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武汉大学中文学科九十年论文集粹 文学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武汉大学中文学科九十年论文集粹 文学卷
  • 武汉大学文学院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6561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909页
  • 文件大小:207MB
  • 文件页数:925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理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武汉大学中文学科九十年论文集粹 文学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文学卷上】1

序1

武汉大学新校宜择地特建唐文选楼崇祀李崇贤以表故迹而彰楚学议&周贞亮3

《文微》序&王葆心9

论刘勰的本体论及文学观的提纲和论点&刘永济10

六艺通论(上)体性第二&刘异21

诗歌分期之说明&徐天闵29

略谈雁冰兄的文学工作&叶圣陶33

论戏剧创作&袁昌英37

红楼梦之文学价值&吴宓44

易卜生的戏剧艺术&陈西滢46

介绍一个文学的公式&郁达夫56

诵帚盦词集序&席鲁思60

何景明批评论述评&朱东润62

文史通义校注·题记&叶瑛70

具体与抽象&朱光潜76

辽文学概述&苏雪林82

庄子&闻一多91

五言诗成立的时代问题之三·李陵五言诗辩疑&游国恩105

戏曲史——宋以前的古剧&钱南扬112

再论诸宫调的引辞与分章&冯沅君118

关于《毛诗》序的一些问题&张西堂129

诗词体性辨&胡国瑞144

关于苏词评价的几个问题&沈祖棻153

元好问诗论&刘禹昌168

毛泽东思想与鲁迅思想&徐懋庸182

论袁宏道《解脱集》中的诗&李健章188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绪论&刘绶松206

论唐人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问题&程千帆216

《文心雕龙》诸家校注商兑&吴林伯230

初唐三诗人重出诗篇考辨&王启兴241

鲁迅前期思想与尼采&唐达晖256

孔子与《诗经》&韩桓德267

新选唐诗三百首·前言&毛治中278

百年戏剧三题&吴济时289

论孙毓棠的诗&陆耀东299

审美理论的历史发展&王文生313

从历史和美学的角度论宋江形象的塑造&吴志达328

感情的真诚与理智的自欺——再论《红楼梦》的悲剧意识&唐富龄342

论唐代女诗人审美心理特征&苏者聪356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设的方法论问题&何国瑞369

比兴新探&蔡守湘385

论闻一多的文化思想&孙党伯399

可贵的自省、慎独精神——从《一件小事》看鲁迅怎样对待文化传统&唐荣昆411

开拓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同路人——再论鲁迅与胡适&易竹贤422

《文心雕龙》的思维方式和它的理论体系&罗立乾439

闻一多的《楚辞》研究&袁千正453

【文学卷下】467

诗性与时间&黎山峣467

创作主体的精神性转换——考察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一种思路&陈美兰475

关于建立艺术情象学的思考&张居华486

写实主义的新的深化与发展——超级写实主义评价&彭启华496

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活动的全面性&李希贤501

世纪之交的民俗学思考&李惠芳514

艺术思维的逻辑形式&曾庆元523

两汉散文艺术嬗变论&熊礼汇530

李商隐与牛李党争&李中华546

寓体系于漫话——论王夫之诗歌理论体系&程亚林560

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的崛起——鲁迅杂文研究之一&白嶷岐573

日本僧诗论略&石观海585

新时期戏曲文学创作的成就与缺失&郑传寅597

“子不语怪力乱神”与“小道可观”&刘良明611

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论纲&於可训614

在比较中看日本诗歌的六个特征&张思齐627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在40年代的调整与转化&龙泉明640

“80后”的语文背景&昌切651

试论文学理论体系建构的一致性原则&唐铁惠664

反(返)者道之动——古代文论研究的文化人类学视角&李建中678

中国传统诗学本文阐释的三重品格&张杰692

寓意山水的个体忧怨和美学追求——论柳宗元游记诗文的直接象征性和间接表现性&尚永亮706

论闻一多的生命诗学观&陈国恩719

图像时代的美学管窥&张荣翼731

春秋《诗》义三变&吴天明745

四声复议·四声与转读&陈顺智756

编年史:一种应运而兴的文学史范型&陈文新766

《大雅·生民》后稷弃因旁证&程水金773

“57族”的命运——“当代思想史”片断&樊星784

论文学理论的知识学属性&冯黎明798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六个层面&王兆鹏812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修改本&金宏宇823

艾芜早期小说的文化想象&赵小琪836

唐代长江流域民俗文化散议&刘礼堂849

《新青年》对新诗的运作&方长安860

乾嘉学派与清代词学&陈水云871

“顿开尘外想,拟入画中行”——论英国十八世纪图画式园林与中国影响&张箭飞884

从昆德拉的“第二滴眼泪”到现代人的信仰姿态&涂险峰896

热门推荐