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法律思想史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马作武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1408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法律思想史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3
概述3
第一章 先秦三代的法律思想9
第一节 夏朝神权法思想的萌生10
第二节 商朝的法律思想11
一、商朝的神权法思想11
二、商朝的王权专制思想12
第三节 西周的法律思想14
一、神权法思想的式微与明德慎罚思想的兴起14
二、西周的礼治思想17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23
第一节 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24
一、管仲25
二、子产31
三、邓析34
第二节 儒家的法律思想37
一、孔子38
二、孟子61
三、荀子65
第三节 墨家的法律思想74
一、墨家及其法律思想的特点74
二、墨翟77
第四节 道家的法律思想84
一、《老子》85
二、庄子90
第五节 法家的法律思想98
一、法家的所谓“法”与“法治”99
二、商鞅103
三、韩非111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法律思想120
第一节 秦朝皇权专制思想122
一、皇帝至上的极端专制政治论122
二、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124
三、严刑峻罚的刑法观125
第二节 汉初黄老之学的法律思想126
一、文武并举、“德刑相济”128
二、“设刑者不厌轻”129
三、“稀力役而省贡献”130
第三节 贾谊132
一、民为“万世之本”132
二、礼法结合,以礼为先134
三、礼重等级,刑有差别135
第四节 汉武帝(刘彻)137
第五节 董仲舒142
一、君权神授与君主专制142
二、阴阳合分论与“三纲五常”144
三、阴阳之道与德主刑辅146
四、《春秋》决狱与“论心定罪”147
第六节 正统法律思想与法律的儒家化149
一、对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总结150
二、儒学的发展与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157
三、古代正统法律思想的特征159
四、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162
第四章 唐宋时期的法律思想168
第一节 贞观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168
一、“安人宁国”、“先存百姓”169
二、立法务在“简约”、“宽厚”171
三、执法力求慎狱恤刑172
四、理狱断案必须严明求实173
第二节 《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174
一、德礼为本,刑罚为用175
二、维护“三纲”177
三、维护社会等级181
第三节 韩愈183
一、道统论与君主专制主义183
二、“性三品”说与社会等级观185
三、德刑并重的刑法观186
第四节 柳宗元187
一、国家、法律起源论187
二、天与刑论188
三、复仇论190
第五节 白居易191
一、刑、礼、道“迭相为用”191
二、关于犯罪与刑法192
三、“悬法学为上科”194
四、断狱“不背人情、合于法意”195
第六节 包拯197
一、“于国有利、于民无害”的经济立法原则197
二、“法存画一”,不可朝令夕改198
三、“贪者,民之贼也”199
四、“去刻薄”、轻刑法200
五、慎狱讼200
第七节 王安石201
一、“三不足”的变法理论202
二、“大明法度”、“众建贤才”206
三、“有司议罪,惟当守法”208
第八节 两宋理学的政治法律意义209
一、理学的源流与发展210
二、理学基本论题及其政治法律意义211
三、理学对古代正统法律思想的影响215
第九节 朱熹217
一、君主专制与等级差别论218
二、表面矛盾的德刑关系论219
三、听讼以“权”223
第五章 明清之际的法律思想225
第一节 黄宗羲225
一、“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226
二、“一家之法”乃“非法之法”227
三、君臣分治与学校议政228
四、减轻赋税,“工商皆本”230
第二节 顾炎武232
一、庶人议政与百官分治232
二、法繁弊生234
三、“以宗法治天下”235
第三节 王夫之237
一、尊君与分权238
二、进化观与变法论239
三、“宽以养民、严以治吏”240
下编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245
概述245
第六章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法律思想247
第一节 龚自珍247
一、揭露法制的腐败,主张“更法改图”248
二、国家、礼乐、刑法起源于“农”说250
三、主张德主刑辅,严刑禁绝鸦片251
第二节 魏源253
一、“因时制变”的变法论254
二、广开言路,百姓议政256
三、赞扬西方的政治法律制度257
第七章 太平天国的法律思想259
第一节 洪秀全259
一、农民阶级的朴素平等观260
二、废“妖法”、立“天法”262
三、皇权思想与政治等级观264
四、重刑观265
第二节 洪仁玕267
一、“国家以法制为先”268
二、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立法设想269
三、改良刑制,“教、法兼行”270
第八章 洋务派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律思想273
第一节 洋务派的法律思想274
一、“变器不变道”与“中体西用”275
二、整顿中法、采用西法276
三、宽表猛里的刑法观279
第二节 早期改良派的法律思想280
一、“行君民共主之制”281
二、“痛改积习、更定刑章”284
三、立“保商”、“护商”之法287
四、改良司法、澄清狱政291
第三节 后期改良派的法律思想297
一、康有为297
二、梁启超311
三、谭嗣同319
四、严复325
第九章 清末修律派的法律思想与“礼、法之争”333
第一节 修律的思想酝酿334
第二节 清末修律两大臣的法律思想338
一、沈家本338
二、伍廷芳353
第三节 礼、法两派之争363
第十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法律思想369
第一节 孙中山370
一、三民主义的立法纲领371
二、“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律观375
三、五权宪法说和权能分治论379
第二节 章太炎382
一、建立总统制民主共和国的方案384
二、“损上益下”的立法原则386
三、“专以法律为治”390
主要参考文献393
跋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