等速凸轮基本要素的计算517
13-10 垂直法铣削等速圆盘凸轮519
13-11 分度头和立铣头主轴转动角度铣削法及有关计算522
13-12 等速圆柱凸轮铣削方法及有关计算524
13-13 靠模法铣削凸轮526
14 齿槽铣削技术528
14-1 前角γ=0°的齿槽的铣削方法528
14-2 前角γ>0°的齿槽的铣削方法532
14-3 单角铣刀铣齿槽时的调整值534
14-4 矩形齿型离合器的铣削方法537
14-5 尖形齿型离合器的铣削方法541
14-6 铣尖形齿型(梯形收缩齿型)离合器分度头主轴仰起角度α543
14-7 铣锯齿形齿型离合器分度头主轴仰起角度α544
14-8 梯形收缩齿型离合器的铣削方法546
14-9 梯形等高齿型离合器的铣削方法548
14-10 螺旋形齿型离合器的铣削方法551
15 数控铣削技术563
15-1 数控铣床用ISO标准代码表563
15-2 ISO标准代码编码特征564
15-3 准备功能G代码565
15-4 辅助功能M代码567
15-5 主程序和子程序的结构形式571
15-6 数控铣床加工工件程序单575
15-7 数控铣床操作按键的用途580
15-8 数控铣床手动进给速度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